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47
附件8《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六月—160——161—项目名称: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项目统一编号: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鲍晓峰、丁焰、尹航、黄志辉、王军方、马冬等环保部科技标准司项目管理人:师华定陈胜— 162 —目 录1 任务来源...................................................................................................................................163 2 指南制定的意义.......................................................................................................................163 3 编制原则与技术依据 (164)3.1 编制原则 (164)3.2 技术依据................................................................................................................................164 4 主要编制工作过程...................................................................................................................165 5 国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发展现状.. (165)5.1 NONROAD 模型简介 (166)5.2 EMEP/CORINAIR 方法简介.................................................................................................167 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169)6.1 排放源分类分级方法 (169)6.2 排放量计算方法 (171)6.3 源排放清单的应用与评估....................................................................................................185 7 指南实施建议 (185)—163—《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是我国氮氧化物(NOx)、细颗粒物(PM2.5)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造成大气区域灰霾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上海“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长三角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协调机制探索一“三线一单”的背景和意义(一)“三线一单”的背景“三线一单”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自2015年以来发布了17份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设定并严守三大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调整”。
2017年,在省域和地市“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先行启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青海省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2019年,全国其他省(区、市)全面启动编制工作,逐步构建全地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三线一单”的含义“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识别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环境质量底线是确定区域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测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划分大气、水、土壤环境管控分区;划定资源利用上线是确定能源、水、土地、岸线等资源开发和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划分资源利用管控分区;集成各要素管控分区、衔接行政边界,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并针对环境管控单元以清单方式列出差别化环境准入要求,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将原先分散于各类资源、环境要素的管控要求集成到具体空间单元上,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的集成化、空间化和信息化,是推动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三线一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工作要求。
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已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中,编制“三线一单”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机制的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List" Eco-environmental Zoning Control System■文/杨俊杰 方皓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发展,传统“一刀切”式的环境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需求,实施差别化分区管理势在必行。
“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就是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管控单元,并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目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还存在落地应用路径不明晰,应用领域较为狭窄,动态调整与细化机制不完善,与优化营商环境衔接尚不够紧密等问题。
应在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上分类施策,发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快“三线一单”数据系统建设,发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三线一单”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各类开发建设的决策实施以及规划环评的审查和项目环评的准入中;另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可以与优化营商环境整合起来,成为“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
应 用·APPLICATION96“三线一单”编制及应用研究文_赖运东 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在阐述“三线一单”内涵作用的基础上,就其编制要点展开分析,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旨在通过进一步提升“三线一单”的编制和应用质量,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理;环境保护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Lai Yun-dong[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its compi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recautions in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quality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Key words ]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1 “三线一单”的内涵作用1.1 “三线一单”的基本内涵“三线一单”中的“三线”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
苏州市“三线一单”工作编制过程概述作者:嵇艳张金萍李勤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2期摘要:苏州市从2018年5月开启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称“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工作,苏州市严格按照国家及省里的各项技术要求,科学认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文从“三线一单”的编制背景、编制技术路线及编制过程来介绍苏州市“三线一单”的编制情况。
关键词:“三线一单”、技术路线、分区管控、准入清单1.“三线一单”的定义及编制背景2015 年 7 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017 年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进一步明确“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目标要求。
2017 年 9 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工作。
2018 年 1 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将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确定为生态环境部重点工作。
2018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及青海省于 2019 年底前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審核和上报工作。
2019年,其他19个省份也陆续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江苏省在首批省市中, 2018年5月苏州市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8]169号)文件要求正式开展了“三线一单”的编制工作。
“三线一单”中三线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一单即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编制苏州市三线一单报告,建立符合苏州市实际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旨在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全省统一规范落实在一张图上,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的特征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可应用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实施统一编码,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精细化、清单化管理[1]。
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11.19•【文号】环环评〔2021〕108号•【施行日期】2021.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和落地应用的指导,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地方实践,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到2023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完善,更新调整、跟踪评估、成果数据共享服务等机制基本确立,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环境准入等领域的实施应用机制基本建立,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5年,“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体系、政策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机制更加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基本原则系统管控,分类指导。
以环境管控单元为载体,系统集成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各项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对优先、重点、一般三类管控单元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水平。
坚守底线,严格管理。
以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为底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行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与建议发布时间:2023-04-27T08:12:02.9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7期作者:陆磊沈曙刚[导读] 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浙江绿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笔者梳理了全国各省(区、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及其主要情形,对不同划定方法及适用性进行探析,分析了不同划定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划定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实施建议,以期为优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提供借鉴。
1 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方法1.1 划定方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从根本上来自空间管控,上位遵从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与主体功能区开发与保护格局相匹配。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对应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中环境质量不达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污染物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主要对应限制开发区内的农产品主产区等区域。
“三线一单”制度的法律解读作者:张翰林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根据环保部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制度实施方案》,环保部于2017年12月25日编制了“三线一单”试行方案。
“三线一单”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制度方案,是为了实施环境在空间和总量上的优化,辅之以负面准入清单,严格禁止污染物在重点保护地的准入。
制度从大气、水、土壤三大方向入手,划分重点保护的生态保护区域和一般区域,通过加强统筹衔接、强化空间管控、突出差别准入、实施动态更新、坚持因地制宜等五项基本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发展规模、保障生态功能,进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绿色发展一、解读“三线一单”概念是思维起始之点,对“三线一单”这一新制度的认知,也须概念先行。
“三线一单”主要包含三部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生态保护红线指基于“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管控要求,强制性保护的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区域;环境质量底线是指基于“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管控要求,通过科学评估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结合特定的区域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出限值的环境管控;资源利用上线是指基于“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管控要求,通过对资源自然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合,对特定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总量等上线做出的环境管控要求;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结合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对污染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行为做出禁止或限制的环境准入情形。
作为“十三五”环评改革的主线,其目的在于协调发展与生态承载底线的关系,就目前长江流域及各地的实践情况而言,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三线一单”的法律分析“三线一单”作为一个技术性极强的方案,虽然规定包含水、大气、土壤和自然资源重点管护区四大板块,但其本质是一种行政强制,应当制定区域准入条例明确规定允许、限制、禁止的准入清单和开发强度,禁止有损保护对象及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活动和行为,区域内已有工业企业的,应根据环境影响程度,明确退出机制。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能源活动 (3)一、概述 (3)二、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5)三、生物质燃烧活动 (19)四、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排放 (20)五、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排放 (21)六、能源部门清单报告格式 (23)七、电力调入调出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核算 (24)第二章工业生产过程 (26)一、概述 (26)二、水泥生产过程 (26)三、石灰生产过程 (28)四、钢铁生产过程 (29)五、电石生产过程 (31)六、己二酸生产过程 (32)七、硝酸生产过程 (33)八、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 (35)九、其他工业生产过程 (36)十、工业生产过程清单报告格式 (44)第三章农业 (46)一、概述 (46)二、稻田甲烷排放 (47)三、省级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量 (53)四、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57)五、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61)六、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格式 (68)第四章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69)一、概述 (69)二、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 (71)三、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 (79)四、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清单报告格式 (83)第五章废弃物处理 (84)一、概述 (84)二、固体废弃物处理 (85)三、废水处理 (93)四、清单报告格式 (102)第六章不确定性 (103)一、概述 (103)二、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103)三、量化和合并不确定性的方法 (105)第七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8)一、概述 (108)二、质量控制程序 (108)三、质量保证程序 (111)四、验证、归档、存档和报告 (112)附录一:温室气体清单基本概念 (115)附录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汇总表 (118)附录三: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120)前言由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能源与环境工程“三线一单”助力地方绿色发展黄新军1董晓晨2年永峰1寇思勇3(1.张家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环境监测站河北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地方绿色发展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重要生态保护政策——“三线一单”实施背景下张家口市绿色发展展开研究。
首先,对“三线一单”政策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对“三线一单”在张家口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助力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三线一单”实施背景下张家口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最后,详细论述了“三线一单”助力张家口绿色发展完善策略。
通过研究和探讨,可以进一步增进社会大众对“三线一单”政策的了解,并从理论研究方面为地方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来更好地促进“三线一单”效用在张家口市的充分发挥,使张家口能够在该政策的指引下早日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三线一单张家口绿色发展助力作用完善策略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4(a)-0085-0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开展经济发展事业的同时,也越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成为了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
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2017年,该论断被正式纳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同年12月,党中央还专门印发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这些对于我国未来生态绿色发展极具导向价值。
基于此,我国各地纷纷开始调整发展方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来转变发展重点,而“三线一单”的出台为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各地全域经济、产业、文化、环境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引领,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范文-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Sample)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一些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是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内容1. 三线管理:建立高效的园区管理体系,包括一线管理、二线管理和三线管理。
一线管理负责园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日常巡查工作;二线管理负责园区综合管理、资源调配和日常协调工作;三线管理负责园区规划、政策制定和大项目运营工作。
2. 一单制服务:引入“一单制”服务模式,将园区内的企业需求整合为一张服务单,通过园区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受理、协调和解决。
该服务单涵盖了园区内企业所需的各种服务,如电力供应、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通过统一受理和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的好处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三线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形成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提高园区管理的效率和执行力。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细化管理流程和统一协调机制,实现园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园区运营成本。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一单制服务模式,有效整合和调配园区内的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满足企业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4. 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园区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的实施步骤1. 制定相关政策:园区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园区三线一单工作方案的实施目标和要求。
2. 建立管理体系:建立园区三线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3. 设立服务中心:建立园区服务中心,作为一单制服务的受理和协调平台,统一受理企业需求,并进行资源调配和问题解决。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的制订与应用作者:胥鹏海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规划环评经历和规划环评的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某工业园区为例研究分析“三线一单”确定的方法、途径和成果要求,以期对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管理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
通过2006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和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2年来各类开发区的数量增加了975家(撤并57家、新增1032家),总数达到2543家。
以笔者所在S 省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个县(区)都有开发区,个别县(区)甚至会有好几个开发区,尚有一定数量的开发区没有进入《目录》。
总体上开发区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持续增强。
新时期,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对于规划环评提出了新要求,规划环评也正式进入了“三线一单”式管理时期。
编制规划环评的“三线一单”,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在规划环评工作过程中,应结合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三线一单”,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保证规划环评的质量。
2017年6月,环保部印发《“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环评函[2017]894号),正式启动“三线一单”试点工作。
2017年12月,环保部审议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制订“三线一单”的一般性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各地建立“三线一单”提供技术指导。
一、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编制要点1、工业园区“三线一单”编制必须建立在全面摸清所在区域环境状况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