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升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493.49 KB
- 文档页数:6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B. 在同一个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C.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2019·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3.(2019·毕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 ℃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C.座机电话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波信号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4. (2019柳州)控制噪声主要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在入耳处采取措施三种方法.如图所示属于在入耳处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是()5. (2019广州)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A. 乙音调较高B. 甲响度较大C.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6. (2019益阳改编)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 放鞭炮时用手堵住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7. (2019龙东)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 医生借助“B超”诊断疾病,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关闭教室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2019·潍坊中考)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 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D. 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2.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3.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A. B. C. D.4.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 防止噪声的产生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防止风吹到头部5.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 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6.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B. 隔音走廊C. 防止噪声耳罩D. 环境质量检测仪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B.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C.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D.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 噪声检测仪B. 道路的隔声板C. 防噪声耳罩D. 摩托车消声器9.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
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A.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B.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C. 戴上耳罩做作业D.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0.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立交桥两侧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会场内把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 飞机场工作人员通常佩戴防噪音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学校和医院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1.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2、如图 1 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5、晚上小明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讨厌的电视声音,他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他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阻断噪声的传播 D.以上三种方法都有6、噪声也是生活中的污染来源之一,下列关于噪声的防控说法正确的是()A.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D.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8、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教室的门窗B.公路旁的居民屋装隔音窗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9、我们正在教室上课时,窗外响起了施工机器运转的声音,以下做法最恰当的是()A.关好门窗 B.请老师用更大的声音讲课C.加装噪声监测仪 D.捂住我们的耳朵1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11、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B.关紧门窗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1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城市街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3、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4、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原因正确的是()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C.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表演者模仿歌星演唱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调C.球迷看球赛时的呐喊声很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D.考试期间学校附近道路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二、填空题17、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期间,城管人员通知跳坝坝舞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从声现象角度看,是从处控制噪声的干扰的.18、“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19、江阴市虹桥北路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20、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声.21、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减弱噪声.22、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声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B.声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C.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D.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空气可以传声2.在医院、学校和研究部门附近,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下列所说的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师傅戴上防噪声耳罩D.在公路两侧植树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从声音的角度看,人生活的理想环境是()A.30-40dB的环境B.70-90dB的环境C.90dB的环境D.绝对无声的环境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叫做次声波B.医生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清洗牙齿等C.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优美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D.人们可以利用监测次声波来预报地震、台风和海啸6.百色市的城市建设逐渐以人为本。
路旁植树造林,离住宅较近的快速路两旁建有隔音板,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绿化美化环境B.减小水污染C.减小大气污染D.减小噪声污染7.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
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经过实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A.40 dB以下B.40 dB~70 dBC.70 dB以上D.90 dB9.如图所示为禁止鸣笛的标志。
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1.下面不属于噪声的是()A.夏天午睡时,屋外欢乐的蝉鸣B.自习课上优雅的铃声C.马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鸣D.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答案】D【解析】A.睡觉时,屋外欢乐的蝉鸣,影响人的休息,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在自习课上,铃声会影响同学看书,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马路上发动机的轰鸣是交通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学生想要听到的声音,是为了给学生们传递知识,不是噪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A.都是噪声波形B.都是乐音波形C.只有甲是噪声波形D.只有乙是噪声波形【答案】D【解析】甲是规则的波形图,故甲是乐音,乙是不规则的波形图,故乙是噪音,故D正确。
故选D。
3.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隔壁班级是音乐课,唱歌声影响了我们的听课,这种声音属于______(乐音/噪声)。
【答案】空气噪声【解析】[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2]隔壁班级是音乐课,唱歌声影响了我们的听课,这种声音属于噪声。
4.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如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图中_______是噪声。
【答案】噪声乙【解析】[1]从环保角度讲任何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所以小张熟睡时被钢琴声惊醒,从环保角度讲此钢琴声是噪声;[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指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如图中乙图的振动杂乱无规律,所以乙是噪声。
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_____ 。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3.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
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5.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调高
B.乙图: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丙图: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
C.“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
8.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9.厦门岛内许多地方设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从以下哪个环节防治噪声()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D.噪声的隔离
10.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二、填空题
11.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____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2.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____处减弱噪声.
13.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2016年8月正式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全长约21km,地铁最高时速可达80km.若地铁运行全程用时30min,则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地铁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原因很多,“轮轨噪音”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是车轮和钢轨的________产生的;为减少地铁运行产生的噪声,采用了很多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4.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_____和______减弱噪声.
15.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
16.“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中减弱噪声.17.“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声音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____________中减弱声音的.
18.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的桌子时,不断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避免干扰隔壁小明的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减弱噪声的方法分别是:第一种是________;第二种是_______;第三种是
__________。
19.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_________(次/超)
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解答题
20.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如图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后再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__ ;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 D
2. D
3. D
4. A
5. A
6. B
7. C
8. D
9. A
10. B
11.振动空气声源
12.振动音调声源
13. 42;振动;传播过程中
14.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15.音色乙甲
16.声源传播过程
17.人耳声源传播过程
18.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
19.次响度人耳
20.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吸音性能聚酯棉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