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 格式:pptx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23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液力变矩器来实现变速功能。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液体在转子间流动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
一、液力变矩器的组成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
泵轮和涡轮之间充满液体,通常是液压油。
当发动机转动时,泵轮带动液体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涡轮受到液体流动的作用,也开始旋转。
导向叶轮位于涡轮前方,用来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从而增加扭矩传递效率。
二、液力变矩器的作用1. 启动和低速行驶:在启动汽车或低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而车轮需要较大扭矩来提供足够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轮,使汽车顺利启动并保持低速行驶。
2. 变速过程:当汽车需要加速或变换档位时,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平稳的变速过程。
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地调节车速和输出扭矩,使驾驶更加舒适。
3. 提高传动效率: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发动机输出扭矩和车轮扭矩之间的不匹配,提高传动效率。
同时,液力变矩器具有一定的减震和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传动系统的磨损和冲击。
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流动和涡轮的旋转。
当发动机输出扭矩作用在泵轮上时,液体被带动旋转,形成液体流动。
流动的液体带动涡轮一起旋转,从而传递扭矩到传动系统。
导向叶轮的作用是引导液体流动的方向,增加传递效率。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液体阻尼和摩擦,导致一定的能量损失。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现代汽车通常配备了锁止离合器或多段变速器,以减少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
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到车轮的传递,使汽车实现平稳启动、变速和行驶。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驾驶和维护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液力变矩器作用液力变矩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转矩通过液体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从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一、液力变矩器的构成1.泵轮泵轮是液力变矩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由几十个弯曲叶片组成。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将油液吸入并向外喷出,从而形成一个液体环流。
2.涡轮涡轮是另一个重要部件,它与泵轮相对应。
当泵轮旋转时,它会使油液流过导向叶片并进入涡轮中心。
这时,油液会被旋转起来,并带着能量向外喷出。
3.导向叶片导向叶片是用于控制油流方向和速度的零件。
它们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并通过调整其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旋转,并将油液吸入。
这时,导向叶片会将油液引导到涡轮中心,并使其旋转起来。
涡轮旋转时,它会带着能量向外喷出,并通过传动轴将能量传递到车辆的传动系统中。
同时,由于油液的粘性和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传输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滑动损失。
这种滑动损失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减小。
三、液力变矩器的优点1.平稳性好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因此它具有非常好的平稳性。
无论是启动还是行驶过程中,都可以保证车辆运行平稳。
2.起步顺畅由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和滑动损失,因此在起步阶段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这使得车辆可以更快地加速并顺畅地起步。
3.适应性强由于液力变矩器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叶片的位置来改变油流方向和速度,因此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驾驶习惯。
这使得车辆可以在不同的路况下更加灵活地运行。
四、液力变矩器的缺点1.能量损失大由于液力变矩器采用了流体传输能量的方式,并且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因此它的能量损失比较大。
这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2.效率低由于液力变矩器存在一定的滑动损失和能量损失,因此它的效率比较低。
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在机械设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和长期的使用,液力变矩器也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液力变矩器。
一、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是利用液体在转速差的作用下转变机械转矩的动力传动装置。
它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轮组成,通过液体的动量传递和流体的摩擦转换,实现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调节和转矩变化。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1.泵轮的工作阶段: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带动泵轮旋转,泵轮中的叶片将液体从泵轮轴心向外投掷,产生高速旋转的液体流动。
2.涡轮的工作阶段:液体流动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开始转动。
与此同时,液体流动将涡轮产生的转动动能传递到输出轴。
3.导向叶轮的工作阶段:导向叶轮起到调节流体流动方向和速度的作用。
它将液体流动重新定向,并将其重新投入到泵轮中,形成循环。
这种循环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和动能传递不断进行,使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实现转速和转矩的变化。
液力变矩器具有启动平缓、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中。
二、液力变矩器的故障检测当液力变矩器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及时检测和排除液力变矩器故障非常重要。
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种:1.液力变矩器的温度升高: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造成内部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液力变矩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及时检测液力变矩器的温度是否正常,并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2.液力变矩器的漏油现象:液力变矩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现象,则会导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率下降。
因此,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密封性能,及时排除漏油问题是关键。
3.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波动:液力变矩器在工作时,如果转速存在波动,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因此,及时检测液力变矩器的转速波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工作原理1. 液力变矩器的概述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机械传动装置。
它可以实现轮毂与发动机之间的无级传动,并在发动机启动时提供起动转矩。
液力变矩器由液力轮、泵轮和导向叶轮组成,并采用液力实现传动和变速。
与机械传动系统相比,液力变矩器具有启动、平顺性好、可无级变速、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
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力矩和功率。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轮、涡轮、导向叶片等。
当发动机启动时,泵轮开始转动并将液体推向涡轮,涡轮开始转动并带动输出轴以实现机械传动。
涡轮和泵轮之间的液体通过导向叶片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无级变速。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液体的黏滞性和惯性作用,液力变矩器还提供了额外的转矩和起动转矩。
因此,在发动机启动时液力变矩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发动机能够平稳起动。
3. 锁止离合器的概述锁止离合器是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在液力变矩器中经常使用。
当需要提高传动效率或者实现直接机械传动时,可以通过锁止离合器将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转换为机械传动。
锁止离合器的几何结构类似于摩擦离合器,由两个摩擦盘、压盘和弹簧组成。
在无锁止时,两个摩擦盘分别固定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上,使液体正常地在转子之间流动。
而在锁止时,压盘通过弹簧对摩擦盘施加压力,使摩擦盘紧密地贴合在涡轮上,从而实现机械传动。
4. 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当液力变矩器需要通过锁止离合器实现机械传动时,压盘通过弹簧力对摩擦盘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贴合在转子上。
在这个过程中,摩擦盘和转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液体不再流动,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被转换为机械传动模式。
在锁止离合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传动的效率比液力传动要高,因为机械传动没有液体的黏性和惯性损失。
此外,如果液力变矩器的液压系统失效,锁止离合器也可以起到紧急切断液力传动的作用,从而避免传动系统损坏。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实现动力的
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通常由泵轮、涡轮和导向轮组成,
通过液体的流动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矩的调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
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液体的加速、转动
动能的传递和液体的减速。
首先,液力变矩器中的泵轮通过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驱动液体的流动,使液体产生高速旋转。
液体的高速旋
转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给机械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液
体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设备的动能,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其次,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的过程中,会产生转矩。
液体在
泵轮和涡轮之间形成的涡流会使涡轮产生扭矩,从而带动机械设备
的转动。
这种液体传递动能的方式可以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和转速
的调节,使机械设备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启动、加速和减速。
最后,液体在传递动能后会减速,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失。
液体在涡轮和导向轮之间的摩擦阻力会使液体减速,同时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的散失可以避免机械设备因过热而损坏,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转子间传递动能,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调节。
通过液体的加速、转动动能的传递和液体的减速这三个步骤,液力变矩器可以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转速的调节和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液力变矩器在各种机械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
理
自动变速器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一种变速器,它的液力变矩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中,从而实现汽车的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流动和压力变化。
液力变矩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泵轮、涡轮和液力耦合器。
泵轮由发动机驱动,它会将液体推向涡轮。
涡轮与泵轮相对应,它会将液体转化为动力,从而驱动汽车的轮胎。
液力耦合器则是将泵轮和涡轮连接在一起的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涡轮中。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变速器所需的动力。
当汽车启动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扭矩,但是轮胎需要的扭矩并不是很大。
液力变矩器可以将发动机的扭矩转化为轮胎所需的扭矩,从而使汽车可以平稳地启动。
当汽车行驶时,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车速的变化自动调整泵轮和涡轮之间的液体流量,从而实现汽车的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平稳的启动和变速,同时也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和噪音。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液体的摩擦会导致能量的损失,从而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此外,液力变矩器也容易受到高温和过度磨损的影响,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实现汽车的平稳启动和变速,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对于汽车的维护和保养,液力变矩器也是需要重视的一部分。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三元件构成。
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泵轮与变矩器壳成一体。
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
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导涡泵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以用两台电风扇作形象描述,两风扇对置,一台通电转动,产生的气流可吹动不通电的风扇,如果给其添加一个管道这就成了液力偶合器,它能传轴,并不增扭。
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泵轮转动,叶轮带动液流冲向涡轮,从而驱动涡轮转动,刚起动时扭矩最大,此时冲击力为F1,冲到涡轮的液流驱动涡轮后,由于叶片形状,冲向导轮,而导轮不动,冲击导轮的液流受到阻碍,可使涡轮受到反作用力F2,由于F1、F2都作用于涡轮,所以使涡轮所受扭矩得到增大。
涡轮转速升高后,液流变向会冲击导轮叶背,而失去增扭,并有一定阻力。
所以现在所用导轮都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去冲击叶背时,导轮转过一个角度,使其继续增扭。
导轮下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可增大其变扭范围。
(三)锁止式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而液压油的内部摩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
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很多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这种变矩器内有一个由液压油操纵的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主动盘即为变矩器壳体,从动盘是一个可作轴向移动的压盘,它通过花键套与涡轮连接(如图2.3).压盘背面(如图2.3右侧)的液压油与变矩器泵轮、涡轮中的液压油相通,保持一定的油压(该压力称为变矩器压力);压盘左侧(压盘与变矩器壳体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变矩器输出轴中间的控制油道与阀板总成上的锁止控制阀相通。
锁止控制阀由自动变速器电脑通过锁止电磁阀来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脑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液压油温度、操纵手柄位置、控制模式等因素,按照设定的锁止控制程序向锁止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操纵锁止控制阀,以改变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的油压,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的工作。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流体动力学原理来传递扭矩的传动装置。
它由涡轮、泵轮和导向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中的液体是主要的工作介质,液体既起到了传递动力的作用,又能起到传递扭矩和变速的作用。
当发动机启动时,液体被泵轮蓄积和压入导向器,并进一步将液体流向涡轮。
涡轮和泵轮是通过液体的流动来连接的,液体经过涡轮后重新返回到泵轮,经过反复的流动循环。
当发动机的转速增加时,液体靠近涡轮叶片的压力也会增加,推动涡轮转动并传递动力。
涡轮的转动将扭矩传递到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上,在驱动车辆或机械设备中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流体传动的连续性,它能够根据发动机的负载和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液体的流动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在低负载和低转速情况下,液体通过导向器的流动能够产生较大的扭矩;而在高负载和高转速情况下,液体的流动受到阻碍,扭矩相应减小。
液力变矩器的优点包括启动平稳、传递扭矩能力大、无级变速以及减震作用等。
然而,由于液体的切向流动和摩擦损耗等原因,液力变矩器也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
因此,在一些高效率要求的应用中,液力变矩器常常需要与其他传动系统结合使用,如自动变速器或离合器等,以提高整体传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