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sheng电磁炉成品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12
厨具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docx一、执行标准1)质量管理体系GB/T190XXXX1883)炊用燃气大锅灶CJ/T303XXXX9995)外形尺寸检验标准:1、产品的长度尺寸、宽度尺寸、高度尺寸在两米之内的允许偏差不超过3mm。
2、产品零件的外形尺寸除需配做的以外,其它尺寸参照产品外形尺寸的检验标准。
6)形位公差质量检验标准:1、产品在标准平台上,三只脚与平台接触,另一只脚平台间的间隙不超过1mm。
2、产品在标准平台上用角尺测量,其固定脚母线与垂直面误差方向应一致。
3、产品在它平面的形位公差以产品固定脚母线及垂直面为基准。
4、产品可测的对角线误差,重要表面允许误差不超过2mm,非重要表面允许误差不超过3-4mm5、产品表面的平整度允许误差不超过2mm7)表面质量检验标准:1、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伤、碰伤及凹凸不平。
2、产品的内外各处不得有飞边、毛刺。
3、产品的可见部分,包括搬运时可能看见的部分,不允许有氩弧焊黄斑。
4、产品重要表面除人为有意的装饰花纹外,其它纹理应基本一致,无明显色差。
5、表面平整,折边刀印不明显。
8)管道制作质量:1、管道咬合时,要用木棒或木榔头轻敲,敲痕应小而均匀,不应出现影响管道外观的敲痕。
2、管道装法兰外必须剪角。
3、方管在四面与角钢法兰的间隙在1mm左右。
4、方管在装法兰打铆钉时,必须保证四边翻边量均匀,不允许翻边量相关过大或没有翻边。
5、对接法兰的联孔必须配钻。
二、技术要求1)炒炉及蒸炉类炉台面板及水围采用日本进口304#2B 不锈钢沙光板,厚度:1.5mm。
下嵌进口防火保温隔热棉。
下垫2.0mm厚镀锌钢板。
炉身及炉背采用日本进口304#2B不锈钢沙光板,厚度:1.2mm,背板高度:不低于450mm。
炉体骨架采用50mm50mm5mm 镀锌角铁。
炉膛采用3mm厚镀锌钢板,内部采用成型耐火砖、耐火泥和耐火隔热棉。
炉脚内含支撑炉身的2”钢柱及高度可调的不锈钢子弹脚,要求:日本进口304#2B不锈钢。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206.10-2010电磁灶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磁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电磁灶。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或情况)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分类代码 2 206 206.10分类名称 日用消费品 家用电器 电磁灶2.2 产品种类电磁灶产品包括便携式电磁灶、驻立式电磁灶。
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未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同相关引用标准。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电磁灶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电磁灶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下表:表2 企业规模划分企业规模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销售额(万元) ≥30000 ≥3000且<30000 <30005 检验依据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2.GB 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3.GB 4706.2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磁灶的特殊要求》4. GB 21456-2008 《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5. 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6 抽样6.1 抽样型号或规格抽样时优先抽取单灶头便携式的产品。
ul923标准电磁炉测试项目
UL923标准是关于电磁炉的测试标准,以下是UL923标准规定的电磁炉测试项目:
1. 电气强度测试:测试电磁炉在运行状态下的电气强度,以确定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 泄漏电流测试:测试电磁炉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泄漏电流,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3. 热测试:测试电磁炉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的散热性能,以确保不会过热。
4. 电磁辐射测试:测试电磁炉在运行状态下的电磁辐射水平,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5. 功能测试:测试电磁炉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工作,如加热、烹饪、保温等。
6. 耐久性测试:测试电磁炉在连续使用或高频率使用情况下的性能和寿命。
7. 防潮测试:测试电磁炉在潮湿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8. 异常操作测试:测试电磁炉在异常操作情况下的性能和安全性,如输入过高或过低的电压或电流等。
9. 电源适应性测试:测试电磁炉在不同电源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10. 机械强度测试:测试电磁炉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电磁炉的基本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用户安全要求。
电磁炉外观检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磁炉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电磁炉产品的外观验收。
二、引用标准GB191包装贮存图示标志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三、名词术语3.1主要表面电磁炉产品使用状态下,眼睛平视可看见的面以及左、右面3.2非主要表面电磁炉是指产品使用状态下,底面或后面。
3.3内部表面电磁炉是指拆卸后才能看到的表面。
四、检验方法4.1表面分类:4.1.1检查面-指产品能看见的表面,它包括正面、侧面和底面三个表面。
4.1.2正面-指在最经常能被看到的主面。
4.1.3侧面-指要在某种方向的视线才能看到的表面。
4.1.4底面-指很少被见到或要在拆装时才能见到的表面。
(如图所示):4.2检查条件:4.2.1环境光亮度应在600-1000LUX 的光线,且光源应高于检查者的头部。
4.2.2环境四周不能有反光面。
4.2.3人眼与被测的零件的距离应保证在40cm ,且与检测零件的角度为45°,(如图所示)5.3检查范围时间如下:检测面 正面 侧面 底面 时间10秒5秒5秒五、 电磁炉外观验收要求40CM45ABBBCBA :正面B :侧面C :底面或内面5.1面壳与底壳色泽均匀光洁,表面无变形、毛刺、破裂、批锋,无明显划痕、黑点等不良现象,不明显划痕长度不大于20mm,无明显手感,黑点不大于ф1.5mm。
5.2陶瓷面板a.与面壳结合紧密,无离口存在,结合处无胶溢出;b.瓷板表面光洁,无混色,无表面波纹及明显的印丝不良,机械损伤不超过1mm2,间距150mm,且不得超过2处;c.瓷板周边的锯齿形损伤深度不超过1mm;5.3控制面板表面丝印及字迹清晰,渐变色颜色过渡自然,表面无划伤,非按键部位无凹凸等不良;5.4标识铭牌、图案、文字清晰。
5.5配锅a.主要内表面不允许超过ф0.5mm的庇点,在ф200mm的范围内,不超过4处;b.主要内表面不允许超过20mm的划痕,不超过2处,不得有明显手感;c.外形应对称,锅体主体不圆度≤2mm;d.无毛刺、无刃口,翻边部分无法抛光的部位在加工前应打磨光亮;e.玻璃盖上的标志印刷清晰,附着牢固,表面清晰、透明、无五彩、气泡、轻微划伤长度不超过3mm,不超过2处;f.不锈钢镶边表面无明显凹凸和伤痕,表面亮度均匀,金属气孔应完好,无毛刺。
文件名称编 号版 本页 数编制部门编制日期致命A B C不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未按用户使用说明书的介绍执行●试验效果达不到食用或烹饪要求●有明显振动或异常工作声音●噪声测量值超标●4连续加热在适配锅中注入其容积50%的调和油,启动电磁炉,在保温模式下加热,使油温保持在200℃±20℃下连续试验6小时试验过程中出现过温保护或机器自损,温度无法达到200℃±20℃,机器内部器件出现损坏及线路故障温度计、电参数综合测试仪●5面板传感器失效电压为220V,火锅最大档、面板初始温度为15℃-50℃,初始油温为20℃。
1、面板传感器置于避风区(图片),用标准锅(50%油量)进行测试。
2、面板传感器装配正常后,用配锅进行烧水测试10分钟。
不符合标准调压器、单相电参测试仪●此项只针对2010年新品6整机煲水老化正常测试环境下,220V电压,火锅最大档连续工作1小时。
不符合标准调压器、单相电参测试仪●每天每型号抽4台,判定数组为检验工具缺陷分类备注类别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不合格情况内部安装的配件与BOM符合;配件绝缘层无脱落、表面不存在机械损伤,引线没有局部断、裂。
自动功能特性2自动功能对照用户使用说明书操作其各自动功能,应满足使用说明书描述要求必须与用户使用说明书相符秒表、温度计、电参数综合测试仪螺丝刀、相对应型号的BOM表装配工艺1整机内部检查开盖检查、目测、手试引线布局符合工艺及相关标准要求、配件安装牢固(螺钉锁紧)。
机器无异常性能特性工作过程中不得出现过温保护或电磁炉损坏现象,试验结束后开盖检查内部器件(电磁线盘不应开胶或绝缘漆破裂;电感线圈不应出现绝缘漆破裂、焊点不应熔化;电容不应爆裂、焊点不应熔化;电源线接线柱焊点不应熔化;上、下盖任何一部位都不应变形、熔化)电磁炉成品检验标准B03-10-1102-0003C/19页电/工程部2010年8月31日3工作噪音在相对静音条件下(静音室内),启动电磁炉,在半径为1M的半球面处,用噪声测试仪正对电磁炉进行工作噪音测量无异音且噪声测量值小于50dB手试、耳听、噪声测试仪1、按方法1进行测试,温升不超过270℃;2、按方法2进行测试,机器不得无故自动关机。
中性线接线端用字母N标明;保护接地端子用符号标明;标志不能标在可拆卸、易移位的部件上;单极保护装置的接线端子应有相应的标志。
《电热食品加工设备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附件2.1:商用电烤箱、分层烘炉、电焗炉、电灶台、电磁灶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二OO五年六月第十三章:干燥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表示湿空气性质的参数,正确应用空气的H–I 图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性质参数;熟练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解决干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了解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和速率特征及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干燥器的类型及强化干燥操作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1、工业上常用的去湿方法有哪几种?态参数?11、当湿空气的总压变化时,湿空气H–I图上的各线将如何变化? 在t、H 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压力对干燥操作是否有利? 为什么?12、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为什么要先经预热后再送入干燥器?13、采用一定湿度的热空气干燥湿物料,被除去的水分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为什么?14、干燥过程分哪几种阶段?它们有什么特征?15、什么叫临界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16、干燥时间包括几个部分?怎样计算?17、干燥哪一类物料用部分废气循环?废气的作用是什么?18、影响干燥操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调节、控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例题例题13-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N/m2 ,相对湿度为50%,干球温度为20o C。
试用I-H图求解:(a)水蒸汽分压p;(b)湿度H;(c)热焓I;(d)露点t d;(e)湿球温度tw ;(f)如将含500kg/h干空气的湿空气预热至117o C,求所需热量Q。
解:由已知条件:P=101.3kN/m2,Ψ0=50%,t0=20o C在I-H图上定出湿空气的状态点A点。
(a)水蒸汽分压p过预热器气所获得的热量为每小时含500kg干空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所获得的热量为例题13-2:在一连续干燥器中干燥盐类结晶,每小时处理湿物料为1000kg ,经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由40%减至5%(均为湿基),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初始湿度H 1为0.009kg 水•kg -1绝干气,离开干燥器时湿度H 2为0.039kg 水•kg -1绝干气,假定干燥过程中无物料损失,试求:(1) 水分蒸发是q m,W (kg 水•h -1);(2) 空气消耗q m,L (kg 绝干气•h -1);原湿空气消耗量q m,L ’(kg 原空气•h -1);(3)干燥产品量q m,G2(kg •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