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第七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整理.ppt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
又问无体乎?曰:有。
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
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
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 并且非q”的形式,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
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
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
对此,有议论说:“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
它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
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
据说光北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
第七章:图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
A、nB、n(n-1) C 、n(n-1)/2 D 、2n2、具有6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有()条边才能保证是一个连通图。
A、5B、6C、7D、83、具有n个顶点且每一对不同的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的图被称为()。
A、线性图B、无向完全图C、无向图D、简单图4、具有4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有()条边。
A、 6 B 、 12 C 、 16 D 、 205、G是一个非连通无向图,共有 28条边,则该图至少有()个顶点A、6B、7C、8D、96、存储稀疏图的数据结构常用的是()。
A、邻接矩阵B、三元组C、邻接表D、十字链表7、对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为()。
A、nB、(n-1)2C、(n+1)2D、n28、设连通图G的顶点数为n ,则G的生成树的边数为()。
A、n-1 B 、n C、2n D 、2n-19、n个顶点的无向图的邻接表中结点总数最多有()个。
A、2n B 、n C、n/2 D 、n(n-1)10、对于一个具有 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向量的大小为(),所有顶点邻接表的结点总数为()。
A、nB、n+1 C 、n-1 D 、2n E、e/2 F 、e G、2e H、n+e11、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在表结点中出现的次数是()。
A、顶点v的度B、顶点v的出度C、顶点v的入度D、依附于顶点 v的边数12、已知一个图,若从顶点 a出发进行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则可能得到的顶点序列分别为()和()11) A、abecdf B 、acfebd C 、acebfd D 、acfdeb(2) A、abcedf B 、abcefd C 、abedfc D 、acfdebA、中序遍历B、先序遍历C、后序遍历D、层次遍历14、已知一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分别根据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从顶点v1出发,得到的顶点序列分别为()和()。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图一、单选题( C )1.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2.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B )倍。
A .1/2 B. 1 C. 2 D. 4 (B )3. 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 A )一个n 个顶点的连通无向图,其边的个数至少为( )。
A .n-1B .nC .n+1D .nlogn ; ( C )5. 有8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B )6.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 A )7.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8. 下面关于求关键路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求关键路径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B .一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同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相同C .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时间为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持续时间的差D .关键活动一定位于关键路径上9.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如下,根据算法思想,则从顶点0出发,按深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D )A . 0 2 4 3 1 5 6 B. 0 1 3 5 6 4 2 C. 0 4 2 3 1 6 5 D. 0 ⎥⎥⎥⎥⎥⎥⎥⎥⎥⎦⎤⎢⎢⎢⎢⎢⎢⎢⎢⎢⎣⎡01000111011000010110101100110010001100100110111101 3 42 5 610、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3,4>,<4,1>,<4,2>},则数据结构A是(C )。
第七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
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
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历史未来前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掌握社会规律,离不开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的指导,这个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
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
第七章挑战逻辑思维力(讲义)➢知识点睛:1.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
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
2.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
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
3.体育比赛中的数学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4.计算中的逻辑推理能够利用数论等知识通过计算解决逻辑推理题。
➢精讲精练【板块一】用假设法解推理题经典例题1地理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世界地图,并给五大洲的每一个洲都标上一个代号,让学生认出五个洲,五个学生分别回答如下:甲:3号是欧洲,2号是美洲;乙:4号是亚洲,2号是大洋洲;丙:1号是亚洲,5号是非洲;丁:4号是非洲,3号是大洋洲;戊:2号是欧洲,5号是美洲。
结果他们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求出正确的编号和大洲的对应顺序。
练一练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
赛前甲、乙、丙分别做了预测。
甲说:“丙第1名,我第3名。
”乙说:“我第1名,丁第4名。
”丙说:“丁第2名,我第3名。
”成绩揭晓后,发现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他们的名次吗?*经典例题2有一个国家有两种人,一种老实人只说实话,一种滑头鬼只说谎话。
现在有8个这国家的人在一起聊天,他们有如下对话:A:我们中只有一个老实人。
B:我们中有两个老实人。
C:我们中有三个老实人。
D:我们中有四个老实人。
习 题 七1. 用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设计一个实现8421码对9求补的逻辑电路。
解答设8421码为B 8B 4B 2B 1 ,其对9的补数为C 8C 4C 2C 1 ,关系如下:相应逻辑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 12. 用两个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实现2位十进制数8421码到二进制码解答设两位十进制数的8421码为D 80D 40D 20D 10D 8D 4D 2D 1 ,相应二进制数为B 6B 5B 4B 3B 2B 1B 0,则应有B 6B 5B 4B 3B 2B 1B 0 = D 80D 40D 20D 10×1010+D 8D 4D 2D 1,运算如下:× D 80 1D 40 0 D 20 1 D 10 0 + D 80 D 40 D 80 D 20D 40 D 10 D 8D 20D 4 D 10D 2 D 1B 6B 5B 4 B 3B 2B 1B 0据此,可得到实现预定功能的逻辑电路如图2所示。
图 23. 用4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设计一个用8421码表示的1位十进制加法解答分析:由于十进制数采用8421码,因此,二进制并行加法器输入被加数和加数的取值范围为0000~1001(0~9),输出端输出的和是一个二进制数,数的范围为0000~10011(0~19,19=9+9+最低位的进位)。
因为题目要求运算的结果也是D 8 D 10D 2D 10 D 18421码,因此需要将二进制并行加法器输出的二进制数修正为8421码。
设输出的二进制数为FC 4 F 4 F 3 F 2 F 1,修正后的结果为'1'2'3'4'4F F F F FC ,可列出修正函数真值表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写出控制函数表达式,经简化后可得:据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4. 用一片3-8线译码器和必要的逻辑门实现下列逻辑函数表达式。
解答假定采用T4138和与非门实现给定函数功能,可将逻辑表达式变换如下:逻辑电路图如图4所示。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工程师通过观察翠鸟冲击入水的过程,发现了翠鸟流线型的喙减少了它入水时的冲击,翠鸟就像是划入水中,而且不会产生波浪。
他根据这种喙的形状设计了列车的头部,以此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要提升结论的可靠性,需要()①研究的对象要越多越好,越多则可靠性越强②作为根据的相同属性要更加接近本质属性③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越好④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须完全一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对我国地质结构进行了长期调查后,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地质结构跟中亚的亚细亚平原相似,都是沉降带地质结构。
由于亚细亚平原蕴藏大量的石油,因此,李四光推断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也应该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后来,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陆续被发现,验证了李四光的推断。
李四光的推断()①运用了归纳方法,找到了两类事物的相同点②运用了演绎推理,依据真前提得出了真结论③运用了类比推理,开启了油田勘探的新思路④说明沉降带地质结构与石油聚集可能有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墨子·鲁问》载,墨子与彭轻生子辩论,辩题是:未来可否预知?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
”墨子曰:“焉在矣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假言判断的真假由前件的真假情况所决定②假言判断的真假由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所决定③墨子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类比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④墨子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归纳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 / 214.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多喝水不仅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能提升他们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第7章习题及答案-客户关系管理教学教材第七章练习题⼀、选择题:1.在数据仓库中,所有数据都是围绕⼀定的进⾏组织的A 主题B 主键C 外键D 视图2.对于DSS,是⾮常重要的A 最新数据B 历史数据C 分析数据D 多媒体数据3. 是从外部数据中收据数据,它是数据仓库中数据综合的⼀种类型A 数据提取B 数据清洗C 数据抽取D 数据切割4.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A 外部数据B 内部数据C 元数据D 纯数据5.数据粒度有两种形式,其中⼀种形式的数据粒度是⾯向的A OLTPB CRMC OLAPD ERP6. 数据集市的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央数据仓库A 独⽴的B 依赖的C 内部的D 中央的7.数据仓库的是具有层次性的A 主键8.由各维度的取值和变量值构成A 维成员B 维C 事实D 索引9. 技术的核⼼是多维分析A OLAPB CRMC OLTPD ERP10.三种多维数据模型中,最为流⾏A 星型模型B 雪花型模型C 星座模型D ⽹型模型11.由于的应⽤,数据需要定期的从数据仓库中导⼊多维数据库中A OLAPB OLTPC CRMD ERP12.由类和类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模型称为A 关系模型B 类模型C ER模型D 对象模型13. 的设计是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第⼀步A 部门模型B 类模型C 企业模型D 对象模型14. 的选取是模型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A 主题15.⽆论数据仓库以怎样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最终还是以各种来完成的A 表空间B 类C 变量D 表16.在中,只有⼀个事实表,每个维表都与事实表直接连接A 星型模型B 雪花型模型C 星座模型D ⽹型模型17. 中的数据是最丰富的、最详细的A 事实数据库B 关系数据库C ⾼级数据库D 数据仓库18.数据挖掘的基础是A OLAPB OLTPC ⼈⼯智能D 数据仓库19.对⼀组数据的集合分组成为有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称为A 分类B 汇集C 类分析D 聚类20. 也常常作为数据挖掘的第⼀部,对数据进⾏预处理A 分类分析B 关联分析C 聚类分析D 孤⽴点分析⼆、填空1.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个⾯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易失的(non-volatile)、随时间变化的(time variant)数据集合,⽤于。
第七章 时序逻辑电路1.电路如图P7.1所示,列出状态转换表,画出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分析电路功能。
图P7.1 解:(1)写出各级的W.Z 。
D 1=21Q Q ,D 2=Q 1,Z=Q 2CP( 2 ) 列分析表( 3 ) 状态转换表(4图7.A1 本电路是同步模3计数器。
2. 已知电路状态转换表如表P7.1所示,输入信号波形如图P7.2所示。
若电路的初始状态为Q2Q1 = 00,试画出Q2Q1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下降沿触发)。
Q 2 Q 1 D 2 D 1 Q 2n+1 Q 1n+1 Z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0 1 0 1Q 2 Q 1 Q 2n+1 Q 1n+1 Z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CP表P7.1 XQ 2 Q 1 0 1 00 01 10 11 01/1 10/0 10/0 01/1 11/1 10/0 11/000/1n+1n+1CP XQ 1 0 Q 2 0 Z 图P7.2 CPQ 1 0 Q 1 0 Z ( b ) Q 2 Q 1 /Z( a )01/0 11/1 10/1 00/0解:由状态转换表作出波形图3. 试分析图P7.3所示电路,作出状态转换表及状态转换图,并作出输入信号为0110111110相应的输出波形(设起始状态Q 2Q 1 = 00)。
( a )( b )解:(1)写W.Z 列分析表J 1 = XQ 2 J 2 = X Z =12Q Q XK 1 = X K 2 =1Q X( 2 ) 作出状态转换表及状态转换图XQ 2 Q 10 1 00 01 00/1 00/1 10/1 11/1 X Q 2 Q 1 J 2 K 2 J 1 K 1 Q 2n+1 Q 1n+1 Z 0 0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0 11 0 1 1 0 0 0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CP X图P7.3CP X Q 1 0 Q 1 0Z 图P7.A2 0 /10 /1 0 /1 1/1 1/1 0/1 01 11 00(3)作出输出波形图:1 根据状态转换表,作出状态的响应序列,设y = Q 2Q 1 X : 0 1 1 0 1 1 1 1 1 0 y n : 0 02 1 0 2 13 3 3 y n+1: 0 2 1 0 2 1 3 3 3 0 Z : 1 1 1 1 1 1 1 0 0 12 根据状态响应序列画响应的输出波形。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 思维基本规律 简单逻辑方法 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 _抽象思维 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 __思维的形式结构 ____ ,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 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 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 __ 逻辑常项 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 __逻辑变项 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填空: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1.句子由短语和词组成,按结构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这个 S 是 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或 p ,或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如果非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 S 是 P2.p ← q 3.有 S 不是 P 4.( p ∧ q )→r(非 p ,但 q ) q p ,那么,非 q 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 。
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 p , 第二章 概念 S ,P p ,q S ,P q ,r 共同联系方式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 内涵 __和__外延__是概念的两个最显著的逻辑特征。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 4.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 __全同 __关系、 _真包含于 _关系、 _真包含 __关系和 __交叉 __关系;不相容关系亦称___全 异 关系,包括 矛盾 关系和反变 关系。
反对 关系。
划分__、__限制 __和_概括__。
6.限制、概括、划分都必须在概念间的 ___从属 __关系中进行。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 定义 7.定义的最常用方法是 __属加种差法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