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常见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以下为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1. 猪瘟
症状: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按照兽医指导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
2. 猪蓝耳病
症状:发热、厌食、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进行药物治疗,提供高质量饲料和补充充足水分。
3. 猪传染性腹泻
症状:腹泻、厌食、发热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提供易消化饲料,补充充足水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症状:发热、流鼻液、喘息、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营养补充。
5. 猪链球菌病
症状:发热、鼻白膜水肿、关节肿胀等。
治疗方法:注射抗生素,进行扩散性治疗,隔离患猪,提供适宜饲料和水分。
6. 猪犬瘟
症状:高烧、腹泻、呕吐、咳嗽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高营养饲料和补充水分。
7. 猪弓形虫病
症状:发热、厌食、抽搐、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疾病情况复杂,应及时请教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的鉴别诊断与防制一、概况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有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布鲁菌病等。
二、母猪胎儿的发育1、30天之前,胚胎分裂发育,胎儿未成形,若感染病毒、细菌,胎儿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会出现重新发情等;2、30天~50天之间,胎儿分化成型,但器官尚未形成,若此时感染病毒、细菌,则形成木乃伊胎;3、50天~70天,胎儿组织器官形成,但此时胎儿免疫系统尚不具免疫能力,若感染病毒、细菌,则想成死胎;4、70天后,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形成且具备免疫应答能力,若此时感染,则产弱仔或先天性疾病仔猪。
三、鉴别从流行特点1、细小病毒感染:猪是已知的惟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感染母猪所产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发生本病后,猪场可能连续几年不断出现母猪繁殖障碍。
2、猪伪狂犬病:多种动物易感,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易感,感染率高,发病严重,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重要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
本病亦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配种时也可传染本病,也可经空气传播。
该病流行期长,无季节性,仔猪死亡率高,母猪多为流产;3、乙型脑炎: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人畜共患,夏秋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散发,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4、猪瘟: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无季节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常呈流行性,流行期长,可垂直传播,当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察觉,但病毒可侵袭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的猪瘟病毒;5、蓝耳病: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感染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感染母猪可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
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母猪在产后容易发生一些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到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母猪产后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1. 产后感染病:产后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母猪产后疾病,通常由产后子宫内膜炎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子宫发炎、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红霉素等。
要保持母猪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等,以促进康复。
2. 产后溢乳症:产后溢乳症是母猪在产后乳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溢乳、乳汁流出等。
治疗方法是进行乳腺按摩,帮助乳汁排出,并保持乳房的清洁。
可以给母猪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和修复。
3. 产后内分泌失调:产后内分泌失调是母猪在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发情异常、配种困难、流产等。
治疗方法是给予适量的促进发情激素或促进卵泡发育的药物,例如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
4. 乳汁质量问题:在产后,有些母猪可能出现乳汁质量不好的情况,包括乳汁稀薄、色泽不正常等。
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治疗方法是给予合适的营养补充,增加母猪的饲料摄入量,保证其营养需求。
可以添加一些有利于乳汁质量改善的草药或添加剂,例如干酪乳饲料。
对于母猪的产后疾病,我们应尽早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我们也要注意给予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料供给、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干净的饲舍环境,有助于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母猪常见病是什么原因母猪常见的疾病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不良以及环境和管理问题。
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母猪疾病及其原因。
一、病毒性疾病:1. 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传染病。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
病猪会出现高热、厌食、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原因:生猪饲养密度高、不良的疫病控制和预防措施、等。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感染:PRRS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猪疾病,影响母猪繁殖能力和猪仔生长。
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和尿液传播。
病猪会出现流鼻涕、呼吸困难、发热和流产等症状。
原因:缺乏良好的疫苗和有效的消毒措施、感染源和健康状况不佳的引种猪等。
二、细菌性疾病:1. 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原菌,引起多种疾病,如腹泻、胃炎等。
细菌通过食物、水或者直接接触传播。
病猪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
原因:饮用污染的水源、环境脏乱差、不良的饲养管理等。
2. 猪繁殖性与呼吸综合症(PRRS)感染:PRRS也可以由细菌引起。
该疾病会导致母猪流产、猪仔夭折等问题。
细菌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直接接触传播。
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热、掉毛和流产等症状。
原因:缺乏良好的疫苗和有效的消毒措施、感染源和健康状况不佳的引种猪等。
三、寄生虫感染:1. 蛔虫感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会感染母猪的消化系统。
猪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感染蛔虫。
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贫血等症状。
原因:环境卫生差、粪便随处可见、不良的饲养管理等。
2. 猪绦虫感染:猪绦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肠道。
猪通过进食受感染的昆虫、粪便或者其他受污染的食物感染虫卵。
病猪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原因:环境卫生差、粪便随处可见、不良的饲养管理等。
四、饮食不良:1. 营养不良:母猪的饮食不良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消瘦、不能正常发情和生育、免疫力下降等。
母猪生产前后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引言在母猪生产前后,会面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和疾病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母猪生产前后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以帮助畜牧农户更好地管理母猪健康,提高生产效益。
1. 产前发热产前发热是母猪在即将生产前出现的一种常见症状。
常见原因包括母猪体内产生抗体、内分泌失调等。
为预防产前发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母猪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病菌。
•给予合理的营养饲料,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定期进行产前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和不适。
2. 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母猪在生产后易发生的疾病之一。
细菌感染和内分泌失调是常见的发病原因。
以下是预防产后感染的措施:•在猪舍内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繁殖。
•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强母猪的抵抗力。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的感染。
3. 乳房炎母猪乳房炎是母猪在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乳腺感染和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是常见的发病原因。
以下是预防乳房炎的措施:•在猪舍内保持干燥,并注意合理通风,防止细菌滋生。
•定期给乳房进行清洁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乳汁排泄。
•定期检查乳房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4.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在生产后可能发生的疾病。
它常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对母猪的繁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措施:•保持母猪圈内的卫生干净,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为母猪提供充足的饮水,促进尿液排泄和身体的自洁功能。
•定期检查母猪的生殖系统,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问题。
5. 脱奶症脱奶症是母猪在哺乳期产乳量突然减少或完全停产的症状。
它常常与内分泌失调和饲养管理不当有关。
以下是预防脱奶症的措施:•给予足够的营养饲料,确保母猪身体的健康和内分泌的平衡。
•减少母猪的压力,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和惊吓。
•定期监测母猪的乳房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问题。
结论母猪生产前后常见病的防治是确保母猪健康和繁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保持环境的清洁,提供合理的营养和注意及时的健康检查,我们可以预防和减少这些疾病对母猪和猪场生产的影响。
常见母猪疾病的防治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达8-10月龄时,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体况过肥等,都会导致适龄后备母猪不发情。
防治:1、对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者或畸型猪应及时予以淘汰。
2、对营养缺乏的要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并加强运动。
3、对过肥母猪应减肥、减料或增加粗饲料,多喂青绿饲料。
在日粮中添加3%氯化钙连喂数天,有减肥效果。
4、给母猪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或孕马血清200-1000单位。
并用公猪诱情。
也可用二者的合成品PG600,效果会更好。
但最好不用三合激素、雌激素之类,因为这样的激素,即使对母猪发情表现有帮助,也不能提高排卵数,对母猪多产仔无益。
二、断奶后母猪不发情:主要是母猪在哺乳期营养不良或患病所致。
防治:1、母猪在哺乳期应全价足量饲喂。
一般应为自由采食,但由于大部分猪场使用的产床上的食槽不容易达到自由采食的目的,所以也可采用预计料量添加法,一般哺乳母猪喂料量按以下公式计算:哺乳母猪喂量=1.5kg+0.5kg×仔猪数,但对于初产母猪应适当多给一些,因为母猪本身仍在生长发育。
特别应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有条件的应补充青绿饲料,如苜蓿(粉)、胡萝卜之类。
总之,饲喂的依据是:母猪体况、胎次、窝产仔数、猪舍环境、饲料营养水平、季节等。
根据这些因素去调节哺乳母猪的喂料量。
2、对体况很差的母猪应提早断奶,使过瘦母猪及早恢复配种体况。
3、在夏季,哺乳母猪(其它猪也一样)采食量降低,为了使猪能够获得所需的能量水平,在饲料中应添加5-10%的植物油,以提高能量浓度,避免仔猪缺乳及断奶后母猪体况过瘦,以致影响正常的发情配种。
3、VE400-600mg,日分2次喂给,连喂3天,如不发情,可再喂2个疗程。
亦也注射。
4、对屡配不孕猪,可在预计发情前3天喂VE800-1000mg,日分2次喂,3天一疗程,发情后配种。
5、如属某些疾病所致,如子宫内膜炎等,应对症治疗,使用子宫冲洗法或喂服促孕一剂灵中药制剂。
动物诊所猪常见八种产科疾病中药疗法养猪场养殖母猪,常常会遇到母猪的一些产科疾病,虽然使用西药治疗绝大部分母猪的产科疾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有些产科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产科疾病)使用西药治疗则很难立即奏效,对此养猪场不妨转变思维,使用中药疗法。
1.母猪胎动不安。
可选用苏叶10克,艾叶、白术、黄芪、续断、杜仲、白芍、党参、黄芩各20克,水煎去渣,待温后给予母猪内服(配以肌肉注射黄体酮),每天内服2~3次,连续内服2~3剂。
2.母猪产后胎衣不下。
可选用益母草、蒲公英各30克,黄芩、党参各20克,当归、川芎、牛膝、积壳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少许白酒为引,给予母猪内服,每天内服1~2次,连续内服2~3剂。
3.母猪产后恶露不尽。
可选用当归、川穹、银花、连翘、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各20克,黄芩、益母草、甘草各15克,煎汁去渣取汁,待温后给予母猪内服,每天内服2~3次,连续内服3~5剂。
4.母猪产后子宫脱出。
可选用大叶桉树叶20克、马齿苋100克,水煎取其汁液,经2次沉淀,取上清液冲洗母猪脱出的子宫后,立即还纳子宫复位。
内服则可选用党参、黄芩各25克,银花、杜仲各15克,益母草12克,桃金娘头(果)20克,升麻、甘草、积壳各10克,水煎去渣,待温后给予母猪内服,每天内服1~2次,连续内服2~3剂。
5.母猪产后缺乳。
可选用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各20克,甘草10克,枳实、栀子、柴胡、蒲公英、夏枯草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待温后给予母猪内服,每天内服1~2次,连续内服2~3剂。
6.母猪产后瘫痪。
可选用党参、防风、木瓜、黄芩、牛膝、桑枝各15克,香附10克,当归、川穹、杜仲各12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黄酒200毫升为引,拌料给予母猪喂服,每天喂服2~3次,连续喂服3~5剂。
7.母猪产后不食。
可选用党参、橘肉各15克,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地、神曲、厚朴各10克,陈皮8克,水煎取浓汁,加入红糖50克为引,待温后给予母猪内服,每天内服1~2次,连续内服2~3剂。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一、气喘病(一)综述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
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
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一)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
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
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
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
一、产前不食母猪产前不食是指母猪在妊娠末期发生的一种以饮食大幅度下降或不食而体温不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母猪产前短时间的食欲稍有减退是正常现象,但在产前长时间不食可导致流产、死胎、产后无乳,甚至母、仔死亡。
(一)发病原因一是营养不全。
母猪产前一个月,胚胎发育最快,营养要求高,采食量不足、营养不全就会导致母猪处于分解自身体组织的状态中。
发病妊娠母猪多数出现营养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严重不平衡,由此引起消化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异嗜癖。
二是饲料变质。
有的饲料霉变或含其它有害成分,损害肝功能而引起食欲下降。
三是运动不足。
母猪妊娠后期,胎儿体积增大,压迫消化道,引起肠蠕动减少或弛缓,特别是妊娠后长期爬卧不运动的猪情况会更严重。
四是死胎或木乃伊胎。
一些死亡的胎儿,特别是腐败的死胎,会对母体产生中毒等损害,引起不食。
另外内分泌机能紊乱和应急反应(如驱赶、高温或潮湿、环境卫生差等)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也可引起母猪产前不食。
(二) 临床症状一般在产前数天开始发病,病猪先是饮食不振,便秘,排尿次数减少,喜卧地或时起时卧,后食量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异食如喜喝脏水,最后拒绝饮食,卧地不起。
体温不高,后期体温下降,两耳发凉。
病程后期病猪消瘦,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
病程持续数天至十几天,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和治疗,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三) 治疗一是抗菌防全身感染,强心并补充机体能量;二是安胎,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自体中毒。
对于体温正常的,先肌内注射黄体酮安胎。
静脉输液,10%的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维生素C 0.5g与维生素B1 50mg;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按10mg/kg体重给药,每天2次,连用3天。
对于体温低于38.5℃的,可另用10%安钠咖20mL肌肉注射。
对于接近临产或超过预产期的顽固病例,可以进行人工控制分娩再补液、抗菌消炎。
(四) 预防一是切实搞好传染病的防疫工作。
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孕期营养均衡,特别是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多喂一些青绿多汁料,并少喂勤添。
母猪常见病与治疗方法
常见的母猪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包括:
1. 胃肠炎: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改变饲养环境等。
2. 脚蹄炎:症状包括跛行、蹄底发炎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照料蹄部、改变饲养环境等。
3. 乳腺炎:症状包括乳房红肿、奶量减少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按摩乳房、改变饲养环境等。
4. 妊娠中毒症: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药物、调整饲养管理等。
5. 猪咳病: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免疫增强等。
6. 猪瘟:症状包括发热、呼吸急促等。
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通过免疫预防和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7. 猪链球菌感染: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热等。
治疗方法包括给猪注射抗生素、
提供良好的饮水和饲养环境等。
请注意,这些只是常见的母猪疾病,并不是完整的列表。
如果出现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及时请兽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母猪常见疾病防治一、后备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达8—10月龄时,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体况过肥,都会导致适龄后备母猪不发情。
防治:●对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或畸形猪应予以淘汰。
●对营养缺乏的要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并加强运动。
●对过肥的猪应减肥减料或增加粗饲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
在日粮中添加3%的氯化钙连喂数天,有减肥的效果。
●公猪试情法,即每天用公猪试情2—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配合加强运动和光照,转换圈舍(母猪有一个多次迁移冲激发情的现象叫迁移现象)等,加强技术管理,将这些后备母猪关养在配种间或靠近配种舍,以便尽可能听到、闻到、见到和接触到成年公猪。
当上述条件都满足还不发情的,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第一天给母猪喂少量鱼肝油,再在第三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3毫升,最后在第六天肌肉注射小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出现发情后配种.或者直接使用两者的合成品PG600(400个单位孕马清和200个单位的小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注意,最好不要用三合激素、雌激素之类的药物,因为这样的激素,即使对母猪发情有一定的帮助,也不能提高排卵数,甚至只发情不排卵或假发情,还会造成卵巢囊肿等问题。
二、断奶母猪不发情断奶后20天仍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
主要是母猪哺乳期营养不良和患病所致。
如卵巢机能由于营养不良机能不全,卵巢囊肿或萎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导致了持久黄体。
防治:●母猪在哺乳期应采用全价足量饲喂。
通常情况应为自由采食,但由于在部分不容易让母猪达到自由采食目的,所以必须预计投喂量:哺乳母猪喂量=1.5公斤+0.5公斤×仔猪头数。
(对于初产的母猪应适当多喂一些,因为母猪本身在仍在生长发育)特别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有条件的应补充青饲料。
总之饲喂的依据是:母猪体况、胎次、窝产仔数、猪舍环境、饲料营养水平、季节根据这些因素去调节哺乳母猪的喂料量。
●对体况差的母猪应捉早断奶,使过瘦母猪尽快恢复体况。
在夏天,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为了使猪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能量水平,在饲料中添加5—10%的植物油或大豆卵磷脂,以提高能量的浓度,避免仔猪缺乳及断奶后母猪体况过瘦,以致影响正常的发情配种。
●如属某些疾病所致,如子宫内膜炎等,应对症治疗,使用子宫冲洗法等。
如果不属于疾病或体况过差,许多猪场有采用饥饿疗法,以及群养在一个大栏等,靠刺激打架和喧叫来增加应激,促进发情。
通过上述方法仍不发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如下几种情况:1.卵巢囊肿,可用孕马血清(PMSG)和小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配合使用,如先肌肉注射PMSGl000--1500个单位,每天一次,连注两天,第四天肌肉注射BCGS00个单位。
2.若为持久黄体,可肌肉注射前列烯醇2毫克,每天一次,连续2天,72小时内黄体即可溶解,随后发育。
三、配种后不受孕母猪在正常发情时允许公猪爬跨配种,但经过三次交配后仍不受孕的则可疑为此病,也叫屡配不孕。
交配后21天再发情,其病因可能是受精发生障碍,受精卵死亡,或着床的胚胎因子宫乳组成异常而死亡;配种25天以后仍不发情的,可能因为死亡的胚胎被子宫吸收,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导致返情。
防治方法有如下几种:1.对屡配不孕的猪,可在预计发情的前3天,每次喂VE200--300毫克,日喂两次,3天一疗程,发情后可配种。
2.在配种的当天肌肉注射黄体酮30—40毫克或已烯雌酚6--8毫克,以促进排卵和形成黄体。
四、炎症引发的不发情和屡配不孕发生在母猪分娩,难产等过程中。
交配、分娩及分娩后操作不按兽医卫生规定,使细菌进入子宫内,及产后胎衣不下,或恶露排不干净,母猪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此病。
子宫炎有三症状:一是急性子宫炎,从子宫中流出大量透明样液及混杂有粘液的絮状物。
通常在分娩后1-3天出现,体温升至40℃;二是慢性子宫炎,是由急性子宫炎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无明显的症状,主要从阴门周期性的流出黄色或白色的脓状物,并粘在阴部或尾巴上;三是隐性子宫炎,多见于产后感染或死胎溶解之后,由于子宫颈口紧闭,脓性分泌物在子宫内,以致胎儿死亡,但并未流产。
防治:●通常采用先消除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再用药物如生理盐水或伊凡诺尔2%的水溶液注入子宫内,每天两次,连续冲洗2—3天。
充分冲洗子宫之后,然后可用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溶于30—50毫升蒸馏水中,通过橡皮管注入子宫,每天一次。
洗涤期应选在发情期,不得已的情况下肌注已烯雌酚6—8毫克。
●对于慢发性子宫炎在非发情期,通常采用一开二排三消法进行治疗:①肌注3—5毫克苯甲酸雌二醇或已烯雌酚,间三日再一次,使子宫颈开口;②子宫颈开口后肌注催产素5—15单位,使子宫收缩,排出炎性渗出物;③在一开二排的基础上,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肌注,每天二次。
然最好是按导入子宫的上述方法。
●如果母猪超过预产期5日龄以上或产后无力导致还有胎儿在于宫,形成死胎,必须进行引产,其方法是:用l%的高锰酸钾溶液400--500毫升,使温度升到40—50℃,利用输精管注入子宫,看见流出溶液后停止,20小时后将会产出。
五、母猪产前不食和产后不食1.产前不食:产前不食可导致流产、死胎、产后无乳,甚至母、仔死亡。
通常产前一周食欲减退或绝食精神萎顿、体温、呼吸、脉搏基本正常,卧地不起或时起时卧,便秘尿量次数减少,也有的体温略下降,为38℃或更低。
预防:●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少喂勤添。
严禁霉变腐败冰冻饲料。
●减少应激,增加运动。
●妊娠母猪不宜喂棉籽饼,因含棉酚对母仔不宜。
治疗:治疗的原则是抗菌控制全身感染,强心补液,缓解体中毒,养血安胎,调理脾胃。
●对于体温没有下降的,先注射黄体酮安胎,再静脉输液,加入青霉素480万单位,25%维生素C20毫升,10%的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再肌注25%的安乃近10毫升。
每天1—2次,连用2—3天。
也有的场用庆增安疗效显著,没有该药的可用庆大15毫升肌注,第二次以后减半,连续注射3天,每天二次。
●对于体温低于38.5—36.5℃为低温症,可用安钠咖50毫升,麻黄碱30毫升分别一次肌肉注射,或者分别用两瓶500毫升的10%的葡萄糖盐水稀释,再分先后静脉注射。
(怀孕母猪的正常体温为38.5—39.5℃,略高于空怀)2.产后不食或食欲不振:其原因如下:●产后母猪体质较弱,消化力不强,往往为满足泌乳而贪食,影响食欲;●母猪产后由于腹压突然降低,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母猪长期饲养粗放,饲料单调,营养失调,日久引起食欲紊乱;●母猪吞食生胎衣,死胎等引起消化不良;●母猪可能感染子宫炎乳房炎等,食欲不振,引起体温升高至40.5-42℃,全身发抖,四肢末端和耳发冷。
预防:●饲喂母猪饲料要多样化,营养全价,忌突然更换,特别是哺乳母猪,应注意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以增强母猪的体质。
●怀孕母猪饲料应保持一定的粗纤维的含量(8—12℃),适当饲喂青绿饲料;●做好产房产具及接产人员的消毒工作防止产道感染。
产后注射1—2次青链霉素。
治疗:●先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120毫升,再静注复方磺胺5一甲氧嘧啶80毫升,1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毫升(作为稀释液);第二次注射碳酸氢钠溶液,复方碘胺5甲减半,每天1—2次,连续三天。
六、母猪产后乳少乳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也称乳腺炎—子宫炎—缺乳综合症,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通常是由猪舍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诱发,常生于高温潮湿季节,特别是6—9月份,非常普遍。
有的分娩后立刻发病,或1—2天后发病,也有的是在分娩时已经发病。
局部性乳房炎是局限在1—3个乳区发病,扩散性乳房炎多见于分娩后,全乳区急剧肿长,几乎无乳分泌。
有些病例可见明显的乳腺炎症状,如呼吸急促,不采食,体温升高,阴道流出白色分泌物,乳房红肿,眼窝凹陷,仔猪脱水等;有些却无明显的症状,而是亚临床感染;食欲减退,乳房苍白扁平,体温升高或正常,偶见阴道分泌物,仔猪下痢。
预防:●通过饲料的增减,使母猪在配种前达到既不过肥又不过瘦的体况(可参照饲养资料)特别注意,分娩前3--5天和分娩后的3—5天,要减少母猪的饲喂量,分娩的当天停;●对上一胎出现这种现象的母猪,在分娩前7天,饲料中添加钙制剂,如碳酸钙400克/吨及维生素AD3粉,在夏季尤为重要,因为天气炎热,母猪体内的钙会因呼吸急促而大量消耗,造成分娩困难及分娩过程延长。
●改善环境,加强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可用青霉素100万单位和链霉素100万单位,溶入50毫升水中;经乳导管注入乳房内,每天1—2次,连续2天。
●也可用青霉素100万单位溶入0.15%的普鲁卡因溶液200—400毫升中,作乳房基部环行封闭,每天l-2次,连续2天。
以上两种方法比较麻烦,可以采用肌肉注射法:A.卡那霉素4克一侧颈部,复方磺胺5克在另一侧;D.阿莫西林4克一侧颈部,复方磺胺5克在另一侧:C.氯霉素4克一侧颈部,复方磺胺5克在另一侧。
第二次用以上剂量的一半,每天2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
七、母猪产后瘫痪本病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其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
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也可能是饲料的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
患该病的猪精神萎靡,一切反射变弱,甚至消失。
食欲显著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且少,以后停止排粪尿。
站立困难或不能站立,或呈昏睡状态,乳汁很少或无乳。
有时病猪伏卧,不让仔猪吃奶。
治疗:●用硫酸钠或硫酸镁泻剂或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直肠内蓄类;同时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150毫升。
●用草把或粗布磨擦病猪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的恢复(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