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妆品学实验一 实验二-16级(1)
- 格式:docx
- 大小:22.26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一、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二、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三、实验三:糖浆剂的制备四、实验四:丸剂的制备五、实验五: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一、实验一:散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实验内容:1. 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2. 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4.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实验结果:散剂制备成功,外观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二、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煎膏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煎药锅、过滤器、烧杯、天平。
2. 药材:黄芪50g,当归30g,白术20g。
实验内容:1. 将药材加入煎药锅中,加水煎煮。
2. 煎煮完成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烧杯中。
3. 将药液加热浓缩,至稠膏状。
4. 待冷却后,装入瓶中。
实验结果:煎膏剂制备成功,外观稠膏状,色泽均匀。
三、实验三:糖浆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天平。
2. 药材:甘草30g,白糖100g。
实验内容:1. 将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取药液。
2. 将药液与白糖混合,加热溶解。
3. 待冷却后,装入瓶中。
实验结果:糖浆剂制备成功,外观澄清,色泽均匀。
四、实验四:丸剂的制备实验目的:1. 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丸剂的质量要求。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过筛机、丸模、天平。
2. 药材:当归30g,川芎20g,红花15g。
实验内容:1.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2. 将药粉过筛,去除杂质。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模拟实验,加深对中药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中药鉴定、炮制、煎煮等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对中药质量评价和合理应用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中药学实训室四、实验人员实验组:张三、李四、王五五、实验材料1. 中药材:黄芪、当归、甘草2. 炮制工具:炒锅、筛子、碾磨机3. 煎煮工具:煎药壶、电子秤4. 其他: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六、实验内容及步骤(一)中药鉴定1. 药材观察:观察黄芪、当归、甘草的性状特征,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横切面或粉末特征,如黄芪的纤维、当归的油室、甘草的导管等。
3. 理化鉴定:进行薄层色谱分析,鉴定药材的真伪。
(二)中药炮制1. 黄芪的炮制:- 水洗:将黄芪用清水洗净。
- 浸泡:将洗净的黄芪浸泡在水中。
- 炒制:将浸泡好的黄芪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2. 当归的炮制:- 水洗:将当归用清水洗净。
- 浸泡:将洗净的当归浸泡在水中。
- 炒制:将浸泡好的当归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3. 甘草的炮制:- 水洗:将甘草用清水洗净。
- 浸泡:将洗净的甘草浸泡在水中。
- 炒制:将浸泡好的甘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三)中药煎煮1. 称取药材:按照处方比例称取黄芪、当归、甘草。
2. 浸泡:将称取的药材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水,浸泡30分钟。
3.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水一起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4. 过滤:将煎煮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
5. 调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糖或其他调味品。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一)中药鉴定结果通过观察和显微鉴定,黄芪、当归、甘草的性状特征与标准药材相符,理化鉴定结果也表明药材的真伪。
(二)中药炮制结果黄芪、当归、甘草经过炮制后,颜色、气味、质地等性状特征有所改变,符合炮制要求。
(三)中药煎煮结果煎煮后的药液颜色清澈,气味浓郁,无异味,符合煎煮要求。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中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掌握中药商品的质量鉴定方法和标准。
3. 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对中药商品质量的认识。
4. 了解中药市场现状,提高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中药饮片:甘草、当归、黄芪、党参、白芍等。
(2)中药粉末:丹参粉末、川芎粉末、黄连粉末等。
(3)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水分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步骤(1)中药饮片鉴定1)观察饮片的外观、颜色、气味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药用要求。
2)通过显微观察,鉴定饮片的组织结构、细胞特征等。
3)测定饮片的水分、灰分等含量,判断其质量。
(2)中药粉末鉴定1)观察粉末的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药用要求。
2)通过显微观察,鉴定粉末的细胞特征、组织结构等。
3)测定粉末的水分、灰分等含量,判断其质量。
(3)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粉末中丹参酮IIA的含量。
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粉末中川芎嗪的含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中药饮片鉴定结果通过观察和显微观察,所有饮片均符合药用要求,无杂质。
水分和灰分含量符合规定。
(2)中药粉末鉴定结果通过观察和显微观察,所有粉末均符合药用要求,无杂质。
水分和灰分含量符合规定。
(3)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1)丹参粉末中丹参酮IIA含量为0.48%,符合规定。
2)川芎粉末中川芎嗪含量为0.35%,符合规定。
三、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通过对中药饮片、粉末和有效成分的鉴定,提高了我们对中药商品质量的认识。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4.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了中药市场现状,提高了我们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
四、实验体会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认真,遵循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通过实验,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学习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成分的化学性质、结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薄层色谱法(TLC)和紫外光谱法(UV)等方法,对中药样品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器材1. 实验仪器:回流提取器、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乙醇、甲醇、氯仿、正己烷、乙酸乙酯、硅胶、氧化铝、展开剂、显色剂等。
3. 中药样品:某中药材。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中药材粉碎,过筛,取适量粉末,用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得到提取物。
2. 萃取将提取物加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静置分层,收集氯仿层。
3. 分离将氯仿层蒸干,残留物用甲醇溶解,点样于薄层板上,用展开剂展开,晾干后用紫外灯照射,观察斑点位置。
4. 鉴定根据斑点位置,结合文献资料,鉴定出中药样品中的有效成分。
五、实验现象1. 氯仿层颜色较深,甲醇层颜色较浅。
2. 薄层板上出现多个斑点,其中有一个斑点在紫外灯下呈现蓝色荧光。
六、实验结果根据斑点位置和紫外光谱特征,鉴定出中药样品中的有效成分为某化合物。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提取效果。
2. 萃取过程中,注意分液漏斗的倾斜角度,避免液体溅出。
3. 分离过程中,注意薄层板的放置和展开剂的滴加,以保证分离效果。
4. 鉴定过程中,注意紫外光谱的波长选择和显色剂的使用,以提高鉴定准确性。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同时,对中药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中药研发工作打下了基础。
九、思考题1. 影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 如何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度?3. 中药化学在中药研发中有什么作用?十、参考文献[1] 李晓东,中药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 王晓丽,中药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3] 张艳丽,中药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应用精细化学》期中作业论文题目:中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院-系:理学院专业:化学年级: 2011级学生姓名:罗刚学号: 20101020330 任课教师:潘青山老师日期: 2011.11.14中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摘要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崇尚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以中药提取物为化妆品添加剂生产的各种中药功效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面市,并日益成为消费者追求时尚的新宠。
但是,由于这些化妆品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中草药添加剂精制提取技术还不够完善、科技含量不高以及有效成分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等原因,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许多中药功能性化妆品使用效果不明显,因而难以形成应有的市场规模。
中草药作为中国国粹,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一枚璀璨的明珠,为了进一步推广促进中草药的应用,探讨中草药与个人护理用品结合应用的前景。
正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
中药是指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用的药物。
中草药种类繁多,约有五千种左右,常用的有七百种。
中草药一般具有作用温和,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以中草药作为化妆品的配合药剂是很理想的。
中草药效果虽缓慢,但连续使用就会发挥充分的效能,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是新时期美容化妆品研制和开发追求的目标,天然生物提取物通常具有多重作用、功效持久稳定、作用温和、适用面广、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的优势,对其研究开发已成为顺应回归自然、科学美容、科学护理观念的最新趋势。
目前作为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天然生物提取成分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和一些海洋微生物,其中对植物提取物的研究开发最为深入,应用也最为广泛。
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在几千年外敷、内服的应用实践中已积累了许多药效记录和经验,对它们的用量、安全性和副作用也有许多验证,为化妆品的原料探寻开辟了广阔的资源并对新型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3. 学习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中药药剂学实验室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100目)、研钵、烧杯、天平、蒸发皿、蒸馏装置等。
2. 试剂:中药药材(如黄连、黄芩、黄柏等)、蒸馏水、乙醇、盐酸等。
四、实验内容1. 中药药材的粉碎与筛分(1)称取一定量的中药药材,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规定细度。
(2)将粉碎好的药材过100目药筛,得到所需细度的药材粉末。
2. 中药煎膏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煮沸提取。
(2)过滤药液,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浓缩至一定浓度。
(3)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糖、蜂蜜等)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中药煎膏剂。
3. 中药酊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与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一定时间。
(2)过滤药液,收集滤液,即为中药酊剂。
4. 中药散剂的制备(1)将药材粉末过100目药筛,得到所需细度的药材粉末。
(2)根据处方比例,将药材粉末与辅料(如滑石粉、淀粉等)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过筛,即得中药散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煎膏剂实验制备的中药煎膏剂外观呈棕褐色,具有药材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经测定,煎膏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2. 中药酊剂实验制备的中药酊剂外观呈棕色,具有药材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经测定,酊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3. 中药散剂实验制备的中药散剂外观呈均匀粉末,无杂质。
经测定,散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煎膏剂、酊剂和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中药制剂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稳定性。
七、实验思考1.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何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2. 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掌握了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保湿水的配制【实验目的】熟悉保湿水的配制过程。
[实验试剂和仪器]清洁霜的制备[实验试剂和仪器]烧杯、量筒、吸量管、称量纸、玻璃棒、托盘天平、恒温水浴箱雪花膏的制备【实验目的】1、熟悉和理解乳剂的常用配方原料性质和作用、配方原理。
2、掌握乳剂的基本制备工艺。
3、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试剂和仪器】烧杯、量筒、吸量管、称量纸、玻璃棒、托盘天平、恒温水浴箱硬脂酸、羊毛脂、三乙醇胺、甘油、防腐剂、香精、蒸馏水【实验步骤】1、将7.0g硬脂酸和0.3g羊毛脂放于100ml烧杯内混合,加热至80℃,制成油相。
2、将0.5g三乙醇胺和3.5g甘油放于50ml烧杯内加入35.5g蒸馏水加热至80℃,制成水相。
3、将水相注入油相,用玻璃棒搅拌20分钟,加入0.5g防腐剂再搅拌10分钟,继续冷却至40℃时加入香精。
【实验结果】4保湿护肤品(保湿霜)的制备【实验目的】1、熟悉和理解保湿护肤品的常用添加原料性质和作用,配方原理。
2、掌握保湿护肤品的基本制备工艺。
【实验试剂和仪器】烧杯、量筒、吸量管、称量纸、玻璃棒、托盘天平、恒温水浴箱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三乙醇胺、吐温—60、甘油、凡士林、羊毛脂、石蜡、棕榈酸异丙酯、丙二醇、防腐剂(尼泊金甲酯)、香精、蒸馏水【实验步骤】1、称取油相:用称量纸称1.5g硬脂酸,1.0g单硬脂酸甘油酯,2.0g十六醇用50ml烧杯称0.3g吐温—60,2.5g凡士林,1.5g羊毛脂,3.0g石蜡,2.0g棕榈酸异丙酯称取水相:用100ml烧杯称1.5g甘油,3.0g丙二醇,0.9g三乙醇胺,0.1g尼泊金甲酯。
2、将水相、油相分别加热至85℃。
3、将油相注入水相中,边加热边搅拌指40℃左右时加入香精,继续搅拌至35℃时止。
【实验结果】硬脂酸英文名(INCI):STEARIC ACID成分别名:十八碳烷酸、十八酸、司的令、脂蜡酸、硬蜡酸CAS号:57-11-4使用目的:柔润剂乳化剂安全风险:1致痘风险:硬脂酸又称十八酸,天然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动物衍生物中,属于一种常用的高级脂肪酸,是一般乳制品不可缺少的原料,用于膏霜和乳液当中。
中药化妆品小制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近年, 天然物化妆品在市场流行,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代的天然物化妆品绝大部分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物质,而且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由于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 且作用缓和, 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故国内外对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研制很重视, 被选用的中药已达百余种。
目前, 各种中药主要根据其理化特性被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
本次实验主要是尝试用白芨和白术配备不仅具有化妆功效而且还具有一定保养防护皮肤、抗氧化等功能的一款中药化妆品,同时通过实践了解中药中有效物质的提取方法和中药化妆品制作的流程。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所用的中药材主要是白芨和白术。
白芨为我国传统中药, 其主要功能是敛疮止血、补肺、消肿生肌。
近年来,已经有白芨在药品、化妆品中的相关应用[ 1],具有保护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白芨中主要成分甘露聚糖胶是作为天然增稠剂, 应用于各种化妆品, 可以替代各种化学增稠剂,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危害。
生物学功能试验表明, 白芨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对人成纤维细胞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过程。
研制的新型白芨化妆品配方试用情况表明,白芨化妆品在消炎、止痒、消退色斑、消除痤疮、防止粗糙、抗冻、防裂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护肤美容作用。
对于白芨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安全性,有实验系统研究了白芨多糖胶的皮肤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该试验结果表明,白芨多糖胶对皮肤无刺激, 无变态性反应和光毒反应, ,对人体皮肤也未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应用是安全的, 为白芨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2】白术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 应用范围较广。
通常实验所选用的是焦白术。
白术含挥发油114% ,主要为苍术醇, 苍术酮, 并含有维生素A 等。
白术对皮肤起白晰效果, 能有效控制或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并能提高免疫功能, 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抗菌作用,是天然植物中有效提取物副作用小, 疗效佳的理想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中药学实习时间: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15日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科目:中药药剂实习主要内容:掌握软膏剂、丸剂、散剂的制备。
实验一紫草膏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软膏剂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电磁炉、锅、纱布、粉碎机、七号筛2.药材:紫草10g,当归3g,生地黄3g,白芷3g,乳香3g,没药3g,麻油100g,蜂蜡三、试验内容制法:(1)原料处理:将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碎断;紫草用清水润湿。
(2)炸料制膏:取麻油100g于锅内,加热至约200℃,先将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炸枯,至白芷表面呈焦黄色,除去药渣,降温至约160℃,将紫草加入,用微火炸枯,至油呈紫红色,滤出药渣,加入蜂蜡(每油10g,蜂蜡2~4g)熔化,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到60~70℃时,加入乳香、没药细粉,搅匀至冷凝,即得。
四、思索题中药软膏有哪些制备方法?各有何特点?怎样选择?中药软膏制备方法:研正当、熔和法、乳化法。
研正当:将药品细粉用少许基质研匀或用适量液体研磨成细糊再递加其它基质均匀。
熔和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分次逐步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融,另加水溶性组分加热至油相温度相近时,两液混合边加边搅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
软膏剂基质较软,研磨后即可混匀,或主药不宜加热用研磨法,基质熔点不一样,常温下不易混匀,主药可溶于基质,或药材需要用基质浸渍有效成份用熔和法。
乳化法中有油水两相。
五、讨论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进行油炸时,因为温度过高,有些炸糊,但并不严重。
因为整个试验速度比较快,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最终做出紫草膏还挺不错,色泽均一,闻着挺香,这个试验做还算成功吧。
实验二丸剂得制备一、实验目得掌握各种类型丸剂得得制备方法与操作要领。
二、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1、仪器:粉碎机、七号筛(120目)、电磁炉、锅、纱布2、试剂:蜂蜜3、药材:熟地32g,山茱萸16g,牡丹皮16g,山药16g,获苓12g,泽泻12g三、实验内容六味地黄丸制法:1、炼蜜(中蜜):取适量得生蜂蜜,装入锅内,加热至沸后,纱布过滤,除去死蜂、蜡泡沫及其它杂质,然后继续加热炼制,至表面起黄色气泡,有明显光泽,手捻有一定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无白丝。
中药化妆品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雪花膏的配方设计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雪花膏的基本配方原理
2. 掌握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2.掌握雪花膏的基本配制工艺。
二、实验原理
传统的雪花膏是硬脂酸在碱的作用下进行乳化的产物。
最简单的雪花膏配方由硬脂酸、水、碱和多元醇组成。
多元醇作用保湿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
硬脂酸与碱反应生成硬脂酸皂阴离子乳化剂,该乳化剂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乳化剂过多时雪花膏黏度过大。
配方中硬脂酸的含量一般为15%-25%,其中15%-30%被碱中和。
在配方设计中先确定硬脂酸的用量,再计算出碱的用量。
为了提高雪花膏的质量和改善肤感,配方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原料,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得混合乳化体系,从而减少碱的用量,使体系的碱性降低,减少皮肤的刺激性,改善膏体的外观,增进膏体的稳定性。
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单硬脂酸甘油酯、A65、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
三、实验原料与仪器
1、实验原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白矿油、凡士林、、羊毛脂、羟基羊毛脂、硬脂酸、十六醇、十六十八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柠檬酸、单硬脂酸甘油酯、A65、Tween60、Span60。
2、实验仪器
四、实验配方示例(按100g配方配制)
制备工艺:
四、实验配方设计
1、自行设计雪花膏配方,注明各组分用量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
2、写出详细的制备工艺
五、实验小结
实验二沐浴皂的设计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沐浴皂的基本配方原理。
2、掌握各种原料在配方中的作用。
3、掌握沐浴皂的基本配制工艺。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沐浴皂中的脂肪酸碳原子数一般为12-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
沐浴皂中含有天然甘油,滋润保湿性能优异。
其基本组成成分为:(1)油脂,油脂是制皂的主要原料,手工皂的性能和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油脂所决定。
油脂的理化常数,如碘值、皂化值、脂肪酸凝固点等是配方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单一油脂不能做出性能较好的手工皂,因此采用油脂复配,可根据混合脂肪酸凝固点、I.N.S值(皂化值与碘值的差值)、S.R值(肥皂溶解性及起泡性的经验数据)等进行判断复配是否合理。
可选用的油脂有: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16/18醇、硬脂酸、松香等。
(2)碱:可选用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等,注意试剂纯度。
(3)保湿剂:可选用甘油等。
(4)功效成分:可添加甘草粉末、薄荷粉末、白芨粉末、芦荟粉末等中药。
(5)抗氧剂:手工皂中油脂含量高,需加抗氧剂防止油脂氧化。
可选用泡化碱(硅酸钠)、松香等。
(6)螯合剂:可选用EDTA等。
(7)着色剂:可选用合成
色素或天然色素等。
(8)防腐剂:可选用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等。
(9)香精:可选用香气宜人,能在皮肤上有一定留香时间的香精。
四、配方设计(拟制备100g沐浴皂)
五、制备工艺
(1)按配方表准确称取A、B相原料。
A相中的松香可以用少量的棕榈油预溶解,再将其他组分添加进去。
(2)将A、B相同时水浴加热至80℃左右,慢速搅拌将所有组分溶解均匀。
(3)溶解完全后,可适当降温2~3℃,将B相缓慢倒入A相中,搅拌速度
由慢到快,80℃下保温皂化。
注意皂化反应会放热,应避免局部过热以及温度过高。
(4)皂化反应至用玻璃棒在体系表面能划出“8”字,这时状态称为“Trace”,表明体系已经皂化完全。
降温至50℃时,加入C相,混合均匀后进行倒模。
注意倒模之前可以在模具上适当涂抹一层油,以便脱模。
(5)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需2~3周,待油脂与碱充分皂化和水分挥发后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