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油墨助剂的作用及关系油墨是印刷的主要耗材,由颜料、连结料及助剂等组成的。
在印刷中,为了使油墨适应各种印刷与工作环境,时常要对油墨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改变油墨的某种性质。
调整油墨的墨性必然要使用相关的助剂,而且助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油墨的各种指标。
因此了解各种助剂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是必须的,这是正确调整墨性的前提。
1.调墨油调墨油是用合成树脂、干性植物油及高沸点煤油炼制而成。
我们平时常用6号油来稀释油墨,增加油墨的流动度,降低黏性,使油墨在不同温度、不同环境中正常工作。
2.干燥剂干燥剂在印刷油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材料,由钴、锰、铅等金属盐类混合而成。
它的加入可促进印刷中墨层的干燥速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油墨向纸张内部的渗透,从而使印出的产品光泽度提高。
3.撤淡剂撤淡剂是由白油、维力油、亮光浆等组分构成。
它主要用于配制淡色油墨的调配。
例如:淡红色,是以撤淡剂为主,略加桃红或桔红;淡蓝色,以撤淡剂为主,略加孔雀蓝。
总之,撤淡剂是在不影响油墨的稠度、黏度及流动性的前提下使油墨的色相变淡。
4.撤黏剂撤黏剂是由硬脂酸铝、白凡士林、树脂油等配制而成。
加入油墨中可降低油墨的黏性,尤其用于印刷彩色封面或各种铜版纸的油墨。
在印刷过程中,根据所需不同要调整去黏剂的用量。
总之,油墨的各种辅助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印刷状态下有不同的功效,与油墨的印刷适性及最终印刷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印UV油墨一、前言UV油墨以起独特的优点在诸多行业越来越广泛地获得应用。
由于UV油墨具有不含挥发性溶剂、无臭味、无刺激、流平好、不堵网、固化速度快、固化膜坚韧、耐水性强、耐溶剂擦洗、附着牢度佳,色彩鲜艳的特点,满足网印墨层厚重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用在许多需要较厚的油墨才有良好表现的特定场合,如发泡油墨、皱纹油墨等。
网印用UV油墨的原材料基本上也是生产其它UV油墨的原材料、树脂等。
二、种类及特点1.UV冰花油墨UV冰花油墨为无色透明或有色油状流体,在紫外线照射下,墨层逐渐收缩,形成大小及不一的冰花裂纹图案,有强烈的闪光效果和立体感。
UV涂料基本知识-UV涂料各项性能及其影响因素1、粘度粘度指涂料在外力(压力、重力、剪切力)作用下,其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能力,即涂料流动的阻力。
一般测量的为相对粘度,数值与温度有关,直观感觉是涂料的“稀”、“浓”程度。
由于UV稀释剂同样参与交联成膜,因此,UV涂料的粘度与涂料的固含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施工方法需要不同粘度的涂料。
调节UV涂料粘度的主要方法是配方设计中调节UV树脂和单体(UV稀释剂)的比例。
施工中也可靠提高温度改变粘度。
喷涂漆采用有机稀释剂来调节粘度。
粘度试验按GB1723-93标准执行。
固含量指涂料中不挥发成份的含量,即施工后留下成膜成份的含量。
其试验方法为:称取0.5g 左右样品于器皿中,铺展成均匀的湿膜,用3KW中压汞灯一支,灯距26cm的条件下以实干的传输速度固化成膜后,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
表示式为:涂料固含量=涂料固化的重量/涂料固化前的重量*100%对UV涂料而言,涂料的粘度与固含量无关。
检验按GB/T1752-88进行。
3、固化速度(1)固化速度的概念涂料由“湿膜”变成“干膜”的过程称为“干燥”或“固化”,固化的快慢即固化速度。
对UV涂料来说,固化速度是指涂料在一时间段里,吸收UV能量后的聚合速度。
(2)试验方法为:Ⅰ 试板制备:在实际使用基材上按本企业”涂装制板规程”方法制板;Ⅱ 试验方法:按标准要求打开紫外灯,将试板置于传送带上,调整传送带速度,漆膜实干时最大的传送带速度即为固化速度(3)影响固化速度的因素Ⅰ 涂料因素一般,涂料中光引发剂量越大,树脂比例越大,单体的官能度越高,即在同样时间里吸收的UV 能量越多,固化速度越快。
Ⅱ UV灯及灯距离的影响UV灯功率越高,UV频率段与引发剂吸收频率段越匹配,灯光与辐射面距离越近,即吸收UV能量越大,固化速度越快。
Ⅲ 涂覆面移动速度的影响涂覆面吸收UV能量与其在灯光下的时间成线性关系。
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UV涂料⼯艺异常与解决⽅法第⼀部分 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什么是UV涂料?UV涂料是指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Ultraviolet curing coatings,)即利⽤紫外线作为固化能源,在常温下快速交联成膜的树脂涂料。
UV油墨为印刷⽤ V固化树脂。
⼆. UV涂料发展简史UV涂料是六⼗年你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德国拜⽿(Bayer)九六⼋年研制开发出第⼀个UV涂料产品,其商品名称为(Rosdydalay),主要要组成物为不饱和聚酯和苯⼄烯。
这种类型的光固化树脂固化速度慢,贮存性不好,⽽且苯⼄烯⽓味.毒性较⼤。
因此,已逐渐被淘汰。
但由于其成本低廉,仍有部分市场。
七⼗年代初,美国sun化学公司开发出了丙烯酸酯单体和多功能团丙烯酸酯及各种贮存性良好的光引发齐的陆续商品⼈,光固化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三. UV涂料(油墨)的基本组成UV涂料有六个组成部分1. 紫外光固化的合成树脂(或齐聚物):包括不饱和聚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
2. 可紫外光固化的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分为单官能度与多官能度两类:A;单官能活性稀释剂主要是苯⼄烯.丙烯酸单酯.烯丙基醚类等。
其主要作⽤是作为降粘剂,对涂层性能也有⼀定影响。
B:多官能活性稀释剂有双官能度.三官能度及多官能度等。
其作⽤是在不使体系的粘度增加的前提下,提⾼涂膜的交联密度。
当然,通过选⽤不同类型的多官能度活性稀释剂,可以部分改变涂膜的性能。
3. 光引发剂:光引发剂也称光敏剂。
光敏剂的作⽤是在近紫外的激发下产⽣⾃由基,它对光敏感⽽对热稳定。
包括芳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
4.固体填料:包括颜料,消光粉,耐磨粉等待。
5.涂料助剂:包括流帄剂,消泡剂,分散剂等待。
6.有机溶剂﹕调整粘度光泽度等作⽤第⼆部分 UV涂料各项性能的检测⽅法,质量缺陷及施⼯影响⼀. 涂料性能1. 涂料性能产品外观和透明度试验按GB 1721-79标准⾏。
、紫外光固化油墨(UV油墨)在包装柔印中,如今UV油墨的应用越来越多。
UV柔印油墨安全可靠,使用中无溶剂排放,不易燃,不污染环境,适于印刷食品、饮料、烟、酒、药品等卫生要求较高的商品包装。
另外,其有效成分利用率高,可以近乎100%地转化为墨膜,被认为是一种印刷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的环保型产品,普遍应用于各类纸张、铝箔、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印刷。
1.UV油墨的主要特点(1) UV油墨经紫外光照射后可迅速固化,而印刷机或印版上的UV油墨在未经紫外光照射前是不会固化的,即机上不干,印后即干。
在柔印中,UV印品之所以能获得用其他油墨无法获得的印刷效果,就在于UV油墨可在紫外光照射下瞬间固化,因此印刷、烫印、模切及其他印后加工等都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联机完成,从而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特别适用于机组式柔印机。
(2) 干燥装置简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印后可立即进行后续加工。
(3) UV油墨的固化过程是光化学反应过程,是由线形结构变为网状结构的过程,所以印刷墨层具有耐水、耐醇、耐磨、抗老化等许多优点,这是其他各类油墨所不及的。
UV油墨的耐划和耐化学腐蚀性,正是标签组合印刷的主要要求之一。
UV油墨的固化原理还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印刷非吸收性承印材料。
(4) 无溶剂挥发,印迹固体成分高,用墨量小,综合成本低。
同一柔印产品,UV油墨的用量不及水墨的50%。
但由于油墨浓度高,所以必须采用封闭型的墨槽,同时要增加调整油墨黏度的调温系统,为了防止承印物发生热收缩,还需要配备UV灯冷却系统。
(5) UV油墨颗粒细,浓度高,印刷过程中不改变物性,无溶剂挥发,黏度稳定,所以印刷适性好,印刷质量高,不易糊版、堆版,可用较高的黏度印刷,而且墨层附着牢固,网点清晰度高,阶调再现性好,墨色鲜艳光亮而且均匀,某种颜色的UV油墨一旦调好,印刷前仅需要很少的调整和准备时间,特别适合专色及大面积实地印刷。
由于UV油墨使得印刷品的墨色一致性和质量一致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以前在柔印中很难印刷的一些图案也能够很好地复制出来,比如在一块大面积的实地区域内印刷几个或者几行非常细小的阴文。
uv油墨成分
UV油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墨,其成分包括以下主要组成部分:1.光敏物质(Photoinitiator):光敏物质是使UV油墨能够在紫外线
照射下固化的关键成分。
它们能够吸收紫外线并释放能量,引发油墨中的聚合反应。
2.梳聚物(Oligomer):梳聚物是具有低粘度和高固体含量的预聚
合物,是油墨的主要成膜物质。
它们通过紫外线固化反应,形成油墨的固体部分。
3.单体(Monomer):单体是梳聚物的基本成分,通过聚合反应与
梳聚物反应形成聚合物,增加油墨的黏度和流动性。
4.发色剂(Colorant):发色剂赋予油墨所需的颜色和颜料特性。
根
据需要,可以使用有机色素或无机颜料。
5.助剂(Additive):助剂是为了改善油墨性能而添加的辅助成分。
例如,防止沉淀、改善流动性、增强附着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UV油墨成分可能因制造商而异,根据不同的应用和性能要求,油墨的具体配方会有所调整和改变。
因此,在使用或了解特定的UV油墨时,最好参考相关的产品说明书或与制造商直接联系以获取准确的成分信息。
UV油墨常识紫外线油墨即UV油墨是利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辐射,通过瞬间的光化学反应聚合固化。
UV固化型油墨,最初是1969年在美国被应用于厚板纸印刷。
1971年日本开始应用于金属印刷和不干胶印刷。
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环保型油墨,以瞬间固化、不含挥发性溶剂、应用简单方便等特性迅速占领包装印刷市场。
目前,在劲嘉事业本部的生产车间内,UV油墨使用已占有很大比例。
为了让UV 油墨的效用能更加充分得到利用,下面将针对UV油墨的基本组成和UV光源做详细介绍。
一、UV油墨的组成UV油墨的主要成分是聚合性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辅助成分是着色颜料、填料、添加剂(流平剂、消泡剂、阻聚剂)等。
1.聚合性预聚物聚合性预聚物是决定UV光油涂层性能的重要成分,是UV油墨中最基本成分。
它是成膜物质,其性能对固化过程和固化后墨膜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根据骨架结构来分类。
骨架结构影响涂层硬度、耐摩擦性、附着性、耐光性、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等。
预聚物,从结构上看,齐聚物都为含有“C=C”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树脂,如含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
主要有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醚丙烯酸酯树脂、聚丙烯酸丙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几种树脂类型。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光固化速度丙烯酰基最快,故齐聚物大都为丙烯酸树脂。
2.感光性单体(活性稀释剂)UV油墨和UV光油在涂布时需要有适应涂布机的黏度,一般是通过添加20%~80%的单体来降低预聚物的黏度,同时单体自身发生聚合,成为固化膜的一部分。
活性稀释剂也叫交联单体,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它在油墨中的作用是调节油墨的粘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
活性稀释剂结构上也是合有“C=C”不饱和双键,可以是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和烯丙基,鉴于丙烯酰基光固化速度最快,因此目前使用的活性稀释剂大多是丙烯酸酯类单体。
由于含有丙烯酰基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官能团、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三类,官能团活性稀释剂,稀释效果和固化速度都不同。
UV油墨知識UV油墨紫外线固化型油墨UV油墨是一种通过紫外线照射机后瞬间固化且形成皮膜物性优秀的油墨,敝公司至今为止积极的对UV油墨进行研究开发,充实了其品种与性能,以适应越来广泛的需求。
在此就UV油墨的一般事项作一些详细的说明。
1,UV油墨的使用法①室内温度的调整UV型油墨具有随气温的变化其粘度发生激剧变化的性质,这种粘度变化会对印刷适应性及印刷膜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油墨温度降低的时候,粘度上升,膜厚变厚。
油墨的粘度变太高,丝网的透过性退化的话,印刷厚发生发泡和气孔许多的印刷结果。
所以,在印刷之际请尽量让室温保持恒温。
一般以18~25℃为宜。
一部分的油墨,印刷现场的湿度高的时候吸湿,会发生增粘和凝胶等问题。
这时,清使用空调或除湿机处理问题。
②网版用通常的有色油墨时,请使用300网目以上,溶胶厚10μm以下的版。
在这种条件下印刷出来油墨膜厚是10~12μm。
印刷面积可达70~90m2/kg。
印刷无色清漆的话,使用低网目的版也能印刷出厚膜结果,可根据用途选用网版。
③刮刀请使用硬度为65~80的聚氨酯刮刀,边缘磨锋利。
油墨中所含的单体会引起刮刀的膨润,务必进行研磨或进行刮刀反转等必要的处理。
④粘度调整充分搅拌后从油墨罐中取出后即可直接印刷使用。
根据用途若有必要降低油墨粘度的话。
请添加10%以内的稀释剂。
反之若有必要提高粘度后印刷的话,请拌入消光清漆(高粘度;增粘性)或添加JA-244;JAR-20等粉末消光剂,在充分搅拌后印刷使用。
⑤浓度调整调整浓度时,请添加透明清漆(CLEAR),或无色浓度调整剂(EXTENDER)⑥光线的影响在印刷过程中或版的洗净过程中,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版的油墨。
荧光灯的光线,只要不是非常近的话,一般无问题。
⑦标准固化条件各系列油墨都有各自的标准固化条件。
请参考各系列油墨产品说明书中记载的标准固化条件。
⑧预备测试正式印刷中的固化条件,因印刷材料,印刷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UV照射机的厂家与机种不同,也会造成固化性的差异。
uv油墨的构成UV油墨是一种使用紫外线辐射固化的油墨,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光固化速度、优异的耐磨、耐化学性以及较高的色彩稳定性。
这种油墨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和涂料行业。
本文将介绍UV油墨的构成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UV油墨的主要成分UV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光引发剂、单体、稀释剂、增稠剂和辅助添加剂等。
光引发剂:光引发剂是推动紫外线辐射固化反应的关键成分。
常用的光引发剂有苯基硝酸酯、酮类光引发剂和芳族胺类光引发剂等。
单体:单体是构成UV油墨的主要原料,其是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的基本单位。
常用的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类单体和环氧基单体等。
稀释剂:稀释剂用于调整UV油墨的粘度和流变性能,以便适应不同的印刷和涂料工艺。
常用的稀释剂有丙二醇和乙二醇等。
增稠剂:增稠剂用于增加UV油墨的黏度,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刚性,使其更易于印刷和涂料操作。
常用的增稠剂有黏土和二氧化硅等。
辅助添加剂:辅助添加剂用于调整UV油墨的性能和改善其应用特性。
常用的辅助添加剂有消泡剂、抗氧化剂和防黄剂等。
2. UV油墨的参考内容(1) Z. Liu等在《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UV coatings based on bio-based monomer: Cystinebis(methyl acrylate)”的研究论文。
文章探讨了利用生物基单体——半胱氨酸双(甲基丙烯酸酯)制备UV涂料的方法。
该研究表明,使用半胱氨酸双(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UV涂料,该涂料具有较高的抗折、硬度和耐磨性。
(2) B. M. Durham等在《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UV-curable materials: New polymer chemistry and novel formulations”的综述文章。
第一章UV涂料第一节简介一、涂料的定义一般而言,涂料就是能涂覆在被涂物件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涂膜的材料,它即可以是无机的,也可以是有机的。
有机高分子涂料是涂料的主要品种。
涂料俗称油漆。
UV涂料是指采用紫外光辐射固化的树脂涂料,即利用紫外光作固化能源,在常温下快速交联成膜的高分子树脂涂料。
二、UV涂料的基本组成UV涂料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以可紫外光固化的合成树脂(又称低聚物或预聚物)为基础,加入特定的活性稀释剂(又称活性稀释单体)、光引发剂(又称光敏剂)和多种添加剂(助剂)配制而成。
各组分的功能是:光引发剂吸收UV能量,引发聚合;合成树脂涂料的主体,决定着固化后涂层的主要性能;单体调整涂料的粘度,并参与固化反应,影响涂层的性能;添加剂不同添加剂起不同作用,如颜料、稳定剂、消泡剂、流平剂等。
三、UV涂料固化机理涂料中的光引发剂在UV辐射下,吸收UV能量发生激活,导致分子断裂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涂料中含不饱和双键物质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各类聚合反应),形成固化了的体型结构。
四、UV固化的优势和局限性1、优势(1)速率快,有利于流水线生产液态的涂料最快可在0.05~0.1S的时间内固化,较之传统的须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固化的热固化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半成品堆放空间,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此外,由于是常温固化,可避免热敏基材因高温可能受到的损伤。
(2)费用低UV固化耗能小,同时UV涂料固含量高,使得材料实际消耗量大幅度减少;此外,UV固化设备投资相对低,厂房占地少。
(3)污染小UV涂料基本不含VOC(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友好,施工现场不易产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4)涂层性能优异涂层是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膜,因而综合性能优异。
2、层限性(1)固化面受限制光是直线传播,所以需固化面以平面和微凸面为宜,而可能产生光阴影的凹面和多维表面难以一次固化或固化困难。
(2)涂装工艺难度大UV涂料表面能大,对基材润湿相对较差,另外由于UV固化是瞬间产生,涂层内应力大,使涂层间的附着力差,还有由于速率快,涂料消泡、流平时间短,易产生表面缺陷。
UV涂料工艺异常与解决方法
第一部分 UV涂料(油墨)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UV涂料?
UV涂料是指紫外光固化树脂涂料(Ultraviolet curing coatings,)即利用紫外线作为固化能源,在常温下快速交联成膜的树脂涂料。
UV油墨为印刷用 V固化树脂。
二. UV涂料发展简史
UV涂料是六十年你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德国拜耳(Bayer)九六八年研制开发出第一个UV涂料产品,其商品名称为(Rosdydalay),主要要组成物为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
这种类型的光固化树脂固化速度慢,贮存性不好,而且苯乙烯气味.毒性较大。
因此,已逐渐被淘汰。
但由于其成本低廉,仍有部分市场。
七十年代初,美国sun化学公司开发出了丙烯酸酯单体和多功能团丙烯酸酯及各种贮存性良好的光引发齐的陆续商品人,光固化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三. UV涂料(油墨)的基本组成
UV涂料有六个组成部分
1. 紫外光固化的合成树脂(或齐聚物):包括不饱和聚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
2. 可紫外光固化的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分为单官能度与多官能度两类:
A;单官能活性稀释剂主要是苯乙烯.丙烯酸单酯.烯丙基醚类等。
其主要作用是作为降粘剂,对涂层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B:多官能活性稀释剂有双官能度.三官能度及多官能度等。
其作用是在不使体系的粘度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涂膜的交联密度。
当然,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多官能度活性稀释剂,可以部分改变涂膜的性能。
3. 光引发剂:光引发剂也称光敏剂。
光敏剂的作用是在近紫外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它对光敏感而对热稳定。
包括芳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
4.固体填料:包括颜料,消光粉,耐磨粉等待。
5.涂料助剂:包括流帄剂,消泡剂,分散剂等待。
6.有机溶剂﹕调整粘度光泽度等作用
第二部分 UV涂料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质量缺陷及施工影响
一. 涂料性能
1. 涂料性能
产品外观和透明度试验按GB 1721-79标准行。
常见问题有涂料杂质,结块,起皮,填充物沉底严重等。
2. 涂料颜色
产品颜色试验按GB/T 1722-92标准进行。
常见问题有颜色变深,变浑浊等。
3.涂料粘度
产品粘度试验按GB/T 1723-93标准进行。
一般测量的为相对粘度,数值与温度有关,涂料粘度是指涂料是指涂料的稀.浓程度,一般根据不同的用途及不同的施工方法来设定。
调节粘度的方法主要是调节UV树脂与UV稀释剂的比例。
由于UV稀释剂同样参与交联成膜,因此,UV涂料的粘度与涂料的因含量没有必然的联。
4.涂料细度
产品细度试验按GB 1724-79(89)标准进行。
衡量填充粉料的分散情况。
5.涂料酸值
产品酸值按HG-2-569-77标准进行。
6.涂料固含量
固含量是指涂料不挥发份的含量。
其试验方法为:称取0.5g左右样品于养皿中,
铺展成均匀的湿膜,在3KW中压汞灯一支,灯距26cm的条件下以实干的传输速度固化成膜后,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
涂料固含量=涂料固化的重量/涂料固化前的重量*100%,涂料的固含量与涂料的粘度无关。
7.涂料固化速度
固化速度是指涂料固化(干燥)的快慢。
其试验方法为:
1试板制备:在实际使用基材上按本企业”涂装制板规程”方法制板;
2试验方法:按标准要求开紫外灯,将试板置于传送带上,调整传送带速度,漆膜实于时最大的传送带速度即为固化速度小针眼气泡:与涂料的消泡性能,施工粘度,流帄温度及时间有关桔皮:与涂料的流帄性能及涂层厚度有关流挂及厚边:与涂料的粘度及涂层厚度有关黄变,失光,气泡及开裂:与涂料本身性能,底层涂料及 UV固化条件有关移印外观不良:扩散,起皱,胶头印等等。
8.光泽度
在实际基材涂装样板上(另有规定除外)按GB 9754-88标准进行。
不同应领域对UV漆的光泽度要求不一样。
哑光涂料靠哑光粉增加表面粗糙度来降低光泽度,光泽度与涂料中的哑光粉含量有直接关系。
另外,施工方式及施工工艺也可有限改变涂膜光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亚光UV漆的光泽与紫外灯的光强及灯距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的规律是紫外光强趋大,则光泽度趋高;灯距(灯与板材的距离)趋小,相当于光强趋大,也使光泽度增加。
因此,用户可采用调节灯距的方法来调节所需的光泽。
光泽度的测定采用光泽度测定仪。
9. 硬度
硬度由树脂及单体的分子结构及交联密度决定,UV漆的硬度普遍好于其它漆种,一般最低均可达2H以上。
检测硬度的客观方法是按GB/T 6739-1996将UV漆涂布于马口铁板之上,控制漆膜厚度为13+3um和13-3um然后检测其铅笔硬度。
但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表观硬度来衡量UV漆的硬度。
所谓表观硬度是指UV漆涂布于各种材质上的硬度,这往往不太客观。
因为即使是同一种涂料,在不同的材质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表观硬度;同时,当涂膜的厚度不一样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硬度,涂膜趋厚,表观硬度趋高。
一般来说,涂膜硬度与柔韧是两个矛盾的因素,涂膜太硬时,则脆性较大,容易开裂。
此外,硬度与耐磨性并不完全成正比。
如UV固化不完全,将影响涂膜硬度。
10. 附着力
附着力由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物理咬和及化学键组成。
底漆一底材之间的附着:一般来说UV漆与木材.竹材.PVC塑料.ABS塑料及某些金属之间有着良好的附着。
第三部分 UV光油常见异常原因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