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分与合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10
6、7的分与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36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7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
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
可以有几种说法呢?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6页例题中的空格。
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学习。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小圆片) ,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课堂源自于学生
6和7的分与合上课案例与反思
6的分成: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在算术本上记6的分成后请生上台汇报。
生A摆
生B:6可以分成1和5。
师: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6可以分成5和1。
师面朝B:他们不同意你的说法,能告诉他们你是怎样看的吗?
生B:我是从右往左看的。
师:厉害,那你们的6可以分成5和1是怎样看的?
生:从左往右看的。
师:看来一幅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就能得出6的不同分成。
反思:其实上课初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一个一个移圆片,根据图从左向右看说6的分成,但上课时一个学生不经意的说法让我想到一个图学生就能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岂不是更好,这样也可以为后面的一图四式做好铺垫。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利在她的名著《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说到:“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
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教师任何不管学生想法的教学行为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只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思考,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更容易学会知识。
所以上课时我根据学生的生成,引导学生思考她是怎样观察的,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也教会学生明白当我们发现同学意见和自己不一致时,要学会倾听同学的想法,一年级也正是对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