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9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C4作物,与水稻等作物比较,具有更强的利用CO2合成淀粉的能力,能提高光合产物积累,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
而且,红薯是蔓生块茎作物,与玉米实行套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阳光,拉长玉米和红薯的有效生长期,使两种作物均获得高产。
通过多年的技术推广,总结出红薯套种玉米高产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栽植1.1整地做垄确定田块后,开好厢沟、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排水通畅,雨天不积水。
开春后,及时整地做垄,垄距70~86cm,垄高20~26cm。
1.2选种红薯选用脱毒品种,如徐薯18、皖薯197、阜薯210等。
玉米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如掖单2号、农单5号、会单4号、墨单4号等。
切不可选用中晚熟或晚熟品种。
1.3适时栽种做好垄后,红薯温床育苗,苗高25cm时剪苗栽入苗圃,培育壮苗。
当气温开始稳定在15℃左右、浅土层地温达到17~18℃时,即可栽种红薯,一般栽植4.5~5.25万株/hm2。
实践证明,薯苗直插和斜插都只能结一个大薯,其单个薯重虽然较大,但由于薯苗插植密度较稀,故不易获得高产;而薯苗水平浅插每株能结2~3个大薯,且大小均匀,适当增施肥料后,能取得较高的单株薯重,易获高产。
红薯插后7天左右检查活蔸情况,对死苗、缺蔸的,剪壮苗补蔸并及时淋水以利成活。
当最低气温达到8℃、浅土层温度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玉米。
按每隔2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玉米点种在红薯垄沟内,每穴点播2~3粒种子。
株距在33cm左右即可。
套种玉米量为3万株/hm2左右。
套种玉米时,如果土质差、土壤肥力弱,也可每隔3~4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
2加强田间管理2.1施足底肥施优质栏肥30t/hm2加碳铵450kg/hm2、磷肥300kg/hm2、钾肥225kg/hm2、锌肥75kg/hm2,或加水稻混配肥750kg/hm2。
移栽前开深沟条施后覆土盖肥,玉米栽于覆土上。
但注意切不可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伤根死苗。
孜然套种玉米高效种植技术一、前言孜然套种玉米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一般使用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
此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不仅可以提高玉米单产,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孜然套种玉米高效种植技术,本文将介绍其栽培技术与注意事项。
二、孜然套种玉米种植技术### 2.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是种植孜然套种玉米的首要条件。
选择土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土壤肥沃度较高•爬坡度较小•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与水源有一定距离,避免淹水情况的发生### 2.2 材料准备种植孜然套种玉米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玉米种子•孜然种子•化肥、农药、杀虫剂等农用物资### 2.3 种子处理在孜然套种玉米中,选用适宜品种的种子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好的玉米种子中,混入适量的孜然种子,比例为1:10,然后在温暖的水中泡发24小时。
### 2.4 施肥施肥可以采用人工肥或化肥。
在玉米播种前,应在土壤内施入适量的人工肥料或化肥,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增加生产效益。
在此期间还可以喷施燕麦等作物残留物,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 2.5 播种在种植孜然套种玉米时,可选择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种植,一般间隔为40-50cm,一行10-15棵玉米。
在种子发芽后,进行初次整地,再用栽培绳架或地膜等方式,包覆在土壤上。
### 2.6 施药通常情况下,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害虫攻击。
因此,在种植孜然套种玉米时,必须进行及时的病虫害病防治工作,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可以使用定向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 2.7 预防黑穗病在种植过程中最怕出现的就是黑穗病。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产效益,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黑穗病的发生。
在该期间可以采用熏虫和防霉剂等预防措施。
三、孜然套种玉米种植注意事项### 3.1 种植密度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种植孜然套种玉米的要点之一。
如果密度过大,既会造成过度的竞争,也会影响到光照和根部的生长,从而导致玉米单产的降低。
玉米花生套种的好方法
玉米和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套种植方式,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以下是玉米花生套种的好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耕种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
2.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通常在春季开始播种,确保土壤温度达到适宜的水平。
3. 土壤处理: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使土壤松散并去除杂草。
可以使用耕整机或手工方法进行处理。
4. 玉米播种:根据玉米的生长要求,按照适当的间距和深度进行播种。
通常玉米的行距为50-60厘米,种子间距为20-30厘米。
播种深度一般为2-3倍种子的直径。
5. 花生播种:在玉米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花生的播种。
按照适当的间距和深度进行播种,通常花生的行距为30-40厘米,种子间距为10-15厘米。
播种深度一般为2-3倍种子的直径。
6. 施肥和灌溉:在播种后,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灌溉。
玉米和花生都需
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来促进生长和产量。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玉米和花生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措施。
8. 收获和储存:根据玉米和花生的生长周期,确定适当的收获时间。
收获后,将玉米和花生进行处理和储存,以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上是玉米花生套种的一些好方法,但具体的操作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进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专家或农民,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麦冬玉米套种技术引言:麦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麦冬与玉米的套种技术,可以兼顾中草药和粮食的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文将介绍麦冬玉米套种技术的优势、种植要点和管理方法。
一、麦冬玉米套种技术的优势1. 经济效益高:麦冬和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套种可以同时收获两种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2. 土地利用率高:通过合理的套种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 生态效益好:麦冬具有抗病虫害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与玉米套种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
二、麦冬玉米套种技术的种植要点1.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2. 播种时间:麦冬适合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玉米适合在春季进行种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时间。
3. 种植密度:麦冬的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00-2500株,玉米的栽植密度一般为每亩4000-6000株。
4.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三、麦冬玉米套种技术的管理方法1. 土壤管理:定期翻耕土壤,保持土壤松软透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灌溉管理: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 杂草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免影响麦冬和玉米的生长发育。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搭配防治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采收和贮存:麦冬的采收时间为种植后3-4年,玉米的采收时间根据品种和生长情况确定。
采收后,及时进行贮存,避免湿度和温度过高导致品质下降。
结论:麦冬玉米套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中草药和粮食的双丰收。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玉米:选用株型紧凑、半紧凑、穗大的玉米品种。
大豆:间作选用中早熟、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数较多的有限结荚类型。
套种选用中晚熟、分枝较多的品种。
2、播期安排最佳播期,就是让玉米的生育进程所需的温、光、水尽可能与最佳季节同步,是高产的前提。
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85%以上概率),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65-70% ,即可示为玉米的安全播种期。
3、种植模式
间套作规格:按2米分厢(包沟),靠沟一边种2行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根据品种特性,一般在20-25厘米之间,单株距20㎝,折合亩密度2670-3300株;另一边种矮秆作物如大豆,行距35—40㎝,穴播,穴距30㎝。
每穴点种5—6粒,折合每亩密度8000—10000株。
4、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玉米按常规措施进行。
大豆施肥,种肥每亩钾肥8—10公斤,磷肥20-30公斤,大豆出苗后追施尿素5—8公斤,花期叶面喷施钼肥和磷肥。
5、病虫害防治:大豆幼苗真叶期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盛花期防治霜霉病的炭疽病以及红蜘蛛、大豆食心虫等害虫。
玉米注意防治地老虎、玉米螟、纹枯病等。
第1页共1页。
玉米套种的最佳方法玉米套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物按时间上错开种植的一种耕作模式。
这种种植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农田病虫害的发生,并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套种的最佳方法。
一、玉米套种的选择在进行玉米套种之前,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作物。
一般来说,玉米和豆类或者玉米和高粱是比较适合套种的组合。
豆类作物可以为土壤固氮,改善土壤质量,而高粱则可以作为饲料或绿肥植物。
另外,在选择作物时还需要考虑农作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避免选择会与玉米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线的农作物,否则会降低玉米的产量。
二、准备土壤在种植玉米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进行翻耕和松土,将土壤中的杂草和秸秆等有机杂质清除干净,保持土壤的松散。
其次,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适当的施肥,以满足玉米和套种作物的生长需求。
三、玉米和套种作物的种植方式1. 种植时间玉米和套种作物的种植时间要错开,以确保它们的生长阶段不会重叠。
通常情况下,玉米的种植时间较早,而套种作物的种植时间较迟。
这样可以避免套种作物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种植密度在确定玉米和套种作物的种植密度时,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农户的经济条件来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万~4.5万株,套种作物的种植密度一般较低,以避免过度竞争。
3. 种植方式玉米和套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需要根据作物的性质和土壤条件来选择。
一般来说,玉米可以采用定植或直播的方式种植,而套种作物可以采用开沟撒播或者定植的方式种植。
同时要注意玉米和套种作物之间的行距和株距,以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四、田间管理在玉米套种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田间管理,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包括进行及时的灌溉、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以及施肥等。
同时,要根据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期和需求,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机,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玉米与小麦的主要套种方式有哪些目前我国进行的玉米、小麦套种方式主要有密播套种、窄带套种、中带套种和宽带套种四种方式。
(1)密播套种
玉米、小麦的密播套种有时也称为“麦垄点种”、“钻套”等等,密播套种在黄淮海平原南部最广。
这种方式是小麦按常规播种,每3行或4行小麦留一个27厘米的套种行,麦收前7-15天用点播器或套种耧在畦梗或预留的套种行中套种玉米、小麦与玉米的种植密度都基本与单作相同。
这种方式的土地利用率高,能缓解“三夏”农活紧张的矛盾,只要加强管理,就可取得小麦、玉米双丰收。
(2)窄带套种
这种方式在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天津和北京地区应用面积较大。
小麦整地时做成套种带。
一般带宽133-150厘米,带内播种6-8行小
麦,小麦占地83-100厘米,留空行作埂,埂宽50-60厘米。
麦收前一个月左右套种两行玉米,玉米要选用晚熟大穗型品种。
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有利于光热资源的利用。
(3)中带套种
不同地区所采用的中带套种方式又有所不同。
主要有“二四畦”和“早三熟”等套种方法。
“二四畦”套种主要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采用的较多。
这种方法复合带宽200厘米,用133厘米播种8-9行小麦,67厘米留作套种玉米。
麦收前30-45天在套种行套种两行中、晚熟玉米品种,大行距167厘米,小行距33厘米。
这种方式利于机械化操作,便手中耕和田间管理,使玉米播期明显提前。
玉米大豆套种技术方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种技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玉米大豆套种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套种的原理、套种的时间、套种的方法等方面。
一、套种的原理玉米大豆套种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先种植玉米,再在玉米收获后不久种植大豆的一种种植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的原理是:玉米和大豆的生长习性不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氮肥,而大豆则能够固定大量的氮气,因此在玉米收获后不久种植大豆,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氮素,促进大豆的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
此外,玉米和大豆的根系也有不同的生长方式,玉米的根系生长深度较浅,而大豆的根系生长深度较深,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提高作物的产量。
二、套种的时间玉米大豆套种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玉米收获后的10天到15天是种植大豆的最佳时间。
这个时间段内,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较高,而且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如果种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三、套种的方法1. 地面平整:在套种前,要先将土地平整,去除杂草和残留物。
平整后,可以进行施肥和耕地。
2. 施肥:在套种前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玉米收获后,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已经降低,因此需要进行适量的氮肥施用。
同时,还可以添加磷、钾等微量元素,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3. 播种:在施肥后,可以进行大豆的种植。
一般来说,大豆的种子需要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地上,用耙子轻轻地覆盖土壤,然后进行压实。
4. 灌溉:在大豆种植后,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
如果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四、注意事项1. 玉米大豆套种需要注意轮作原则,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以免造成土壤疲劳和病虫害的滋生。
2. 在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和用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
3. 在灌溉时要控制水量,避免水浸过深,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技术
小麦收割时留高茬,连同麦秸还田技术。
适宜于华北、西北小麦收割前套种玉米或其他夏播作物地区,畜牧业较发达,玉米秸秆或其他夏播作物多作为饲料。
技术成熟,已在山东胶东、山西运城地区有大面积推广。
1.操作规程
(1)在麦收前10~15天,套种玉米或其他夏播作物。
麦收时,玉米出苗。
(2)小麦收获时,提高机械收割或人工收割的留茬高度,一般为20~25厘米。
将麦秸、麦糠均匀覆盖在玉米的行间。
(3)麦收后,若10天内无雨,应结合夏苗管理,进行中耕灭茬;若麦收后雨季来的早,亦可不灭茬。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麦收后浇一次全苗水,加速秸秆的腐烂。
(4)若下茬夏作物生长期雨少,麦茬腐解差,夏作物收后耕翻时,应增施还田干秸秆量1%的纯氮。
(5)留高茬地块,虫害较重,应及时防治。
(如果不采取套种,而采取复播夏玉米的方式,小麦留高茬20~46厘米,趁墒在其行内点种玉米,然后用旋耕机旋打,玉米种子便随耙齿旋动人土,小麦高茬也被耙齿切断覆盖地表,这样即播种了玉米,又进行了小麦高茬还田)。
- 1 -。
玉米栽培技术第一节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一、品种及种子处理㈠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当季度年活动积温少100℃左右的优良品种。
㈡种子精选用玉米选种机械或人工粒选,剔除混杂粒、病斑粒、虫蛀粒、小粒、秕粒、破碎粒及杂质。
㈢种子精选按BG4404?1996的要求执行,具体要求是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
㈣种子处理1、浸种催芽在田地里土壤湿度好的地区,可进行浸种催芽。
用不高于55℃的温水,浸泡种子6?8小时自然冷却,捞起沥干后在25?30℃下催芽,至种子露白(芽长0.1cm)时播种。
2、种子包衣播种前将干种子或催芽刚露白种子,用专用玉米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或直接选择包衣种子。
㈤耕整1、耕翻整地耕深以18?24cm为宜。
对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服施用量大,耕深可达20?26cm;反之则宜浅,以免翻起生土层。
一般粘土、壤土可稍深些,沙土可浅些,春玉米可深耕,夏、秋玉米则宜浅耕。
整地一般要求细碎,平整,沟渠畅通。
⑴种植春玉米的稻田耕整稻田春玉米厢宽(包沟)以2.2?2.6m为宜,要求冬前翻耕、冻坯,早春及时耙耢,起垄。
⑵种植春玉米的旱地耕整旱地玉米厢宽2.4?3.0m,土层浅或排灌不便地块稍窄,翻耕要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播种前及时起垄。
2、施基肥一般以农家肥料为主,每667m2施1000?2000kg。
配合施用肥效慢的化肥,每667m2施五氧化二磷5?8kg,氧化钾9?16kg,纯氮5?6kg,缺锌土壤(土壤有效锌小于0.5mg/kg),每667m2需施0.51kg硫酸锌作基肥。
基肥一般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
(用沼肥)㈥播种1、播种期露地直播春玉米,在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湘中、湘南3月中、下旬,湘西、湘北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
但各地要因时制宜,适时早播。
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栽培的可提早10天播种。
秋玉米在7月中、下旬播种,最迟不超过8月5日。
2、播种规格⑴等行距一般肥力较低地块,采用等行距,行距65?80cm。
⑵宽窄行肥力较高采用宽窄行,一般宽行80?100cm,窄行40?50cm。
3、种植方式⑴清种⑵间作与豆类、花生等作物间作。
行比2:4?6。
⑶套种与小麦、红薯、马铃薯、辣椒、萝卜等矮秆作物套种,行比以2:2为宜。
4、密度⑴清种一般植株高大,叶片平展且数量多,生育期长的,种植3000?3600株。
植株中等,叶片上冲,生育期短的紧凑型品种,每667m2种植3800?4500株。
⑵间作与豆类、花生等作物间作的每667m2种植2000株。
⑶套种与薯类、小麦、辣椒等作物套种每667m2种植2500株。
5、播种方法直播每穴播种2?3粒种子,用营养钵、营养块、营养坨和塑料软盘育苗移栽的,每钵(块、坨、穴)播催芽种子1?2粒。
6、播种量因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播种量也不同。
一般清种直播,每667m2播种1.5?2.5kg。
7、播深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直播适宜播深5?6cm,覆土3?4cm。
土质粘重,含水量高,地势较低洼时,宜浅播4?5cm,浅覆土盖籽;反之适当深播6-8cm。
南方春玉米宜浅播浅覆土,夏秋玉米宜深播,但最深不超过1Ocm。
㈦田间管理1、查苗补缺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烂种、烂芽时,应及时补种。
出苗后发现缺苗,应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尽早带土移栽补缺。
2、间苗定苗3?4片可见叶时间苗,4?5片可见叶时定苗。
间苗、定苗以不强调等距为原则,留大苗、壮苗。
间苗多留苗50%,定苗时还可多留10%的苗,拔节前再去弱留强,去病留壮,每穴只留单株苗。
3、除草⑴中耕除草应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的中耕除草原则。
第一次在5?8叶时进行,第二次在拔节前进行。
耕深一般3?5cm,拔节前可深中耕至10cm。
⑵化学除草芽前除草即在播种后至出苗前用芽前除草剂喷雾封闭土壤。
每667m2用禾耐斯50g或72%都尔50ml兑水50kg满幅喷雾。
6?8叶期草害严重的田块,每667m2用速效灭生性触杀型除草剂20%克无踪100~125ml兑水60kg,进行行间定向喷雾。
玉米与其它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间作、套种的,禁用除草剂。
4、追肥⑴苗期追肥在叶龄指数为25左右时(这时一般可见叶有4?6叶,展开叶有3?4片)追肥。
每667m2施纯氮4?5kg。
可结合定苗或中耕除草进行。
⑵穗期追肥在叶龄指数为60?63时(这时一般可见叶有10?13叶,展开叶有8?11片叶)追肥。
每667m2施纯氮6?8kg。
5、灌溉以湿润沟灌为主,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植株倒伏。
6、病虫害防治⑴物理与生物防治病虫害。
选用抗病虫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加强肥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摘除,烧毁病叶或病株。
⑵药剂防治病害。
①大、小叶斑病每667m2用70%甲基硫菌灵600-800倍液60kg或50%多菌灵500倍液60kg或50%代森铵800倍液60kg喷雾。
于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②丝黑穗病按药种比1:500选5096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按药种比1:200选20%粉锈宁粉剂拌种。
③纹枯病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防治最为适宜。
一般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30g朗文康兑水60kg,或用50万单位井岗霉素50g兑水60kg喷雾,喷施果穗以下植株部位,连续2?3次,间隔7天。
④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m2用200g对水60kg)喷雾,严重时隔15天再喷一次。
①地老虎用90%敌百虫或辛硫磷加水稀释,拌鲜玉米叶或菜叶,于傍晚置玉米苗附近诱杀。
②玉米螟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钻茎虫。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2用25%敌杀死40g兑水50kg 喷心叶,或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喷心叶,或制成毒土点心。
连续防治2次,间隔5?7天。
③蚜虫当100株玉米平均有虫3000头以上时,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每667m2用BT 乳剂20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
二、采收植株苞叶变黄,干枯松驰,玉米籽粒形成黑层(将玉米籽粒从果穗拨下,成熟籽粒基部形成一黑层)时,为适宜采收期,将玉米果穗连苞叶一起采收,过早、过迟采收均影响产量。
第二节玉米新品种简介一、蠡玉6号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230~240cm,穗位高100cm,叶片数19片,果穗长18?20cm,穗粗5.0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5-40粒,果穗长柱型,籽粒黄红色,千粒重298g。
栽培要点:3月中下旬播种,大田育苗移栽667m2用种量2kg,直播667m2用种量4kg。
种植密度每667m23000?3200株。
667m2产500kg籽粒,需施纯氮15?18kg,五氧化二磷6?7kg,氧化钾10?12kg。
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按基肥40%,苗期30%,穗肥30%,分三次施用。
大喇叭口防治玉米螟,拔节时防治纹枯病。
适宜范围:适宜于全省种植,最适合山区种植。
二、永科5号特征特性:株高252cm,株型半紧凑106cm,叶片数19.0叶,果穗长柱型,穗长18.5cm,穗粗5.3cm,秃顶长1.1cm,百粒重34.2g,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出籽率为85.5%。
春播全生育期131天左右,出苗至成熟一般118天,田间表现抗倒伏,大、小叶斑病发病轻,轻感纹枯病,玉米螟和蚜虫危害轻。
栽培要点:在湖南省3月下旬至4月初直播,每667 m2以3000-3500株为宜。
合理施肥,三、三北2号特征特性:湖南春播的生育期120天左右。
株高252cm左右,穗位高108cm,穗长24cm左右,穗粗5.5cm左右,果穗圆柱形,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2粒左右,百粒重30g左右,籽粒排列整齐,半马齿型,桔红色,穗轴红色。
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耐纹枯病。
籽粒含粗蛋白9.81%,粗脂肪3.84%,赖氨酸0.27%,粗淀粉71.04%。
栽培要点:湖南春播3月下旬至4月初适时抢墒播种,春播每 667m22800株,夏播每667m23000~3500株,宽窄行种植667m2施三元复合肥30kg,拔节期重施氮素化肥1次。
第三节玉米、马铃薯套种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作是我省主要的种植模式之一。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应范围广,适应不同海拔、不同类型地区,适应不同土质和肥力条件,适应作饲料、蔬菜、加工等不同需求;二是高产高效,一般667m2产原粮700?800kg,高产的超过1000kg,收入1000元以上;三是改良土壤,马铃薯茎叶易腐烂,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
一、套种规格坡地按水平梯带分厢,减轻水土流失;平地按东西向分厢,增强光照条件。
海拔900m以下地区按1.5~1.6m分厢,其中紧凑型玉米品种按1.5m,平展型品种按1.6m宽分厢;实行高垄双行马铃薯套作双行杂交玉米。
马铃薯垄宽66cm,垄高26?33cm,窄行距33?40cm,株距23?27cm,每667m23300?3800蔸;次年春在预留带套种2行玉米,玉米窄行距40cm,株距27?30cm,每667m23000株;中低海拔地区在马铃薯收获后整地起垄,可插2行红薯或点播2行秋大豆。
海拔900m以上地区马铃薯播期、收获期较迟,基本上与玉米生长同步,故需按1.7m分厢,马铃薯、玉米行株距同低海拔地区。
二、合理安排播期和茬口确定最佳播期,一是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4~6月份水、热资源,避开规律性夏秋干旱;二是要注意前作与后作共生期长短,套作最多不超过50天;三是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和环境条件允许范围内来确定最佳播期。
马铃薯在海拔500m左右的地区12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海拔900m以上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
玉米在海拔500m左右地区于3月中、下旬播种,海拔700m以上地区于4月上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可提早播种10?15天。
三、选用良种马铃薯以选用抗病高产的鄂马铃薯1号、3号、5号和克新1号等脱毒良种为宜,城镇近郊作蔬菜种植可选用早熟的费马瑞它、克新4号、东农303等脱毒良种,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可选用外观品质好、还原糖含量低的大西洋、鄂马铃薯5号等脱毒良种。
玉米宜选用半紧凑、中秆的临奥1号、湘玉10号、永科5号、丰玉8号、东单57等高产品种。
四、精细整地采用该种植模式宜选择前作为非马铃薯和茄科作物的土地。
在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整地,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
五、配方施肥马铃薯每667m2施猪牛栏粪1000?1500kg、45%硫酸钾复合肥25kg或25%复合肥50kg作基肥,沟施后起垄,出苗70?80%时追施芽肥,每667m2施尿素10?12kg或碳铵25?30kg。
玉米的基肥每667m2施人畜粪1250?1500kg、混配肥40?50kg,开沟深施后起垄;追肥分三次进行,移栽于返青后,直播于6叶期追提苗肥,每施667m2尿素5?7.5kg,于小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667m2施尿素12.5?15kg,吐丝期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1?1.5kg兑水50?75kg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