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点4与大气(相当于另一节点)间,存在1— 4管段、3—4管段两根并联的支管。通常以管段 最长,局部构件最多的一支参加阻力叠加。而另外 一支则不应加入,只按并联管路的规律,在满足流 量要求下,与第一支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图7-16 枝状管网
管网计算基础
管网计算基础
(7-49)
求出管径d,并定出局部构件型式及尺寸。 最后进行校核计算,计算出总阻力与已知水头核对。
图7-2 孔口收缩与位置关系
2.孔口淹没出流
,求解得 ,则出流流量为
孔口淹没出流
2—2断面比C—C 断面大得多,所以
图7-5 孔板流量计 μ值
孔口淹没出流
【例7-3】 房间顶部设置夹层,把处理过的清洁空 气用风机送入夹层中,并使层中保持300Pa的压强。 清洁空气在此压强作用下,通过孔板的孔口向房间流 出,这就是孔板送风 (见图7-6)。求每个孔口出流的 流量及速度。孔的直径为1cm。
图7-1 孔口自由出流
孔口自由出流
由于水在容器中流动的沿程损失甚微,故仅在孔口处发生能量损失。图7-1所示 具有锐缘的孔口,出流与孔口壁接触仅是一条周线,这种条件的孔口称为薄壁孔口。 若孔壁厚度和形状促使流股收缩后又扩开,与孔壁接触形成面而不是线,这种孔口称 为厚壁孔口或管嘴。
无论薄壁、厚壁孔口或管嘴,能量损失都发生在孔与嘴的局部,称其为局部损失, 对比管路流动而言,这正是该流动的特点。
(7-39)
管路的串联与并联
将式(7-40)和式(7-38)代入式(7-37)中得到
(7-41)
(7-43)
管路的串联与并联
以上两式即为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 式(7-43)的意义在于,各分支管路的管段几何尺寸、局部构件确定后,按 照节间各分支管路的阻力损失相等的原理来分配各支管的流量,阻抗S大的支 管流量小,S小的支管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