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第九章 国际联合运输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10.75 MB
- 文档页数:47
国际航运(InternationalShipping)管理(Management)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班轮运输管理第三章租船运输管理第四章航运企业管理第五章运输船舶管理第六章集装箱运输管理第七章航运企业安全质量管理第八章航运企业经营战略第九章国际航运组织第十章国际航运辅助行业第一章国际航运管理概述一运输方式的分类二国际航运的定义三国际航运的重大意义四国际航运的特点五国际航运的组成要素六国际航运经营方式七船舶运输的基本条件八船舶登记(shipRegistration)九船舶检验(Survey)十船舶签证(Visa)一运输方式的分类陆上(Land)运输:公路(road)、铁路(rail)水上(Water)运输:内河(inlandwater)运输,海洋(sea)运输(沿海(Coastal)运输、近洋运输、远洋(DeepSea)运输)航空(Air)运输:管道(Pipeline)运输:石油二国际航运的定义指以船舶为运输工具(TransportationMeans),从事本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或完全从事外国港口之间的货物和旅客运输。
国际航运企业(Enterprise):包括航运(shipping)公司、港口作业(Stevedoring)公司、船代(ShippingAgent)公司、货代(FreightForwarder)公司等。
三国际航运的重大意义最基本(primemethod)的运输方法(历史悠久)特别适合于长距离运输散货(bulkcommodities)环境污染最小(themostenvironmentallyfriendlymeansoftransport)最便宜,经济最合算(thecheapestandmostcost-effective)的运输方式四国际航运的特点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密切关联航运企业的国际合作(WorldwideCooperation)市场竞争(Marketcompetition)激烈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多式联运,MultimodalTransport)特色明显、专业性(Professional)强五国际航运的组成要素国际航行船舶国际性港口货源专门人才和企业专门的航运公约和法规六国际航运经营方式1班轮(LineShipping)特点:四定:定时,定线,定港和定运价。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物流管理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物流管理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
了解传统的五大类运输方式和国际多式联运等运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同时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做了深化;掌握运输各环节业务流程、运输决策方法;了解物流运输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影响物流运输行业的因素和物流运输业应关注的事项,理解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明确了各环节中有关人员的责任,了解解决纠纷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掌握运输与包装、运输与装卸、运输与储存之间的关系,实施运输的合理化。
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为3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供参考):表2.14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本课程应突出实用性特点。
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除课堂讲授外,要尽量增加习题和案例讨论的数量,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思维训练。
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34学时。
考核方式为闭卷总测验,2学时,考查范围为课堂讲授内容。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运输管理概论【知识点】认识物流行业,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熟悉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性能、种类;掌握运输市场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运输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了解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物流和运输的关系,运输市场基本知识。
第二章物流运输方式及业务【知识点】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和优缺点;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业务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知晓各种运输方式的适合运输范围。
【教学重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章物流运输决策【知识点】了解物流运输决策的过程,熟悉决策中的主要环节;学习并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确定、运输服务商的选择等;掌握运输优化方法,特别是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运输管理制度国际运输管理制度的建立源于对国际运输环境的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运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国际运输所涉及的多种运输方式、国际法规等复杂因素也为国际运输管理带来了挑战。
建立健全的国际运输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保障运输的安全性,规范运输从业人员的行为,避免运输事故的发生。
其次,国际运输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确保货物、服务和人员能够及时、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国际运输管理制度还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质量,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国际运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国际运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际运输法规、国际运输协定、国际运输组织和国际运输标准等内容。
1. 国际运输法规国际运输法规是国际运输管理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国际运输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为国际运输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国际运输法规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国际货物运输公约》(COTIF)和《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Hague-Visby Rules),它们规定了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保障了货物运输的安全和确权。
此外,各国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立法建立了自己的国际运输法规,如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法》等,这些法规通常对运输人员的资质、运输工具的标准、货物装卸的操作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2. 国际运输协定国际运输协定是各国为促进国际运输合作而达成的协定,它们通常规定了各国之间运输的法律、商业和财务条款,为各种运输方式的国际运输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运输协定是《国际货物运输公约》(CMR公约)、《多式联运国际协定》(CIM公约)、《国际民航公约》(ICAO公约)等。
3. 国际运输组织国际运输组织是为促进国际运输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其任务是协调各国之间的运输政策和规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良性发展。
最著名的国际运输组织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铁路运输联盟(U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