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电类)
- 格式:doc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12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教材特点1.本课程采用“面向 21 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子电工类系列教材”《电工基础》主编白乃平。
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3.由白乃平教师主编的《电工基础》教材已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教材 , 最近即将出版2.由白乃平教师主编的《电工基础》教材于 2019 年 9 月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二)参考文献1.邱关源电路(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 徐国凯电路原理(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3. 姜钧仁,李礼勋电路基础(第一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4. 范世贵电路基础(第一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5. 张洪让电工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 陈正岳电工基础(第一版)水力电力出版社7. 俞大光电路及磁路(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8. 李瀚荪电路分析(修订本上、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9. 江泽佳电路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0. 周孔章电路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1. 高希和电路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12. 蔡元宇电路及磁路(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电专业使用)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从事电类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明确基本电磁现象的基础上,掌握电路和磁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仪表。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 深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并正确建立有关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2. 深刻理解等效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的串、并、混联等效电阻的计算;了解△形和 Y 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电工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学基础》课程编码:英文名称:Basic Electrotechnics学时:40 其中实践学时:10 学分:2.5适应层次:高职专科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销售与运行管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及目的该课程是研究电工基本理论和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在技术领域中应用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电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二)实践内容及要求:总体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电气工程最基本的仪器、仪表和电气设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制作实际电路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油库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1.做好课前预习2.上课做好笔记,尤其是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和重要例题。
3.课后对照教师的PPT课件整理笔记,同时消化当天的内容。
4.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作业本发下来后要及时更正错误。
5.每章学完后要做一个小结,课程完成后要有最后的总结,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梳理,尤其是电路分析中一题多解的方法。
三、章节安排及课程学时分配(见表)四、课程习题要求1.课后习题必须按时独立完成。
2.格式:书写要求工整,电路图用铅笔画出,放在作业本左方;书写用钢笔或签字笔,安排在作业本右方。
3.解题步骤必须详细。
五、课程的实验实训与要求六、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10%、试卷成绩80%)七、课程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材:教材名称:《电工技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系列教材。
)主编:包中婷,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2月(二)主要参考书:教材名称:《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基础课规划教材。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基础课程英文名称:Eelectrical basic theory课程性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考试课成绩按百分制记载,考查课成绩按五级分制记载)开课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大类平台课,教授工科各专业必备的最基本的电学基础知识。
目前,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分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特征和分析方法,掌握电路暂态过程的规律及时域解法。
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具备最基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应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电路模型、物理量及基本分析方法(16学时)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熟练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功率;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定义与性质;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化简(4学时):熟练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含电阻Y- Δ联接的等效互换,有源支路的等效互换)。
3.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6学时):掌握支路电流法;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法;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的传输。
第二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6学时)1.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8学时):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电路元件方程的相量表示,复阻抗、复导纳,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互感电路和谐振电路(8学时):掌握互感元件、联接及去耦等效,熟练掌握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序言教学要求:1.了解电能和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1.电能的特点和应用,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讲课时应结合专业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教学要求:1.理解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内容:§1—1电路及电路图一.电路及电路的组成二.电路图三.电路的工作状态§1—2 电流一.电流的形成二.电流的方向三.电流的大小四.电流的密度§1—3 电压与电位一.电压二.电位三.电压与电位的关系§1—4电动势一.电动势二.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关系§1—5电阻与电导一.电阻二.电阻定律三.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常用电阻五、电导§1—6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电压、电流关系曲线三.全电路欧姆定律四.电源的外特性§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一.电位的计算二.电路中两点电压的计算§1—8电功与电功率一.焦尔定律二.电功三.电功率实验一: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教学建议: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定义的理解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陕西省理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集成和实践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知识目标(1)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3)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2)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3)电气图的读图、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能力(4)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5)简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能力(三)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用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和理解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一、知识要求1、掌握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西华大学安德校区《电工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二O一O 年一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培养目标是:为专业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必备的基本实践技能。
根据五年制高职电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技能目标1. 学会安全用电,具有对用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学会识别与检测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3.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
学会使用功率表、兆欧表。
4. 能识读简单电路的原理图和安装图。
5.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
6. 能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安装及调试。
7. 具有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力。
(二)知识目标1.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特性和基本定律。
3.掌握线性直流电路主要的分析方法。
4.掌握正弦量基本概念、简单正弦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5.掌握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对称三相电路的连接、分析法。
6.掌握磁场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7.掌握磁路基本知识、磁路基本定律。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文明操作的工作作风。
2. 培养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德。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形式课题一:安全用电简介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工元件万用表的使用(一)理论教学(12)1.了解电路的组成、作用、三种状态。
(1)2.掌握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及在欧姆定律、功率计算中的应用。
(4)3.掌握电位的概念与简单应用。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元件符号和特点。
(1)4. 理解电容、电感元件的元件特性,掌握其储能计算。
(2)5.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4)(二)技能实训(10)1. 安全用电实训(2)实训目标:了解用电的基本知识、学会触电急救的程序和救护方法。
实训内容:介绍安全用电常识、设置触电场景、演练触电急救程序和方法。
◆ 加大弹性,增加教材的灵活性教材内容分为必学、选学、阅读与应用和实验与技能四类,增加教材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主编:周绍敏学时数:64~90学时书号:978-7-04-026939-0生特别关注的地方,采用了添加标注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主编:陈雅萍学时数:68~86学时主编:苏永昌通过生产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情景或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学时数:65~88学时教材样例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既注意符合知识和技能的逻辑顺序,又着眼于中职生的年龄与智力水平,把学习过程分为感知、体验、领悟和应用四个阶段,适应项目式、任务式等教学方式改革的需要◆ 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加强制作和调试电路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用性内容,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兼顾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编:张金华学时数:96~126学时书号:978-7-04-026953-6“本章要点”:介绍本章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用技术”: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实用专业技术知识“实训项目”:用于指导学生完成特定的专业技能训练“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主编:伍湘彬学时数:96~128学时书号:978-7-04-026956-7括“学习目标”、“基础知识”、“工作步骤”、“相关链接”、“多媒体资源”、“阅读材料”和“评价反馈”等◆ 倡导新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主编:李乃夫学时数:96学时书号:978-7-04-026955-0教材样例◆ 以行业技术应用为依据,注重教学内容的适时性从分立元件电路为主转到以集成电路为主;从以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以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以模拟电路为主转到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比例协调、相互兼顾◆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体现中职教材的层次性尽可能地降低理论深度和难度,简约明了地介绍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主编:陈振源学时数:96~116学时书号:978-7-04-026954-3组成,一方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主编:文春帆学时数:64~96学时◆ 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增加生动活泼的图表,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主编:程周学时数:64~88学时◆ 教材编排生动活泼,版式新颖教材从生产生活实际案例出发,按照服务专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设计了“目标导航”、“核心导读”、“做中教”、“做中学”、“要点提示”、“知识链接”、“想想练练”等若干小栏目,便于教学主编:杜德昌学时数:68~96学时书号:978-7-04-026948-2。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职业高中电器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很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实验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基本概述和基本规律教学要求: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定。
2.熟悉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
5.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电路及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教学要求:1.熟悉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对简单的混联电路能进行分析计算。
2.熟悉电阻的△-Y等效变换的基本规律。
3.熟练掌握支路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的知识。
4.熟练掌握叠加定理。
5.熟练掌握并综合运用戴维南定理。
教学内容:电阻的△-Y等效变换电路中电位的计算支路分析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第三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掌握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3.熟悉复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正弦交流下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复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谐振电路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熟悉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专业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掌握支路电流法;掌握电路中的电位计算;了解电容器、电感器的特性.[2]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量;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在磁场中的力效应、电磁感应;掌握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了解铁心损耗;建立主磁通、漏磁通的概念,理解磁路欧姆定律。
[3]掌握单相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基本性质和作用,掌握单一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大小、相位关系及功率计算;理解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理解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
[4] 掌握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掌握三相负载星形电路和三角形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特点;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电功率的计算。
[5] 能正确连接三相负载;能正确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理解中线的作用二、学时分配表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览表三、教学要求与内容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教学要求: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的串、并联;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电路中的电位计算;及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计算.2、教学内容:1-1电路和电路图1-2电流和电压1-3电阻1-4电功与电功率习题一3、教学建议: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热的计算方法。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工程系课程名称:电工基础课程性质:基础能力课课程学时:144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代码:0203)版本: V1.0-201604**(修改人和修改时间)《电工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能力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简单直流电路和复杂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和基本计算、磁场与电磁感应现象、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方法和基本计算等知识,电路和磁路的实验及仿真分析方法。
适合采用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
为学习后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机与拖动控制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须具备数学、物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1.2 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学习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电路基本理论和简单分析计算基本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同时遵循技工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应使项目任务具体化。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实验和理论等学习环节,培养学生掌握电路与磁路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操作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西华大学安德校区《电工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二O一O 年一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培养目标是:为专业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必备的基本实践技能。
根据五年制高职电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技能目标1. 学会安全用电,具有对用电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2.学会识别与检测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3.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
学会使用功率表、兆欧表。
4. 能识读简单电路的原理图和安装图。
5.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
6. 能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安装及调试。
7. 具有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力。
(二)知识目标1.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特性和基本定律。
3.掌握线性直流电路主要的分析方法。
4.掌握正弦量基本概念、简单正弦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5.掌握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对称三相电路的连接、分析法。
6.掌握磁场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7.掌握磁路基本知识、磁路基本定律。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文明操作的工作作风。
2. 培养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德。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形式课题一:安全用电简介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工元件万用表的使用(一)理论教学(12)1.了解电路的组成、作用、三种状态。
(1)2.掌握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及在欧姆定律、功率计算中的应用。
(4)3.掌握电位的概念与简单应用。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元件符号和特点。
(1)4. 理解电容、电感元件的元件特性,掌握其储能计算。
(2)5.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4)(二)技能实训(10)1. 安全用电实训(2)实训目标:了解用电的基本知识、学会触电急救的程序和救护方法。
实训内容:介绍安全用电常识、设置触电场景、演练触电急救程序和方法。
实训媒体:木棒、钢丝钳、大木版、绝缘手套、长裸导线一根、心肺复苏人一个、地毯一块。
万用表的使用:(4+2)实训目标:掌握模拟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查找简单直流电路故障方法:电阻法,电位法。
实训内容: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交流和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实训媒体:模拟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元件电路板一块、电阻5只、直流稳压电源、交流电源、导线若干。
电工元器件的识别及检测(2)实训目标:会识别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并能测试元件好坏。
实训内容:常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外形识别、参数读取;色环电阻阻值的读取;电容器、电感器好坏测试。
实训媒体:指针式万用表一只,色环电阻阻值偏差直标法、符号标法、四色环、五色环电阻若干,电容量1uF以上,有短路断路故障的电容器各一只,有短路断路故障的电感器、正常电感器各一只。
课题二:直流电路的分析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选择和连接(一)理论教学(10)1. 熟练应用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简单电路分析与计算。
了解电阻Y-Δ间的等效变换。
(4)2. 能应用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进行电路的化简。
(2)(多媒体)3. 理解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并应用它们求解不超过两个网孔的复杂直流电路。
(4)(多媒体)(二)技能实训(4)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选择和连接(4)实训目标: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选择和连接。
实训内容:低压验电器、电工刀、螺丝刀、钢丝钳、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等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类型及选择;导线的剖削;单股、多股导线直线连接、T型分支连接;线头与接线桩的连接;导线绝缘层恢复。
实训媒体:低压验电笔、电工刀、螺丝刀、钢丝钳、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各一把,电工工具箱一个,单股塑料铜芯线、7股塑料铜芯线、塑料护套线,绝缘胶布。
课题三:正弦交流电路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一)理论教学(16)掌握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正弦量的解析式及相量表示法,理解波形图、相量图。
(2)掌握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3)理解相量形式的KCL和KVL。
(1)理解复阻抗的定义。
(1)掌握RLC串联、并联电路的相量法分析法。
(4)理解正弦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
(1)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2)(二)技能实训(12)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知识(8+4)实训目标:能根据室内照明电路原理图及安装位置图安装电路,并能查排电路故障。
实训内容:电度表的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的识别、选用原则、抄读方法、安装与接线要求;空气开关的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的识别、安装及操作要求;电源插座、灯座和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接线;日光灯的结构、发光原理,日光灯电路安装和故障排除;识读室内照明电路原理图画及安装位置图;导线配线的工艺要求。
实训煤体:单联开关1只;双联开关1套;线路安装木板一块(900mm⨯600mm⨯60 mm),电能表(220V 10A)一只,单相空气开关一只,螺口灯泡(220V 20W)一个,螺口灯座一个,塑双芯塑料护套线(BVV2.5mm2)5m,,双连开关一个,单连开关一个,荧光灯及阻件一套,绝缘带一卷,电工工具一套,铝片线夹若干。
课题四:三相电路简单控制线路的安装(一)理论教学(12)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掌握三相对称正弦量的概念、特点,理解相序的概念。
(2)2、掌握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相电压、线电压的概念。
(2)3、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相电流、线电流的概念。
(2)4、理解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关系,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3)5、掌握中线的作用及安装原则;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现象及影响。
(1)6、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求解方法。
(2)(二)技能实训(12)简单控制线路的安装(8+4)实训目标:学会画出简单控制线路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并能够按图安装及查找和排除故障。
实训内容:按扭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的结构原理;点动与自锁控制线路图的动作原理,画出其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完成点动与自锁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测试、故障查找及排除;导线配线工艺。
实训媒体:实训控制接线板、按钮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接线端子板,电工常用工具,三相异步电机一台,BVR-2.5mm2导线,BVR-1mm2导线。
课题五:磁与电磁兆欧表、功率表的使用线圈同名端的判断(一)理论教学(8)1、理解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
(1)2、理解电磁感应定律、掌握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进行相关方向判断。
(4)3、理解自感现象、互感现象,理解自感系数、互感系数的概念。
(1)4、掌握同名端的定义、意义,能判断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2)(二)技能实训(4)兆欧表、功率表的使用线圈同名端的判断实训目标:学会兆欧表、功率表的使用,能判定线圈的同名端。
实训内容:兆欧表、功率表的表面符号含义;兆欧表的选用;兆欧表、功率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线圈同名端判定的方法;变压器的对地绝缘电阻和原、次边绝缘电阻的测量;线圈同名端的判定;用功率表测量变压器的空载功率。
实训媒体:兆欧表一块、低功率因数表一块、万用表一块、变压器一台课题六: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6)1、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
(2)2、理解磁路与磁路基本定律。
(2)3、了解交直流铁心线圈中磁通与电压、电流的关系,铁心损耗。
(2)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媒体五、教学评价1、本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各占50%。
2、理论教学每课题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如果考核没能通过,一周后补试;补试未通过,期末考试前再考一次,理论教学每课题必须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期末考试3、技能实训每课题考核必须达及格分,如果未能通过,一周后补试;补试未通过,期末考试前再考一次,补试通过,成绩计为及格分。
技能考核各项目必须及格才能参加期末考试。
4、理论教学期末考核必须要达60分才能折算总分。
5、理论考核平时占30%,期末占70%。
7、技能考核总分折算时各课题分值所占比例六、大纲说明1.本大纲适用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高职高专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供电、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2. 本大纲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供电、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培养计划;有关行业技能鉴定标准。
参考国家精品电工课程方案编制而成。
3.建议选用《电工基础》(李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工技能培训》(杨利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为主要教材,选用《高级电工技能训练》(扬金桃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为辅助教材。
4.实验员完成技能考核的补试任务。
附一:技能考核标准线圈同名端的判断、兆欧表、功率表的使用评分表(70分及格)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评分表(70分及格)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电路评分表(70分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