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 格式:pptx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23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液力变矩器来实现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液体在转子间流动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一、液力变矩器的组成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
泵轮和涡轮之间充满液体,通常是液压油。
当发动机转动时,泵轮带动液体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涡轮受到液体流动的作用,也开始旋转。
导向叶轮位于涡轮前方,用来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从而增加扭矩传递效率。
二、液力变矩器的作用1. 启动和低速行驶:在启动汽车或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而车轮需要较大扭矩来提供足够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轮,使汽车顺利启动并保持低速行驶。
2. 变速过程:当汽车需要加速或变换档位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平稳的变速过程。
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地调节车速和输出扭矩,使驾驶更加舒适。
3. 提高传动效率: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车轮扭矩之间的不匹配,提高传动效率。
同时,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的减震和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传动系统的磨损和冲击。
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涡轮的旋转。
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作用在泵轮上时,液体被带动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流动的液体带动涡轮一起旋转,从而传递扭矩到传动系统。
导向叶轮的作用是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增加传递效率。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液体阻尼和摩擦,导致一定的能量损失。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现代汽车通常配备了锁止离合器或多段变速器,以减少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到车轮的传递,使汽车实现平稳启动、变速和行驶。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驾驶和维护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液力变矩器作用液力变矩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转矩通过液体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从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一、液力变矩器的构成1.泵轮泵轮是液力变矩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由几十个弯曲叶片组成。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将油液吸入并向外喷出,从而形成一个液体环流。
2.涡轮涡轮是另一个重要部件,它与泵轮相对应。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使油液流过导向叶片并进入涡轮中心。
这时,油液会被旋转起来,并带着能量向外喷出。
3.导向叶片导向叶片是用于控制油流方向和速度的零件。
它们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并通过调整其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将油液吸入。
这时,导向叶片会将油液引导到涡轮中心,并使其旋转起来。
涡轮旋转时,它会带着能量向外喷出,并通过传动轴将能量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
同时,由于油液的粘性和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传输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滑动损失。
这种滑动损失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减小。
三、液力变矩器的优点1.平稳性好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因此它具有非常好的平稳性。
无论是启动还是行驶过程中,都可以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2.起步顺畅由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和滑动损失,因此在起步阶段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这使得车辆可以更快地加速并顺畅地起步。
3.适应性强由于液力变矩器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驾驶习惯。
这使得车辆可以在不同的路况下更加灵活地运行。
四、液力变矩器的缺点1.能量损失大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并且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因此它的能量损失比较大。
这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2.效率低由于液力变矩器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和能量损失,因此它的效率比较低。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在机械设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和长期的使用,液力变矩器也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液力变矩器。
一、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是利用液体在转速差的作用下转变机械转矩的动力传动装置。
它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通过液体的动量传递和流体的摩擦转换,实现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调节和转矩变化。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泵轮的工作阶段: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带动泵轮旋转,泵轮中的叶片将液体从泵轮轴心向外投掷,产生高速旋转的液体流动。
2.涡轮的工作阶段:液体流动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开始转动。
与此同时,液体流动将涡轮产生的转动动能传递到输出轴。
3.导向叶轮的工作阶段:导向叶轮起到调节流体流动方向和速度的作用。
它将液体流动重新定向,并将其重新投入到泵轮中,形成循环。
这种循环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和动能传递不断进行,使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实现转速和转矩的变化。
液力变矩器具有启动平缓、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中。
二、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当液力变矩器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及时检测和排除液力变矩器故障非常重要。
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种:1.液力变矩器的温度升高: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造成内部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液力变矩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及时检测液力变矩器的温度是否正常,并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2.液力变矩器的漏油现象:液力变矩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现象,则会导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率下降。
因此,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密封性能,及时排除漏油问题是关键。
3.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波动: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如果转速存在波动,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因此,及时检测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波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1. 液力变矩器的概述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机械传动装置。
它可以实现轮毂与发动机之间的无级传动,并在发动机启动时提供起动转矩。
液力变矩器由液力轮、泵轮和导向叶轮组成,并采用液力实现传动和变速。
与机械传动系统相比,液力变矩器具有启动、平顺性好、可无级变速、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
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力矩和功率。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轮、涡轮、导向叶片等。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转动并将液体推向涡轮,涡轮开始转动并带动输出轴以实现机械传动。
涡轮和泵轮之间的液体通过导向叶片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无级变速。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液体的黏滞性和惯性作用,液力变矩器还提供了额外的转矩和起动转矩。
因此,在发动机启动时液力变矩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发动机能够平稳起动。
3. 锁止离合器的概述锁止离合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在液力变矩器中经常使用。
当需要提高传动效率或者实现直接机械传动时,可以通过锁止离合器将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转换为机械传动。
锁止离合器的几何结构类似于摩擦离合器,由两个摩擦盘、压盘和弹簧组成。
在无锁止时,两个摩擦盘分别固定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上,使液体正常地在转子之间流动。
而在锁止时,压盘通过弹簧对摩擦盘施加压力,使摩擦盘紧密地贴合在涡轮上,从而实现机械传动。
4. 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当液力变矩器需要通过锁止离合器实现机械传动时,压盘通过弹簧力对摩擦盘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贴合在转子上。
在这个过程中,摩擦盘和转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液体不再流动,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被转换为机械传动模式。
在锁止离合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传动的效率比液力传动要高,因为机械传动没有液体的黏性和惯性损失。
此外,如果液力变矩器的液压系统失效,锁止离合器也可以起到紧急切断液力传动的作用,从而避免传动系统损坏。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实现动力的
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通常由泵轮、涡轮和导向轮组成,
通过液体的流动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矩的调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
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液体的加速、转动
动能的传递和液体的减速。
首先,液力变矩器中的泵轮通过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驱动液体的流动,使液体产生高速旋转。
液体的高速旋
转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机械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液
体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设备的动能,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其次,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的过程中,会产生转矩。
液体在
泵轮和涡轮之间形成的涡流会使涡轮产生扭矩,从而带动机械设备
的转动。
这种液体传递动能的方式可以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和转速
的调节,使机械设备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启动、加速和减速。
最后,液体在传递动能后会减速,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失。
液体在涡轮和导向轮之间的摩擦阻力会使液体减速,同时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的散失可以避免机械设备因过热而损坏,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通过液体的加速、转动动能的传递和液体的减速这三个步骤,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转速的调节和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液力变矩器在各种机械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
理
自动变速器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一种变速器,它的液力变矩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中,从而实现汽车的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流动和压力变化。
液力变矩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泵轮、涡轮和液力耦合器。
泵轮由发动机驱动,它会将液体推向涡轮。
涡轮与泵轮相对应,它会将液体转化为动力,从而驱动汽车的轮胎。
液力耦合器则是将泵轮和涡轮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涡轮中。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变速器所需的动力。
当汽车启动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扭矩,但是轮胎需要的扭矩并不是很大。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的扭矩转化为轮胎所需的扭矩,从而使汽车可以平稳地启动。
当汽车行驶时,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车速的变化自动调整泵轮和涡轮之间的液体流量,从而实现汽车的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平稳的启动和变速,同时也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和噪音。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液体的摩擦会导致能量的损失,从而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此外,液力变矩器也容易受到高温和过度磨损的影响,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实现汽车的平稳启动和变速,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对于汽车的维护和保养,液力变矩器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三元件构成。
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泵轮与变矩器壳成一体。
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
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导涡泵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以用两台电风扇作形象描述,两风扇对置,一台通电转动,产生的气流可吹动不通电的风扇,如果给其添加一个管道这就成了液力偶合器,它能传轴,并不增扭。
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泵轮转动,叶轮带动液流冲向涡轮,从而驱动涡轮转动,刚起动时扭矩最大,此时冲击力为F1,冲到涡轮的液流驱动涡轮后,由于叶片形状,冲向导轮,而导轮不动,冲击导轮的液流受到阻碍,可使涡轮受到反作用力F2,由于F1、F2都作用于涡轮,所以使涡轮所受扭矩得到增大。
涡轮转速升高后,液流变向会冲击导轮叶背,而失去增扭,并有一定阻力。
所以现在所用导轮都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去冲击叶背时,导轮转过一个角度,使其继续增扭。
导轮下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可增大其变扭范围。
(三)锁止式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而液压油的内部摩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
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很多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这种变矩器内有一个由液压油操纵的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主动盘即为变矩器壳体,从动盘是一个可作轴向移动的压盘,它通过花键套与涡轮连接(如图2.3).压盘背面(如图2.3右侧)的液压油与变矩器泵轮、涡轮中的液压油相通,保持一定的油压(该压力称为变矩器压力);压盘左侧(压盘与变矩器壳体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变矩器输出轴中间的控制油道与阀板总成上的锁止控制阀相通。
锁止控制阀由自动变速器电脑通过锁止电磁阀来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脑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液压油温度、操纵手柄位置、控制模式等因素,按照设定的锁止控制程序向锁止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操纵锁止控制阀,以改变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的油压,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的工作。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流体动力学原理来传递扭矩的传动装置。
它由涡轮、泵轮和导向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中的液体是主要的工作介质,液体既起到了传递动力的作用,又能起到传递扭矩和变速的作用。
当发动机启动时,液体被泵轮蓄积和压入导向器,并进一步将液体流向涡轮。
涡轮和泵轮是通过液体的流动来连接的,液体经过涡轮后重新返回到泵轮,经过反复的流动循环。
当发动机的转速增加时,液体靠近涡轮叶片的压力也会增加,推动涡轮转动并传递动力。
涡轮的转动将扭矩传递到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上,在驱动车辆或机械设备中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流体传动的连续性,它能够根据发动机的负载和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液体的流动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在低负载和低转速情况下,液体通过导向器的流动能够产生较大的扭矩;而在高负载和高转速情况下,液体的流动受到阻碍,扭矩相应减小。
液力变矩器的优点包括启动平稳、传递扭矩能力大、无级变速以及减震作用等。
然而,由于液体的切向流动和摩擦损耗等原因,液力变矩器也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
因此,在一些高效率要求的应用中,液力变矩器常常需要与其他传动系统结合使用,如自动变速器或离合器等,以提高整体传动效率。
(⼀)液⼒变矩器特点及⼯作原理液⼒变矩器特点及⼯作原理1.1 液⼒传动概述1.1.1 液⼒传动装置简述液⼒传动装置是由⼆个或三个以上叶轮组成的,通过液体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转矩。
简单地讲,液⼒传动可以看成是⼀台离⼼式⽔泵和⼀台⽔轮机的组合体,但只采⽤了它们的核⼼部件—叶轮,将叶轮尽量靠近,组合成⼀个整体。
液⼒偶合器采⽤泵轮和涡轮,液⼒变矩器采⽤泵轮、涡轮还有导轮。
⼯作液体在这些叶轮中循环流动,以达到传动的⽬的。
液⼒变矩器和液⼒偶合器属于⽔⼒机械(泵和⽔轮机)的派⽣设备。
液⼒传动装置⼴泛采⽤矿物油作为⼯作液体。
⽤油的种类很多,但⽬前⽤的⽐较多的是6号和8号液⼒传动专⽤油。
液⼒传动⽤油,除作为⼯作介质外,还起润滑和冷却的作⽤,有时还⼀同作为液⼒传动装置及其液压操纵系统的⼯作介质。
1.1.2 液⼒传动的特点及应⽤液⼒传动是⼀种借助于液体的⾼速运动来传递功率的传动装置。
它的⼯作特点是输⼊端的转速和转矩基本恒定,或虽有变化,但变化不⼤。
⽽输出端的转速和转矩可以⼤于、等于或⼩于输⼊端的转速和转矩,并且输出转速与输出转矩之间可以随着所驱动的⼯作机负荷⼤⼩,⾃动地连续调节变化。
由于液⼒传动系统的操纵与检修⽅便,运⾏可靠,性能好,⼯作寿命较长,且具有良好的变速和变矩性能等诸多特点,所以,它⼴泛⽤于各种动⼒机与⼯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
如⽤于运输车辆:⼩汽车、公共汽车、载重卡车、内燃机车、坦克等;⼯程机械: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推⼟机等;矿⼭机械:⽯油钻机、钻探机、破碎机等;以及⼤型船舶中。
液⼒传动在某些场合是电⼒传动和机械传动不可替代和⽆与伦⽐的。
概括来讲,液⼒传动可⽤于变矩、调速、起动、过载保护等。
1.2 液⼒变矩器简介1.2.1 液⼒变矩器的发展简介液⼒变矩器是⼀种液⼒传动装置。
它是由德国盖尔曼·费丁格尔教授于1902年发明的,他当时是为寻求⼀种适⽤的传动装置,解决把船⽤⾼速涡轮机发出的巨⼤功率传递给低速转动的船⽤螺旋桨的问题。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动力和转矩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回转运动:液力变矩器内部由两个相互嵌套的螺旋桨组成,一个称为泵轮,另一个称为涡轮。
泵轮和涡轮之间有一个密封的螺纹连接。
当发动机输出动力传递到泵轮时,泵轮会以高速旋转,将工作液体(通常是液体)分散到涡轮周围的密封螺纹空间中。
2. 工作液体传动力:当工作液体进入螺纹空间后,由于泵轮的旋转动力,工作液体会形成离心力,使其产生高速运动。
这种高速运动形成的动能会传递给涡轮上,使涡轮也以相对高速旋转。
3. 转矩传递:通过涡轮的高速旋转,液体会迫使涡轮与驱动轴相互连接,并将转动力传递给驱动轴。
这样一来,液力变矩器就可以实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轴上。
4. 变矩效应:液力变矩器还具有自动变矩的特性。
在低速行驶或启动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产生充分的转矩,使车辆具备足够的起步动力。
而在高速行驶时,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会流经特殊设计的螺纹空间,减小转矩传递的能力,从而减小发动机的负载。
总体来说,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的运动和动能传递的原理,实
现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和转矩的变化,提高了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平稳性。
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油压传递机械动力的方
式来实现。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轮、涡轮和涉及到锁止的离合器。
当发
动机启动时,液力变矩器开始旋转并将动力传输到泵轮。
泵轮通过液体的
推动,将动力传输到涡轮。
当涡轮开始旋转时,液体开始向回流,从而增加油压并启动离合器。
离合器会在指定的达到速度时自动锁止,从而使液力变矩器的效果最大化。
一旦离合器锁住了,液力变矩器的机械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在此之后,发动机的动力就可以直接传输到汽车的变速箱和车轮中了。
整个过程通过油压调节,从而确保变速箱和车轮的正常运行。
液力变矩器低速时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变速器或行驶轮胎,从而实现车辆的行驶。
液力变矩器相比其他传动装置具有自动换挡、启动阻力小以及低噪音等优点,因此在汽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液力变矩器在低速行驶时,效率较低,且容易产生热量,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低速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机制。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动量原理,将发动机的旋转力矩转换为轴承轮的旋转力矩。
它主要由叶轮、泵轮、液力转换器、液体流量控制单元等组成。
在液力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的旋转力矩经由泵轮传送至转换器内部,由于此时转换器中液体流动较多,液体的惯性会产生一定的旋转力矩,即转速。
转速越高,惯性力也就越大,因此当发动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时,液体流动的惯性力也就越大,从而转换器将发动机的力矩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力矩。
但是当车辆在起步时,液力变矩器内液体的流率较小,此时液体内部的摩擦阻力就变得占据较大比例,因此也就相应降低了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当液体流动速度越慢,摩擦阻力也就越大,从而转换器的效率也就更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液力变矩器引入了锥盘离合器的设计,它可以让转换器在低速行驶时突破极低效率的阻力。
当发动机在低速行驶时,转换器液流较慢,因此液体惯性的作用力减小,而液体摩擦阻力则增加,从而引入了一个初级泵的机制,将离合器切换至与转换器的输出轴相连接。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在液力变矩器的低速行驶过程中,由于液体惯性存在的不足,液体流动增加的阻力是造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液力变矩器可以通过设计方案来提高在低速行驶时的工作效率。
例如,可以增加叶轮和泵轮内部的齿数,增加压力,这样可以提高液体的流动速度,从而降低摩擦阻力,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
总之,液力变矩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部件,理解其低速行驶的机制对于改善汽车的行驶品质和加强对汽车发动机的控制都有着重要意义。
液力变矩器的速比名词解释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变速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液力变矩器的速比是其关键性能之一,它决定了驱动轮与被驱动轮的转矩传递比例。
本文将从液力变矩器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对速比进行深入解释。
1. 液力变矩器的定义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力传递动力的装置。
它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等组成。
泵轮是驱动轮,涡轮是被驱动轮,导向叶片则是把工作液体引导到泵轮、涡轮之间的关键部件。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在泵轮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和涡轮的阻力,实现动力传递的功能。
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相对复杂,但整体上可以分为外壳、泵轮、涡轮和锁定装置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外壳是液力变矩器的外包装,具有承载作用。
它内部有三个重要的通道,其中一个通道连接泵轮和导向叶片,另一个通道连接导向叶片和涡轮,还有一个通道用于液体的返回。
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驱动轮,它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并固定在外壳内。
泵轮上的叶片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引导工作液体流动。
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被驱动轮,它连接到车轮或其他机械装置。
涡轮上的叶片通过液压力和离心力的作用,接收来自泵轮传递过来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车轮或其他装置。
锁定装置是液力变矩器的一个附属部件,用于在特定情况下固定涡轮,使其与泵轮直接连接。
这样可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减少动力传递的损耗。
3.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液力传递动力,组织变速传递转矩”。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
由于泵轮和涡轮的位置相对固定,泵轮上的叶片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推向导向叶片,再由导向叶片引导流向涡轮。
液体从泵轮流向涡轮时,会因涡轮上的阻力产生反作用力。
这种反作用力会通过液力传递到泵轮上,并引起泵轮减速。
当涡轮需要更大的转矩时,液体在涡轮和泵轮之间形成一种“滑差”,即泵轮和涡轮的转速之差。
液力变矩器的速比即为涡轮与泵轮之间转速的比值。
在液力变矩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涡轮和泵轮的尺寸、叶片角度等方式来调整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