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科普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听后感5.1 王炳轩11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学校全体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中学礼堂听“著名科学家位梦华的南、北极科普知识讲座”。
由位梦华爷爷来为我们讲课,我们先坐下来,看着他写的书,等待他准备好。
老师说:“现在开始!”我们才合上书,观看报告会,位梦华爷爷问我们:“你们见过宇宙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道:“见过。
”位梦华爷爷又问:“你们在哪儿见的?”同学们又答:“电视里。
”“其实,你们每天得都看见宇宙,一抬头就看见了,”位梦华爷爷说,“那你们看得见地球吗?”同学们答:“看得见。
”“怎么看的?”位梦华爷爷又问。
同学们说:“用眼睛看。
”“嗯嗯,那可不对,看到的是地板,是不是?只有飞上太空才可看见地球,”位梦华爷爷边说边给我们看了一张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其实呀,我们人就像趴在西瓜上的蚂蚁,那这蚂蚁又怎能看得见西瓜的全貌呢?何况我们人在地球上比趴在西瓜上的蚂蚁还小!”位梦华爷爷边说边用红外线指了指:“看见没有?在地球的两端像戴着两顶白帽子,这就是北极和南极。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许多知识也得到了许多快乐,位梦华爷爷也给我们看了许多美丽的图片,又给我们讲了一些他在南极、北极的一些故事和经历,还有一些奇特的景观。
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它既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知识,又了解了南极、北极,我希望以后能多开展这种一举多得的活动。
四、昰罘昰这样分罘开合罘来才叫做真噯五、时间长了,没有恨啦,只有满满的遗憾,和懊悔,也许再恨一个人,时间长也会成为想念吧。
六、最后,最后,还是寂寞依旧。
七、有一天你会发现、我是多么的重要八、爱一个人是幸福的累。
恨一个人是痛苦的累。
头疼。
但还是祝福你。
你的世界没有我也许会更好。
九、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经来过这里十、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十一、如若我比她先认识你,是不是你会许我一个地久天长。
十二、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刺青爱人,大火不能熄灭,众水不能淹没。
十三、不是因为讨厌一个人的点点滴滴才开始讨厌ta,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讨厌ta的点点滴滴,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讨厌。
极地科普知识点总结一、极地的地理位置南极洲位于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大陆和周围的海域。
极地南纬圈以南地区,南极地区的南部极地环境不仅寒冷严寒,而且还因冬、夏季长短的不同,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点和动植物种类有很大的变化;北极洲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极圈以及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域。
北极地区包括北美洲极北部、欧洲极北部以及大部分亚洲极北部和北极洋。
北极地区和北极圈以北地区因地跨两大洲大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变化都比较显著。
两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两极,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极,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北极,两极均被大片冰雪覆盖,天气寒冷严寒。
二、极地的气候特点1.气温极端:极地地区因为地处高纬度地区,轨道上的太阳辐射角很小,导致该地区的气温极端低。
南极洲大陆的最低气温记录在1960年7月21日,在东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区的俄罗斯“别拉娜”站的气象观测数值达到了-89.2摄氏度。
北极地区的气温也非常低,例如北极点在1954年1月23日的最低温度记录为-68摄氏度。
因此,极地地区被称为地球的冷极地区。
2.光照变化大:极地的光照条件非常特殊。
南极夏季在1月的时候,南极圈以内的地方有24小时的连续白昼。
而在冬季的时候,南极圈以内的地方也有24小时的连续黑夜。
北极地区的夏季二十四小时的白昼现象更为常见,而冬季的黑夜也会连续漫长。
3.海冰覆盖:南北极地区因为靠近极地,温度极低,水温低,是冰川的主要分布区,海面冰冻覆盖较大,北极洋、北大西洋可见大面积的冰川。
4.气流环流:极地地区位于地球的两极,天气系统的运动产生气旋、气压变化、积雪降水,并且这些气流环流也对地球大气环境起到较大作用。
三、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特征1.动物:南极洲是全球最大的野生动物天堂,特有的动物种类也特别多,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罗斯海、西里尔群岛、东南极群岛及东南极洲海岸。
其中包括企鹅、海豹、鲸等海洋生物,以及雪地狐、雪地野狮等陆地动物。
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包括北极熊、海豹、北极狐、水禽和鲸鱼等。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捷足先登——阿蒙森抵达南极点的故事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征服的大陆。
1831年,北磁极被发现后,德国大数学家卡尔·高斯科学地预言:在地球的南端,也应该存在着与北磁极相对应的南磁极。
高斯甚至估测出了南磁极的位置。
从1838年到1843年,法国、美国、英国先后派出探险队前往南极,试图找到南磁极,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9年1月16日,英国沙克尔率领的探险队找到了位于南纬72度15分的南磁极。
但实际上,磁极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它沿着规则的“8”字形轨道移动。
在这个轨道中,有一个“极点”,即地球自转轴的最南端,它是南半球所有经线的汇聚点,位于南纬90度。
这个南极点,成为探险家们试图征服的新目标。
最早发现并到达南极点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
阿蒙森从1906年开始,花了整整4年时间精心准备组织一次征服北极点的探险活动。
但就在他即将出发时,突然传来美国人抢先到达北极点的消息。
阿蒙森惊呆了,他不肯轻易放弃4年的辛苦准备。
1910年6月,他获悉英国人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正启程前往南极寻找南极点。
这个消息使阿蒙森又一次兴奋起来:“对,北极点被人捷足先登了,但南极点还是块处女地。
我一定要第一个找到南极点,和斯科特一试高下!”1910年8月9日,阿蒙森率领着“先锋号”船离开挪威,开始了寻找南极点的艰苦征程。
4年的努力使得阿蒙森的探险队极具实力,尽管他比斯科特晚两个月启程,但却比斯科特更早到达罗斯海东岸的鲸湾。
1911年1月26日,阿蒙森探险队在鲸湾建成了一座营房,命名为“先锋者之家”。
2月4日,斯科特探险队才姗姗来迟,双方友好地互致问候,但实际上,彼此心照不宣的又一轮竞争正式开始了。
阿蒙森很注重节假日的休息,每逢周末他都毫不例外地宣布就地休息,这使得探险队队员们在长途跋涉的艰苦征程中能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必要的调整。
经纬度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
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
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
南、北纬各有90°。
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
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
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小学科学科普小能手《极地》(课件)极地探险之旅极地,是地球上最寒冷、最遥远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对自然界和科学的探索充满好奇和想象力的场所。
今天,我们将带你展开一次极地探险之旅,探索南极和北极的奇妙世界。
一、极地简介1. 北极:北极位于北冰洋中心,是地球最北端的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温非常低,且寒冷的冰雪覆盖了大部分地表。
北极也是许多动物的家园,如北极熊、海豹和企鹅等。
2. 南极:南极位于南冰洋中心,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
南极也被大片的冰雪覆盖,极寒的气温和恶劣的条件使得南极成为了一个几乎没有植物的地方,但却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如鲸鱼、海鸟和海豹等。
二、南北极的特点1. 气候特点:南北极都是寒冷的地方,年平均气温极低。
北极的夏天气温可达到0°C至10°C,冬天则可达到-40°C至-50°C。
南极的气温更低,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80°C左右。
这些寒冷的气候使得极地成为了少有的可以观察气候变化的场所。
2. 冰雪覆盖:南北极地区的地表几乎被冰雪覆盖,形成了巨大的冰原和冰盖。
南极大陆上有大片的冰盖,其中的冰雪深度可以达到几公里甚至更多。
而北极则有巨大的浮冰存在在北冰洋上。
3. 极夜极昼:由于南北极地区靠近极点,所以在极地的某个季节里会出现极夜现象,即24小时都是黑暗的。
相反,在另一个季节里则会出现极昼现象,即24小时都是阳光普照。
这种特殊的日照情况也使得当地的动植物生活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三、北极的生物奇观1. 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它们依靠浮冰捕食海豹等猎物。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在极端气候中保持温暖。
同时,它们的毛发也很有特点,会将阳光转化为热量,形成温暖的空气层保护自己。
2. 海豹:海豹是北极洲的常见动物之一,它们依靠冰面生活和繁殖。
海豹的光滑皮肤和特殊的鼻孔和耳朵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快速游动。
指南针判断南北极的原理
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来确定方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确定地理方位,包括南北极。
指南针判断南北极的原理基于地球的磁场和指南针的磁性特性。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运动产生的,这种运动形成了类似于巨大磁铁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有两极,分别是地理上的南极和北极。
在地球表面,地磁场的磁力线会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因此,当使用指南针时,指南针的磁针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指向地理上的磁北极。
指南针的磁针本身是一根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铁,当放置在地球的磁场中时,磁针会受到磁力的作用,指向地磁场的磁北极,从而帮助确定方向。
因此,当使用指南针时,根据指南针磁针指向的方向,可以判断出南北方向,从而确定南北极的位置。
总的来说,指南针判断南北极的原理是基于地球的磁场和磁性特性,利用指南针磁针受地球磁场影响的特性来确定方向。
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夹角的关系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是地球上两个重要的极点,它们之间的夹角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在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中,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对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夹角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的概念。
地球磁极是地球内部的磁场产生的结果,它是地球磁场在地球表面的两个点。
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产生的,它具有北极和南极之分。
地理南北极是地球地理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地理南极位于南半球,地理北极位于北半球。
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是由于地球磁场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地球磁场受到地球内部液态外核的运动和地壳板块的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地球磁场会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速度较快。
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主要取决于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地球自转轴的方向。
地球磁场的方向在地球表面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这个倾斜角度被称为地球磁场倾角,它是地球磁场线和地球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地球磁场倾角的大小和方向对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夹角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
当地球磁场倾角为零时,地球磁场线和地球表面法线方向相同,此时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重合,夹角为零。
当地球磁场倾角不为零时,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就会存在夹角。
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还受到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的影响。
地球自转轴并不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而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这个倾斜角度被称为地球轴倾角,它决定了地球自转轴和地球公转轨道法线之间的夹角。
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是由地球磁场倾角和地球轴倾角共同决定的。
地球磁场倾角和地球轴倾角的变化会导致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夹角的变化。
因此,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实际观测中,科学家们通过地磁测量仪器对地球磁场进行不断的观测和记录。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他们可以得出地球磁场倾角和地球轴倾角的数值,并进一步计算出地球磁极和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南北磁极的概念南北磁极是地球的两个极点,分别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这两个磁极是地球磁场的最外围极点,也是地球磁场的产生和运动的表现。
南北磁极的概念与地理上的南极和北极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的内部磁场和外部磁场组成的,而南北磁极就是这个磁场的两个极点。
地球的内部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电流所产生的,而外部磁场则是由太阳风和地球自转所导致的。
南北磁极分别对应着地球的两个地理极点,南极为南磁极,北极为北磁极。
南北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地球的磁场并不是精确地以地球自转轴为对称轴的,而是有一些倾斜的。
南北磁极的位置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运动和内外磁场的相互作用等。
因此,南北磁极的位置会发生一定的漂移。
南北磁极的漂移是地球磁场的正常现象。
根据科学观测和研究,南北磁极的位置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动,这种变动不会很大,但也不是完全固定的。
南北磁极位于地球表面以下约2900公里处的地核外液体铁合金层中。
这个区域的流体运动和温度变化会导致磁场的变化,影响着南北磁极的位置。
科学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监测和测定南北磁极的位置。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地磁观测站进行测量和记录。
通过记录地磁场的变化,可以确定南北磁极的精确位置。
这种观测和测量工作是长期的,需要不断更新和校正数据,以了解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南北磁极的漂移情况。
南北磁极的漂移对于地球和人类有一定的影响。
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的生物和大气层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地球不会受到太阳风的直接影响。
南北磁极的漂移可能会导致磁场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体的导航能力。
南北磁极的漂移还可能影响到导航和通信等技术系统的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整。
总之,南北磁极是地球磁场的两个极点,分别对应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
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南北磁极的漂移是地球磁场的正常现象,科学家通过观测和测量来了解南北磁极的位置和漂移情况。
南极和北极的介绍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极。
这两个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从地理、气候、生态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对南极和北极进行介绍。
一、地理特征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由大陆和周围的海洋组成。
它位于南纬90度左右,被南冰洋所包围。
南极大陆的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被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聚集区。
而北极则是北半球最北端的一片海域,位于北纬90度左右,主要由冰冻的海洋组成。
北极地区没有陆地,只有一片浮在北冰洋上的海冰。
二、气候条件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平均气温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
南极洲内陆的气温更是低至零下80摄氏度。
而北极则比南极略为温暖,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都极为恶劣,几乎没有植被覆盖,也极少有动物栖息。
三、生态环境南极是一个几乎没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地方,但却是海洋生物的天堂。
南极海洋中栖息着大量的鱼类、鲸类以及各种海洋生物。
南极洲附近的海域还是众多海鸟的繁殖地,每年数百万的海鸟聚集于此。
北极地区则以浮冰为栖息地,熊、狐、鹿等动物适应了极寒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北极生态系统。
四、科学研究南极和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科学家进行研究。
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了大量的气候、地质和生物研究,以探索地球的历史和气候变化。
南极冰芯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过去数百万年的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北极则成为了研究全球变暖和冰层消融的热点地区,科学家通过监测冰层厚度和海洋温度等数据,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南极和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备受关注。
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北极则是北半球最北端的海域。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几乎没有陆地生态系统。
然而,南极和北极却是科学研究的宝藏,吸引了许多科学家进行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南极和北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气候变化。
地理南北极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南北极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南北极是地球上最极端的地区。
南极位于地球南极点,北极位于地球北极点。
这两个区域在地理、气候、生态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地理南北极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1. 南极: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南面环绕着南冰洋,北面与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之间通过多个海峡相连。
2. 北极:北极位于北冰洋的中心,周围环绕着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海洋。
二、地理特点1. 南极:南极洲是全球最冷、最干燥、最高、最寒冷和最孤立的大陆。
它覆盖着巨大的冰盖,冰雪覆盖率达98%,冰层厚度超过3000米。
2. 北极: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地区。
其地表主要由冰盖、海冰和海洋构成,夏季时部分海冰会融化。
北极地区还有许多冰川和冰山,但相较于南极较少。
三、气候特点1. 南极:南极地区属于极地气候,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
这里几乎没有降水,降水主要以雪和冰雹形式存在。
大部分时间都是寒风呼啸、气温极低的极夜气候。
2. 北极: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8摄氏度。
这里也是冰冻漫长严寒的地区,冰雪覆盖了大部分的地表。
由于海洋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北极气温整体上比南极要稍高一些。
四、生态环境1. 南极: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陆地上几乎没有植被,只有一些低矮的苔藓和地衣等。
海洋中存在许多特殊的生物,如企鹅、海豹、海象等。
2. 北极: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北极熊、海象、海豹、鲸鱼等。
此外,北极地区还有许多鸟类和鱼类等海洋生物。
五、科学研究1. 南极:南极地区是许多科学探索的重要基地,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生态系统等方面。
2. 北极:由于北极冰盖的快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北极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了许多观测和探索工作。
六、人类活动1. 南极:南极洲是全球共同管理和保护的地方。
现在,南极只有少数科学研究人员和观光游客可以前往,严格限制任何商业活动。
七年级下册极地领域知识点极地,是地球表面最寒冷的地方,极地领域包括南北极地区,也是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命的地方。
而作为地球上最不寻常的地区,极地领域拥有着很多奇妙而神奇的事物。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应该掌握的关于极地领域的知识点。
一、南北极的简介南极位于南纬90°处,是地球上最南端的大陆,整个南极洲有58个冰川、2个帕伊克冰川、45条河流、数以千计的延续数公里的冰架和多个海峡等等。
北极位于北纬90°处,由北极洲和北极大洋组成。
北极洲上除了有南北极星座和极光外,还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研究站。
二、极地生物许多人认为极地地区太过寒冷,不适宜生命存在。
但是,极地领域其实有着丰富的生物群落。
北极地区有极地狐、北极熊、海豹等动物;而南极地区的企鹅、海狮、海鸟和海豹是该地区的代表性生物。
这些动物都具有耐低温的能力,并适应了该地区特殊的海洋和陆地环境。
三、极地气候极地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它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在南极,气温可以低至零下80°C左右,在北极可以低至零下60°C左右。
极地地区的气候有着昼夜温差小、风力较小、低湿度的特点。
由于海洋环流和跨极地大气交换等复杂的地球大气系统,极地气候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极光极光,又称极区光芒,是一种平常的气象现象,常在高纬度地区出现,特别是在极地地区。
它的色彩有红色、绿色、紫色、蓝色等等,形状则有电弧状和带状。
极光是由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五、极冰极冰是极地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地貌。
北极和南极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在冰盖的地方,通过卫星图像观察北极和南极周边地区,可以发现它们被巨大的冰盖覆盖着,其厚度可以达到3~4公里。
极冰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储备,也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因素。
六、极地科学研究极地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它们对解答人类的疑惑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全球环境与气候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极地工程技术研究等等,都需要借助于极地科学研究。
什么是南北极光?南北极光是地球磁层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地球的南北极区域,这种相互作用会引发极光现象。
南北极光是一种非常美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赏。
本文将为您介绍南北极光的原因、如何观测南北极光以及南北极光相关的科学知识。
一、南北极光的原因1. 地球磁层对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层是由地球内部产生的磁场所组成的一种保护层,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宇宙射线和太阳风损害地球。
但是当太阳风到达地球的磁层时,这种保护层就会受到影响,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就会进入地球磁场并与大气层中的原子、分子发生碰撞。
这些碰撞会形成带电粒子云层,同时也会放出能量。
2. 带电粒子与大气分子的相互作用随着碰撞数的不断增加,带电粒子与大气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能量也不断积累,这种积累最终会导致气体中的原子和分子跃迁。
这种跃迁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光谱包括许多不同波长,这些光线通过人眼就可以看到,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这就是南北极光的形成过程。
二、如何观测南北极光1. 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南北极光的活动和太阳活动有关,通常在太阳活跃期最活跃,从9月到4月左右,尤其是在冬季更容易看到。
在北极地区,观测南北极光的最佳时间是晚上9点到早上2点左右。
此外,观测南北极光的地点必须远离光污染来源,例如城市和道路,最好选择山区或森林。
2. 使用相机或望远镜在观测南北极光时,我们可以使用相机或望远镜来增强观测效果。
使用相机时,我们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捕捉南北极光的运动。
而使用望远镜时,我们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南北极光,同时也可以观测到更细微的细节。
三、南北极光的科学知识1. 南北极光与地球的物理环境南北极光是地球磁层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还有地球的物理环境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季节和地球的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南北极光是一个复杂并且充满神秘的自然现象。
2. 南北极光与地球气候变化南北极光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因为南北极光的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变化密切相关。
天文科普:为什么极光只在地球的两极出现极光只在地球两极出现的原因极光大多在南北两极附近出现,而很少发生在赤道地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地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而它的磁极在南北两极附近。
我们所熟悉的指南针因受地磁场的影响,总是指着南北方向,从太阳射来的带电微粒流,也要受到地磁场的影响,以螺旋运动方式趋近于地磁的南北两极。
所以极光大多在南北两极附近的上空出现。
在南极发生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发生的叫北极光。
我国在北半球,所以在我国只能看到北极光。
其实,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地球的两极磁场,所以,从太阳射来的粒子都被吸引到了两极附近,所以极光只能出现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
极光产生的原因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Field line)集中到南北两极。
当他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
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阿拉斯加的费尔班(Fairbanks)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所以被称为“北极光首都”。
所以极光只能在地球的南北极被看见。
地球磁层磁力线携带太阳风的能量进入地球内部,进而驱动了地磁场的形成。
在这磁层磁力线闭合环路上除了有地球内部的导电体之外,另外还有大气层的电离层-这个弱导电体。
当太阳风强烈时,磁力线能量遇到地球内部的磁感抗,有很多能量消耗不掉,于是就在电离层处形成了极光。
在地球上,极光是磁极地区上空的彩色发光现象。
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
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
它们有着五颜六色的光辉,像飘舞的彩带,又像万里长虹。
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会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或者称为极光椭圆带。
这种解释一开始让人感觉蛮有点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是个根本不能成立的解释。
太阳风里的带电粒子每立方厘米只有几个,就是让它们全发光,也难以观察。
科普连连看
咸
水
湖
是
怎
么
形
成
的
面储存。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以湖泊水的物理性质
分,可把湖泊分成咸水湖和淡水湖。
有的咸水湖是由海迹湖演变而
海迹湖是指湖泊原本为海洋的一部
分,因为地壳运动、板块运动或泥沙
淤积等作用最终与海洋分离而形成
的湖泊,又称海成湖。
海迹湖本来就
是海洋的一部分,所以湖泊内的水是
咸水,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就是海迹湖。
多数咸水湖中的盐分往往是由河
流携带而来的矿物质,河流注入湖泊
也就带来了盐分。
如果有河流流出湖
泊就会带走盐分,保持湖水是淡水。
如果湖泊只有汇入的河流而没有流58。
科普知识极光250字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
子激发而产生。
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
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
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它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评图2 南北极位置对比页展开图这种设计理念并非独创,在绘本《镜像》(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中就能看到左右对翻的形式,该书讲述了两个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小男孩(一个在澳大利亚悉尼、一个在北非摩洛哥)各自度过同一天的不同生活,这种形式能够将两种生活巧妙联系在一起。
另外,在叙事性绘本《好运先生,倒霉先生》(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和《茶马古道——远山牛铃声,远山马铃响》(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版)中,也都能看到这种前后对翻、主人公于中间相遇的设计,均能提升作品趣味性。
南极与北极本身具有强烈对比性,因此这种左右对翻的装帧形式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视觉效果和趣味性。
封面视觉主图如同地球,南极与北极各占一半,整体呈淡蓝色,与书名相得益彰,书名则灵活环绕在图的四周。
翻开书,左边呈现南极,右边呈现北极,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里自由穿越南极与北极,了解南极与北[4]内容,增强了读者的获得感,也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二、科普绘本的编创启示《左手南极,右手北极》能从众多科普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该书展现出了原创科普绘本应有的魅力与气质。
作为科普绘本的创作者和出版者,除了解该书的编创特点外,还能从该书中获得一些创作和编辑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创作者的兴趣比经验更重要与经验相比,兴趣是更好的老师,所有创作者均要经历从零开始的过程。
该书缘起于作者多年前的亲身经历,这段科考之旅在10年后开花结果,成为作者首部科普绘本,且成效喜人。
从作者的创作手记来看,不光是自身对极地科考经历难以忘怀,接触过的孩子们也对极地充满好奇,这些因素均是该书的创作缘起。
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如果愿意创作科普绘本,不必舍近求远或追求热门话题,从自身最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只要选题有价值,再小的切口和主题都有做成优秀科普绘本的潜质。
(二)让艺术与科学碰撞出火花科学与艺术紧密相连,优秀的科普绘本应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南北极旅游常识
南北极的温度那么低能去旅游吗?
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89.2℃;北极的绝对最低气温约-70℃。
但我们去旅游时是在南北极的夏季,那里的温度通常在0度左右。
有一句话:不是冷,而是风!
多大年龄的人可以去?
实际上从1岁以上的小孩到10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
身体条件允许的人甚至可以下到冰水中去游泳。
到南北极旅行风险是否很高?
由于我们是乘船在南北极海域巡游,在海平面上,绝对没有高原反应,其风险也远远低于青藏高原。
对身体素质有何要求?
到南极由于要经过德雷克海峡,一般要求不要有心脏病或一些其他重大疾病,除此而外,到南北极旅行一般人都能前往,并不需要特别训练和强壮的身体。
到南北极旅游有多远?
实际上的里程到南极通常会达到5万多公里,到北极会达到2万多公里。
乘船前往南极洲通常从那里出发?需要多长时间?
到南极洲旅行通常都要从南美洲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乘坐邮轮前往,需要穿越德雷克海峡,到南极洲南极半岛的最短距离约1000公里,需要36到48个小时。
穿越南极德雷克海峡会不会很辛苦、晕不晕船?
天气情况和风浪的大小对邮轮穿越德雷克海峡的颠簸程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约有一半人会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晕船。
当邮轮到了南极洲附近的海域风浪就会平缓很多。
南北极的科考站是否可以安排前往参观?
南北极有很多科考站,大多数位于海岸线沿岸或沿海岛屿,其中一些全年运营。
并非所有探险行程包含科考站的探访,探险领队将在游轮巡游过程中根据天气条件和科考站的开放日程安排探访行程。
能在南极看到企鹅吗?
可以说每一个行程都能看到企鹅,取决于行程和纬度。
通常我们可以在南极洲见到三到四种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巴布亚企鹅和帝企鹅(威德尔海域)。
有时数量非常庞大。
能在南北极海域看见鲸鱼、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吗?
观看鲸鱼是每一个旅程大受欢迎的活动,大多数情况是可以看到的,但不能确保。
在南极旅游季的后期往往比前期更容易看到。
在南北极海豹通常都是很容易看到的。
能在北极看到北极熊和其他特有的北冰洋哺乳动物吗?
北冰洋的哺乳动物有海狗、斑海豹和海象。
这些动物基本上都能在北极巡游活动中看到。
可以说,每个旅程游客基本上都能在巡游活动中看到北极熊,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寻找北极熊是北极巡游过程中非常重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在南北极能看到极光吗
极光通常只在明朗的黑夜条件下才能看到,由于我们是在南北极的夏季前往旅行,因此,基本上看不到极光。
前往南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北极6-8月;南极11-3月。
前往南北极旅行只能是在极地的夏季,那里的冬季寒冷而有24小时不见阳光的极夜,且
没有交通,不能前往。
北极有显著的极昼和极夜,南极基本上分为夏半年、冬半年。
到南北极旅游住什么样的酒店?
在南北极旅游的地区大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吃住基本上都在邮轮上,也可以说是活动的酒店,采用巡游方式。
只有在少数的北极城镇才有酒店。
到南北极旅游我们会登陆吗?
在南极,我们主要会在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巡游和登陆;
在北极,我们主要是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巡游和登陆。
通常每天会安排2次登陆,上下午各一次,但这要看天气和冰况而定。
南北极通讯情况如何?
在南北极地区手机信号不畅,时断时续,有时会连接上卫星网路。
遇有紧急情况时,旅客可在船上购买卫星电话卡使用或经申请后使用船上的卫星电话。
根据不同邮轮的情况,在房间、酒吧、图书室和总台区域可使用WIFI上网,通常在图书室有固定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