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4-第四章讲课讲稿
- 格式:pptx
- 大小:263.14 KB
- 文档页数:19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公司治理的定义与概念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理解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职责1.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的定义与概念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职责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的定义、概念和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实际运作1.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股东权益与股东大会2.1 教学目标了解股东权益的构成与保护掌握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理解股东大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股东权益的构成与保护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股东大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股东权益的构成、保护方法以及股东大会的职权和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股东大会的实际运作2.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股东权益和股东大会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股东权益和股东大会知识的学习第三章:董事会与董事会委员会3.1 教学目标了解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掌握董事会委员会的设立与运作理解董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董事会委员会的设立与运作董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董事会的组成、职权、责任以及董事会委员会的实际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的实际运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知识的学习第四章:监事会与内部监督4.1 教学目标了解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掌握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立与运作理解监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立与运作监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责任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运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知识的学习第五章: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理解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第六章: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防范和控制风险6.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工具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6.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第七章: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优化财务管理7.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工具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7.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第八章: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8.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8.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实践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社会责任中的应用8.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知识的学习第九章: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9.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掌握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符合国际治理标准9.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国际治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以及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治理标准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9.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知识的学习第十章: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掌握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如何应对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10.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股东权益与股东大会补充说明:详细讲解股东权益的具体构成要素,以及如何保护股东权益。
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论1、企业的发展从法律角度看,企业制度是企业经济形态的法律范畴,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通常指的是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2、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企业(知识了解)(1)公司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萌生:康枚达(Commenda)、索塞特(SOCietaS)(2)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特许公司,如1600年,特许的、专营海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被认为是第一个典型的股份公司。
(3)19世纪中期公司制的确立。
(4)公司在19世纪末的普遍发展。
3、国内公司治理的研究主题(一般了解)第一个主题:治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营者腐败问题。
(监督经营者)经理人员腐败的表现形式1、在职消费膨胀;2、侵占和转移企业资产;3、信息披露不规范,报喜不报忧,对重大经营活动不做出应有的解释;4、经营行为围绕着个人眼前的成绩、地位和利益展开;5、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工资、奖金、集体福利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企业利润;6、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搞“黑箱操作"7、置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于不顾,搞不分红或少分红,大量拖欠债务;8、抵制兼并重组。
第二个主题: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
政策层面:《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化,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焦点问题上。
一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如何分配与制衡; 二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后如何处理新老“三会”的关系。
4、公司治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了解)公司治理学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硏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公司治理基本框架1、说明责任和问责制(一般了解)委托代理安排的实施,要求代理人在行使权限、履行职责时要将其行为的结果向委托人报告, 以示其行为的正当性。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8302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考核方式:笔试或论文先修课程: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管理学原理二、课程简介在企业改革实践的呼唤下,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从单一问题逐步向多学科交叉领域扩展,涉及管理、经济、法律、社会等诸多领域。
在此背景下,课程教学需掌握公司治理学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及新兴治理。
《公司治理》作为财经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Under the call of enterprise reform practice, the research fiel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a single problem to a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field, involving many fields, such as management, economy, law, society and so 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ourse teaching need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governance, external governance and emerging gover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financial school related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other economic cour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十八大后,各项改革和发展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全球市场夺取了强大的竞争力。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公司治理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学时数:32 学时授课对象:会计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西方经济学》、《公司法》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根基。
本课程介绍公司治理的概念、内容与主要模式,分析公司股权的安排、董事会的构成和运作、监事会的组成与运作、经理层的责权利等内容,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公司治理现状,介绍具体公司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梳理公司治理的思路,避免公司治理的风险。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一)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3.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二)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1.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2.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3.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
(三)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1.股东权益及其特征。
2.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3.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四)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置与运作1.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2.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五)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3.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
(六)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1.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3.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七)证劵市场与控制权配置:走向成熟1.股票市场、资本结构域控制权配置。
2.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
3.证劵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
(八)银行治理: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1.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
2.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及其改进。
(九)机构投资者治理:从幕后到台前1.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和特点。
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司治理》课程名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SAJ2221606课程学时:36学时与其他课程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对企业组织开展经营活动,进行价值创造日益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欧美国家的商学院普遍开设独立的公司治理课程,教育部也推荐在全国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和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设专门的公司治理课程。
随着国内以南开大学为龙头对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一批有关专著、教材的问世,本课程的体系已经开始趋于成熟。
在财经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公司治理课程,无论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开阔视野都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有关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及外部治理的原理及运作机制2.熟悉三种治理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3.了解公司治理在西方及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课程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70%(案例分析或课程论文)五、教材《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六、参考书目1. 《公司治理》罗伯特·蒙克斯/尼尔·米诺著李维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现代公司治理研究》李维安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武立东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公司治理》席酉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理论篇第一章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教学重点:§1.1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二、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2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一、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二、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1.3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公司治理学产生的必然性二、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公司治理学的特点四、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基本问题§2.1 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一、公司科层与市场契约二、公司治理涉及的问题三、公司治理涉及的当事人四、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2.2 公司治理的边界及其原理一、现代公司及其边界二、专用性资产及公司治理边界三、公司治理边界的主要类型§2.3 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一、三类公司治理机制二、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三、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部治理篇第三章股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3.1 股东权益及其特征一、股东权益的概念二、股东权益的种类三、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较§3.2 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股东大会的基本形式及其运作机制二、中小股东及其权益三、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3.3 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一、股东利益至上论及其局限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不足三、公司治理的主体第四章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4.1 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董事会的结构二、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三、董事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与免责四、董事会的运作§4.2 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一、监事会设置的国别差异二、监事会制度的生成与演进三、中国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第五章独立董事制度§5.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独立董事备受关注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三、我国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5.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一、独立性的不同层次二、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三、各国公司法对“独立性”的界定§5.3 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一、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因素二、独立董事作用评价三、独立董事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第六章高层管理者激励§6.1 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一、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二、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6.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一、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二、当前我国国企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我国高层管理者行为约束机制的设计§6.3 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一、西方国家在高管激励与约束方面的经验二、高管股票期权三、我国培养高管长效机制的建议*外部治理篇第七章外部治理机制§7.1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一、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二、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三、兼并与收购四、公司防御与应变五、公司剥离§7.2 机构投资者的战略选择一、股东的二重性二、法人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三、金融资本主义中的机构投资者§7.3 银行的控制机制一、公司融资结构与银企关系二、主银行制与相机治理三、“距离型”银行及其监督机制*治理模式与治理评价篇第八章英美股权主导型公司治理§8.1 发展历程和产生原因一、英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二、美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三、英美模式的产生原因§8.2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一、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二、英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8.3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二、外部治理的有效性分析第九章德日债权主导型公司治理§9.1 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一、德日模式的产生背景二、德日模式的发展历程§9.2 德日模式的本质特征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二、日本公司的法人相互持股三、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9.3 德日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一、德日治理模式的优点二、德日治理模式的缺陷第10章东亚与东南亚家族主导型公司治理§10.1 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家族治理模式的含义二、家族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家族治理模式形成原因§10.2 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一、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共性二、韩国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的差别§10.3 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发展趋势一、家族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二、家族治理模式的负面作用三、家族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第11章公司治理评价§11.1 公司治理评价的产生§11.2 公司治理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Corporate Governance)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代码:120203X03EGS、120204X03EGS、120207X03EGS、120208X03EGS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12学时课程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公司治理》,马连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8(教材)2.《公司治理学》,蔡锐,孟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3.《公司治理》,李维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公司治理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司股权结构设计、董事会运作机制设计、监事会监督机制设计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投资者关系管理、资源高效配置的能力,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司的力量(6学时)1. 了解企业与企业制度2. 了解企业制度的类型3. 理解企业制度的选择4. 掌握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5. 掌握公司制企业的类型6. 重点掌握公司的创造力【实践项目】案例分析:华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选择。
(2学时)第二章公司需要良好的治理(6学时)1. 了解公司权力的分解2. 了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3. 理解公司治理的界定4. 掌握良好公司治理的意义5. 掌握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6. 重点掌握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绿龙公司的现状分析。
(2学时)第三章公司股权结构设计(6学时)1. 了解股东的定义、股东的权利、股东的义务2. 了解股东的法律地位、股份的含义与种类3. 理解股份比例设计、股权结构模式4. 掌握股东大会职权、股东大会的类型、表决机制5. 掌握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产生过程6. 重点掌握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界定与核心内容【实践项目】案例分析:雷士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