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课1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20
武术课教案武术普修课教案理论课(一)基本信息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授课年级学生人数课次主讲教教材:武术概述、武术的内容与分类学生学习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是为让学生正确认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技术打好坚实①有利于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起源、发展具有一定了解,促进学生对武术学习生产兴趣。
②结合教学大纲,通过武术概论的学习树立正确对待习武的思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武术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
2、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发展各阶段的历史背景。
2、武术特点与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刻的领悟。
任务明确武术的概念,了解武术运动的发展历程,对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有全面的掌握,方法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与分析一、武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课的内容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它集健身、自卫、艺术欣赏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抵抗猛兽袭击及战争中逐社会的发展,部落间的战争频繁发生,人们不断总结格斗经验,代代传习,逐渐形成了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武术的发展。
1956年将武术列为全国性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组成专家挖掘整理出了许多传统内容,使武术的年北京亚运会将武术列为比赛项目,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
1994年国际武联正式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预示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运动,正受到越二、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的内容丰富,流派众多。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普查表明:源流有序、拳理分就达129个。
过去武术的分类法有多种,有的以名山、大川为界,划分为少林派、武有的根据拳种的练习特点及风格划分为内家、外家。
也有以姓氏划分的。
现在,一般对练、集体演练和格斗运动等五类。
(一)基本功和各种单势练习:课的内容武术中有许多基本功,如肩功、腰功、腿功、鼎功、桩功及各拳种的单势动作运动的基础,它们本身也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3. 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难点: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并学会了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
学生在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但在个别动作的掌握上仍需加强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运动能力。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武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武术英文名称: Wushu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 60学分: 4适用对象:本、专科生•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体育课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
武术专项课是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一,是为对武术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它是使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方法和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武术运动为主要锻炼形式,兼顾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掌握锻炼方法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规律,能够用武术运动这一形式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能逐步提高,能欣赏和理解高水平武术比赛,能在基层武术活动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
2. 熟练掌握基本功、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棍术、24式太极拳、初级刀术等五大基本技术,能够做到动作准确规范。
能够熟练组织和参加业余的武术比赛。
3. 具有一定的灵活运用动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具有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勇气和信心。
4. 全面发展和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为今后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5. 了解武术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在比赛中加以实践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基本理论部分1.1 、体育概述1.1.1 、体育的概念、产生和组成1.1.2 、体育的本质与功能1.1.3 、体育与素质教育1.1.4 、高等学校体育1.2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1 、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2.2 、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2.3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1.2.4 、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1.3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1.3.1 、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1.3.2 、锻炼身体的方法1.3.3 、锻炼方法的选择1.3.4 、身体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1.4 、体育卫生与保健1.4.1 、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二年级武术选项课理论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
()年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专业博士学位点。
2、武术中的“四击”是指()、()、()、拿。
3、()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武术由单项的国际比赛变成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4、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
5、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等方面。
6、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等八大技术成果以及一大批有关的学术著述。
7、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米,宽()米。
8、太极拳主要包括()、()、()、()、()五种流派。
9、到目前为止武术比赛的最高赛事为()。
二、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什么是内外合一?
2、请按顺序写出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3、新时期的武德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40分
试述武术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武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4.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知识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2. 武术基本动作和技巧:基本的进攻、防御和反击动作,如直拳、下踢、跳踹等。
3. 武术套路:教授一至两个基础套路,如太极拳基本套路或少林拳基本套路。
4. 武术器械:介绍常见的武术器械,如刀、剑、棍等,进行基本的器械操练。
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进行全身运动热身,包括跑步、拉伸、肌肉放松等,为后续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2. 基本动作教学:介绍和演示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训练: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4. 套路练习: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习和练习所选的武术套路,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技巧的准确性。
5. 器械操练:介绍武术器械的基本用法和动作要领,进行器械的基本操练,强调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评估:1. 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套路和器械操练的评估: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所学的武术套路和器械操练动作,同时注重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成长。
拓展活动:1. 武术表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武术动作或套路,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武术文化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如功夫电影、武术名人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 参观交流:组织学生参观武术馆、武术比赛等,与其他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互动。
第一讲:武术概述①武术的概念与内容一、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这是2009年7月9日~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关于武术定义的研讨答案。
武术的定义既反映了武术的本质特征——技击动作(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又全面概括了武术的外延特征——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的运动形式。
如果从上述定义来认识武术,那么武术是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来培养练习者的攻防格斗能力。
如果从武术的技击本质来认识区分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那么这三种运动形式都是以技击本质为技术核心和练习目的,只是在技术层次和表现的真实程度上有所区别。
“功法运动”是“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的入门基础和保持、提高技术水平的辅助手段,是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服务的;“套路运动”是通过个人或多人的成套武术动作演练,间接表现真实的格斗拼杀情景,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格斗运动”的辅助手段;“格斗运动”则是既有一招致敌于死地的拼杀术,还有更多的是在规则限制下的、真实格斗的简化版本。
这三种运动形式各为一体,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武术的内容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对抗运动三大类。
(一)武术功法功法运动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种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
目的是通过武术功法练习获得武术运动能力和武术专门技能。
(二)武术套路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组编成的整套动作练习。
套路运动按运动形式可分为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演练套路等四类。
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