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 画家的底板
- 格式:ppt
- 大小:8.82 M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介绍调色板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调色区、颜料槽等,并解释其功能。
2. 颜色的基本知识:讲解颜色的基本属性,如色相、明度、纯度等,以及颜色的基本分类,如原色、间色等。
3. 颜色调配技巧:演示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如何调出新的颜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2. 难点:颜色调配的实践操作,调出新的颜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毛巾、示范画。
2. 学具: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毛巾、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颜色,引发学生对颜色调配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讲解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如何调出新的颜色。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颜色调配的实践操作,尝试调出新的颜色。
5. 讨论与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调配成果,讨论调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1. 画家的调色板2. 内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调配技巧。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使用调色板调出三种新的颜色,并用这些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小组作业:每组使用调色板调出五种新的颜色,并用这些颜色合作完成一幅画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调色板的结构与功能有了基本的了解,掌握了颜色调配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反馈:学生对颜色调配的兴趣较高,实践操作过程中积极认真。
3. 改进措施: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加一些颜色调配的挑战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四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
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第一篇: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学目的: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学习调配复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复色组成作品。
3.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呈现的色彩多为复色,感受大自然中丰富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运用复色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复色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做到色彩层次丰富。
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置包袱)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老师拿来了一个自己心爱的宝贝想分享给大家,你们想看么?”老师拿出自己的调色盘放在投影机上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摸一摸并说一说这个调色盘上都有什么颜色。
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复色的特性。
引出课题并板书《画家的调色板》(二)新授1.出示色相环,让一名学生到前面讲解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三间色,哪些是复色。
2.看书中绿框部分文字进一步理解复色。
3.老师引导学生,指出其中一个“复色”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么?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试着调出这个颜色,看谁调的更像。
让学生先尝试调色,将调好的色分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间色在一起,复色在一起,以调的脏暗的颜色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也可请调的好的同学讲讲。
师生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笔要涮干净。
4.欣赏课本中莫奈的《垂柳》,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以及复色在表现事物时有什么优势。
(同时出示一幅原色和间色画的垂柳让学生对比)5.老师示范范画。
6.欣赏学生作品。
(三)作业要求1.用复色表现一幅美术作品,内容不限;2.要求构图饱满美观,突出主体。
第二篇: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画家的调色板教学目标: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四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调色板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的调配。
课程内容包括调色板的介绍、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以及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提升美术素养。
教学难点1. 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
2. 调色板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绘画纸张、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绘画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使用调色板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讲解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 色彩调配原则:介绍色彩调配的基本原则,如冷暖色调的搭配、明暗对比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体验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5.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2. 主要内容:调色板的基本概念、色彩调配原则、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调色板。
2. 让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一幅绘画创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创作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调色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了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调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色彩调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色彩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但学生在色彩搭配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三要素,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学会使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互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调色板、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画家调色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调色板上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并通过实例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绘画中。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复色创作出具有层次丰富的美术作品。
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中丰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先在杯子中放入黄色,然后加入蓝色,最后加入白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颜色之间是可以相互调配而成的。
二、新课教学1.回顾三原色与间色,并请同学回答。
2.展示调色板分别运用三原色调配间色,然后间色再进行调配,调配处复色,引导学生思考“复色是什么?”教师总结并讲授复色的概念: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混合而成的颜色。
3.出示色相环,请同学指出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间色,哪些是复色?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调色,将调好的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并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出现一些脏暗的颜色。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
三、加深理解1.展示作品XXX的《垂柳》与XXX的《四季》,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复色的运用有什么作用?”2.教师示范绘制的方法。
四、实践练,体会复色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复色的作品,题材不限;要求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2.学生练,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存在哪些复色?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展示、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复色创作出具有层次丰富的美术作品。
同时,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丰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画家的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和调色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用调色板进行颜色调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调色板的基本知识:讲解调色板的作用、基本颜色、颜色混合的原理。
2. 调色技巧:讲解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包括颜色的深浅、冷暖、明暗等。
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调色技巧,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
2. 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和调色技巧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调色板、画笔、颜料、水桶、画纸。
2. 学具:调色板、画笔、颜料、水桶、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引起学生对调色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
3. 示范:示范如何使用调色板进行颜色的调配。
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调色技巧,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5. 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1. 画家的调色板2. 内容:调色板的基本知识、调色技巧、实践操作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用调色板进行颜色调配,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符合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有创意,富有美感。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能够独立进行颜色的调配,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颜色调配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的作品缺乏创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颜色调配的原理,同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创作出更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色彩的三要素,学会通过调色板调配出不同的颜色,并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一幅绘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知,但大部分学生对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浓厚,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色彩运用能力,创作出富有色彩魅力的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色彩的三要素。
2.学会通过调色板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3.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4.激发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学会运用色彩创作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以及对色彩情感表达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色彩调配和绘画过程。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3.色彩案例图片。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画家的调色板》。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并通过示范,展示如何通过调色板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行调配色彩,并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提高色彩搭配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的调色板的基本构成,掌握调色板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画家的调色板的基本构成:介绍调色板的形状、大小、材质等基本特点,让学生对调色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调色板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摆放颜料、如何调色、如何清洗调色板等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调色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调色板在绘画中的作用,学会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家的调色板的基本构成和正确使用方法,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调色板的正确使用方法,调色板在绘画中的色彩搭配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家的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抹布、绘画作品等。
2. 学具:画家的调色板、颜料、画笔、水桶、抹布、绘画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的调色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画家的调色板的基本构成和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调色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调色板,进行颜料调配和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讲解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调色板在绘画中的作用,学会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画家的调色板2. 1. 基本构成3. 2. 正确使用方法4. 3. 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绘画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色彩搭配,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秋)一. 教材分析《2画家的调色板》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调色板,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色彩的搭配和调和。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色彩,但对于色彩的搭配和调和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和调和的技巧。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调色板的使用方法,色彩的搭配和调和。
2.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调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色彩。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2.示范法:演示色彩的搭配和调和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搭配和调和。
4.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色彩。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画家的调色板》2.画纸、画笔、调色板、颜料等绘画工具3.色彩案例图片4.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色彩案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板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分类、搭配和调和。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用调色板和颜料进行色彩搭配和调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色彩搭配和调和的要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色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表达情感和故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色板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调色板的作用,学会基本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调色板的作用和基本色彩搭配。
2.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3. 调色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调色板的作用和基本色彩搭配。
2.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3. 调色技巧和创作方法。
难点1.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调色技巧的掌握。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画家的调色板示例。
2. 色彩图谱。
3.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画家的调色板,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探究兴趣。
2. 讲解:介绍调色板的作用和基本色彩搭配,解析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
3. 示范:演示调色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4. 练习: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调色练习,体验色彩的搭配和变化。
5.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和完善。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画家的调色板》2. 课题要求:了解调色板的作用,学会基本色彩搭配,培养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内容:调色板的作用、基本色彩搭配、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调色技巧和创作方法。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调色板的作用、基本色彩搭配、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概念、调色技巧、创新思维。
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示范、练习、评价、总结。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我的调色板”为主题的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和调色技巧。
2. 观察身边的色彩,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调色板进行搭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调色板的作用,学会了基本色彩搭配,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创新,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画家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板进行颜色调配的能力。
- 培养学生通过调色板进行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 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色彩感。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调色板的基本知识- 调色板的定义和作用- 调色板的种类和特点- 调色板的基本颜色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调色板的清洁和保养- 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调色板的创作实践- 调色板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调色板在色彩搭配中的作用- 调色板在创意表达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应用- 调色板的创作实践教学难点- 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调色板在绘画中的创意应用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画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调色板、颜料、画笔、画纸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 讲解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种类、特点等。
- 讲解调色板的使用方法,包括颜色调配的基本原则、清洁和保养等。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调色板、颜料、画笔和画纸。
-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颜色调配的实践操作。
-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创作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运用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
- 学生通过创作,体验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总结与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调色板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板书标题- 画家的调色板板书内容- 调色板的基本知识- 调色板的使用方法- 调色板的创作实践作业设计作业题目- 调色板绘画创作作业要求- 运用调色板进行绘画创作- 主题自选,创意表达- 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和分享课后反思教学效果- 学生对调色板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