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1课时口算乘法(1)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教学容:教材第56、57页及做一做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
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6×4=8×5=2×9=3×9=3×8 =9×7=7×6=4×8=师:我们同学算得既对又快,还把解决它的口诀也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恭喜你们拿到通行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
二、学习新知:1.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游乐项目价格表中的信息)一生能说全的让一生说,说不全,其余学生补充。
2、提出问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师用手指一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3、解决问题(1)师: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先看看这个问题。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元?赶紧做在自己本上。
(2)集体校对:谁来汇报一下?(师板书算式)2×9=18我们可以用二九十八这句口诀来计算。
(3)10人要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试一试吧。
生独立思考,组说说你的想法——全班反馈师:完成的同学,在你们四人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师:谁来汇报一下?2×10=20,你是怎么算的?生:①2×9=18,9个2是18,10个2是20②看作2个10,就是20③2×1个十=2个十=20(2×1=2,2×10=20师:2×1的“1”表示的是……?)生说师板书算法。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教科书在编排上优化了知识结构,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迁移类推等能力的发展。
由于有前期笔算的经验,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对比与体验,让学生自主得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计算的要求来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小学阶段是最高难度的整数乘法运算了,学生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现象。
教学中,教师需在作业中收集典型错例,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寻找错误原因,组织订正,避免重复出错。
交流时,可采用同桌交换检查评改、同桌互说错误原因等方式,突出对错误原因的分析,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