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心理干预临床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探究【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促进自然分娩中助产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需分娩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以传统常规护理为基础,增加心理护理。
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心理护理是否具有效性。
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分析,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概率基本相同,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助产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具有帮助作用,使患者减少手术伤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应用效果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发现,自然分娩会受到产力、产道、胎儿以及产妇的精神心理这四大因素的影响[1]。
一般情况下,只要产妇的这几种因素保持正常,就可进行自然分娩。
但由于我国曾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属于初产阶段,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从而导致产妇怀孕期间情绪较为敏感。
并且通过社会媒体对于分娩疼痛的过度宣传,使产妇拒绝自然分娩,而选择更加快捷的剖宫产[2]。
而对于近年来产妇分娩情况统计,多数初产妇均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
其实这种手术对母体的伤害较大,会致使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降低生活质量。
同时医学界也对促进自然分娩开展了相关研究,希望尽早解决难题。
本次研究针对助产士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效率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需分娩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共28例,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25.26±3.32)岁,孕期37—40周,平均孕期(38.56±1.65)周;而研究组以传统常规护理为基础,增加心理护理,共28例,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65±4.48)岁,孕期39—42周,平均孕期(39.16±1.73)周。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本次120例产妇均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所收治,按照抽牌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
结果:参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6.67%,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6.67%;而且参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都明显的高于观察组产妇,组间各项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对于产妇自然分娩有着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助产心理护理(midwifery psychology)是助产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妊娠、分娩、产褥期中孕产妇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校正孕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充分引导、调动、激发孕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和保障母婴安全,顺利完成妊娠、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的一门学科。
分娩不仅是女性正常生理现象,也是其转换自身角色的关键阶段[1]。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自然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如果能够顺利的自然分娩就能够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进一步促进产妇机体康复,而且也能进一步保障新生儿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
可是,现如今产妇对于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觉得分娩是十分可怕的过程,很容易会因为不良心理而影响分娩结局与过程[3]。
为此,助产士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本文也是就其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120例产妇均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所收治,产妇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36岁,平均年龄为(28.44±5.76)岁;孕周最短37周,最长41周,平均为(39.03±1.34)周;经产妇有32例,初产妇有88例。
浅谈助产士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发表时间:2012-12-26T10:14:2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李梅珍[导读] 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李梅珍(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450012)【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321-0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
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1]。
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我院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待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由于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希望被重视,渴望陪伴。
诸多因素使产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1.1恐惧、焦虑心理:首次经历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关知识,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产,害怕畸形,怕胎儿会发生危险,都会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
1.2依赖心理:许多待产妇因阵痛煎熬往往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母亲和丈夫,特别是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
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要求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1.3择优心理:待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盼望有高超助产技术及助产士为其接生,对她不满意或不了解的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合作,不予配合。
1.4自尊心理:待产妇往往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现为情绪激动或沉默不语。
助产士心理改善自然分娩结局及产妇情绪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助产士心理改善自然分娩结局及产妇情绪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410例自然分娩产妇,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后入院)和对照组(先入院),各20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妇产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助产士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心理状态。
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更低(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则差异较小(P>0.05)。
结论: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助产士心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缓解产妇心理情绪,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情绪;分娩结局;助产士;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指胎儿及附属物从临产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虽然自然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其本质仍属于强烈的应激事件,产妇对于分娩知识不了解,受疼痛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能对产程、分娩结局等产生负面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为410例自然分娩产妇,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后入院)和对照组(先入院),各205例。
所选患者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分别为(28.95±1.31)岁、(29.08±1.40)岁,孕周分别为(39.28±1.19)周、(39.32±1.26)周,两组上述资料差异小(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告知产妇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项,协助产妇完成各项检查,做好生命体征监护。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助产士心理干预:(1)确保病室环境安静舒适,以便于产妇休息,可由1名家属陪同产妇。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到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筛选后将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
结果:观察组样本接受助产士心理护理,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助产士心理护理的开展对于调节产妇心理状态和改善产妇分娩情况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临床效果作为女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妊娠以及分娩对于产妇的心理以及生理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此过程中,产妇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导致其处于高应激状态,这样的状态会对产妇的分娩以及分娩后的恢复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同时也会威胁胎儿的健康。
为了更好的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为产妇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对样本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将样本筛选的范围确定为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选择其中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共计86例,产妇的年龄为23岁至36岁(平均27.6岁),筛选样本的过程中,保证所有产妇均经过临床检查为正常妊娠,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存在妊娠合并症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产妇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
1.1.方法1.对照组为产妇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待产过程中以及分娩过后为其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同时对产妇说明产后恢复的各项注意事项,在产妇待产期间,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的产程进程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监测胎心变化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保证分娩顺利进行,同时保证产妇的安全。
对自然分娩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研究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及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50例。
对产妇分娩前后进行SAS测量。
结果分娩前两组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干预组干预前的SAS(45.67±1.43)显著高于干预后的(38.1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76,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38.17±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24±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6,P<0.05)。
干预组的自然分娩率(86%)显著高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5,P=0.011)。
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
标签:自然分娩率;心理干预;焦虑程度;疼痛值虑和恐惧等均可使产妇的疼痛值大大升高,增加分娩的痛苦,也增加了自然分娩的失败率[1]。
因此加强产妇心理干预护理,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主动能动性、消除恐惧和焦虑、降低产妇分娩的疼痛,对于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效果[2]。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所以将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待产的健康初产妇100例,年龄21~32岁,平均(25.0±2.5)岁,孕38~42周分娩,平均(39.10±1.22)周,本组初产妇既往无不良孕产史,也无严重的妊娠以及内科的合并症。
将100例初产妇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1.2 方法对照组50例产妇按照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待产分娩。
促进自然分娩护理中应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以及在促进自然分娩护理中所发挥出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待产产妇,共56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按照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护理服务。
另外,将助产士心理护理增加使用于其中的28例患者护理中,视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在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第一产程、分娩后出血量的比较中,观察组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结论:强化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力度,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确保产妇情绪上的稳定,在各个产程中,听取助产士的建议与指导,帮助其顺利生产,提供自然分娩率,形成良好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促进;应用效果前言:怀孕几乎是每一位女性需经历的过程,怀胎十月,最终迎来新的生命。
对孕妈来说,也将意味着自己角色的转变,成为孩子的母亲。
不过,分娩的过程往往是十分痛苦的,这也是许多产妇害怕之处。
不过,过度的担心、焦虑并不利于产妇的生产,甚至还会延长产程,增加产妇身体的消耗。
基于此,在产妇分娩的前、中、后,相关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力度,在全面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心理干预方案进行规划,确保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改善产妇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帮助产妇顺利生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6例待产产妇,在产妇护理中,根据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无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
其中,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产妇共28例,年龄最大不超过35岁,最小不低于22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29.85±1.24)岁,孕周最长42周,最短37周,平均值为(39.42±0.14)周;应用助产士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年龄最大34岁,最小23岁,孕周最长41周,产妇年龄、孕周对应平均值为(28.55±1.57)岁、(38.57±1.34)周。
助产士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改善作用目的:研究助产士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例自然待产的单胎初产妇,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对他们进行助产士心理干预,另外90例则采用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
研究与分析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助产护士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孕妇在分娩时的恐惧以及焦虑心理,让他们以更加平静的心态来进行分娩,两组产妇的产程、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结论:助产士心理干预是一种比较优质的临床护理措施,它对于降低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的恐惧与焦虑、缩短产妇产程、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概率、降低产妇剖宫产概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能起到很大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标签:助产士心理干预;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为了完成本次研究,我们随机抽取了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例自然待产的单胎初产妇,再从这180例产妇当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助产士心理干预,另外90例则进行常规分娩,得出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把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例自然待产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进行助产士心理干预,另外90例则采用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
两组孕妇均无绝对剖宫产特征,他们的年龄都在21~25岁之间,身高在150cm~165cm之间,体重在50kg~65kg之间,孕周在38周~41周之间,新生儿体重在2450g~3700g之间,这些项目的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观察组的分娩过程中,我们为他们安排了比较专业的助产心理干预人员,他们性格活泼开朗,服务态度良好,并且临床工作经验在三年以上,业务能力非常强,本身自己都有过生育经历,对生育过程比较了解,沟通与交流能力非常强。
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严格抽选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240例住院待产产妇,依据产妇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时间与产后2h出血量。
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达81.67%,有22例因无法忍受疼痛或产科指征而中转剖宫产,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2.50%,有45例中转剖宫产,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7.13±1.59)h,产后2h出血量为(184.50±46.78)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有利于产程顺利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关注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272-02分娩虽然是女性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但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自然分娩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这也导致许多产妇自主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1]。
剖宫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但是剖宫产手术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能否安全顺利的进行自然分娩,不仅取决于产妇妊娠情况及身体素质,而且与其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若产妇邻近分娩时出现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就会倾向选择剖宫产,从而影响自然分娩成功率[2-3]。
笔者对24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开展研究,旨在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10月,所选病例均在我院住院待产,且为单胎头位妊娠,经入院综合评估符合自然分娩条件,无剖宫产绝对指征。
促进自然分娩中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作用研究发表时间:2018-08-07T13:35:25.4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作者:刘红兰[导读] 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刘红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目的: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给予助产士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100例,对比两组分娩情况与满意度与助产士对产妇满意度的反馈。
结果: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率(87.0%)高于对照组(44.0%),护理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75.0%),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助产士产妇的自我价值感与归属感强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
结论:助产士给予产妇心理护理提高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实现助产士自我价值,提高助产士归属感,同时影响二胎政策开放后下一代人的质量,对人类生育优质发展存在持续性影响。
【关键词】自然分娩;心理护理;助产士【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052-03 经阴道自然分娩是人类分娩的基本方式,与剖宫产相比具有更高安全性。
但自然分娩的不适感影响了自然分娩的普及。
本次研究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度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改善产妇分娩体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经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中年龄22~38岁,平均(28.7±1.8)岁;孕周38~41周,平均(39.7±0.2)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9例。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为了促进产妇的分娩顺利性和分娩质量的提升,研究就助产士心理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100例待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各项对比数据之间明显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产妇分娩期间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安抚产妇的情绪状态,提升分娩质量。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引言:分娩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指妊娠期满28周后,胎儿和附属物自临产开始至完全娩出母体的过程,在临床中,共包含阴道自然分娩、经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三个不同的分娩方式。
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孕产妇开始选择自然分娩的分娩方式,在分娩期间需要采取有节律的宫缩挤压来促进新生儿的顺利分娩。
同时自然分娩还可以帮助子宫尽快恢复收缩功能,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但是由于很多产妇缺乏对自然分娩的认知水平,就导致自然分娩的顺利性产受到影响,产妇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来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本文就助产士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分别是研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将这一期间收治的100例待分娩产妇进行分组后比较其一般资料,并通过表1显示对比结果。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在护理过程中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等,告知产妇自然分娩的好处,提升自然分娩率,观察组产妇在这一基础上采取助产士心理护理,详细护理步骤如下:①环境心理护理。
在孕妇入院进行待产时,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主动接待,并带领产妇熟悉院内的住院环境,比如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等等,方便孕妇在护理期间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的位置。
科学护理助产士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结局及产妇情绪的影响分析胡学勤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河间 062450)摘要:目的:在对产妇护理过程中,分析采取助产士心理干预对其自然分娩结局以及产妇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产妇就诊号码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
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助产士心理干预。
统计评估产妇的临床指标数据,分析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负面情绪、产程时间以及不良并发症。
结果:整理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两组分娩方式对比,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更高(P<0.05);各组的负面情绪评分调查比较,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组间产程时间统计比较,研究组各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更短(P<0.05);统计所有产妇发生不良并发症实际情况,发生概率最低的为研究组(P<0.05)。
结论:将助产士心理干预应用产妇的护理中,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概率,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关键词:心理干预;自然分娩结局;产妇情绪;助产士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的一个生理过程[1]。
自然分娩对于胎儿和产妇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部分初产妇会因为对分娩知识缺乏了解而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分娩进程,影响母婴结局[2]。
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来确保母婴的身体健康。
基于此,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妇(9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采取助产士心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结局以及产妇情绪的影响。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来本院诊治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产妇入院时的就诊号码将样本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
其中常规组年龄区间24~35岁,年龄平均(27.68±3.21)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20例;研究组年龄区间23~34岁,年龄均值为(27.76±3.24)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8例。
自然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心理干预临床探讨发表时间:2011-08-04T15:39:17.62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淑霞李桂云王秉云[导读]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张淑霞李桂云王秉云【摘要】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初产妇500 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4例,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46例,未给予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对医院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198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达78.0%,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94.1%;对照组110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仅为44.7%,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87.4%。
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
结论:分娩过程中全面的心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声誉。
【关键词】分娩过程;心理干预;自然分娩率;病人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8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49-01 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大多在40%~6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 80%[1]。
自然分娩率低,病人满意度下降。
我院2010年1~10月,对254例一胎足月初产妇进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住院初产妇5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4例,对照组246例,两组都是一胎足月待产妇女,年龄20~33岁,两组文化、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及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试验组分娩过程中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解决角色适应不良问题新生儿的出生给全无做母亲经验的初产妇带来了很强烈的心理冲击,引发角色适应的问题。
如果我们护理不到位,必然使产妇在面对许多困难时感到无助和沮丧,失去做母亲的信心,造成角色适应不良问题。
助产士心理护理实施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价值探析摘要:目的:探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实施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近期分娩且为单胎头位妊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与对照组5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
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娩,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娩,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
结果:实验组有39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其为自然分娩率78%,对照组有22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其为自然分娩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有助于产妇产程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促进价值自然分娩的产妇能避免剖宫产的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
因此,产妇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选用阴道分娩这种自然、安全、对母婴都有利的分娩方式。
医学实践证实,在自然分娩前与自然分娩期间,胎儿体内的应急激素含量大幅度增加,以适应胎儿产出时的需要。
这些急速增加的应急激素能防止胎儿在产道内的窒息,并有助于肺功能发挥。
胎儿在产出过程中要完成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等一系列动作,正是这一系列化的动作锻炼与培养了新生儿的生存能力与“统合能力”,为他们的健康发育提供了生理基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胎儿在产出的过程中要经过母亲的产道,尤其是在软产道中,胎儿口腔、鼻腔、呼吸道中的羊水及分泌物质,会在娩出途中受软产道的挤压作用而排出体外,避免了吸入性窒息或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近期即将分娩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该100例近期即将分娩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7.5±0.68)岁。
同时,排除了合并妊娠并发症产妇、合并其他并发症产妇,并经入院经评估后具有阴道自然分娩条件。
实验组与对照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助产士心理护理用于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研究陈红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用于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110例欲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用时及分娩后出血量间存在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用时及分娩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在上述各项指标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助产士;心理护理;自然分娩;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311-01我国当前产妇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独生女群体,相对而言,该群体敏感性强、疼痛承受力弱[1]。
为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产妇和家属大多会选择实行剖宫产,故我国剖宫产率高居不下[2]。
事实上,最基本的分娩方式是阴道分娩,相对于剖宫产来说,阴道分娩的自然分娩方式的安全性更高[3]。
为了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本院对55例产妇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住院且有自然分娩意向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25.3±1.2)岁;孕周36~41周,平均(40.3±1.0)周。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5.8±1.3)岁;孕周37~41周,平均(40.5±1.2)周。
排除软产道、骨产道异常的产妇,所有产妇均具备阴道分娩的条件。
核对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助产士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营造良好的环境:产妇在分娩前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初产妇更是如此。
自然分娩中运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运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我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助产士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分娩方面的质量差异。
结果:在第一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钳助产与中转剖宫产比例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然分娩中运用助产士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分娩进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提升顺产质量,产妇接受度更高。
【关键词】自然分娩;助产士;心理护理;效果当下女性对于自然分娩的心理畏惧性更高,不愿意承受分娩痛苦,更多愿意采用剖宫产,由此导致我国剖宫产比例不断提升。
然而自然分娩仍旧是更有益母婴双方健康的分娩方式,需要充分的帮助产妇克服恐惧,提升自然顺产的比例。
本文通过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我院分娩产妇,分析自然分娩中运用助产士心理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我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2岁至38岁,平均年龄为(28.4±5.4)岁;孕周时长为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为(39.4±1.1)周;体重范围为59kg至70kg,平均为(65.2±4.1)kg;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2岁至38岁,平均年龄为(27.8±4.2)岁;孕周时长为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为(39.1±1.0)周;体重范围为56kg至72kg,平均为(67.1±3.3)kg;所有产妇均同意护理与研究工作的开展,签署同意书。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体重等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自然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心理干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初产妇500 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4例,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46例,未给予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对医院的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198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达78.0%,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94.1%;对照组110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仅为44.7%,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87.4%。
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
结论:分娩过程中全面的心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声誉。
【关键词】分娩过程;心理干预;自然分娩率;病人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8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6-0249-01
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大多在40%~6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 80%[1]。
自然分娩率低,病人满意度下降。
我院2010年1~10月,对254例一胎足月初产妇进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住院初产妇5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4例,对照组246例,两组都是一胎足月待产妇女,年龄20~33岁,两组文化、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年龄等方
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心理干预,试验组分娩过程中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解决角色适应不良问题新生儿的出生给全无做母亲经验的初产妇带来了很强烈的心理冲击,引发角色适应的问题。
如果我们护理不到位,必然使产妇在面对许多困难时感到无助和沮丧,失去做母亲的信心,造成角色适应不良问题。
教会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技术,使产妇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有更多的信心和能力,体现一种全新的人文关怀,消除其紧张、抑郁、恐惧心理,完成角色转变。
1.2.2 满足产妇需求产妇分娩中需求率在80%以上的项目主要表现在①生理需求方面:生产时提供糖水饮料,鼓励并协助进食。
②心理需求方面:产房护士鼓励和表扬产妇。
③服务方面:提供分娩镇痛方法,产后注意事项指导,解释引起生产痛的原因[2]。
针对以上需求,产房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她们说明分娩的经过,使她们清楚妊娠和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宫缩所引起的阵痛是其生理条件所允许并能承受的,经常安慰、鼓励她们,使她们产生战胜疼痛的信心和对孩子平安出生的责任感,同时向她们说明分娩是一种特殊的体力劳动,要消耗大量能量和体力,争取主动进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体力。
耐心劝导产妇宫缩开始后,尽量不要哭闹,教会他们如何减轻
疼痛强度,使其有依赖感、安全感,树立自然分娩信心,顺利完成自然分娩过程。
1.2.3 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给予相应护理措施针对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有些孕妇不了解性基因的遗传理论,当她们获悉自己腹中的小生命是女孩时,就会产生自责心理,而有些孕妇在待产时尚不知道小生命是男是女而抱一线希望,使整个产程都在焦虑和不安中度过,一旦小生命出世,与愿相违,她们就会非常失望,甚至痛哭流涕,极易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
产房护士应详细地给她们介绍性基因遗传理论有关知识,让她们明白生男生女取决于对方,鼓励她们维护女性的权力,彻底放下包袱,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1.2.4 针对分娩方式选择问题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中,有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只是在腹部割一刀就能轻松地把胎儿取出。
本来各方面都允许产妇自然分娩,她们却强烈要求剖宫产,对那些盲目要求剖宫产的孕妇,应向她们耐心说明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产妇及新生儿有诸多好处; 而剖宫产却存在许多后患,如麻醉意外、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等。
让孕妇自己权衡利弊,主动放弃剖宫产,安心自然分娩。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建库,统计软件用spss 13.0软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198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达78.0%,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94.1%;对照组110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仅为44.7%,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87.4%,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优生优育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全面实施,产房护士在孕妇分娩过程中,深入了解并掌握病人心理状态,给予特别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医院信誉是十分有效的。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属提供维持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3]。
本研究表明,通过全面的心理干预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使护理更具有人性化、专业化,使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晓秋.产科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1):110-111
[2]黄彦清,叶桂香,程小燕,等.对护理第二产程服务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27-428 [3]王素娇,胡小梅,程屹.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后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05-1006
作者单位:250011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