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气候区别和成因1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8
南极北极气候的异同
南极和北极气候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差异:南极极地气候更为寒冷,平均气温约为-49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90摄氏度;而北极较为温暖,平均气温约为-30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45摄氏度。
北极受到暖流的影响,因此相对南极而言气候较为温和。
2. 夏季长度:南极夏季较短,大约3个月,而北极夏季较长,大约6个月。
由于南极所处的地理位置,其距离太阳最远,因此夏季阳光较为稀少。
3. 降水情况:南极气候干燥,年降水量极低,大部分为降雪;而北极较南极更为湿润,主要以降雪和降雨的形式存在。
4. 冰雪覆盖:南极大陆基本被冰雪覆盖,形成厚厚的冰盖,北极则是在海洋上的冰盖,主要由浮冰组成,且冰层相对较薄。
5. 生物多样性:北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较南极更为丰富,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和海洋哺乳动物;南极则生物较为单一,主要以海鸟、鲸类和海豹等为主。
总体而言,南极和北极地区气候都以极地气候为主,但因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南极气候更为寒冷、干燥,夏季较短,冰雪覆盖较厚;北极相对较温暖、湿润,夏季较长,冰雪覆盖主要以浮冰为主。
两极地区重点知识:注意:靠近极圈并在极圈之外的纬线,一般为60°驯鹿: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冬季迁往偏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夏季迁往北冰洋沿岸的苔原带.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1、中国科学家前往北极黄河站考察时间什么时候最为适宜?为什么?时间:每年的7、8月份左右原因:有极昼现象;7月、8月为北极暖季2、中国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北极科考?中国大陆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有公共的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3、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大圆劣弧为最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地区,其大圆都经过北极附近,所以北极上空是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空中通道的捷径。
4、北极航线: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D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B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像一只巨大的“蝌蚪”,头部顶着印度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尾巴靠近的土地是南美洲1、分析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天气、大气透明度、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地面反射、人类活动等)A、南极比北极极夜时间长,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大气状况)B、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较高,气温更低。
(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C、南极周围是势力强烈的西风漂流,绕极环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热量向高纬度输送(北极有北大西洋暖流输送热量)D、南极为陆地而北极为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E、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厚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2、分析出南极洲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原因。
七年级下册地理两极知识点
地理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下册地理
教学中,两极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同时也是一个极寒的地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两极的地理知识吧。
一、两极的概念及位置
两极分别位于地球的两端,其中南极位于地球的南极点,北极
位于地球的北极点。
南极所在的洲为南极洲,而北极则归属到北
极地区。
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官方国家的洲。
二、两极的气候及自然灾害
极地气候是世界上最冷的气候之一。
两极的冬季持续时间很长,气温很低,最低温度可以达到-70℃到-75℃。
由于太阳光照很少,所以冬季两极地区会过特别漫长的夜晚。
除此之外,两极也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南极更为凶猛。
例如极冻病、高山病、雪盲等等。
而北极则有冻土融化导致的海
平面上升问题。
三、两极的研究及开发
由于南极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所以它还保持着良
好的自然环境。
在南极很难种植作物和树木,也不适合养殖动物,所以南极大多数城市是以科考站或是旅游业为主。
北极虽然有着潜力探寻地下资源,但其能源储备和运输条件并
不便利。
因此目前人们对北极进行开发的还相对较少。
四、两极的保护
两极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所以应该得到世界人民的保护。
近些年来,各国都在加大对于两极资源的保护力度,防止环境的
污染和地区生态的破坏。
总之,两极是地球上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地区,我们应该尽可能
的了解和保护它。
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普及教育,我们会更好地探索这个神秘的地方。
南极北极哪里更冷气候特点是什么
南极比北极更冷。
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号称“第七大陆”,陆地储热能力不及海洋,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
由于气候酷寒,南极的降水只能是以冰霰的形式降落下来,终年不化。
虽然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55毫米,但因为蒸发弱,逐年积累,形成了巨大的冰原,冰原像镜子一样几乎反射了全部的太阳光,气温进一步降低。
南极和北极的气候特点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大风、酷寒、暴雪。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北极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
南极和北极的最大不同是什么1、从地理位置和纬度来说,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圈内,北极在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圈内。
2、南极大范围地域属于南极洲,七大洲之一,它的周围环绕着海洋。
北极大范围内主要是北冰洋,四大洋之一,而它的周围则是陆地。
3、温度有一定的差异。
南极因陆地面积大,所以温度较低,基本在-80℃~-60℃,而北极虽地处北极圈内,温度也很低,但由于大范围为海洋,海水储热比陆地好,所以气温也比南极高些,一般最低温度-65℃左右。
4、南极动物只有南极特色企鹅,且南极没有植被,北极动物有以北极命名的北极熊,还有北极内国家中的各种动物,北极一些地方植物也很多,有丛林树木也有鲜花。
探索地球气候多样性:从北极到南极地球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气候的行星。
从北极到南极,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气候现象和气候类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地球气候多样性,从北极到南极,揭示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变化。
1. 北极地区的极地气候北极是地球上最北部的地区,其气候被称为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以极低的温度、长期的冰雪覆盖、极端的天气条件为特征。
北极的冰川和冰盖形成了这个地区的主要地貌。
特点•低温:北极极低的气温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冬季,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甚至更低。
这种极端的寒冷导致大部分地区长期被冰雪覆盖,平均气温很少超过冰点。
•冰雪覆盖:北极几乎整年都被冰雪覆盖。
冰川和冰盖是北极冰雪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冰川和冰盖起着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作用。
•白夜现象:北极地区的夏季会经历一个特殊的自然现象,即白夜现象。
在白夜期间,太阳连续24小时都不落下地平线,造成一种持续的白昼状态。
影响和危机•全球变暖:北极是全球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气候变暖导致了北极冰盖的融化,这对北极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物迁徙:北极地区的动物,如北极熊、海豹和北极狐等,依靠冰川和冰盖为生。
随着冰雪的减少,它们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越来越受到威胁,可能导致它们的迁徙或灭绝。
2. 温带气候:欧洲和北美温带气候是位于北极和赤道之间的广大地区的气候类型。
欧洲和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气候。
特点•四季分明:温带地区的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冬季寒冷。
春季和秋季是温带地区天气温暖和宜人的时节。
•受大洋影响:欧洲和北美的大部分温带地区都受到大洋的影响。
海洋气流带来了温暖的湿润气候,使这些地区更适合农业和人类居住。
•天气变化多端:温带地区的天气非常多变,因为大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气候系统的碰撞。
这种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温带地区变得令人意想不到。
影响和危机•暴风雨:温带地区常常受到强烈的暴风雨袭击。
大西洋上的飓风和北欧地区的风暴是温带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
1《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知识点总结一、北极地区1、经纬度位置:北极圈(66.5°N )以北,北冰洋跨经度最广、最浅、最冷、纬度最高的大洋。
2、海陆位置(1)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围;(2)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3)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北美北部、欧洲北部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
3、气候: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4、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锰结核、石油、天然气);生物资源(苔藓、地衣、北极熊、驯鹿)5、北极科考(1)最佳季节4~10月,极昼现象。
(2)科考站:黄河站。
二、南极地区1、经纬度位置:南极圈(66.5°S )以南,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海陆位置:被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包围,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唯一中间基地。
3、范围: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
4、地形地势(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文森山是南极洲最高峰;(2)“冰雪大陆”,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5、气候:极地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寒极、风极、白色沙漠”)。
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原因:纬度高、海拔高、气压高、西风漂流阻挡作用、极冰反射阳光)6、自然资源:淡水资源(固体淡水)、矿产资源(煤、铁)、生物资源(磷虾、企鹅、鲸等)7、居民:无定居人口。
8、南极考察(1)最佳季节是暖季极昼期(11月至次年3月);(2)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3)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禁止核试验和放射性废物处理。
北极气候差异1、北极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比较地区终年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
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的气温还要高一些,年降水量比较多一些。
南极地区气候是酷寒、干燥、烈风,气候更加恶劣。
2、南极和北极的气候差异南极和北极都很寒冷,但是在南极的气候却要比北极恶劣得多。
南极享有“世界冷极”“世界风极”和“世界旱极”的极端称号。
尤其是它的气温,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50℃,而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则要高得多,为-18℃。
)我们知道南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冰盖,这巨大的冰盖使之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冷源”,它终日散发着寒气,迅速冷却着空气。
其次,白色的南极冰盖像一个巨大的反光镜将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反射回空中了。
而北极由于不具备像南极这样规模的冰盖,从而也就不会散失掉如此巨大的辐射能。
第三,众所周知,南极是一块大陆,在它的周围,围绕着茫茫的南大洋。
南大洋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被海冰封冻的,有些甚至还长年不化,这样就大大阻碍了海水与空气之间的交换,使南极四周的海面始终保持着较低的温度。
第四,南极是大陆,周围环绕的是海洋;北极是海洋,周围环绕的是陆地。
这个根本的区别导致了它们很大的不同。
我们知道,大陆吸热多,但散热也快,所以,南极大陆的储热能力很差。
而北极是海洋,海水的储热能力远远超过了南极大陆。
所以,这个地形上的差异导致了南极比北极寒冷得多。
第五,南极是世界的风极,那儿连绵不断的大风最终也能导致极度的寒冷。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南纬40~60的很强的西风环流,使南极地区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极其特殊的风的“屏壁”,从而大大地阻碍了热带地区的暖气流进入南极洲。
同时它的海流也环极绕行,不受大陆所阻。
然而北冰洋则不同,它的风和海流都被限制在一个内洋盆中。
北冰洋虽然是一个大陆包围的海洋,但在格陵兰岛东面的格陵兰海和挪威海形成了这种大陆包围的一个大豁口,它成了大西洋进入北冰洋的一个主要通道。
总之这种地形,尤其是在冬季,有利地促进了暖空气从大西洋向北的运动。
影响我国南北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如何呢?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表现在:1、气温差异大.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低温,气温年较差大.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冬季温暖,气温年较差较北方小.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大,北方地区纬度高,和南方相比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晴天多,所以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差不大.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温度低;南方地区由于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温暖.2、降水差异大.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北方降水少.原因:夏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带来的降水由南向北影响我国,所以南方地区降水多,雨季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北方地区7、8月份是雨季,雨季短.2、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纬度位置是主要的原因,纬度位置不同导致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南方多一些,北方少一些。
所以南方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北方地区为温带。
海陆位置决定了降水啊,但是更多的体现在东西部差异。
如果说南北差异还是纬度位置。
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差异。
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我国跨纬度多,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昼夜长短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少于南方2、南方里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这是五三里面的标准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造成中国南北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因受纬度位置影响,中国北方地区纬度高,正百午太阳高度角小,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气度温低,而中国的南方地区纬度越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太阳光热版多,气温高,因此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大.故选项权B符合题意.故选:B.5、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由于南方纬度较低,热量丰富,而北方纬度较高(中纬度),热量不足,即纬度位置的差异造成的。
两极气候是什么意思1、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纬度高——太阳辐射能少,两极均寒冷。
极地高压——气流下沉,降水少,很干燥。
极地东风——从极地高压到副极地低压引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盛行极地东风,风力强劲。
2、南北两极气候是否在转换磁极翻转不一定意味着气候也翻转,但却极有可能进入冰川期。
地球历史上共有五次进入过冰川期,气候极端寒冷,都是在磁极翻转之后形成的!3、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寒冷、干燥、多大风。
原因:纬度高,地面终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很低;受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4、为什么地球南北两极气候变化好似“跷跷板”因为地球自转是侧着身子的,在自转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23°26′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由于有这个夹角的存在,在地球公转时,位于公转轨道不同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南北方向上的照射角度也不同。
能照射到南极地区时,就照射不到北极地区;能照射到北极地区时,又照射不到南极地区。
太阳光线照射到时,气温就高;照射不到时,气温就低。
所以说,是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变化的现象。
但根源还是地球自转时黄赤交角的存在。
5、两极气候寒冷的原因声音:极地环境影响全球气候雅罗说,过去几十年,极地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永久海冰在减少,一些冰川和冻土在融化。
2001年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发表的评估报告显示,地球平均表面温度在20世纪大约升高了0.6摄氏度。
报告估计,在1990年到2100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还要升高1.4摄氏度到5.8摄氏度。
在2100年前,海平面将升高9厘米到88厘米,这将对小岛屿以及更多的全球低地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雅罗指出,海冰收缩可能导致严重的海洋生态变化,比如海鸟、海豹和鲸鱼的重要食物源——磷虾的数量大减等。
永久冻土也对气候变暖比较敏感,因此在北极可能会出现冰冻陆地不断融化、沼泽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现象,这可能对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资料
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
南极地区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地表为陆地,吸热、放热都很快,再加上平均海拔2350米的地势,使这里终年被冰雪覆盖,地面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烈。
由于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南极地区成为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区。
南极地区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极少,其干旱强度如同沙漠,所以用“沙漠”来形容南极地区。
但是这个“沙漠”与世界其他沙漠不同,它的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因此被称为“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南极地区的低气温使其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因而风力极大。
人在南极的暴风中根本站不住脚,它可以把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可以被这里的大风吹得光亮如新,可见,这里不愧为世界的“风库”。
南极北极气候的异同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最极端的两个地区,它们的气候有着很多的异同。
1. 温度:南极和北极都属于极地气候,气温极低,但北极相对温暖一些。
南极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0℃,而北极则平均约为
零下30℃。
北极海冰融化季节,气温最高可达零上10℃左右。
2. 降水和降雪:南极和北极都非常干燥,年降水量都很低。
南极的降水以降雪为主,而北极则更多的是降雨。
3. 冰盖和冻土:南极有大陆冰盖,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而北极则主要是冻结的海洋。
此外,南极还有大片的冻土,而北极没有。
4. 多样性:南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和陆地动植物。
北极的生物多样性较低,但有许多特殊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
5. 海洋环流:南极周围的海洋环流是从西向东环绕南极洋流,而北极则没有明显的环流系统。
综上所述,南极和北极在气温、降水、陆地和海洋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
但它们都是极地地区,共同拥有寒冷、干燥和极端环境的特点。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2012中考地理辅导南北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气候(一)一、南北气温差异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近50℃)(1)原因纬度因素(最低、漠河)冬季风影响(加剧北方严寒)(2)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青藏高原除外)纬度因素(1)原因北方白昼时间长(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直至秋分)(2)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3)夏季最高气温:吐鲁番(4)夏季最低气温:青藏高原3、我国温度带:(1)划分依据:活动积温(2)五带一区寒温带:一年一熟>1600℃ 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熟热带:一年三熟>8000℃高原气候区:第六课时中国的气候(二)二、降水的分布特点:1、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2、原因季风影响(东南季风、西南季风)3、降水的地区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4、最多:台湾火烧寮5、最少:吐鲁番盆地6、我国干湿地区(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2)四种干湿地区: 800㎜以上湿润-森林800㎜—400㎜半湿润—森林、草原400㎜-200㎜半干旱—草原200㎜以下干旱—荒漠(3)800㎜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淮河7、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年际变化大:夏季风每年强弱、进退不同三、季风气候显着1、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方向纬度位置2、成因海陆位置冬季风:(西北季风)寒冷、干燥3、冷高压(陆地) → 暖低压(海洋)(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太平洋)4、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冷高压(海洋) → 暖低压(陆地)(太平洋、印度洋)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1) 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2) 各区差异: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干旱)6、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7、梅雨(6月)、伏旱(7月)8、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强弱、进退有关(1)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2)夏季风弱——南涝北旱四、我国气候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着3、雨热同期五、我国主要气候类型1、东部:热季、亚季、温季2、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
南北方的天气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风速等方面。
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温度:南方地区温度较高,冬季相对温暖,夏季炎热;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这与纬度、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2. 降水:南方地区降水量普遍较高,夏季尤为明显,降水形式多为暴雨或雷阵雨;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形式多为小雨或中雨。
这与水汽来源、地形、气候带等因素有关。
3. 风速:南方地区风速较大,风向多变,容易受到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北方地区风速较小,风向比较稳定,较少受到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
这与地形、气候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
总的来说,南北方的天气差异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这些差异导致了人们在应对不同气候类型时的应对措施和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特点及成因1. 南方地区:终年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的温度较高,且沿海,多降水.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2. 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冬季的气温较低又因为大部分在内陆再加上干燥而寒冷的冬季风.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3. 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含水汽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再加上周围有高大的山脉的阻隔,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4. 青藏地区:四季如冬.成因:海拔太高,因此气温太低,再加上山脉对夏季风的阻碍作用.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各有什么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措施.北方地区:1.东北平原——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在发挥其土地和资源的同时,应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集中分布,旱涝,盐碱,风沙严重旱灾(春):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径流小,植物蓄水量大涝灾(夏):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盐碱(春):不合理灌溉,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风沙(春):土质疏松,气温回升快,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解决办法·····综合治理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地形崎岖,过度垦植和放牧,不合理采矿解决办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护坡,保原)西北地区(两大问题)1.干旱——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2.土地沙漠化严重——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多大风天气解决办法····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中河治理南方地区问题:水土流失,山区土地肥力下降,平原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贫瘠原因:低山丘陵广布(横断山脉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温多雨治理:植树造林,发展立体农业,退耕还林青藏高原问题:土地荒漠化,湖泊变小原因:过度放牧,湖水蒸发旺盛解决:建设人工草场,发展旅游业,围栏封育,加强宣传,。
为什么北极和南极特别的冷大家都知道地球共分为7大洲,地球上的两极也就是两端分别是南极洲和北极洲,大家都知道南极和北极都被冰雪所覆盖,那里的气候非常的冷,就算有阳光,还是非常的冷,那么为什么地球的两极北极和南极特别的冷呢?相信许多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和店铺一块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两极基本被冰雪覆盖,特别寒冷,而往赤道方向温度逐渐升高。
造成地球南北极寒冷的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地球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夏天的早上和傍晚要比中午凉快得多。
这是因为中午的太阳在我们头顶上,光照最强,有效辐射最多,所以我们接收到的热量也就最多,感觉就最热;而早上和傍晚的太阳是斜射的,有效辐射少得多,所以我们接收到的热量也相对要少,感觉就比较凉快。
对赤道附近的.人们来说,太阳一直在头顶上盘旋,总是处在正午的状态,因此接收的热量较多,温度也较高;而对于两极的人们来说,太阳似乎总是在早上和傍晚的状态之间徘徊,永远也升不起来,因此接收的热量相对较少,感觉也较冷。
而且,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太阳辐射线是倾斜的,北纬66°34′~90°的地区和南纬66°34′~90°的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在极夜发生的时候,这些地区根本照不到太阳,所以接收的热量极少,更为寒冷。
其次,地球两极由于冰雪覆盖,反射率高。
北极的北冰洋、格陵兰等有海冰和冰山覆盖,南极更有巨厚的南极冰盖和冰架,构成了两极白茫茫的景象。
冰雪犹如一面镜子,将太阳辐射迅速反射到大气中,导致热量不能在地面累积储存。
同时,两极由于纬度高,反射到大气中的太阳辐射穿透率高,从而使得热量快速扩散逃逸。
相对而言,低纬度地区厚厚的大气层就像一床棉被,将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截留下来,加热地面,使得地面温度较两极高得多。
由于两极接收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从而造成两极上空的大气密度较大,形成极地高压,下沉形成极地环流,使得从高纬吹向赤道的地面风盛行,极地的热量随风向流失,进一步造成两极的温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