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
- 格式:pdf
- 大小:196.71 KB
- 文档页数:2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方法选择采用吸入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o对可能影响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0患者中吸入治疗依从性好50例(41.67%);依从性差70例(58.33%),单因素检验9个变量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医患沟通不充分、担心药物副作用、年龄大等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其OR值分别为:3.49、3.22、2.97、2.55。
结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较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宣教、充分沟通、指导合理用药、加强对患者教育和管理以提高的依从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支气管舒张剂是目前治疗慢阻肺的主要药物之一,对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1]。
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应用吸入型的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规律治疗。
对于有频繁急性加重或重度气流受限的患者,可以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研究表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2]。
但由于吸入治疗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患者依从性较差[3]。
本文通过对慢阻肺患者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l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采用吸入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11版慢阻肺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患者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且愿意合作。
男85例,女35例,男/女比例为2.43:1;年龄最小46岁,最大75岁,平均(62.12±11.23)岁。
1.2 依从性评判坚持长期、规律、正确按照吸入治疗,不随意改变治疗计划,定期复诊,停药、换药、增减药等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依从性良好,反之为服药依从性差。
影响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7-02-28T16:43:12.49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代志敏[导读] 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综合内科 646000【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展开分析。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对策。
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及FEV1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信心等。
因此,护理人员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计划、考核对病人开展个性化呼吸功能锻炼,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对策慢阻肺(COPD)为临床一项常见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主要由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对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1]。
而通过在疾病的缓解期展开呼吸功能锻炼,可充分促进患者呼吸肌耐力及肌力的提高,在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困难的基础上,实现生存质量的提升[2]。
但是,如果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就会对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再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慢阻肺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
临床通过对此类患者展开呼吸功能锻炼,可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5]。
但是,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患者缺乏慢阻肺康复知识,不能认识到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无法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呼吸功能锻炼需要长时间坚持,短时间不能看到疗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部分病人对疾病恢复缺乏足够的信心;肺功能下降,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其锻炼依从性也大大下降,甚至放弃坚持锻炼,进而对疾病的康复造成了严重影响[6]。
影响无创呼吸机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无创呼吸机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方法选择36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36例患者中,只有以前使用过无创呼吸机的6例患者依从性好,占1667%;其余的30例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占8667%。
经过护士根据其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均能坚持使用无创呼吸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无创通气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呼吸机;依从性;护理无创通气是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目前主要指经口(鼻)面罩进行的正压通气。
它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相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舒适感,保留上气道的防御功能,保留患者说话和吞咽功能[1]。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的依从性对无创呼吸机能否顺利进行及治疗密切相关,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护理关键,现将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5~78岁,平均683岁。
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30例,两次及以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6例。
本组病例诊断均符合2007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在静息、无吸氧状态下血气分析均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
患者均无气胸、严重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严重面部畸形等无创通气的禁忌证。
1 2 方法本组均给予抗感染、氧疗、解痉、纠正酸碱失衡等治疗。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COPD是一组气流阻塞性疾病,基本特点是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气流阻塞。
COPD是慢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分单纯性低氧血症型和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两种基本类型,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不可抑制性嗜睡,病情长期发展可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肺性脑病、甚至猝死。
NPPV是指不需对病人行创伤性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可直接经口/鼻面罩进行辅助通气,从而达到增加肺泡通气的目的。
NPPV的问世为轻、中度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成为了临床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法,但NPPV的应用指证尚无统一标准,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多种因素相关,也与应用者的经验和治疗单位人力设备条件相关。
因此,现将NPPV治疗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综述如下:1 使用NPPV的依从性现状患者的依从性包括接受性和顺应性两部分,接受性是患者从思想上是否呼吸机的治疗方法,顺应性是患者能否适应按医嘱使用并无人机对抗。
今年我呼吸科收治85例,年龄在55-85岁,约三分之二的病人依从性差,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2 影响NPPV使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2.1社会学因素影响NPPV使用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
COPD、呼吸衰竭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对疾病和先进技术的认知都比较差,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经济原因成了另一个因素。
2.2疾病及其他因素(1)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会口干,经常要喝水,有的老年人患有前列腺肥大、夜尿症,造成老人频繁脱戴面罩,就干脆不戴面罩。
(2)与面罩有关面部皮肤破损、皮炎,结膜炎等;使用NPPV 后的不良反应:胃胀气、误吸、口咽干燥、恐惧、睡眠性上呼吸道阻塞、呼气困难、气胸。
(3)缺乏正确操作次序,参数设定不太合理,人机不同步,缺乏严密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