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工艺知识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9.44 MB
- 文档页数:15
涂料基础知识及涂装工艺A1 涂料的组成A2 常用名词/术语B 板材知识C 产品知识D 施工工艺E 弊病F 弊病防治G 用漆量成本核算A1、涂料的组成涂料的组成包括:成膜物质(基料)、颜填料、溶剂、助剂。
一、成膜物质(基料):构成涂料的主要基础,是决定漆漠性质的主要因素,我们现在用的主要是树脂类成膜物质。
二、颜填料:使漆膜呈颜色和遮盖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漆膜的机械性质、耐久性及特种功能(防腐防污等)的细微粉末状物质。
颜填料分为着色颜料与体质颜料。
着色颜料:可使涂料显示各种颜色的物质,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即颜料):用于制造实色漆。
有机颜料(即染料):一般多用于透明本色漆。
体质颜料:又叫填料,指那些不具备有着色力和遮盖力的白色或无色颜料,能提高漆膜的厚度与体质,增强漆膜的耐磨性、耐光性和填充性,以降低成本。
三、溶剂:将其它物质溶解而形成均一相溶液体的物质。
溶剂的特性包括:溶解力、挥发速度、粘度。
溶解力:溶剂对不同的树脂溶解力不一样,对某种树脂溶解力很强,而对另一种树脂溶解力却可能很小,甚至不溶,这便是溶剂对树脂溶解力的相对性、选择性,因此正确选用溶剂必须了解每种成膜物质相应的溶剂品种,否则用错溶剂会造成涂料的混浊、沉淀、析出、失光、甚至报废。
挥发速度:挥发速度是指溶剂从涂层中挥发到空气中的速度。
挥发速度受溶剂沸点、环境温度、有效挥发面积、溶剂本身的表面张力、蒸汽压以及特定涂漆体系的性质等到许多因素影响。
A溶剂挥发快,有利于防止湿涂层的流挂。
B发速度适中,在涂层中继低沸点溶剂之后挥发,利于湿涂层的流平和形成致密膜层。
C溶剂挥发慢,在涂层中最后挥发,利于涂膜流平,并能防止漆膜在低温高湿天气下泛白。
3、溶剂的粘度:溶剂本身的粘度会影响到涂料的粘度、流平性、施工温度等性能。
溶剂的使用:溶剂在涂料生产、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成膜物正常的溶解、调整出合适的粘度,保证涂料的流平、润湿、干燥固化等性能达到工艺设计要求。
涂料工艺知识介绍涂料工艺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涂覆的一种工艺。
涂料工艺是工业生产中常应用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电子、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一、涂料种类涂料可以根据成分和用途进行分类。
根据成分分类,涂料可以分为油性涂料、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等。
1.油性涂料:油性涂料是以树脂溶液或树脂乳液为基料,添加颜料、填料、助剂等,并通过溶剂调配而成的涂料。
它具有干燥快、附着力强、硬度高等优点,但有较强的气味和挥发性,对环境污染较大。
2.水性涂料:水性涂料是以水为溶剂或分散介质的涂料。
它具有无毒环保、易于清洗、无污染等优势,但干燥时间长、附着力较弱、耐水性差等缺点。
3.粉末涂料:粉末涂料是一种以固体粉末颗粒为基料的涂料。
它可以直接施工,不需要溶剂,具有环保、经济、耐腐蚀等优点,但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根据用途分类,涂料可以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特种涂料等。
1.建筑涂料:建筑涂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表面装饰和保护。
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建筑涂料可以分为外墙涂料、内墙涂料、地坪涂料等。
外墙涂料要求具备耐候性、抗污染性等特点,内墙涂料要求具有装饰性和环保性能。
2.工业涂料:工业涂料主要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如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
工业涂料要求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产品的装饰要求。
3.特种涂料:特种涂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涂料,如防火涂料、防腐涂料、导热涂料等。
特种涂料主要用于特殊环境或特殊要求的场合,具有特殊的耐用性和保护性能。
二、涂料工艺流程涂料工艺通常包括前处理、涂料施工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流程。
1.前处理:前处理是指在涂料施工之前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锈蚀、清洗、除尘等。
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面的附着力,保证涂层与基材的牢固结合。
2.涂料施工:涂料施工是涂料工艺的核心。
根据涂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刷涂、喷涂、滚涂等。
3.后处理:涂料施工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烘干、固化、检验等。
涂料施工工艺
涂料施工工艺是指涂料在建筑、装饰及工业领域中的施工方法和步骤。
合理的涂料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涂料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涂料施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1. 表面准备
在进行涂料施工前,首先要进行表面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洁、修补和处理基层。
清洁工作主要是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污等清除干净,以保证涂料的附着力。
修补工作指的是对基层表面的裂缝、凹陷等进行修复,以保证表面平整。
处理基层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打磨、除锈、腻子等工艺。
2. 底漆施工
在进行涂料施工之前,通常需要先进行底漆的施工。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平整度和耐久性。
底漆的选择要根据基层材料和涂料种类来确定。
底漆的施工方式通常是采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的方式进行。
3. 中涂施工
中涂是指在底漆施工后,进行的第二层涂料的施工。
中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涂膜的厚度和均匀度,提高涂层的质量和遮盖力。
中涂的施工方式与底漆施工类似,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刷涂、辊涂或喷涂方式。
4.。
涂料工艺讲座(二)sujit2008.10(一)颜料分散工艺基础知识1.涂料的组成:树脂、颜料、助剂、溶剂。
2.分散:分散是用树脂、溶剂将成团的有机或无机颜料的聚集体破碎到原始粒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也叫润湿过程。
研磨过程是采用不同类型的研磨设备破碎粒子的过程。
最终的产品是调色浆。
从理论上讲每个颜料粒子应该被树脂、溶剂润湿(包覆)。
3.研磨设备的历史:碾磨机→球磨机→高速分散机(锯齿)→立式球磨机→单辊、双辊、三辊→砂磨机。
砂磨机的主要品牌有PRIMIER(美国), DRAIS(德国),NETZ(耐驰)立砂或卧砂;卧砂的主要品牌有INOUE(日本井上)、BUHLER(德国布勒)、SUN-YIN(台湾三尹)、PRIMIER(美国)。
台湾三尹的卧砂的价格比井上便宜50%以上。
布勒的卧砂最贵。
井上卧砂45,000RMB,三尹卧砂17,000RMB。
井上的研磨温度(45-55℃)控制比三尹(60-80℃)好。
卧砂研磨效率最高,锯齿高速分散剂可以用来分散软的颜料比如钛白粉、氧化铁黄。
4.颜料的种类: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体质颜料(重晶石、滑石粉)。
效应颜料主要有铝粉、珍珠粉、XIRALICS(默克)、贵妃昙(7525黑)等。
有机颜料、碳黑具有更细小的粒径。
因此具有高的吸油量,研磨时间比无机颜料长。
无机颜料具有大的原始粒径,低的吸油量,更易研磨。
这也是无机颜料可以用分散机分散的原因。
5.实验室评估(放大实验):任何新的颜料的研磨,技术部门应采用和车间研磨设备同类型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实验合格后,在车间生产一批小批量,接下来生产三批正常的订单。
订单的量取决于其需求量。
对于前三次的试生产的团队成员包括:生产、生产服务人员、技术、质控。
技术和质控的人员应在作业报告书上清晰的注明操作参数。
比如说采用什么设备。
生产人员不是专家,技术人员在拟定配方时,应该注明清楚内容,以便生产部门生产。
6.颜料载入量:有机颜料具有小的初级粒径(1-12μm),高的吸油量,颜料的载入量低,有机颜料以及碳黑的颜料百分含量为4-20%,需要更多的时间把他们破碎到原始粒子,通常需要8-20小时。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概述涂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具等领域的涂覆材料,它不仅能够提供保护和装饰效果,还能改善表面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涂料的性能与质量直接相关于其化学成分和工艺技术。
因此,涂料化学与工艺学成为涂料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涂料化学涂料化学主要研究涂料的成分和反应机理,以及涂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涂料化学成分包括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
树脂树脂是涂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决定了涂料的基本性能。
树脂可以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天然树脂主要来源于树木和植物,如松香、桐油等。
合成树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广泛应用于涂料行业中。
常见的合成树脂有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
颜料颜料是涂料中提供颜色和遮盖力的重要成分。
根据颜料的来源和性质,颜料可以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通常具有耐光、耐候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适用于户外环境。
有机颜料则具有丰富的颜色变化和艳丽的色彩效果,适用于室内装饰。
溶剂溶剂在涂料中起到稀释和调节粘度的作用。
常见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和稀释剂。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流平性和涂膜性能。
助剂助剂是涂料中的功能性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和加工过程。
常见的助剂包括分散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等。
涂料工艺涂料工艺是指涂料的加工和施工过程。
涂料加工的目的是将原料进行混合、分散和调整,获得符合要求的涂料配方。
涂料施工则是将涂料涂覆在被保护或装饰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均匀、牢固的涂膜。
涂料加工涂料加工的关键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和分散,以获得稳定的涂料体系。
常用的涂料加工设备包括搅拌机、研磨机、分散机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涂料施工涂料施工的方式和工具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刷涂、喷涂、滚涂等。
不同的施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涂料和表面材料。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涂料的厚度、涂布速度和干燥时间等因素,以确保涂膜的质量和效果。
1,涂料的定义。
什么是建筑涂料?涂料是一类应用于物体表面而能结成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的总称,这类材料多数是含有或不含颜(填)料的粘性液体或粉末状物质。
建筑涂料是涂料的一个类型,用于建筑物装饰或保护。
, 2,建筑涂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都起着什么作用?基本组成部分有:基料、颜料、填料、溶剂(水)、助剂等。
基料: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主要成膜物质。
基料的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他组分粘结成一体,当涂料干燥、固化后,能附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的连续而坚韧的保护膜。
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主导作用。
颜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着色颜料。
是一种不溶于水、溶剂或涂料基料的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能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介质中,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色层。
使涂膜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及所需要的各种色彩;还能增强涂膜本身强度;提高涂层的耐老化性、耐候性(防止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填料:次要成膜物质,又称为体质颜料。
对涂膜起“填充作用以增加涂膜厚度;能提高涂膜的耐久性、耐热性;提高涂膜表面硬度;降低涂膜的收缩;降低涂料成本等作用。
溶剂(或水):辅助成膜物质。
液状建筑涂料的主要成分。
液状涂料依靠溶剂或水分的蒸发,涂料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溶剂或水最后并不存留在涂膜中。
与涂膜形成的质量和涂料的成本有关。
助剂:辅助材料,为改善涂料及涂膜的性能而添加的化学试剂。
通常加入量很少。
对产过程、贮存过程、施工成膜过程、涂膜性能发生作用。
,3,建筑涂料依据什么原则分类的?按基料的类别分类:无机涂料、有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按涂膜厚度及质感(形状)分类:平面涂料,砂壁状涂料,复层涂料等。
按在建筑物上的使用部位分类:内墙涂料、外墙涂料、地面涂料、顶棚涂料等。
按使用功能分类:装饰性涂料,特种功能性涂料4、简述建筑涂料的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发展的总趋势(1) 向低VOC方向发展。
减少VOC的含量,满足环保法规要求,所以大力发展高固体分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2) 建筑涂料向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装饰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研究开发使涂料具有特殊功能的树脂和助剂(3) 建筑涂料向高性能高档次发展:进一步的开发应用中高档的丙烯酸酯涂料,聚氨酯涂料;发展高含氟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等高耐候性涂料。
油漆工艺知识第一部分油漆基料在涂料工业中,油类(主要是植物油)是一种主要的原料,用来制造各种油料加工产品,如:清油、清漆、色漆、油改性合成树脂漆以及作为增韧剂使用。
在目前的涂料生产中,含有植物油的油漆品种,仍占极大的比重。
一、油脂根据油料来源可分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
动、植物油料属于醑类油,矿物油属于烃类油。
酯类油又分为饱和脂肪酸酯及不饱和脂肪酸酯。
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涂料制造应用最多的原料油。
根据油类干燥的性质,可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及不干性油三类。
1·千性油这一类油的涂膜具有较快的干燥性,所谓干燥性,实标上是在涂层表面形成一种不易软化和不易溶解涂膜。
其涂膜的形成是由于这种油脂在空气中氧化的结果。
形成的涂膜不易溶于常用有机溶剂中。
这类油脂有桐油,亚麻仁油,苏籽油等。
2·半千性油这一类油的涂膜干燥速度较慢,干燥后的涂膜能重行软化及熔融,比较容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这类油脂有大豆油,玉蜀黍油,葵花籽油等。
3.不午性油这类油的涂膜不能自行干燥,不能形成涂膜。
这类油脂不适于单独作为防护之用。
但可与千性油或树膳混合制造涂料。
如蓖麻油,椰子油,花生油,可可油等。
在实际应用中,均按碘值高低来鉴别油的千性,即动植物4.油的碘值,一般在140以上者称为千性油,在100以下者称为不干性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半千性油。
这三种油在涂料制造中都有应用。
油料所以具有不同的干燥性,主要与它所含不饱和酸的双键数目及其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具有共轭双健的油分子(即双键与单键相间结合)比以隔离双键的油有着较快的干燥速度,但实际上油类分子中的双键大多以隔离的形式而存在。
因之,用化学方法将其脂肪酸的结构转变为共轭双键结台是改善油类干燥性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涂料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同时对于涂料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只依靠天然的干性油及半千性油,巳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现已通过下列途径来得到更多性能良好的干性油:(1)在某种催化荆的存在下,将油分子中的隔离双键转变成共轭双键,以提高油的干燥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