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听课记录师出示:李阿姨:“我做了8把福娃伞”;王阿姨:“我做了9把福娃伞”。
师:你觉得两位阿姨,谁做得快?生1:王阿姨,因为他们做了9把。
生2:不好确定,因为不知他们是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
师:要比较出谁做得快,还需要知道什么?生:时间师出示时间:李阿姨用了2小时,王阿姨用了3小时。
生3:我知道,李阿姨做得快,因为她一小时可以做4把,而王阿姨一时只能做3把。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整理出下表:时间共做了多少把每小时做了多少把李阿姨2小时8把4把王阿姨3小时9把师:象这样的比较谁做得快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
师出示打印机的工作情况,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举红、绿牌进行判断。
其中,A多举红牌,B多举绿牌。
打印机时间页数A1分钟36张B1分钟32张1、所有学生都是举红牌。
打印机时间页数A4分钟36张B4分钟32张2、所有的学生仍然举红牌,都认为A多打印机时间页数A9分钟36张B8分钟32张3、有学生举红牌,有学生举绿牌;还有学生两个都举了。
师:怎么样?我们请两个都举的同学说说。
生:相等,一样快。
师:为什么相等呀!生:他们每分都是打印4页。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修路的快慢。
工程队时间修的米数甲()天120米乙()天140米⑴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乙工程队更快:生1:第一个填6天,第二个填3天。
因为140>120,乙反而用的天数少,当然更快些。
学生边说老师边把数据打入表格中。
⑵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甲工程队更快:生2:1天,3天。
师:怎么说,知音在哪里?生3:甲只用了1天做了120米,乙3天才做140,140 3= 师:140 3=大家可能不会计算,140 3大约是几十呢?生:40米生4:4和7也行。
师:4、7符合要求吗?生5:120 4= 30米140 7=20米,30米>20米,也行。
师:想一想他们算的是多少天修的米数?生:1天师:以上几组题类似在哪里?生1:最后用数量除以时间,算出每一个的。
工作量统计标准工作量统计标准工作量统计标准:工作量统计标准一、保管员岗位1、统计范围:保管员工作量统计在有效数据的情况下需将票数、笔数、件数、体积、重量等统计完全,工作量考核以笔数为准,工作量统计标准。
2、统计内容:入库、出库、盘点、移库。
3、统计标准:入库、出库、盘点、移库工作量统计以涉及的货位作笔数统计,如1票单子涉及1个货位,即为1笔,涉及10个货位即为10笔。
4、质量考核:保管员的质量差错统计以笔数为准,差错率=差错笔数/总笔数。
二、铲车驾驶员岗位1、统计范围:铲车驾驶员工作量统计在有数据的情况下需将笔数、件数、体积、重量都统计完全,工作量考核以笔数为准。
2、统计内容:贝尔及电梯铲车作业统计挑货、装车、卸车、堆装工作量,其他项目统计出库、入库、移库铲车作业量。
3、统计标准:3.1铲车作业的笔数以托盘统计,即1个托盘即为1笔,无托盘操作以立方折算,即1立方折算1托盘;3.2因贝尔及电梯项目的特殊性,铲车工作量统计区分挑货、装车、卸车、堆装。
挑货指为出货作准备将货物从库位上挑出的作业量,装车指备好的货铲到车上的作业量,卸货指将货物从车上铲下直接放入库位的作业量,堆放指货物卸车后需堆装再入库位的作业量,其中装车的工作量按实际工作量的2倍计算,即装车10个立方以20个立方计算。
3.3普通项目铲车作业以出入库、移库作为工作量统计,出库指将货物从货位上取出并装上车的作业量,入库指将货物从车上卸下并放入库位的作业量。
4、质量考核:铲车工的质量差错考核以件数为准,差错率=差错件数/总件数。
三、账务员1、统计范围:账务员工作量指统计笔数,工作量考核以笔数为准;2、统计内容:出库、入库、盘点。
3、统计标准:出入库的笔数以系统的账务记录为标准,1条记录即为1笔;盘点以盘点笔数为标准。
4、质量考核:质量差错考核以笔数以准,差错率=差错笔数/总笔数四、装卸工1、统计范围:装卸工的工作量统计以件数、体积、重量计算,工作量考核以体积为准。
记录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和组织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记录和管理。
而记录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记录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记录表的定义和作用记录表是一种用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表格,其目的在于方便对数据进行存档、分析和查询。
它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记录和跟踪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地点、人物、物品、事件等。
记录表能够系统地整理数据,使之变得有条理、易于理解和利于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记录表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1. 绩效评估:记录表可以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量、质量、时效等关键指标,管理者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表现,并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2. 生产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记录表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效率、消耗情况和产品质量。
通过对生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资源管理:记录表可以用于跟踪和管理企业的资源使用情况。
无论是办公用品的消耗情况,还是设备的维护记录,通过记录表的使用,企业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
三、记录表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1. 财务管理:记录个人财务收支是一种有效的理财方法。
通过记录表的使用,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收入来源和支出情况,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
2. 学习管理:学生成绩记录表是学生管理中常用的工具。
通过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3. 健康管理:记录表可以用于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身体指标、运动情况等。
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管理和调整。
四、记录表的使用技巧1. 设定清晰的目标:在使用记录表之前,应该明确记录的目的和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记录表的格式和指标。
2. 精确记录:记录表的准确性对于数据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员工考勤记录表与月度考勤统计表员工考勤记录表:员工编号 | 员工姓名 | 所属部门 | 工作日期 |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 工作时长--------------------------------------------------------------------------------------------------001 张三技术部 2021-01-01 08:0017:00 9小时002 李四人力资源部 2021-01-01 09:0018:00 9小时003 王五销售部 2021-01-01 09:3018:30 9小时004 赵六财务部 2021-01-01 08:3017:30 9小时……(以下为其他员工信息)月度考勤统计表:月份:2021年1月部门 | 应出勤天数 | 实际出勤天数 | 请假天数 |旷工天数 | 迟到次数 | 早退次数-------------------------------------------------------------------------------------------------技术部 22 20 1 12 3人力资源部 22 21 00 1 0销售部 22 22 0 0 0 0财务部 22 19 2 1 1 2总计:应出勤天数:88实际出勤天数:82请假天数:3旷工天数:2迟到次数:4早退次数:5以上是员工考勤记录表与月度考勤统计表的示例,实际的表格内容和数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员工考勤记录表用于记录每位员工的工作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和工作时长,以便后续计算出勤情况。
月度考勤统计表则按部门统计了各项考勤指标,包括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请假天数、旷工天数、迟到次数和早退次数。
最后再通过总计统计了整个公司的考勤情况。
通过这两个表格,公司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员工的出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的考勤行为,确保员工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
工作量统计报告工作量统计报告是一份记录工作量的文件,通常用于评估团队或个人的工作进度和效率。
以下是一份工作量统计报告的样例。
1. 项目概述本报告记录了团队在过去一个月内的工作量情况。
该团队负责开发一款新的电商平台,包括前端和后端开发、测试、运维等工作。
2. 工作量统计2.1 前端开发前端开发团队共有5名成员,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完成了以下工作:- 设计并实现了电商平台的首页、商品列表页、商品详情页等页面;- 优化了页面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 修复了一些已知的bug。
总工作量:200人时。
2.2 后端开发后端开发团队共有3名成员,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完成了以下工作:- 设计并实现了电商平台的用户管理、订单管理、支付管理等功能;- 优化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修复了一些已知的bug。
总工作量:150人时。
2.3 测试测试团队共有2名成员,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完成了以下工作:- 设计并执行了电商平台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测试计划;- 发现并报告了一些系统缺陷。
总工作量:100人时。
2.4 运维运维团队共有2名成员,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完成了以下工作:- 部署和维护了电商平台的服务器、数据库、缓存等基础设施;- 监控和调优了系统的运行状态;- 处理了一些系统故障和安全事件。
总工作量:120人时。
3. 工作量分析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团队在过去一个月内共完成了570人时的工作量。
其中,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的工作量占比最大,分别为35%和26%;测试和运维的工作量占比较小,分别为18%和21%。
团队在过去一个月内共发现并报告了10个系统缺陷,其中7个已经得到解决,3个正在处理中。
团队需要进一步加强测试和质量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结论本报告记录了团队在过去一个月内的工作量情况,分析了各个团队的工作量占比和系统缺陷情况。
团队需要进一步加强测试和质量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作量梳理表格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工作量梳理表格是一种用来记录和分析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的表格工具。
通过工作量梳理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的名称、工作的描述、工作的周期、工作的优先级等信息,从而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工作量梳理表格的模板。
工作量梳理表格模板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工作量梳理表格模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定制。
| 工作名称| 工作描述| 工作周期| 优先级|| -------- | -------- | -------- | ------ || 项目A | 完成项目A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工作| 1个月| 高|| 项目B | 完成项目B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2个月| 中|| 项目C | 完成项目C的需求评审和上线工作| 3周| 低|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将工作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描述,从而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在“工作名称”一栏中,我们可以记录每项工作的名称,在“工作描述”一栏中,我们可以简要描述每项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在“工作周期”一栏中,我们可以记录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在“优先级”一栏中,我们可以标记每项工作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
工作量梳理表格可以在各种场景下使用,比如团队项目管理、个人任务管理、日常工作计划等。
下面我们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工作量梳理表格的具体应用。
1. 团队项目管理:在团队项目管理中,团队负责人可以通过工作量梳理表格来了解每个成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从而合理分配工作和资源,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 个人任务管理:在个人任务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工作量梳理表格来记录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 日常工作计划:在日常工作计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工作量梳理表格来明确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计划的实施效果。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项目测试工作中却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测试工作量的统计问题。
如何统计更科学、更准确,本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摸索和尝试。
虽然,目前测试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已形成规模,参与测试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投入也越来越大。
但与之不协调的是没有一个配套的、较为合理的工作量统计方法。
原有的测试工作量计算方法,一般是把测试人员进入项目的时间与进入项目的人员数量相乘,得到项目测试的工作量。
该计算方法由于计算方便,容易操作,深受众多项目的推崇。
但是,随着测试在项目的重要性的加深,测试工作分工日益细化,测试资源强调有效重用,测试团队协作越来越强,使用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测试工作量计算的需要了:上级领导不了解整个测试团队资源的使用情况;测试团队负责人难于对项目测试任务实际执行过程产生的工作量、成本进行跟踪;项目组在考核绩效时,遗漏了部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所以,在项目测试领域急需一种新的工作量统计方法。
笔者将这方面的一些实践进行了总结,供读者朋友参考。
其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就任务类型的设置要达成一致;其次从每日的工作量收集开始,将测试任务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然后将工作量数据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统计,得出不同的统计表;最后对这些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设置任务类型设置任务类型,是每日工作量数据录入的前提。
任务类型需要在整个测试团队内达成一致,这样大家有了相同的标准,得出的数据才具有统计的意义。
本文以某公司的项目测试为例进行介绍,其任务类型如表1所示。
这里提到的测试任务类型,在实践中会根据项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新增“测试工具学习”任务类型等。
另外,在表1所示的任务类型中,有一项比较灵活的任务类型——沟通。
有的团队认为沟通都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是一个为完成具体测试任务所进行的中间活动,所以他们把沟通作为具体测试任务的一部分。
员工工时统计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员工工时统计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统计员工在工作中所消耗的时间。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在现代企业中,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有效地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关键。
通过使用员工工时统计表,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进而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同时,这也有助于发现低效的工作环节,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
另外,统计员工的工作时长还可以用来确定员工的加班情况,便于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薪资和福利的调整。
员工工时统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员工的姓名、工作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工作时长等。
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通常,这个表格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通过填写和记录这些信息,可以呈现出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以及每天的工作时长。
填写和使用员工工时统计表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规范。
首先,所有的员工都应该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填写表格,确保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次,管理者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这些表格,以便进行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第三,管理者应该及时与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员工工时统计表的使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总之,员工工时统计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员工工作时间的统计和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该表格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规模,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首先,介绍员工工时统计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工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