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
- 格式:docx
- 大小:27.12 KB
- 文档页数:8
工件在机床的装夹方法
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加工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装夹方法:
1. 平面装夹:适用于平面工件,可以使用平口钳、平口夹具等将工件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2. 点装夹:适用于小尺寸的工件,可以使用点钳将工件的几个点位固定在机床上。
3. 槽装夹:适用于长条形工件,可以使用槽钳将工件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4. 夹具装夹: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工件,可以设计制造专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
5. 中心装夹:适用于轴类工件,可以使用中心握杆将工件的中心部位固定在机床上。
6. 万能装夹器: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工件,可以通过调整夹具的夹持位置和夹持角度来适应不同形状的工件。
以上只是常见的几种装夹方法,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形式的装
夹方式。
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安全地固定在机床上,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数控机床零件装夹与夹具选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数控机床作为现代机械加工领域中的重要设备,其零件装夹与夹具选择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零件装夹方式和夹具,能够确保工件的精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零件装夹与夹具选择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数控机床零件装夹,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零件的材料和形状不同材料和形状的零件,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和夹具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对于硬度较高和较重的零件,我们需要选择更牢固和稳定的装夹方式和夹具,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和安全性。
而对于形状复杂和薄壁的零件,应选用柔性的装夹方式和夹具,以避免变形或损坏。
二、零件的尺寸和重量零件的尺寸和重量也是选择装夹方式和夹具的重要考虑因素。
较小和较轻的零件可以采用机械夹具或磁性夹具进行装夹,而较大和较重的零件则需要选择更牢固和稳定的装夹方式,如气动夹具或液压夹具。
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零件的装夹方式和夹具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多次定位和转位的零件,我们可以使用多点定位夹具或快速换位夹具,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而对于需要进行旋转加工的零件,应选择旋转装夹方式和夹具,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接下来,针对夹具的选择,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数控机床加工来说至关重要。
选择具有良好刚性和稳定性的夹具,可以减少零件的振动和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选择夹具时,应尽量避免选用结构复杂、材料差或加工工艺较差的夹具。
二、夹具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夹具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和重复性。
为了保证加工的稳定和精度,应选择夹具具有高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夹具。
夹具的精度指的是夹爪、定位孔、定位块等零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加工精度要求,而重复定位精度指的是夹具在多次装卸后能否保持稳定的定位精度。
工件装夹的三种方法
在机械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工件装夹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涉及将工件稳固地固定在机床或夹具上以进行加工。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工件装夹方法:
1. 夹具装夹:
夹具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夹具装置,用于稳固地夹持工件。
夹具可以钳紧、压紧或支撑工件,确保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固定位置。
夹具装夹通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重复性。
2. 机床上直接装夹:
在一些简单的加工任务中,工件可以直接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形状较简单,加工过程中无需多次调整位置的情况。
3. 磁性装夹:
磁性装夹是利用磁力将工件固定在机床或夹具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轻薄工件或不宜使用夹具的情况。
磁性装夹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并且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明显的损伤。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装夹方法,如气动装夹、真空装夹、弹性装夹等,它们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工件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
正确的工件装夹可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精度,因此在选择装夹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加工任务和工件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CNC机床加工中的工件夹持与装夹技术CNC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机械加工设备,在现代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
工件夹持与装夹技术是CNC机床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CNC机床加工中工件夹持与装夹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夹持与装夹方法。
一、工件夹持的重要性工件夹持是指在CNC机床加工过程中,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正确的工件夹持可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者变形,保证最终零件的精确度和质量。
此外,合适的夹持方式还能够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常见的夹持方式1. 机械夹持机械夹持是一种常见的工件夹持方式,通过夹具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
夹具通常由夹爪、夹块等组成,可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
机械夹持具有夹持力大、稳定可靠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工件。
2. 液压夹持液压夹持利用液压系统产生的压力将工件牢固地夹持在机床上。
相比于机械夹持,液压夹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夹持力,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定位。
这种夹持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工件以及需要高精度定位的加工任务。
3. 真空吸附夹持真空吸附夹持是利用负压吸附工件表面,将其固定在机床上。
这种夹持方式适用于平面工件、薄板以及容易变形的材料。
真空吸附夹持具有夹持面积大、不会对工件表面产生划伤等优点,但是对真空系统和与工件接触的面积的要求较高。
4. 磁力夹持磁力夹持利用磁性材料产生的磁力将工件吸附在机床上。
这种夹持方式适用于平面、圆形和带有孔洞的工件。
磁力夹持具有夹持力大、不会损伤工件表面的特点,但是对工件材料的磁性要求较高。
三、装夹技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工件夹持与装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要满足工件的夹持要求,夹具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保证夹持稳定性。
2. 夹具的夹持力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形状进行调整,不可过度或不足,以免导致工件变形或者损坏。
3. 夹爪表面要保持清洁,以确保工件与夹具之间能够有良好的接触,提高夹持的牢固性。
CNC机床加工中的零件夹持与装夹技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CNC机床加工技术在零件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零件夹持与装夹技术作为CNC机床加工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零件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CNC机床加工中常用的零件夹持与装夹技术,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静态夹持技术静态夹持技术是CNC机床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夹持方式,它通过夹具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
常见的静态夹持技术包括机械夹持、真空吸附夹持和磁性夹持等。
1. 机械夹持:机械夹持是使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进行加工的一种夹持方式。
它通过机械结构,如夹爪、夹具和卡盘等来实现对工件的夹持。
该夹持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的优点,可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料的工件。
2. 真空吸附夹持:真空吸附夹持是利用负压将工件牢固地吸附在特定工作台面上的一种夹持方式。
它适用于薄板和光滑表面的工件加工,可避免机械夹持对工件表面造成的损伤,并提高加工精度。
3. 磁性夹持:磁性夹持利用磁力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平台上,它适用于加工轻薄工件和具有平整表面的工件。
磁性夹持具有夹持力可调、操作方便等优点,然而对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加工,磁性夹持的效果会有所减弱。
二、动态夹持技术动态夹持技术是CNC机床加工中一种较为复杂和高级的夹持方式,它通过特殊装置对工件进行夹持,同时可以进行多个方向上的合理控制,以适应复杂的加工需求。
1. 液压夹持:液压夹持是一种利用液压装置对工件进行夹持的技术。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牢固夹持,同时可以灵活调节夹持力,适应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2. 气动夹持:气动夹持是利用气压对工件进行夹持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控制气源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灵活夹持,并且具有夹持力可调、速度快等优点。
3. 电磁夹持:电磁夹持利用电磁力对工件进行夹持,它通过对电磁装置的加电和断电,可以实现对工件夹持力的控制。
电磁夹持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对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加工过程。
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一、填空1、零件在夹具中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圆柱销限制个自由度、菱形销限制个自由度。
2、工件在“一面两孔”定位中,采用两个圆柱销属于定位。
3、根据作用不同,基准常分为基准和基准。
4、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由三种主要方法、、。
5、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支承本身可以随工件定位基准面得变化而自动调整并与之相适应,自位支承一般只限制工件的个自由度。
6、工件的装夹指工件的和过程。
7、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工艺基准包括、和。
8、粗基准时在最初的工序中用毛坯上未经加工出表面作为。
9、工序安装误差包括工件加工时的和。
10、工件定位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11、定位误差的构成及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2、。
12、工件以内孔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和。
13、通常情况下,对工件夹紧的基本要求的要求是、和。
14、夹紧机构,由于工件尺寸误差会依次传递,因此用于工件的加工表面和的场合。
15、夹紧力的三要素、和。
二、选择1、用两个短V块对轴类零件定位,限制了工件()自由度。
A、四个B、三个C、二个D、一个2、只有在()精度很高时,重复定位才允许采用,且有利于增加工件的刚度。
A、设计基准和定位元件B、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C、夹紧机构D、工序基准和定位元件3、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装夹主要有()三种方法。
A、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通用夹具装夹B、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专用夹具装夹C、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夹具装夹D、一次安装4、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看基准,可以把基准分为来个大类,即()A、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B、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C、工序基准和工艺基准D、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5、粗基准一般()A、能重复使用B、不能重复使用C、不确定6、工件一次装夹后,在机床上相对刀具的位置()A、只有一个B、可能有几个C、不确定7、加工时,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A、工艺基准B、定位基准C、测量基准8、对于一个零件来说,设计基准往往同时又是()A、工艺基准B、定位基准C、测量基准9、对于一个零件来说,在()方向上只有一个主要设计基准。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10、零件加工时选择的定位粗基准可以使用()A、一次B、两次C、多次11、加工大型或重型零件时,在精加工之前将工件松开,然后重新夹紧,其目的是()A、加大夹紧力B、减小夹紧变形C、调整夹紧位置12、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A、工艺基准B、设计基准C、测量基准13、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A、欠定位B、部分定位C、完全定位D、重复定位14、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15、工序基准定义为()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16、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17、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18、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5B、4C、3D、219、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卧式车床B、台式钻床C、立式钻床D、摇臂钻床20、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21、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22、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轨动法三、判断1、用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2、工件定位中过定位是不允许的。
()3、为了较容易地获得加工表面对其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4、当精加工或光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尽可能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5、工件定位时,被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完全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不完全定位。
()6、定位误差包括工艺误差和设计误差。
()7、工件有两个以上表面参与定位称为过定位。
()8、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
()9、工件定位时,被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完全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不完全定位。
(√)10、定位误差包括工艺误差和设计误差。
()11、工件有两个以上表面参与定位称为过定位。
()12、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每批调整一次。
()13、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
()14、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第三章汽车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一、填空1、切削用量的三要素是、和。
2、车削运动的主运动是,进给运动是。
3、在钻床上钻孔时,是主运动,是进给运动;在车床上钻孔时,是主运动,是进给运动。
4、铣削加工的主运动是,进给运动是。
5、卧式升降台铣床的主轴是方向布置。
6、拉削按照加工表面被划分为拉削和拉削。
7、磨削加工中,__________为主运动,同时砂轮又作_________,工件的旋转为__________,同时工件又作____________。
8、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法按照成型原理可分为加工和加工。
9、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 __。
10、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及等方法。
11、、和,统称为切削用量或切削三要素。
它是调整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速度和相对位置所需的工艺参数。
12、产生积屑瘤的条件是切削_金属和_ _速度切削,应尽量避免产生。
13、车削时使用的车刀结构主要有、和机械夹固不重磨的可转位硬质合金车刀等14、常用的硬质合金材料有、和类。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硬质合金。
二、选择题1、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A、6B、5C、4D、32、孔的精加工方法是()A、钻孔B、镗孔C、铰孔三、判断题1、镗削适合加工复杂和大型工件上的孔,尤其是直径较大的孔及内成形表面或孔内回环槽。
()2、成形法加工齿轮是利用与被切齿轮的齿槽法向截面形状相符的刀具切出齿形的方法。
()3、磨齿是齿形精加工的主要方法,它既可加工未经淬硬的轮齿,又可加工淬硬的轮齿。
()4、展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一对齿轮啮合运动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
()5、滚齿加工属于成形法加工齿轮。
()6、加工表面上残留面积越大、高度越高,则工件表面粗糙度越大。
()7、切削速度增大时,切削温度升高,刀具耐用度大。
()8、刀具切削部位材料的硬度必须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9、切削用量中,影响切削温度最大的因素是切削速度。
()10、积屑瘤的产生在精加工时要设法避免,但对粗加工有一定的好处。
()11、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12、平面磨削的加工质量比刨削铣削都高,还可加工淬硬零件。
()13、积屑瘤在加工中没有好处,应设法避免。
()14、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第四章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一、填空1、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和。
2、在刨削加工时,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为方向。
3、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或者加工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
4、在车削加工时,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为方向5、加工是一种典型的易产生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6、加工表面质量中,表面层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包含、和。
7、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有振动和振动.。
8、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振动称为。
9.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当表面层金属发生形态变化、体积变化或金相组织变化时,将在表面层的金属与其基体间产生相互平衡的。
10.磨削时磨削液若能直接进入磨削区,对磨削区进行充分冷却,能有效的防止现象产生。
二、选择题1、在一般磨削加工过程中,若塑性变形起主导作用,工件表面将产生()(A)拉伸残余应力(B)压缩残余应力2、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工序的加工方法。
(A)最终(B)最初(C)切削量大(D切削量小3、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力,是提高工艺系统()的重要措施。
(A)精度(B)强度(C)刚度(D)柔度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之间的联系是(A)形状公差<尺寸公差<位置公差(B)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尺寸公差(C)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D)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5、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由()(A)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构成(B)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C)机床、量具、刀具和工件构成(D)机床、夹具、量具和工件构成6、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精加工夹具一般可取工件上相应尺寸或位置公差的()(A)1/2~1/3 (B)1/5~1/10 (C)1~2(D)2~37、机械加工过程中,无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由系统内部产生的周期性振动称为()(A)强迫振动(B)负摩擦振动(C)自激振动(D)瞬态振动8、为避免磨削烧伤,又要使表面粗糙度降低,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措施()(A)提高V工件和降低V砂轮(B)降低V工件和提高V砂轮(C)同时降低V工件和V砂轮(D)同时提高V工件和V砂轮9、哪一种加工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易产生加工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A)车削(B)铣削(C)钻削(D)磨削10、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是( )(A)几何形状误差、表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B)波度、纹理方向、伤痕、表面粗糙度、金属物理性能(C)表面粗糙度、表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D)波度、纹理方向、表面粗糙度、表层金属力学物理性能11、用双顶尖装夹车削加工细长轴时易出现的形状误差是()(A)腰鼓形误差(B)马鞍形误差(C)锥形误差(D)没有误差12在车削加工短而粗的刚性轴时会出现马鞍形形状误差,其最小直径出现的位置在()(A)偏向床头一侧(B)偏向床头或尾座中刚性较低的一侧(C)偏向床头或尾座中刚性较高的一侧(D)在中部13、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成平方关系三、判断题1、为减少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的粗糙度值,常在精加工前进行调质等处理,目的在于得到均匀细密的晶粒组织和较高的硬度。
()2、在车床静刚度曲线中,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重合。
()3、对于同样的材料,金相组织越是粗大,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