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骨组织工程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87.91 KB
- 文档页数:3
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周晓;左朝晖;曹谊林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6(10)4
【摘要】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性报道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骨替代被修复重建组织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总页数】5页(P316-320)
【作者】周晓;左朝晖;曹谊林
【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长沙,410013;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组织工程成骨修复口腔颌面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J], 徐星天;王佐林
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J], 陈欣;张春林
3.负载BMP-2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J], 符来想
4.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J], 许圣荣;赵劲民
5.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J], 周晓;左朝晖;曹谊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下颌骨位于面部下1/3,形态较为复杂,依靠其上附着的肌肉行使牛理功能。
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肿瘤切除导致,术后均会出现面部局部凹陷畸形,同时影响患者咀嚼,咬合及进食等正常牛理功能,进而影响其牛存质量。
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丰要原则为保证缺损下颌骨的完整性、咀嚼功能和面部外形,并为牙列修复或牙种植创造条件。
当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种类繁多,如:血管、非血管化骨瓣移植或骨代品等。
因此,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一直以来是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最适合的修复方式,才能使修复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本文就目前下颌骨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骨移植修复重建传统上将骨移植修复重建分为三种:①自体骨组织移植;②同种异体骨组织移植;③异种骨组织移植。
现在将其分两类,即:血管化骨组织瓣移植、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
血管化骨组织瓣移植血管化骨组织瓣移植常见带蒂骨组织瓣移植和游离骨组织瓣移植两种。
在一些具备显微外科技术基础条件的单位,常将游离移植作为首选,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一般采用血管化组织瓣带蒂移植,另外可以作为游离骨组织瓣移植手术失败后的一种应急措施。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大量的应用于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技术已相当成熟,其成功率较高。
临床上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较常选用骨皮瓣有腓骨肌皮瓣和髂骨肌皮瓣,因其各有利弊,所以根据自身条件及患者诉求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腓骨能修复重建下颌骨大面积的骨缺损,可以带腓肠肌和皮瓣修复复合缺损,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骨皮瓣制备简单,塑形容易。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对患者后期运动有一定影响,不能承受重体力活,腓骨的直径难以达到正常下颌骨的高度,当然也可以通过腓骨叠加或二期牵引成骨来改善和弥补。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口腔领域的骨组织工程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口腔颌骨易受外力影响、愈合较慢,牙体修复、种植和正畸治疗等领域对于骨组织再生的需求十分迫切。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人工骨组织植入、正畸技术以及骨移植等存在不少缺陷,因此近年来口腔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目前口腔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
骨组织工程的基本概念骨组织工程是工程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通过体外培养、基因工程等手段,利用生物材料及干细胞等替代性材料或组织,协同治疗骨缺损、创伤和疾病,在体内诱导生物学效应,最终实现骨组织再生的目的。
口腔骨组织工程口腔骨组织是指口腔颌骨中的骨组织,是支撑口腔牙齿的重要结构,并参与咀嚼和说话等生理功能。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意外伤害和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因此,口腔颌骨缺损和骨折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口腔骨组织工程已经成为治疗骨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口腔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目前,口腔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生物材料是口腔骨组织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对于骨组织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物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不同种类的生物材料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如羟基磷灰石、聚丙烯、明胶等。
这些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在骨修复和再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的研究与运用干细胞是口腔骨组织工程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干细胞能够分化生成多种细胞类型,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主要分为两类干细胞,一种是成体干细胞,另一种是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来源广泛,如骨髓、脂肪、脐血等;胚胎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具有再生医学的巨大应用前景。
干细胞在口腔颌骨缺损和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对基因工程技术的掌握,实现遗传病的治疗或相关疾病的治疗。
【摘要】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而目前最常用的是使用骨替代材料进行修复,本文对这些骨修复材料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引导再生术;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生物活性玻璃; 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由于感染、肿瘤、创伤等原因常常造成颌骨的缺损,对于其功能和结构的重建必须依靠骨移植来完成。
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颌骨缺损最好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增加了供骨区的创伤,并且来源有限,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可以代替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的修复材料。
理想的修复材料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足够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力学适应性。
(3)骨传导性。
(4)骨诱导性。
(5)提供优骨细胞,直接成骨。
(6)良好的材料-骨组织界面。
(7)可塑性。
但是目前使用的骨修复材料没有一种能符合全部条件,而只是具备了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
现在将近几年颌骨修复材料的研究情况作一回顾。
1 同种异体骨同种异体骨可以通过骨库提供,但是异体骨来源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研究的进展,发现新鲜异体骨移植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骨的感染和吸收。
因此必须对异体骨进行处理,目的是要去除抗原同时保持诱导新骨生成的能力。
处理方法目前有两种:一是低温冷藏,即在无菌包装下保存在液氮中。
另一种是干燥、冷冻骨,脱水后低温保存。
也有用脱钙、脱脂、脱蛋白等处理的方法,但是远期效果有待证实。
单纯冷冻对机械强度没有影响,冻干骨抗压强度无影响,脱钙、脱蛋白则破坏机械强度。
同种异体骨的来源也有限,而且制备、储存的成本较高,同时还有传播传染病的危险以及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2 异种骨异种骨直接植入人体必然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必须消除其抗原性,方法有两种:脱蛋白和脱钙,而冷冻、冻干、煮沸和放射线等方法已经不被采用。
目前用于临床的有脱蛋白骨、高温煅烧骨、脱钙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