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液力自动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45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三元件构成。
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者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泵轮与变矩器壳成一体。
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
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导涡泵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以用两台电风扇作形象描述,两风扇对置,一台通电转动,产生的气流可吹动不通电的风扇,如果给其添加一个管道这就成为了液力偶合器,它能传轴,并不增扭。
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泵轮转动,叶轮带动液流冲向涡轮,从而驱动涡轮转动,刚起动时扭矩最大,此时冲击力为F1,冲到涡轮的液流驱动涡轮后,由于叶片形状,冲向导轮,而导轮不动,冲击导轮的液流受到妨碍,可使涡轮受到反作用力F2,由于F1、F2 都作用于涡轮,所以使涡轮所受扭矩得到增大。
涡轮转速升高后,液流变向会冲击导轮叶背,而失去增扭,并有一定阻力。
所以现在所用导轮都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去冲击叶背时,导轮转过一个角度,使其继续增扭。
导轮下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可增大其变扭范围。
(三)锁止式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而液压油的内部磨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
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不少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这种变矩器内有一个由液压油控制的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主动盘即为变矩器壳体,从动盘是一个可作轴向挪移的压盘,它通过花键套与涡轮连接(如图 2.3) .压盘背面(如图 2.3 右侧)的液压油与变矩器泵轮、涡轮中的液压油相通,保持一定的油压(该压力称为变矩器压力) ;压盘左侧(压盘与变矩器壳体之间) 的液压油通过变矩器输出轴中间的控制油道与阀板总成上的锁止控制阀相通。
锁止控制阀由自动变速器电脑通过锁止电磁阀来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脑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液压油温度、操纵手柄位置、控制模式等因素,按照设定的锁止控制程序向锁止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锁止控制阀,以改变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的油压,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的工作。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递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十分复杂,但通过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初
步了解其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
当液力变矩器
工作时,泵轮受到输入轴的动力驱动,它会将液体压入涡轮,涡轮
受到液体的推动而旋转。
同时,涡轮的旋转也会带动输出轴的运动。
在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中,液体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液
体通过泵轮和涡轮之间的传递,形成了一种流体耦合,使得输入轴
和输出轴之间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递。
这种流体耦合的机制,使得液
力变矩器具有了很好的扭矩变换特性,可以在不同转速下实现较大
的扭矩输出。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简单的液体流动模型来解释。
当
液体从泵轮流向涡轮时,它会受到涡轮的阻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扭矩。
这个扭矩会随着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涡轮的阻力而变化,从而实
现了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和扭矩变换。
在实际应用中,液力变矩器通常用于需要变速的机械设备中,比如汽车的变速箱、工程机械的液力传动系统等。
它的工作原理使得这些设备可以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理想的动力输出,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流体耦合的机制,通过液体的流动和扭矩变换实现了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它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机械设备的性能提升和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液力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液力自动变速器由变矩器、机械式变速器(一般多采用行星齿轮)和电子-液压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变矩器泵轮——主动部分,将发动机动力变成油液动能。
涡轮——输出部分,将动力传至机械式变速器的输入轴。
导轮——反作用元件,它对油流起反作用,达到增扭作用。
导轮起增扭作用导轮固定-液流改变方向当汽车行驶阻力大时,涡轮转速低于泵轮转速,从涡轮流入导轮的油液方向与泵轮旋转方向相反,导轮对油流起反作用,达到增扭作用,克服增大的阻力。
导轮自由旋转当汽车行驶阻力小时,涡轮转速提高与泵轮转速接近,此时从涡轮流入导轮的油液方向与泵轮旋转方向趋于一致,导轮开始自由旋转以减少阻力。
锁止离合器的作用当汽车行驶阻力小时发动机转速较高,此时不需要增扭,锁止离合器将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锁住,可以提高传动效率,能节油5%左右。
在汽车行驶阻力大时发动机转速降低,此时锁止离合器分离,实现增扭。
电子-液压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控单元、换档电磁阀、油压调节电磁阀等组成。
行星齿轮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多采用结构紧凑的行星齿轮变速器。
它通常采用两排行星齿轮来实现各档变速比。
行星齿轮组由齿圈、行星齿轮、太阳轮3个元件组成。
任一元件固定,其余两个作输入或输出用多片离合器和制动器分别对这些元件进行接合制动来实现换档装置。
行星齿轮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有两种一种为前置后驱动液力自动变速器,另一种为前置前驱动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通过动力传动控制模块(PCM)接收来自汽车上各种传感器的电子信号输入,根据汽车的使用工况对这些信息处理来决定液力自动变速器运行工况。
按照这些工况,动力传动控制模块给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控制下列功能:变速器的升档和降档一般通过操纵一对电子换档电磁阀在通/断两种状态中转换。
变速器换档感觉通过电控压力控制电磁阀(pcs-Pressure Control solenoid)用以调整管路油压。
写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通过液力传动来实现扭矩变化的装置。
它由涡轮、泵轮和导向轮组成,涡轮和导向轮之间通过一定的介质液体相互传递力矩。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涡轮叶片连接到传动系统中的输入轴,涡轮的作用是将输入的动能转换为液体流动的能量。
2. 泵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泵轮叶片连接到传动系统中的输出轴,泵轮的作用是将液体流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输出的动能。
泵轮与涡轮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
3. 导向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的导向轮将导向流体的流动方向,控制液体流速和流量。
4. 液体传递扭矩:当液体从涡轮流向泵轮的过程中,液体将受到涡轮的力矩作用,导致泵轮开始转动,传递扭矩给输出轴。
液力变矩器的扭矩传递过程主要是通过液体的动量变化而实现的。
5. 液体损耗:液力变矩器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液体损耗,这是由于液体的粘性和摩擦导致的。
液体损耗会影响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并且会使得液
力变矩器发热。
通过调节液位,可以改变液力变矩器的扭矩输出,从而实现不同扭矩需求的传动。
液力变矩器主要用于汽车、船舶和工业机械等领域。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转动能力实现传递动力的装置。
它由一个外壳、一个泵轮、一个涡轮和一个导向转子组成。
工作时,液力变矩器内部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是自动变速器油。
当引擎运转时,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液力变矩器的泵轮。
泵轮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向外边壁抛出,并产生沿轨道运动的液环。
沿轨道运动的液环会推动涡轮转动。
涡轮继续带动输出轴,从而传递动力给传动系统。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特性,通过叶片和转子的设计,将动力从引擎传递到传输系统,实现动力的调节和传递。
通过调整液体流量和液体通过转子的路径,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变矩。
液力变矩器具有起动平稳、传动平顺、冲击小等优点,能够适应高负载条件下的传动需求。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和船舶等领域。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动力和转矩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回转运动:液力变矩器内部由两个相互嵌套的螺旋桨组成,一个称为泵轮,另一个称为涡轮。
泵轮和涡轮之间有一个密封的螺纹连接。
当发动机输出动力传递到泵轮时,泵轮会以高速旋转,将工作液体(通常是液体)分散到涡轮周围的密封螺纹空间中。
2. 工作液体传动力:当工作液体进入螺纹空间后,由于泵轮的旋转动力,工作液体会形成离心力,使其产生高速运动。
这种高速运动形成的动能会传递给涡轮上,使涡轮也以相对高速旋转。
3. 转矩传递:通过涡轮的高速旋转,液体会迫使涡轮与驱动轴相互连接,并将转动力传递给驱动轴。
这样一来,液力变矩器就可以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轴上。
4. 变矩效应:液力变矩器还具有自动变矩的特性。
在低速行驶或启动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产生充分的转矩,使车辆具备足够的起步动力。
而在高速行驶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流经特殊设计的螺纹空间,减小转矩传递的能力,从而减小发动机的负载。
总体来说,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的运动和动能传递的原理,实
现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和转矩的变化,提高了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