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程建设程序法规
- 格式:ppt
- 大小:907.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二章工程建设程序与工程建设职业资格法规第一节工程建设程序法规一,工程建设程序法规的概念工程建设是指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工程项目的信件,扩建和改建,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建设工作的总称。
工程建设程序是指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
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量极大,牵涉面很广,内外协作关系复杂,而且存在证活动空间有限和后续工作无法提前进行的矛盾。
因此,工程建设就必然存在着一个分阶段。
按步骤,各项工程按序进行的客观规律。
这种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如人为讲工程建设的顺序颠倒,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另外,工程建设投资大,建成后的建筑物将长期存在,其质量好坏和人们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工程建设活动是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也必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置一些审批环节,来对各方主题的工程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这些就需要通过工程建设程序的相关的法规来实现。
所以国家颁布了有关法规,将工程建设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迫人们从事工程建设活动时遵守。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人们对工程建设认识的不断加深。
工程建设程序也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趋于合理,科学。
工程建设程序法规就是指调整工程建设程序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工程建设程序法规的立法现状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专门的《工程建设程序法》,涉及工程建设程序方面的法规主要是部门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例如:《关于基本建设程序的若干规定》(1978年);《关于简化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的通知》(1982年)《关于颁发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实行管理办法的通知(1983年);《关于编制建设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1984年);《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1987);《关于大型和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议书审批问题的通知》(1988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程序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管理办法》(1994年)等规范性文件。
第1章建设法规概论建设法规的概念;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火建设行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调整对象:各种社会关系。
包括行政管理关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管理关系了解建设法规的三要素:建设法律关系主题,建设法律关系客体,建设法律关系内容。
第2章:工程建设程序法规通常所说的建设工程指的究竟是哪些工程土木建设工程,路线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修工程等工程项目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
工程建设程序a工程建设前期阶段1)投资意向2)投资机会分析3)项目建议书4)可行性研究5)审批立项b工程建设准备阶段的内容包括:1)规划。
2)征地。
3)拆迁。
4)报建。
5)工程发包与承包。
c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1)工程勘察设计。
2)施工准备(包括1、施工单位技术,物质方面的准备。
2、取得开工许可)。
3)工程施工。
4)生产准备。
d工程竣工验收与保修阶段的内容:1)工程竣工验收。
2)工程保修e评价阶段我国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如何规定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弄公民集体所有,其余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工程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国家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划拨而取得,需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也必须由国家征用土地,然后再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给建设单位或个人。
申领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B、在规划区内的工程,已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施工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工条件D、已经确定施工企业E、有满足施工需要的图纸和技术资料F、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G、按规定应监理的工程已经委托监理H、建设资金已经落实I、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验收的依据:条件:1完成建设工程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