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右叶切除术
- 格式:doc
- 大小:218.50 KB
- 文档页数:5
2011年12月第18卷第36期护理研究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目前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国内占癌症死亡位次的第2位。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肝癌可以行多途径、多学科的治疗,对于直径≥10cm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2011年9月30日本科实施肝右叶巨块型肝癌切除术1例,手术顺利,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
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肝区疼痛3月余。
该患者2011年6月底开始出现肝区疼痛,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
2011年7月10日因饮酒后症状逐渐加重,2011年7月11日B超检查提示右肝巨块型肿块,原发性肝癌待排,少量腹水,胸腹CT示肝右叶巨块型肿癌,大小为23.1cm×15.9cm×15.2cm,AFP:9588ng/ml,明确临床诊断后,分别于7月22日、8月19日行TACE术2个疗程,具体使用药物如下:FU1g+FP1110ng+碘化油20ml,经上述治疗后,患者肝区疼痛稍有缓解。
患者为求下一疗程系统诊疗而于2011年9月20日入住本院。
2011年9月30日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
术后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症状缓解,近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
于10月18日出院。
2手术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访视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巡回护士于术前1d下午到病房访视患者,查询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由于患者担心手术大、预后差,承受不了手术打击,存在着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理,所以手术室护士应面带微笑,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已的情况,介绍以往肝癌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力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先进的设备、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手术及麻醉体位配合及术中注意事项,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全程陪伴其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肝脏对于人体而言是拥有极大实质性作用的器官,成年人的肝脏重量约为1200-1500克左右,并且肝脏内部的血管非常丰富,结构也十分复杂,由一些肝实质与管道组合而成。
同时肝脏内部可以分泌胆汁,利用胆管系统排泄到小肠内,从而参与到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因此肝脏也被称为人体的消化工厂,各种代谢物质的解毒、营养物质的加工与各类酶及激素的转化等,都需要肝脏进行工作。
肝脏还可以储蓄糖原,调节血液循环的总量,为人体提供免疫功能。
那么肝部分切除手术后,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肝脏的基本形态与功能首先是肝脏的基本形态:肝脏大部分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位置或是肋骨深面,同时大量的肝脏都被肋骨所覆盖,如果在肋缘下触及到了肝脏,则有可能为病理性肝肿大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呈现出红褐色,质地也较为柔软。
成年人的肝脏重量相当于人体体重的2%左右,而肝右叶的上方与右肺底部相互链接,肝左叶上方也会与心脏有所链接,小部分肝脏会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也会与结肠相互链接,后叶与右肾上腺及右肾相互链接,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肝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部分的器官,其所发挥的作用也相当厉害,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肝脏的功能。
其次肝脏的功能:一、肝拥有非常厉害的解毒功能,肝脏对于来自于体内或是体外的众多非营养性物质,例如药品、毒物及有害食物等都具备着一定的“解毒功能”,这种解毒功能还可以对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进行着非常有利的消化作用,为此当患者处于严重肝疾病时,比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等,肝的整体解毒功能就会消退,体内的有毒物质也会慢慢的积蓄,进一步导致了患者身体上的不适。
二、肝也拥有代谢与合成的功能:人每天都必须要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物质在被消化后都会送至肝脏,在肝脏中进行分解从而合并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其中包括凝血因子、白蛋白等。
肝脏半切除术发表时间:2011-06-10T15:11:03.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梁瑞宇[导读] 如有损伤,可采用指压缝合法,或用心耳钳钳夹破口后修补或缝合止血。
梁瑞宇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24-02【关键词】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半肝切除肝癌一肝脏左侧半切除术左半肝包括肝左外叶和左内叶,以正中裂为界,其膈面标志是从下腔静脉左侧缘到胆囊切迹的连线。
左半肝切除是将肝左外叶和左内叶一并切除。
【手术步骤与操作】1.同上法游离肝周韧带和充分游离肝脏,充分暴露左半肝。
2.游离肝脏后,显露第一肝门。
先用乳胶管通过小网膜孔,绕肝十二指肠韧带两圈,以备控制血流,每次阻断时间不超过15rain。
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出肝左动脉,结扎后切断。
在肝门横沟左侧剪开glisson鞘,分别结扎左肝管和门静脉左支,暂不切断。
注意不要损伤门静脉左支通向尾叶的分支。
3.第一肝门处理完毕后,将肝脏拉向下方,显露出第二肝门,注意辨清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的解剖关系,有时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分别注入下腔静脉;有时肝中静脉先汇入肝左静脉后再注入下腔静脉。
还应注意肝左静脉在肝外部分较短,常需切开肝包膜才能辨清。
用刀背慢慢分离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分叉处,保留肝中静脉,再用钝头粗圆针引粗丝线,贯穿肝实质,结扎肝左静脉后切断,注意不要误伤肝中静脉。
4.沿肝中静脉左侧缘0.5cm处做一排褥式缝合止血后切开肝包膜,用刀背钝性分离肝实质,将所遇的管道钳夹后切断、结扎,或用超声刀(Cusa)直接分离肝组织。
在分离过程中切勿损伤肝中静脉主干。
再从肝的脏面前缘向肝实质内钝性分离,最后切断门静脉左支和左肝管,完全离断左半肝。
肝断面的血管和肝管应一一用细丝线结扎或缝扎,渗血处行“8”缝合止血。
5.冲洗肝脏创面后用纱布检查创面有无出血和胆漏,确定无出血及胆漏后用肝缝线间断褥式缝合创面。
肝癌的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致命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切除的范围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肝癌手术切除的范围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一、切除范围1. 肝叶切除: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因此肝癌位于某一肝叶时,可选择相应的肝叶切除。
比如,如果肝癌仅位于右叶,那么可以进行右叶切除术。
2. 半肝切除:在肝癌位于肝脏中央或肝叶切除无法彻底切除所有肿瘤时,可以选择半肝切除来达到切除目的。
半肝切除是将肝脏中间的病变组织和相应的周围正常组织切除,既能保留剩余肝脏的功能,又能清除肿瘤。
3. 涉及胆囊和淋巴结的切除:如果肝癌累及胆囊或淋巴结,切除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在手术中,胆囊和累及的淋巴结可以同时切除,以确保切除范围的彻底。
二、预后影响肝癌的手术治疗切除范围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合适的手术切除范围有助于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肝叶切除的预后:对于局限于某一肝叶的肝癌,进行肝叶切除术可以较好地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肝叶切除可以通过保留大部分肝脏功能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2. 半肝切除的预后:半肝切除是治疗中央型肝癌等复杂情况的有效手段。
如果肿瘤位置在肝脏中央,切除后能够清除病变组织并保留部分肝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 胆囊和淋巴结切除的预后:当肝癌累及胆囊或淋巴结时,切除这些组织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胆囊和淋巴结的切除确保切除范围充分,预防肿瘤细胞的残留。
三、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 适应症: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肝癌的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肝功能较好、肝癌局限于肝脏、无明显癌栓形成、无肝硬化等。
此外,无肝外转移且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也适合手术治疗。
2. 禁忌症:手术切除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其可能已经转移至肝外或发生明显癌栓,手术治疗无法彻底清除病变。
此外,肝功能较差、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手术切除也不适用。
一、肝切除术基本条件:1、无严重的心肺脑重要脏器的病变2、肝功正常或经治疗后明显改善或正常3、肿瘤比较局限,无远处脏器转移,未侵至123肝门二、肝切除禁忌:1、远处淋巴转移2、病变为弥漫性或癌变侵犯累积肝的两叶以上或侵及123肝门3、明显黄疸、腹水或恶病质4、明显肝硬化,余肝无明显代偿性增大,蛋白过低且难以纠正5、明显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腹壁静脉曲张6、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癌栓7、严重的出血倾向且经治疗无法纠正三、术前准备:1、病史、全面系统体检、全面术前评估2、营养不良者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饮食(2500-3500cal),口服或输注VitB、C、K,凝血差者予以大剂量的VitK3、低蛋白者适量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总蛋白>60,白蛋白>304、术前1-2天抗生素5、备皮、备血制品、胃管等6、对于有其他器官疾病者,术中术后相应措施7、医患沟通四、术后处理:1、观察各个脏器功能,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心电图及血尿变化2、2-3天禁食,胃肠减压,吸氧3、抗炎、保肝、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4、维生素BCK5、据情况补充白蛋白、血浆、氨基酸等6、腹腔引流管,注意引流物的量与性质7、予适量镇痛剂,避免使用巴比妥类或冬眠药物(肝损伤)8、出院后每3月复查肝功、B超、AFP及AFP异质体,保肝抗癌药物治疗五、术后并发症1、出血(最易出血地:a韧带b肝裸区后腹壁粗糙面c肝断面)2、肝功衰竭3、膈下感染4、胆汁瘘5、胸腔积液肝左外叶切除术一、切除指针及范围:病变侵及左外叶;2、3段,镰状韧带左侧1cm(隔),左纵沟(脏)二、步骤:1、左肋缘下切口,切扎肝圆韧带、左冠状韧带2、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切开肝脏包膜,钝性分离肝实质,切扎血管及胆管3、沿左纵沟分离、切扎门静脉矢状部外侧至左外叶的门静脉支及其动脉和胆管4、向后上方分离肝实质,于左冠状韧带起始深面2-3cm(肝上缘3-4cm)处,分离肝左静脉,连同肝组织切扎之5、余左上肝组织一并切扎6、确认无出血和胆漏后,将镰状韧带向下翻转覆盖肝断面,并缝合7、左膈下引流三、注意点:1、左三角韧带切扎仔细,防止出血,分离时勿伤贲门2、切不可将横沟的门静脉左支及矢状部结扎3、在汇入肝中经脉前结扎肝左静脉左半肝切除术一、切除指针及范围:病变侵及镰状韧带2、3、4段(正中裂为界);腔静脉-胆囊切迹连线(隔),胆囊左壁为界,达横沟上缘时转向左侧直至左纵沟,于左外叶和尾状叶间(脏)二、步骤:1、左肋缘下切口,切扎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肝胃韧带及部分右冠状韧带2、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切扎肝左动脉3、沿横沟分离、切扎左肝管及左门静脉支4、显露第2肝门,沿下腔静脉左壁切开肝包膜,分离出肝中肝左静脉根部及分叉,连同肝组织结扎肝左静脉,暂不切断5、沿分界线钝性分离肝实质6、沿着胆囊左壁分离肝实质,达横沟上缘时转向左侧直至左纵沟7、将已结扎的肝左静脉连同肝上缘的肝组织一并切扎8、大网膜覆盖肝断面9、左膈下引流三、注意点:1、分离左肝管、左门静脉尽量靠近左纵沟2、尽量避免损伤肝中静脉右半肝切除术一、切除指针及范围:病变侵及右前叶和右后叶5、6、7、8、1(右)段;下腔静脉右壁-胆囊切迹(隔),下腔静脉右壁(脏)二、步骤:1、剑突-右肋缘下切口,切扎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右冠状韧带、右三角韧带、肝结肠韧带、肝肾韧带。
肝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一、适应症1、肝脏恶性肿瘤2、肝脏良性肿二、用物准备1、无菌包:大布包、大洞巾、手术衣、中单包、剖腹部、肝脏拉勾包,院士特殊,胆道特殊包。
2、一次性物品:纱布、纱条、棉垫、电刀伸缩型、电刀清洁片、双极电凝、水节、肝脏缝针、吸引器皮管、胸腔引流管24#,细长的延长管,红色导尿管10# 12#腹腔引流管28# 24#,引流袋,洁净袋,腔镜套,敷贴大中小,血管夹大号,腔静脉拉勾,3-0 4-0 大小 5-0 普理灵缝线,可吸收线1-0 2-0 3-0 4-0 ,1/4/7#慕丝线,11#23#刀片,手套等,肝脏钛夹钳大号中号小号,钛夹,短超声刀。
三、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平卧五、仪器准备:电刀、负压吸引装置、超声刀六、解剖要点:1、肝脏呈楔形,分前、后、左、右四个缘及膈、脏两面。
膈面光滑而隆起,与膈肌相贴附;脏面凹陷,与腹腔脏器相邻。
2、膈面前方有一个镰状韧带,其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
3、肝脏的脏面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 呈“H”形,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
4、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之间,内含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称为第一肝门,这些韧带将肝脏固定在膈肌与腹前壁上,除此之外,在脏面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者亦称小网膜,后者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
七、手术步骤及洗手护士配合:1、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手术步骤,手术的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2、整理各手术器械,查看器械物品准备是否齐全,与巡回护士共同完成物品清点。
3消毒范围:上至乳头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右至腋后线,左至腋前线。
4、铺巾:中单对折垫于右腋下,小单四块铺于手术野,中单对准手术切口平铺。
5、手术切口:右侧肋缘下切口入路,递23#刀片,纱布,血管钳,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切开腹膜。
6、探查有无转移:主刀医生由远及近探查相关组织,确定无转移,病变组织可以切除。
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病室[病室],床号[床号]。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术前诊断:1.术中诊断: 1.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碘伏消毒、插尿管、铺巾,脐旁偏右2cm小切口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为14mm Hg,置入12mmTrocar并置入10mm30°角内视镜头,结合腹腔镜超声,探察腹内脏器,见腹腔内无腹水,胃小肠、网膜、腹壁未见转移结节,肝脏呈结节性肝硬化表现,肿瘤位于右肝,直径约cm,质地硬。
判断肿瘤可切除。
右锁骨中线12mmTrocar、右侧腋前线肋下5mmTrocar,剑突下10mmTrocar及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置5mmTrocar。
(1)游离肝脏。
超声刀(ultracision) 将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切断,超声刀顺行切除胆囊,置于左肝外叶下方,手术完成后一并取出,超声刀切开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
(2)解剖第一肝门。
肝门处Glisson鞘外进行解剖分离,对门静脉、肝动脉右支用血管夹夹闭,肝动脉右支远端超声刀离断。
并自Winslow孔自尾状叶前方至小网膜囊上肝阻断带,由上腹正中切口引出,置入自制肝门阻断装置备用(一次性吸引器管)。
(3)解剖第二肝门。
于接近第二肝门处,腹腔镜下解剖分离出腔静脉窝。
(4)肝实质离断。
沿着肝缺血线拟定肝切除范围,并电凝钩标记,预留左肝内侧段前缘1-0血管缝合线行8字缝合,荷包线套入腹壁引出悬吊左肝(利于术中肝断面暴露),阻断带阻断肝门(每次阻断时间15分钟,切除过程30分钟,阻断2次,间隔5分钟,总阻断时间为30分钟),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肝表面1cm厚用超声刀切开,深层用CUSA(超声吸引装置)清除切线上肝组织,细小胆管及血管应用超声刀离断,较大血管及胆管应用血管夹夹闭、离断。
⑴切口
⑵切断右三角韧带
⑶切除胆囊,显露第1肝门
⑷结扎、切断肝右动脉、右肝管及门静脉右支
⑸结扎、切断肝短动脉
⑹显露肝右静脉
⑺用手指钝性分离
⑻结扎、切断肝右静脉,离断右半肝
⑼大网膜覆盖肝断面,置香烟引流
图1 右半肝切除术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右腰背部用纱袋、软垫垫高,使身体与手术台平面成15°~30°角。
2.切口一般采用右上经腹直肌或右上正中旁切口探查。
当决定行右半肝切除时,因手术范围较大,可向右上方延长,行胸腹联合切口,并切开膈肌[图1 ⑴]。
婴儿或儿童行右半肝切除术时,可不作开胸,单用右上腹切口或肋缘下切口,必要时切断右肋弓软骨即可。
3.分离右半肝先切断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轻轻向下拉开肝脏,再切断右三角韧带和冠状韧带[图1 ⑵]。
切开右三角韧带前层(肝膈韧带)时,勿损伤膈面的肝裸区。
然后,轻轻向内上方翻转右半肝,靠近肝脏剪断冠状韧带后层(肝肾韧带),剪断时注意勿损伤右肾上腺。
继续将肝脏翻向上方,以利显露下腔静脉。
分离右半肝时,可能出血较多,操作要仔细,并注意防止撕裂汇入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和右肾上腺血管。
4.处理第1肝门的肝门脉管先切除胆囊,并利用胆囊管残端插入t形管,行胆总管造瘘,既有利于术中检查肝切面有无漏胆,又有利于术后胆道减压。
当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即可清楚显示出第1肝门的解剖结构[图1 ⑶]。
然后,分离、结扎、切断右肝管和肝右动脉,显出门静脉右支。
因为门静脉右支较短,在肝门深处分出,位置较高,故应仔细分离肝组织,将血管结扎、切断[图1 ⑷]。
当门静脉右支太短、太深时,可先行结扎,暂不切断,以免引起误伤;待右半肝实质分离完毕,验证门静脉右支结扎部位正确后,再予切断,残端加作缝扎。
5.结扎切断肝短静脉将肝右后叶翻向左侧,仔细分离、切断右肝冠状韧带后层残留部分和肝肾韧带,即可显出由肝右后叶直接回流入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
肝短静脉一般有4~5支,较细小,壁薄,又靠近下腔静脉,撕裂后易引起大出血,故应尽量靠近肝实质处仔细结扎后切断,下腔静脉侧残端加作缝扎[图1 ⑸]。
6.处理第2肝门的肝右静脉将肝右叶放回原处,向下拉开,即可显露第2肝门。
分离第2肝门的结缔组织,显露肝右静脉[图1 ⑹],结扎后切断。
肝右静脉一般在右叶间裂处,在下腔静脉的前壁或右壁开口,其主支距下腔静脉很近,分离时容易损伤下腔静脉,造成严重出血,故当不易分辨时,宜从肝右叶实质内分离、结扎肝右静脉。
7.切除右肝叶将第1和第2肝门处理完毕后,即可见将要切除的肝叶组织色泽变暗,和正常肝组织界限分明。
行肝叶切除时,按呈现出的右半肝缺血界限,先用刀切开前、后表面被膜,再稍偏向病侧切开肝组织,然后用刀柄或手指伸入肝组织内,作钝性分离[图1 ⑺ ⑻]。
当遇到血管或胆管时,应一一分出结扎、切断。
这样,可以避免在切除肝叶时发生大出血。
切肝过程中如仍有较多出血时,亦可暂时阻断第1肝门。
8.处理断面肝断面的出血点和漏胆处应分别仔细缝扎。
再从t形管注入生理盐水10~
20ml,检查有无漏胆情况。
然后,将创缘尽量用丝线行褥式缝合,再用大网膜覆盖创面,并用丝线将其与肝脏包膜缝合固定[图1 ⑼]。
将切断的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固定在原位,以防术后发生肝下垂。
检查无出血、无胆汁漏后,在肝断面下方置一香烟引流或双腔管引流,如作胸腹联合切口,胸腔内置一橡胶管引流,缝合切口。
[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
同左半肝切除术。
术后将t形管接消毒瓶中引流。
如无持续黄疸或胆汁漏现象,可于2周后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