《医用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医用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医用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使用)Ⅰ前前言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等学生使用。
本课程教学任务:一是配合医用化学理论课教学,巩固、验证和加深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缜密思考和诚实记录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学会一些常规仪器的使用,使学生在医用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获得较全面的训练;三是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学时。
四使用教材:《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5年。
ⅡⅡ正文实验一溶液配制和常用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一教学目的1.了解常用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规范化的操作。
2.掌握医药学上常见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和配制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学习一些简单玻璃仪器尤其是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量筒等的使用和洗涤方法。
(二)学会使用台称及天秤等。
(三)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及安全事项。
(四)掌握溶液浓度的配制原理,掌握近似浓度、准确浓度的配制方法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一)移液管的操作练习(二)医学上常见溶液的配制1.用固体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2.用无水乙醇配制75%医用酒精。
3.配制浓度约为0.1molL1草酸(H2C2O4)标准溶液100ml。
4.将步骤3配制的草酸标准溶液准确稀释10倍,并配制100ml的标准溶液。
《医用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用化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总学时:45学时实验(上机)计划学时:9学时开课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一、大纲编写依据根据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用化学》本科课程45学时教学大纲编写。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2l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化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相关实验,目前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队伍日益庞大,新技术、新理论日新月异。
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关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是生物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
《医用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与医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为医学专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医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增加感性认识,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的操作学习,巩固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学实验理论与常用技术:化学的常用量度法,溶液和缓冲溶液的配制原理,物质离心分离技术和电泳技术原理;熟悉并能熟练操作掌握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PH计,离心机等基本操作。
了解相关实验技术在科研实验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认真操作,记录结果,分析讨论,并书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基本要求实验一缓冲溶液的配制、PH计的使用目的要求:1、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原理及其方法。
2、熟悉缓冲溶液的性质和缓冲容量的概念。
3、熟悉溶液PH的测定方法和PH计的使用。
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一)医用化学实验须知。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化学原理、化学方法和化学技术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是制定医用化学课程的基本指导文件,它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医用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医学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医学中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掌握相关的化学概念和术语。
2. 掌握医学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能够进行常见的化学实验。
3. 熟悉医学中的化学药物和药物分析方法,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
4. 掌握医学中的生物化学知识,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医学化学实验和科研项目。
二、教学内容医用化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配位反应等。
2. 化学分析方法:介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3. 化学药物和药物分析:介绍医学中常用的化学药物和药物分析方法,包括药物的合成、纯化和分析。
4. 生物化学:介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5. 化学实验技术:介绍医学中常用的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医用化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和研究等。
其中,实验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2011年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主要面向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在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注重与中学化学的衔接,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注重与后续课程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大量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实施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使学生不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理解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对专业的意义;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理解有关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反应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和试剂进行化学实验,并规范地书写实验报告;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和良好品德。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人和大自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高效、更精确。
医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部分。
学习要求: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化学和医学的关系,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了解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溶液学习要点:1、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2、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学习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渗透现象产生条件,渗透压和渗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
《医用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人:张业聪审核人:—、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护理学院适用专业:护理口腔助产课程名称:医用化学课程代码:Z092007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0实验(上机)学时:8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生物化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医用化学是高等学院校为护理专业设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课程内容涉及到基础化学及有机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学习医学基础课程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与医学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有机物性质及反应机理。
能力目标:掌握医学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为今后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并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8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明确并遵守实验室规则;掌握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洗涤方法;干燥方法;托盘天平使用;量筒使用;食盐提纯。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食盐提纯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项目: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置方法;练习台秤和量筒的使用;掌握溶液的配置与稀释方法。
实验内容:配置一定质量浓度的溶液;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溶液的稀释实验报告及作业:配置一定浓度溶液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项目: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缓冲溶液配制方法并验证其性质;学会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内容:缓冲溶液的配制;缓冲溶液的抗酸性、抗碱性等性质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抗酸碱性实验现象及原理。
药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药用化学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找到药用化学教学大纲,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药用化学教学的内容。
药用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与药物合成、代谢、作用机制等有关的化学。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
在教授药用化学时,应该注重实用性,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到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
具体来说,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的合成和制备。
学生应该了解如何设计和制备药物,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药物合成路线。
2.药物的代谢和降解。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降解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代谢清除药物。
3.药物的相互作用。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和效益。
4.药物的靶标和作用机制。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开发新型药物。
5.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和生物转化。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和生物转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6.药物的注册和监管。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的注册和监管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药用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实用性,让学生能够掌握药物研究和开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医学化学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找到有关医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相关信息。
不过,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有关医学教学大纲的信息。
医学教学大纲是医学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性文件,是医学院校教学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反映了该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临床医学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临床医学医用化学教学大纲的相关信息。
但是,我可以为您介绍临床医学教学大纲的内容。
临床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规范高校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而由各高校自行制定的详细描述课堂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的教学文件。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详情)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用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医用基础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医学专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溶液与胶体1.溶液的组成表示法2.溶液的渗透压3.胶体与胶体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焓变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方程3.化学平衡和影响平衡的因素4.分配定律和混合物的分离第三章电解质与离子平衡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3.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酸碱性4.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第四章生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1.生物分子的一般性质和分类2.生物分子的结构基础(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4.生物分子在医学中的应用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分类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如官能团、碳骨架等)3.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如取代、加成、消去等)4.有机化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第六章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与应用1.医用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领域(如药物合成、生物分子分析等)2.化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医学检验教学大纲分析化学和医学检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成分的学科,而医学检验则是医学领域中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有机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
2.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测试和结果报告等。
3.医学检验应用:介绍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等。
4.质量控制:介绍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实验室的设置、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开课护理学专业,第一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70学时;4学分。
课程总学时包括课堂讲授48学时、课程实验18复习课4学时。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其内容是根据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定的,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研究溶液的浓度、渗透压、缓冲溶液、酸度、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脂类化合物、蛋白质等与护理学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明确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时,能合理的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等基本知识及对专业的意义。
3.能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
4.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理解有关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反应式。
5.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
6. 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学会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
7.具有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准确描绘仪器装置图、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课程是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其它专业基础课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相关专业课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溶液和溶胶1.基本内容:分散系分类;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的定义、阿佛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换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稀溶液的依数性;滲透现象和渗透压;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医用化学实验(无机)教学大纲本课程实验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按照认知过程,运用科学方法学会创新思维,不断获取知识和技术,从而具有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练习解决化学问题,各项智力因素(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同时得到发展;在培养智力因素的同时,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比如谦虚好学、勤奋不懈、团结协作、实事求是、创新存疑、等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的训练;整洁、节约、准确、有条不紊等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成功的化学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之所在。
《医用化学实验》(无机)是医学院校学生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尽管与相应的理论课——医用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在目前中学化学应试教育和中学化学实验依附地位的大背景下,对刚踏入大学门槛的大一年级学生来说,《医用化学实验》(无机)实际上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启蒙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应体现(1)基础性,(2)系统性,(3)综合性。
1、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2、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实验室中的三废处理、安全防火、自我保护等技能。
3、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熟练掌握和规范使用常用玻璃仪器和简单度量仪器。
4、学习和巩固基础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简单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分析的原理及操作。
5、正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归纳、综合,正确处理和表达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初步掌握实验误差的表示方法;提高测定实验的精确度。
5、学会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会用专业术语表达实验结果;会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能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新知识。
7、结合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深刻理解每一个实验的设计原理和步骤,认真思考和讨论每一个实验中设定的思考题和实验习题。
临床医学医用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临床医学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必要的化学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医用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分类,了解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用途。
3.掌握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制法、反应和用途,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4.掌握化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1了解医用化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1.2了解学习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聚集状态2.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2掌握气体分压定律和亨利定律。
2.3了解液体表面张力及其应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3.1了解反应进度概念。
3.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3.3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3.4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4.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4.2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4.3了解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5.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5.2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元素周期律。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概述6.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
6.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第七章烃7.1了解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医用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医用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提高学生对医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器材:1.试管架、试管夹、滴管;2.显微镜、玻璃片、玻璃盒;3.磁力搅拌器、电热板;4.试剂:NaCl、CuSO4、KI、BaCl2、NaOH等。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溶解度的活度积定律实验1. 将10ml浓盐酸加入一个干净的试管中;2.将小片Cu放入试管中,用滴管滴加稀硝酸,观察Cu的溶解情况;3.根据实验结果判断CuSO4的溶解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用滴管分别滴加NaOH溶液和HCl溶液到两个干净的试管中;2.在滴加过程中用pH试纸测试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3.测量出反应后溶液的pH值,并记录下来;4.分析实验结果,写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沉淀反应实验1.在一个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然后滴加Na2SO4溶液;2.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有沉淀产生,记录下来;3.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四: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在一个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然后加入一块铁片;2.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记录下来;3.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五:酶的活性实验1.将一小块生牛肉放入滴加少量NaOH的试管中;2.用磁力搅拌器将试管中的溶液搅拌均匀;3.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来;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牛肉中存在的酶种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按照溶解度的活度积定律,溶解度的大小与活度积的数值成正比;2.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3.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反应生成分离出来的沉淀;4.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通过转移电子的过程进行的反应;5.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2.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穿好实验服,戴好安全眼镜和手套;3.实验中的化学品如有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4.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工作台。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无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无机》所属专业: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麻醉学、预防、口腔课程性质:基础课学分:1学分(36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为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目的着重于传授无机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
目标与任务:无机化学是医学院校麻醉、检验等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化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针对医学各专业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极其重要。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预习、实验、报告总结、思考讨论等环节,希望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课教学中所学的规则、定理、理论的理解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等后续相关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姚卡玲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年5月。
主要参考书:1.《大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上、下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思路:根据医学生无机化学实验学时少,时间短等特点,我们重点抓基本操作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结果表示等)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一年级第一学期(36学时):实验一实验讲授,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4学时)实验二天平称量练习(4学时)实验三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练习(4学时)实验四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五氯化钠的提纯(4学时)实验六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性质实验(4学时)实验七硝酸钾的制备及其溶解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八电化学平衡性质实验(4学时)实验九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考核方式:学生成绩采用逐个实验计分法,每个实验中预习占10%,基本操作占40%、实验结果、报告占40%,纪律、卫生占10%。
《医用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等学生使用。
本课程教学任务:一是配合医用化学理论课教学,巩固、验证和加深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缜密思考和诚实记录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学会一些常规仪器的使用,使学生在医用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获得较全面的训练;三是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学时。
四使用教材:《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5年。
Ⅱ正文
实验一溶液配制和常用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常用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规范化的操作。
2.掌握医药学上常见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和配制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学习一些简单玻璃仪器尤其是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量筒等的使用和洗涤方法。
(二)学会使用台称及天秤等。
(三)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及安全事项。
(四)掌握溶液浓度的配制原理,掌握近似浓度、准确浓度的配制方法及操作技术。
二教学内容
(一)移液管的操作练习
(二)医学上常见溶液的配制
1.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2. 用无水乙醇配制75 %医用酒精。
3. 配制浓度约为0.1 mol·L−1草酸(H2C2O4)标准溶液100 ml。
4. 将步骤3配制的草酸标准溶液准确稀释10倍,并配制100 ml的标准溶液。
(三)滴定练习
实验二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性质及杂质限度的检查
一教学目的
练习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初步了解药品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二)初步了解药品的质量检查方法。
(三)练习蒸发、结晶、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减压过滤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粗食盐的精制。
(二)产品质量检查。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由药学系化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演示、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教学点:由无机化学教研室承担教学。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网络查询等相结合。
四考核办法:实验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实验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