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灶企业技术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82.11 KB
- 文档页数:9
序号户型配置要求名称材质特性尺寸热流量安全性1单眼燃气灶灶面:不锈钢 炉头:纯铜 锅架:铸铁点火:自动快速点火,自动切断燃气灶具尺寸(宽×深):≥:288*520炉头火力:三环火(5000W以上)熄火保护装置2电磁炉(双烹调区)玻璃面,金属开关指示灯及余热指示灯超强火力设置及指示灯灶具尺寸(宽×深)≥:288*520前区(直径≥150mm,火力可达1700 W以上);后区(直径≥230mm,火力可3300 W以上)3双眼燃气灶灶面:不锈钢 炉头:纯铜 锅架:铸铁点火:自动快速点火,自动切断燃气灶具尺寸(宽×深)≥:280*520双环大火力(2500W以上)+双环标准火力(1700W以上)熄火保护装置4大尺寸三炉灶灶面:不锈钢炉头:纯铜锅架:铸铁点火:自动快速点火/脉冲瞬然点火,自动切断燃气灶具尺寸(宽×深) (毫米):≥900×480炒锅炉头6.0kw (5.4kw)熄火保护装置5电磁炉(双烹调区)玻璃面,金属开关指示灯及余热指示灯超强火力设置及指示灯灶具尺寸(宽×深)≥:288*520前区(直径≥150mm,火力可达1700 W以上);后区(直径≥230mm,火力可3300 W以上)进口奢侈品牌;组合式(单炉灶+2个双炉灶)电磁炉用于西厨160㎡~330㎡户型进口品牌,大尺寸三炉灶。
电磁炉用于西厨600㎡户型两炉灶灶面:不锈钢炉头:纯铜锅架:铸铁点火方式:220伏强电机器尺寸(宽×深) (毫米):760 × 450左炉头最大火力(千瓦):4; 右炉头最大火力(千瓦):4熄火保护装置三炉灶灶面:不锈钢炉头:纯铜锅架:铸铁点火:自动快速点火/脉冲瞬然点火,自动切断燃气灶具尺寸(毫米)≥:760 × 450左炉头最大火力(千瓦)≥4;右炉头最大火力(千瓦)≥4熄火保护装置690㎡以下户型合资或国内一线品牌;两炉灶、三炉灶图片备注可组合可组合可组合因部分品牌无三炉灶,可在尺寸满足的情况下采取组合形式330㎡户型配置有电磁炉。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206.10-2010电磁灶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磁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电磁灶。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或情况)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三级分类分类代码 2 206 206.10分类名称 日用消费品 家用电器 电磁灶2.2 产品种类电磁灶产品包括便携式电磁灶、驻立式电磁灶。
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未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同相关引用标准。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电磁灶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电磁灶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下表:表2 企业规模划分企业规模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销售额(万元) ≥30000 ≥3000且<30000 <30005 检验依据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1.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2.GB 4706.2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3.GB 4706.2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磁灶的特殊要求》4. GB 21456-2008 《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5. 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6 抽样6.1 抽样型号或规格抽样时优先抽取单灶头便携式的产品。
大功率电磁灶技术参数文件编号:TCZ-TT-002编制:版本:A版批准:1)外观(1) 电磁灶整体支架采用不锈钢,凹型锅台采用耐热陶磁玻璃材料。
(2) 外观光洁、平整, 铭牌、图案、文字应清析。
无锈蚀划伤。
(3) 布线整齐、牢固,紧固件是否有松动,接地良好。
2)输入功率:(额定功率8KW)用三相调压器使输入电压为标准电压380V时,读取正常工作时功率计的读数。
要求:90 % 额定功率≤实测功率≤110 % 额定功率。
功率调节范围:调节电磁灶功率调节器,测量最大,最小功率。
功率应连续可调,范围在额定功率的35 %―110 %之间。
4)热效率:依据标准:QB/T1236-91中 5.9条热效率测定在25℃±5℃环境条件下进行。
在特制加热锅中加入3升水加盖,置于电磁灶中心。
将温度计从锅盖的软塞中插入锅中。
水银部分浸入水中(不得与锅体接触)。
测量初始水温T1,开启电磁灶电源,把功率调整到最大,至耗电量为0.12kwh时,记录水温T2。
并按下式计算热效率:η=(c1m1-c2m2)(T2-T1)其中:c1 :4.2×103J/kgk3.6×106Wc2:4.6×102J/kgkm1 m2:水质量 kgW:0.12kWh要求:电磁灶热效率应不小于85 %7)小品物体不加热特性:依据标准:QB/T1236-91中5.10条用厚度为0.8mm ,直径为80mm的Q235A (A3) 钢板,置于电磁灶加热中心,接通电源 ,功率调节器调至最大,小件物品温度不超过50℃。
9)电源电压变化:(380V±10 %)依据标准:QB/T1236中5.6条用调压器测量电磁灶应在相电压198-242V电源电压下能正常工作。
11)连续工作时间:依据标准:QB/T1236-91中5.13条在标准锅中放入其容积为一半的植物油,在电磁灶上先以最大加热功率使油升温至200℃,然后调整功率旋钮。
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
商用电磁炉作为一种新型的厨房用具,其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能效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下面将对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需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
商用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接触高温,因此产品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标准应包括产品的防火防爆设计、电磁辐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
商用电磁炉在工作时需要保持稳定的加热温度和功率输出,以确保食物能够均匀受热。
技术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加热控制精度、电磁场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最后,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需要考虑产品的能效性。
商用电磁炉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厨房用具,其能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能效等级要求、能效测试方法等,以鼓励企业生产高能效的产品,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商用电磁炉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能效性,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质量和竞争力。
希望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推动商用电磁炉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稳定、节能的产品。
电磁灶产品在GB 4824—2013标准的测试分析作者:林德丰梁永贤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电磁灶产品在电磁兼容(EMC)项目中GB 4824-2013标准的测试分析,着重分析标准的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磁场感应电流(9kHz~30MHz)及磁场感应电流(30~1000MHz)3个测试项目,结合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整改的相关措施及方法,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磁灶产品骚扰电压电磁辐射骚扰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c)-0095-04电磁灶产品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近几年电磁灶国家抽检及广东省的抽检结果来看,在EMC测试项目的不合格率很高。
电磁灶产品在EMC项目的测试标准依据是GB 4824-2013《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涉及的测试项目有3个,包括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磁场感应电流(9kHz~30MHz)及磁场感应电流(30~1000MHz)。
本文将对这3个测试展开阐述分析,结合实际的测试结果,找出产品在EMC项目测试中不合格的共性,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整改的相关措施及方法,旨在为产品的质量提高提供借鉴。
1 电源端子骚扰电压1.1 电源端传导骚扰测量原理电源端骚扰电压是指被测设备(EUT)的电源端子与参考接地平面之间的射频共模电压。
简化的骚扰电压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测量的回路是由被测设备内的射频骚扰电动势(源)经被测设备的连接电缆传导,通过被测设备与公共地之间的耦合电容以及测量所用的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形成的。
从原理图可看出骚扰电压测量值U=ZI,这里Z是人工电源网络的阻抗,所以回路电流I是随耦合电容C变化的。
电容C的大小与被测设备的布置密切相关。
因此在骚扰电压测量中,测量布置的规定是很详细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去进行,否则就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磁炉国家强制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烹饪设备,已经成为家庭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市场上电磁炉产品众多,质量和性能参差不齐,为了确保用户的安全和权益,国家对电磁炉实行了强制性标准。
电磁炉国家强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技术指标和标志标识等方面。
在安全性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电磁炉相关的电气、结构、防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标准对电磁炉的技术指标也进行了规定。
例如,标准要求电磁炉的加热功率、烹饪温度范围、烹饪时间等方面要符合规定,以确保产品的烹饪效果和使用体验。
标准还对电磁炉的能源效率、噪声等指标进行了要求,以推动产品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性能。
标志标识方面,标准要求电磁炉产品必须在外包装、说明书和产品本体上标明强制性标准的编号,以便用户在购买时能够识别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电磁炉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电磁炉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标准的实施能够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动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然而,电磁炉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电磁炉市场规模庞大,管理监督难度较大,标准的执行和监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电磁炉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对于电磁炉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技术指标和标志标识,可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
未来,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标准,促进电磁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商用三相电磁灶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了《GB4706.29-19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磁灶的特殊要求》,本商用三相电磁灶在电压保护范围、热效率、功率、保护装置、感应加热线圈与主电源的电气隔离等技术要求上与《QB/T 1236-1991 电磁灶》均有不同。
依据标准化法特制定本产品企业标准。
本标准编写格式遵循了《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起草单位:XX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 。
商用三相电磁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商用三相电磁灶(以下简称电磁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客车、宾馆饭店等使用的商用三相电磁灶。
本标准不适用于家庭用电磁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3280-1992 不锈钢冷轧钢板QB/T 1236 -1991 电磁灶TB/T 2839-2003 铁道客车用电热开水器TB/T 3021-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TB/T 3058-2002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振动试验3 术语和定义3.1 《QB/T 1236-1991》规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2 标准锅a)凹形锅:本标准中测试使用的凹形锅为锅底曲面与凹形微晶玻璃曲面相吻合、用1mm厚、牌号为ST-12的钢板制成的、口径为360mm的凹形铁锅。
b)平底锅:本标准中测试使用的平底锅为广东南海佳能现代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口径为280mm的不锈钢平底锅。
4 分类与命名4.1 分类a) 灶眼数量:电磁灶按灶眼数量分为单灶眼(代号I),双灶眼(代号II)和三灶眼(代号III)三种;b) 电磁灶根据单个灶眼的功率分为5kW、6kW、8kW、…(分别标记为5、6、8、…)。
4.2 型号命名设计序号:A、B、C…单个灶眼的功率(kW): 5、6、8、…灶眼数量:I、II、III型号标记示例:DCZ-Ⅲ-5/5/8-A 表示具有三个灶眼,功率分别为5kW、5kW、8kW,设计序号为A的商用三相电磁灶。
5 要求5.1 适用环境a) 气压:86kPa~106kPa;b) 温度:–25℃~45℃;c)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d) 电源:AC 380(1±10%)V (50±1)Hz 三相四线制。
5.2 外观与结构5.2.1 外观电磁灶的外观应光洁无锈迹,外壳无明显的焊缝暴露。
铭牌上的图案和文字应清晰,部件无缺陷,紧固件不松动,微晶玻璃承锅面无气泡和伤痕,柜门开启关闭灵活,无明显的松动现象。
5.2.2 灶台壳体电磁灶的灶台壳体应采用符合GB/T3280-1992 规定的非磁性不锈钢板(1Cr18Ni9Ti)加工制作。
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
5.2.3 风冷系统的结构要求应有进风管、活动滤网、风机绝缘隔板、风机受电接插件。
风机安装应便于维修更换。
5.2.4 接地螺钉和接地标牌电磁灶的外壳近地面端应设置接地螺钉和接地标牌,其要求满足TB/T 2839-2003 中5.5.1的要求。
5.2.5 漏电保护要求电磁灶必须安装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1s的漏电保护开关。
5.2.6 电气箱电气箱的对外连接应使用满足额定电压电流要求的笼式弹簧接线端子,信号出口用航空插头座,信号线、电源线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导线,三相电源接线端应有U、V、W、N 热塑套管标记。
接地线用黄绿色(PE)热塑套管标记,接地线的截面积应≥4 mm2。
5.3 电气安全和电气性能要求5.3.1 电气安全要求5.3.1.1 绝缘电阻a)冷态:不低于20MΩ;b)热态:不低于2MΩ;c)湿热态:不低于2 MΩ。
5.3.1.2 介电强度整机能承受6.2.1.2规定的耐压试验,无击穿闪络现象(型式试验中介电强度试验在第6.4条结构安全试验之后进行)。
5.3.1.3 电磁兼容性电磁灶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应符合TB/T 3021-2001 第 12.2.8.2 中表3的规定。
5.3.1.4 泄漏电流电磁灶的泄漏电流不大于0.5mA/kW。
5.3.1.5 感应加热线圈与供电电源间的隔离感应加热线圈与供电电源间用脉冲功率变压器进行电气绝缘和隔离,感应加热线圈与供电电源之间应能承受AC 2500V 50HZ (漏电流设定10mA) 1min的耐压试验,无击穿和闪络。
5.3.2 电气性能要求5.3.2.1 电功率在额定电源电压下(AC 380V 50Hz),电磁灶的实际消耗功率在额定功率的+5% ~ -10% 范围内。
5.3.2.2 功率调节范围在额定电源电压下电磁灶实际消耗功率的调节范围不小于额定功率的30%~90%。
5.3.2.3 电压适应范围电磁灶在额定输入电源±10% 的电压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是指电磁灶能正常加热)。
5.3.2.4 欠压保护输入电源电压低于(80±2)% 额定输入电压时,欠压保护应动作,故障指示灯应按表1规定的故障状态显示。
表1 故障灯指示的状态5.3.2.5 过压保护输入电源电压高于(120±2)% 额定输入电压时,过压保护应动作,故障指示灯应按表1规定的状态显示。
5.3.2.6 短路保护当电磁灶功率输出级输出短路时,保护电路能自动关闭激励使电磁灶停止工作, 故障指示灯应按表1规定的状态显示。
5.3.2.7 过热保护当冷却系统失效,电磁灶的功率输出级使散热器温度超过(60±5)℃,保护系统能使电磁灶自动停止工作,故障指示灯应按表1规定的状态显示。
5.3.2.8 无锅自停当工作中的电磁灶从灶面移去锅, 10s后电磁灶能自动切除激励脉冲使电磁灶停止工作,故障指示灯应按表1规定的状态显示。
5.3.2.9 小件物品不加热特性电磁灶微晶玻璃灶面上置直径小于8cm的小件物品,开启电磁灶,故障指示灯作无锅状态指示,10s 后工作指示灯熄灭,电磁灶停止工作。
5.3.2.10 灶体外壳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40℃的状况下,电磁灶工作时锅压圈以外的柜体、灶台面各处任意点温度不应该超过60℃。
5.3.2.11 锅把手温度电磁灶工作中,凹形锅、平底锅把手非金属部分、平底煎锅金属长柄手柄离锅边缘10cm以外的金属手柄温度均不超过60℃。
5.3.2.12 连续工作时间保持(200±15)℃油温,电磁灶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3h。
5.3.2.13 热效率电磁灶的热效率不小于85%。
5.4 适用环境要求5.4.1 高温贮存电磁灶在(55±2)℃环境中贮存8h后应能正常工作。
5.4.2 交变湿热电磁灶在(25±3)℃、(55±2)℃;相对湿度45%~75%、95% 的环境中交变湿热二个循环,共计48h,恢复24h后能正常工作。
5.4.3 低温贮存电磁灶在(-40±2)℃的环境中贮存8h,经8h常温恢复后应能正常工作。
5.4.4 振动和冲击电磁灶应满足 TB/T3058-2002 功能性随机振动一类A级30min的振动试验,试验后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
5.5 结构安全要求5.5.1 台面的微晶玻璃微晶玻璃应能承受6.4.1试验后不破裂,在所有开关和控制装置都处于“接通”的情况下,电磁灶应能经受5.3.1.2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
5.5.2 溢水按 6.4.2 方法试验后,电磁灶应能经受 5.3.1.2 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
5.6可靠性电磁灶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下限值不小于5000小时。
6 试验方法6.1 外观和结构要求试验用目测法检查是否符合5.2.1至5.2.6的要求。
其中漏电开关的动作试验在工作中的电磁灶用按下漏电试验按钮的办法来验证漏电开关的动作。
6.2 电气安全和电气性能试验6.2.1 电气安全试验6.2.1.1 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三相电源输入端与电磁灶外壳间的绝缘电阻,湿热态在断电后30s内测量。
应符合 5.3.1.1 要求。
6.2.1.2 介电强度用耐压测试仪在三相电源任一输入端与外壳间施加50Hz 、AC 2500V 电压,持续1min;对装有电源滤波器的电磁灶因滤波器N线与外壳间有共模抑制旁路电容,耐压测试仪的电流应设置在30mA档,试验结果应符合 5.3.1.2 要求。
6.2.1.3 电磁兼容性试验按 TB/T 3021-2001 第12.2.8.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2.1.4泄漏电流试验按 TB/T 2839-2003 中6.11条的方法进行。
6.2.1.5 感应加热线圈与供电电源间的隔离试验目测检查加热线圈与电磁灶内部电路间的联接是否有变压器隔离,用耐压测试仪(漏电流设定10mA)在三相电源任一输入端与加热线圈接线端之间施加AC 2500V 50Hz 电压,持续1min。
6.2.2 电气性能试验6.2.2.1 电功率试验在三相电源与电磁灶之间接入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灶面上放上标准锅,锅内存水量不少于锅容积的2/3,在额定输入电压下,电磁灶功率调节钮置最大位置,电磁灶功率应满足5.3.2.1条。
6.2.2.2 功率调节范围试验在额定输入电压下,电磁灶功率调节钮从最小位置转换到最大位置, 功率调节范围应满足5.3.2.2的要求。
6.2.2.3 电压适用范围三相电源经过容量不小于8kVA的三相调压器后供给电磁灶电源,电磁灶功率调节钮在最大位置,调压器输出电压分别调节在380(1±10%)V的位置,电磁灶应能正常工作。
6.2.2.4 欠压保护试验工作中的电磁灶,调低输入三相电源电压到额定电压的(80±2)% 以下, 电磁灶应停止工作,故障灯闪亮.6.2.2.5 过压保护试验调高输入电源电压到额定电压的(115±2)% 以上,置电磁灶调功开关于开的位置, 电磁灶应该停止工作,故障灯闪亮;工作中的电磁灶输入电压升到额定电压的(115±2)% 以上,电磁灶应该停止工作,故障灯闪亮。
6.2.2.6 短路保护试验在电气箱的输出至加热线圈的接线端子上,用导线短接加热线圈,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开启电磁灶,应有本标准5.3.2.6规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