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第七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整理.ppt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一、下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什么规律。
1.金人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
又问无体乎?曰:有。
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答:不违反。
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逻辑规律。
2.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
答:这句话包含如下逻辑矛盾: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包含了“任何人的话都不能信”这句话本身也不能信,即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这就违反了不矛盾律。
3.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
答:这句话包含逻辑矛盾:“拼命”即“不轻松”,要“轻松”就不能“拼命”,“拼命”与“追求轻松”不能共存。
这句话是自相矛盾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说“如果一个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那么他有选举权”,这显然是不对的;说“有人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但他没有选举权”,这同样是不对的。
答:前者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后者是“p 并且非q”的形式,二者是不同真、不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二者都加否定,自相矛盾,违反不矛盾律。
5.甲问:“该犯是否可判缓刑?”乙答:“对该犯判决过重了些。
”答:乙对甲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6.一个美国人问一个华侨:“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这个华侨拍着胸膛说:“我是中国人!”答:美国人的问话是个虚假二支选言命题,遗漏了真支“你是中国人”,而且语气中还有对中国人的轻视。
正确的回答应是:“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这是对虚假问题的拒绝。
而华侨避免正面拒绝,直说:“我是中国人”,表面上“答非所问”,实则隐含了“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回答,并不违反同一律和排中律。
二、应用同一律的逻辑知识,分析说明下列各段话有无逻辑错误。
1.目前,有些报刊热烈讨论什么是男子汉的问题。
对此,有议论说:“男子汉绝非‘奶油书生’,而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铮铮铁骨的男人。
它是勇敢、坚毅、力量的代名词。
可惜目前中国的男子汉太少了。
据说光北京市,就有上万名找不到男子汉的大龄姑娘。
第七章:图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
A、nB、n(n-1) C 、n(n-1)/2 D 、2n2、具有6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有()条边才能保证是一个连通图。
A、5B、6C、7D、83、具有n个顶点且每一对不同的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的图被称为()。
A、线性图B、无向完全图C、无向图D、简单图4、具有4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有()条边。
A、 6 B 、 12 C 、 16 D 、 205、G是一个非连通无向图,共有 28条边,则该图至少有()个顶点A、6B、7C、8D、96、存储稀疏图的数据结构常用的是()。
A、邻接矩阵B、三元组C、邻接表D、十字链表7、对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图,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为()。
A、nB、(n-1)2C、(n+1)2D、n28、设连通图G的顶点数为n ,则G的生成树的边数为()。
A、n-1 B 、n C、2n D 、2n-19、n个顶点的无向图的邻接表中结点总数最多有()个。
A、2n B 、n C、n/2 D 、n(n-1)10、对于一个具有 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向量的大小为(),所有顶点邻接表的结点总数为()。
A、nB、n+1 C 、n-1 D 、2n E、e/2 F 、e G、2e H、n+e11、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在表结点中出现的次数是()。
A、顶点v的度B、顶点v的出度C、顶点v的入度D、依附于顶点 v的边数12、已知一个图,若从顶点 a出发进行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则可能得到的顶点序列分别为()和()11) A、abecdf B 、acfebd C 、acebfd D 、acfdeb(2) A、abcedf B 、abcefd C 、abedfc D 、acfdebA、中序遍历B、先序遍历C、后序遍历D、层次遍历14、已知一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分别根据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从顶点v1出发,得到的顶点序列分别为()和()。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 图一、单选题( C )1.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2.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B )倍。
A .1/2 B. 1 C. 2 D. 4 (B )3. 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 A )一个n 个顶点的连通无向图,其边的个数至少为( )。
A .n-1B .nC .n+1D .nlogn ; ( C )5. 有8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B )6.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 A )7.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8. 下面关于求关键路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求关键路径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B .一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同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相同C .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时间为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持续时间的差D .关键活动一定位于关键路径上9.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如下,根据算法思想,则从顶点0出发,按深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D )A . 0 2 4 3 1 5 6 B. 0 1 3 5 6 4 2 C. 0 4 2 3 1 6 5 D. 0 ⎥⎥⎥⎥⎥⎥⎥⎥⎥⎦⎤⎢⎢⎢⎢⎢⎢⎢⎢⎢⎣⎡01000111011000010110101100110010001100100110111101 3 42 5 610、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3,4>,<4,1>,<4,2>},则数据结构A是(C )。
第七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
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
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历史未来前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掌握社会规律,离不开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的指导,这个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
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
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
第七章挑战逻辑思维力(讲义)➢知识点睛:1.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
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
2.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
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
3.体育比赛中的数学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4.计算中的逻辑推理能够利用数论等知识通过计算解决逻辑推理题。
➢精讲精练【板块一】用假设法解推理题经典例题1地理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世界地图,并给五大洲的每一个洲都标上一个代号,让学生认出五个洲,五个学生分别回答如下:甲:3号是欧洲,2号是美洲;乙:4号是亚洲,2号是大洋洲;丙:1号是亚洲,5号是非洲;丁:4号是非洲,3号是大洋洲;戊:2号是欧洲,5号是美洲。
结果他们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求出正确的编号和大洲的对应顺序。
练一练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
赛前甲、乙、丙分别做了预测。
甲说:“丙第1名,我第3名。
”乙说:“我第1名,丁第4名。
”丙说:“丁第2名,我第3名。
”成绩揭晓后,发现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他们的名次吗?*经典例题2有一个国家有两种人,一种老实人只说实话,一种滑头鬼只说谎话。
现在有8个这国家的人在一起聊天,他们有如下对话:A:我们中只有一个老实人。
B:我们中有两个老实人。
C:我们中有三个老实人。
D:我们中有四个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