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下胆道胰管支架置入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15
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梗阻性黄疸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肝门淋巴结转移瘤、肝转移瘤和术后吻合口狭窄、胆管壁坏死、结石等。
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经内窥镜治疗。
不少病例由于病灶较大侵及周围血管不宜作根治性手术治疗或因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夹杂症、高龄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等原因,选择内窥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鼻胆引流管或内支架等,达到减黄目的,但仍有部分病人病变侵及乳头无法经十二指肠进行操作或病人不能承受操作的体位和经口的不适感而放弃此项操作。
对于较复杂的胆管梗阻的引流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引流导管容易在短期内脱落。
肝门区胆管梗阻和肝内病变所致的胆管梗阻更适合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的介入治疗〔一适应症1、不能手术的恶性胆道闭塞。
2、经反复球囊扩张术治疗不能奏效的良性胆道闭塞〔二禁忌症同PTBD〔三使用器具胆道支架以自膨式支架为首选。
胆道内支架的选择[1塑料内涵管〔plasticstent塑料内涵管常用材料有特氟纶〔Teflon、聚乙烯〔Polyethylene、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及Percuflex。
塑料内涵管的优点:可以拔除体外引流管,不必每天护理导管,避免置放外引流管引起的其他麻烦,拔出容易,当再次阻塞时可通过内镜对其进行更换,价格较金属内支架便宜很多。
对于外科手术术前减黄、术中胆道损伤及良性狭窄,置放此种内涵管为暂时措施当治疗达到目的可轻易取出。
其不足塑料内涵管需要相对较大的外径,保1/9证有效的引流内径置放时需12F以上的推送鞘,术中患者有明显疼痛不适;支架最大引流内径3-4mm,胆汁很快在管腔内沉积内涵管易移位和被胆泥、细胞碎屑、结石等堵塞。
塑料内涵管并发胆管炎该率高发生率达20%-41%<重新查文献〉:再堵塞率为6%-27%,支架移位率为3%-6%。
由于放置途径管腔过大,穿肝途径损伤大并发症多,所以一般在内镜下置放。
ERCP和 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 ERCP和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分组各20例。
结果患者间治疗状况没有很大差别(P>0.05),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有很大差别(P<0.05)。
结论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过程中,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方面基本无差别,但是应用ERCP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且更为安全,更可以让患者接受。
关键词:ERCP;PTCD;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恶性阻塞性黄疸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中具有治疗和早期诊断困难,且预后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差、成活率不高的特点。
相关研究中发现,此类患者常在6个月内死亡。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迅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已经标准化,但是大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导致疾病管理不善,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效果有严重的影响[1]。
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已成为临床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当前两种最常用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方法是ERCP和PTCD。
但是尚缺乏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疗效的文献。
因此,本文的作者选择了一些患者来评估两种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的优缺点,希望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具体的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分组各20例,患者,其中患者性别比例为1:1各20例。
(P>0.05),此次实验得到院内专家及患者的同意并排除相关禁忌症患者。
1.2研究方法部分患者接受了ERCP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了全身麻醉。
医生将造影剂导管穿过乳头的胆管插入,选择碘佛醇作为造影剂,并使用30W的切割凝结电流来可视化胆总管和胰管以做一个小切口[2]。
血管造影确认闭塞区域后,使用扩张探针扩张狭窄的胆管。
然后将导丝沿造影插入导管,并沿超声导丝插入额外的超声探头以进行超声检查,以弄清管腔。
经ERCP置入胆道金属支架与PTCD治疗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许哲;王珍;李焕祥;陈志才;邵子力【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金属支架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30接受PTCD 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随访1年.结果术后,观察组支架通畅时间为(225.4±52.6)d,显著长于对照组[(156.7±44.2)d,P<0.05],住院时间为(12.3±2.4)d,显著短于对照组[(19.9±4.1)d,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10.2±60.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49.8±64.5)μmol/L,P<0.05],碱性磷酸酶为(216.8±127.6)IU/L,显著低于对照组[(312.9±149.5)I-U/L,P<0.05],谷氨酰转肽酶为(196.5±100.5)IU/L,显著低于对照组[(269.8±121.3)IU/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1 a生存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x2=3.922,P=0.045).结论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能短期降低黄疸,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延长生存期.【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9(022)002【总页数】4页(P276-279)【关键词】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老年人;治疗【作者】许哲;王珍;李焕祥;陈志才;邵子力【作者单位】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肝外胆道恶性梗阻的首选治疗为外科手术,如肿瘤切除联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等,虽可有效解除梗阻,但手术风险较大,尤其是身体状况差的老年患者,术后5 a生存率较低[1,2]。
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道支架置入术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11-18T11:25:19.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赵纳幸[导读] 对于术后存在持续腹痛并有加重趋势的患者警惕并发胆管感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
赵纳幸(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155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61-02 梗阻性黄疸原因包括壶腹部肿瘤、胆管癌、胰头癌、胆管炎等,由于病灶发现多于晚期,难以行外科手术治疗,减黄是姑息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传统减黄治疗方法常为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drainage,PTCD)等,但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而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因其符合自然生理通道,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便于护理。
本院消化科于2009 年6 月-2012 年05月共行梗阻性黄疸经ERCP行胆道支架置入术21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共21例患者, 男10例,女11例,年龄55~78(68.5±10.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表现。
胰头癌6例, 胆管癌5例, 胆囊癌3例,肝癌伴胆道癌栓4例,壶腹部肿瘤3例。
所有病例均经腹部CT及ERCP证实。
所有患者胆道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
分别于术后4、24小时复查血淀粉酶,术后三天复查肝功能。
术后共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出现继发性急性胰腺炎2例,合并胆管感染2例。
均于治疗后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并发症得到控制。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显著缓解,黄疸程度明显减轻或消失,肝功能大为好转。
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有7例出现胆道再狭窄或闭塞。
E R C P 诊疗规范张澍田冀明黄拥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短短几十年中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诊断治疗手段。
目前,国内大多数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都可进行ERCP操作,但操作规范化仍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ERCP普通推广的瓶颈。
即使东、西方ERCP专家,其操作方法、治疗理念亦存在较大分歧。
如何推进操作规范化尚有许多工作去做。
ERCP是复杂的高风险性、技术含量高的操作,除必要的设备外,尚需操作熟练的内镜医师、受过专门训练的消化科护士和放射科医师的团队的密切配合。
ERCP操作需较长时间培训才能掌握,也不是所有的内镜医师都能胜任这项工作, ERCP是对消化科医生最具挑战性的技术。
笔者总结多数ERCP专家意见对基本技术规范化操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插镜规范操作十二指肠镜为侧视镜,其头端圆滑,较易插入食管,将内镜大钮轻轻上推,通过舌后部进入咽喉部,靠着咽后壁轻轻下压内镜大钮,随病人吞咽动物进入内镜。
病人俯卧位时,稍左旋内镜以适应体轴的改变十二指肠镜稍“低头(D)”,大致观察食管下段。
进入胃腔后,尽可能吸出胃液,减少病人误吸的风险。
稍注气膨胀胃腔,边进内镜,边抬头“(U)”,看到镜身和胃角后十二指肠镜“低头”,在“低头”状态下,将幽门调至视野中央,尽可能接近幽门,十二指肠镜“抬头”,呈落日征,十二指肠镜进入幽门。
进入幽门后,少量注气,十二指肠镜“低头”,右旋镜身,继续推进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在内镜视野清楚的情况下,术者身体右转,十二指肠镜“抬头”,右旋镜身,徐徐将内镜拉出,成“短途”(距门齿60~70cm),切忌在无视野的情况下拉直内镜,导致穿孔。
2 插管规范操作ERCP的插管技术,已基本标准化,最重要的要领是明确插管的轴线(5点至11点方向),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讲,不要“看见乳头就插”,避免用力过猛过大,要象做针线活“穿针”一样轻柔地插入乳头开口。
内镜拉成“短途”后,造影管插管钳道,抬头抬钳器关闭钳道,插入遇到阻力后,轻轻放下抬钳器,直视下看到造影管,微调内镜位置,使乳头开口位于视野中央,与术者呈“面对面”状况。
ercp进镜技巧ERCP(内镜胆道镜检查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内窥镜技术。
它使用一根灵活的光纤内窥镜(称为胆道镜)通过口腔、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进入到胆总管和胰管。
在进行ERCP时,医生可以通过胆道镜插入造影剂,以便在X射线下清楚地查看胆管和胰管。
ERCP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是胆管内的阻塞,可能由胆囊结石、胆道肿瘤或胆道狭窄引起。
ERCP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梗阻的位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胆总管结石:ERCP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通过插入镇痛药和松弛剂,医生可以在ERCP过程中通过胆道镜将结石取出。
3.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ERCP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胆道和胰腺疾病,如胆管炎、胆囊炎、胆脂管等。
进行ERCP前,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进行身体检查。
在进入ERCP室之前,患者往往需要禁食六到八个小时。
在ERCP过程中,患者需要通过鼻子或嘴巴插入一根胆道镜。
医生会给患者注射镇静药物,并使用喉咙喷雾麻醉药物以减轻不适感。
首先,医生会在胃部插入胆道镜,并将其引导到十二指肠降部。
然后,医生会注入造影剂,以使胆管和胰管变得可见。
此时,医生可以启动X射线机器,以监视造影剂在胆管和胰管中的流动情况。
在确定了病变的位置和程度后,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如果发现胆管结石,医生可以通过胆道镜将其取出。
如果发现胆道狭窄,医生可以通过使用球囊扩展器或支架来扩大胆管的宽度。
此外,医生还可以在ERCP过程中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ERCP通常需要30到90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复杂程度。
在ERCP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休息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康复。
虽然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窥镜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胆道穿孔和胰腺炎。
因此,患者在接受ERCP之前应该详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与医生讨论。
总而言之,ERCP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重要技术。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5.4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15.4.1SOD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约占不明原因胰腺炎的1/3~2/3,常见于女性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
15.4.2SOD诊断的金标准是ERCP下进行括约肌压力测定(SOM),括约肌基础压力≥40mmHg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15.4.3怀疑SOD的患者进行ERCP/SOM具有较高的风险,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高达20%~30%。
建议降低灌注速率(每腔O.05~0.1ml/min),采用吸引式或固态测压系统,限制胰管测压时间,有助于降低PEP的风险。
15.4.4其他诊断方法尚有同位素定量闪烁扫描、脂餐超声检查、胰泌素注射的EUS/MRCP等,可避免PEP的风险,但诊断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确定。
15.4.5临床上,胆、胰型SOD可分成3型(见表4)。
15.4.6I型患者可不必行SOM,可直接接受括约肌切开(EST)治疗;II型、Ⅲ型患者在行EST前可考虑实施SOM。
l5.4.7胰型soD一旦确诊,首选ERCP下括约肌切开治疗;建议实施胆管及胰管括约肌分别切开,研2。
09I20,。
消化内镜学科年度进展报告-究显示,胆、胰括约肌同时切开或先后切开,疗效优于单纯胆管括约肌切开。
15.4.8预防性胰管支架短期(<14d)留置,可有效降低PEP的发生。
选用细的胰管支架,大多数支架在l一3周后可自行脱落,减少胰管损伤和再次内镜介入的机会。
15.5胰管破裂(ductaldisruption)与胰漏(pancreaticductleak)15.5.1胰管破裂/胰漏多为急、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少数情况下,手术、创伤或胰腺肿瘤亦会导致。
胰管破裂会引起胰周液体聚积或假性囊肿形成、胸腔积液、腹水、胰瘘、严重胰腺坏死等。
胰管支架在 ERCP 术中的应用于珍奇钱进温泉石微朱晓东发布时间:2023-06-07T06:00:52.9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于珍奇钱进温泉石微朱晓东[导读] 分析胰管支架在 ERCP 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 2023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共计59例,其中行ERCP术放置胰管支架的为观察组(27例),实施保守治疗的为对照组(32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取石或放置胆道支架结束后常规放置胰管支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结果:放置胰管支架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缓解明显,血尿淀粉酶下降明显,无1例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观察组患者明显治疗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少。
结论:胰管支架应用于ERCP术中,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较好,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摘要:目的:分析胰管支架在 ERCP 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 2023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共计59例,其中行ERCP术放置胰管支架的为观察组(27例),实施保守治疗的为对照组(32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取石或放置胆道支架结束后常规放置胰管支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结果:放置胰管支架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缓解明显,血尿淀粉酶下降明显,无1例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观察组患者明显治疗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少。
结论:胰管支架应用于ERCP术中,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较好,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关键词:胰管支架;ERCP;并发症ERCP 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40多年的历史,从单纯的诊断技术转化为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
3 cm与5 cm胰管支架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疗效比较张乙川;李劲;王俊;徐杰;杨茂辉;齐锐【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放置3 cm或5 cm胰管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ERCP治疗患者2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评价其治疗疗效.结果 178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支架放置成功率为81.0%.其中3 cm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3.0%,5 cm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79.0%.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符合方案集分别显示3 cm支架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5 cm支架组的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支架移位中位时间分别为3d 和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支架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方面优于长支架,由此建议ERCP术后使用3 cm的无凸缘支架.【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24【总页数】3页(P3388-3390)【关键词】胰管支架;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胰腺炎;支架长度;移位时间;不良反应【作者】张乙川;李劲;王俊;徐杰;杨茂辉;齐锐【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方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