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2
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它在工程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液
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从而实现变速和扭矩的调节。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液体的流动和动能的传递。
当发动机工作时,液体被压缩并注入到液力变矩器中。
液体在液力变矩器内部形成涡流,并将动能传递给涡轮。
涡轮的转动带动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关键部件包括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
泵轮受到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它将液体压缩并注入到液力变矩器中。
液体在液力变矩器内部形成涡流,然后将动能传递给涡轮。
涡轮的转动带动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导向叶片则起着引导和控制液体流动的作用,从而调节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状态。
液力变矩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需要变速和扭矩调节的场合。
例如汽车、船舶和工程机械等领域都会用到液力变矩器。
它能够平稳地传递动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过载保护功能,能够保护传动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实现变速和
扭矩的调节。
它的关键部件包括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它在汽车、船舶和工程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介绍,能够对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液力变矩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是由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液力偶合器是液力变矩器的核心部分,由泵轮、涡轮、导向器和液力传递装置组成。
泵轮和涡轮都是由叶片组成的转子,它们之间通过液体(通常是液压油)传递动力。
当液体从泵轮逸出,并冲击到涡轮上时,液体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涡轮产生扭矩,从而驱动机械设备。
液力制动器用于控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
它由液力制动器壳体、制动器泵轮和制动器导向器组成。
制动器壳体可以固定或转动,它与液力偶合器的泵轮连接,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对输出扭矩的调节。
液力变矩器同时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例如液力变矩器油泵和油液冷却系统。
油泵用于提供液体供给,以维持液力变矩器正常的工作。
油液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液压油,以防止液体温度过高引起液力变矩器过热。
总的来说,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包括液力偶合器、液力制动器和一些辅助部件,它们共同工作,实现对动力的传递和调节。
液力变矩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传递扭矩的机械设备中,例如汽车、船舶和工业机械等。
液力变矩器书集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和工业传动系统中的流体传动元件。
它利用液体动力学原理,通过液体的流动来传递扭矩和改变转速,具有平滑传动、减震缓冲、过载保护等优点。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部分组成。
泵轮与发动机相连,通过旋转将液体带入变矩器内部。
液体在泵轮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压力和流速,然后进入涡轮,推动涡轮旋转。
涡轮与输出轴相连,从而驱动汽车或工业设备。
导轮则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调节传动比和传递扭矩。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泵轮旋转时,液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泵轮叶片间流出并进入涡轮。
在涡轮中,液体与涡轮叶片相互作用,使涡轮旋转。
同时,部分液体在导轮的作用下改变流向,返回泵轮,形成循环流动。
这种循环流动使得液力变矩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传动比,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液力变矩器在现代汽车传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实现发动机的平稳启动和加速,还能减小传动系统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此外,液力变矩器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传动系统受到过大负载时,能够自动减小传动比,保护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免受损坏。
总之,液力变矩器是一种重要的流体传动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汽车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提升和拓展。
第2章液力变矩器结构原理2.1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其结构就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而言,它有一个工作腔,其中有三个叶片,即泵轮、涡轮和导轮。
泵轮与发动机曲轴相联接,把输入的机械能转变为自动变速器油的能量,使油液的动量矩增加,其作用类似离心泵的叶轮,所以称其为泵轮。
涡轮与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输入轴相联接,将自动变速器油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输出,涡轮因其使油液的动量矩减小,作用类似于水涡轮,故被称为涡轮。
导轮不转动时,变速器壳体的反作用扭矩通过它作用于自动变速器油,使油液的动量矩改变,换言之,导轮在液力变矩器中起导向作用,使自涡轮流出的油液改变方向后流向导轮,形成液体循环,所以称其为导轮。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主要有:a)自动无级变矩、变速。
液力变矩器的涡轮扭矩,能随着汽车行驶中负荷扭矩的增大而自动增大,同时,涡轮转速自动降低;而当负荷扭矩减小时,涡轮扭矩随之自动减小,同时,涡轮转速自动升高。
b)自动离合。
液力变矩器可借助于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扭矩至行星齿轮变速器,起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从而在使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传统的螺旋弹簧式或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c)减振隔振。
由于液力变矩器是通过液力作用进行偶合传动的装置,主、从动件之间无直接的机械传动关系,所以能通过自动变速器油的阻尼作用,减小发动机的扭振,并隔离这种扭转振动向底盘传动系统的传递,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d)使发动机转动平稳。
由于工作时内部充满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液力变矩器具有较大的转动质量,完全可以起到传统的飞轮使发动机转动平稳的作用,所以在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取消了发动机飞轮。
为实现扭矩的传递,仅在发动机曲轴与液力变矩器之间,安装一柔性联接板或驱动端盖。
e)过载保护。
当汽车行驶工况突然变化,出现过负荷时,使用液力变矩器,可以对发动机起保护作用。
f)发动机制动。
在汽车下长坡行驶时,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的偶合传动,利用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来进行制动。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液力变矩器的简介液力变矩器,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汽车的“肚子”,负责传递动力,控制转速。
我们平时开车,尤其是自动挡的车,几乎每天都在跟这个小家伙打交道。
你知道吗?在你轻轻踩下油门的一瞬间,液力变矩器就开始发挥它的魔法了,让车子如同飞一样顺畅。
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车子在起步时,竟然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快,真是神奇得让人瞠目结舌。
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2.1 主要部件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三个关键部分:泵轮、涡轮和定子。
首先,泵轮就像一个健身教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转换成液体的流动。
它一转,油液就开始欢快地舞动,冲向涡轮。
涡轮呢,就像个追求者,拼命追赶泵轮,把动力接住,然后将其转化为车轮的旋转。
再说说定子,定子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负责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确保动力的输出更有效。
各个部件就像一场默契的舞蹈,步伐一致,配合得天衣无缝。
2.2 工作过程说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那可真是千姿百态。
简单来说,当你踩下油门,泵轮的转速瞬间飙升,油液被猛地甩出,形成强大的液体动力。
这个时候,涡轮会接收这股力量,开始转动,带动车轮。
而且呀,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车速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动力传递的比例,让你在不同的路况下,都能感觉到如同飞翔的感觉,真是顺风顺水。
3.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1 动力传递液力变矩器的核心就是利用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
当泵轮转动时,油液被加速,形成一个强大的液压流。
涡轮接收到这个液流后,开始转动,这时候就好比是一场能量的接力赛。
无论你是从静止到加速,还是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液力变矩器都能灵活应对,让你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驾驶体验。
更牛的是,它还能在你停车时,自动切断动力传递,这样就不会让你在红灯前“煎熬”了。
3.2 效率与优势说到效率,液力变矩器也有一套自己的诀窍。
它通过调节液体的流动,实现无级变速。
你想想看,这种不依赖于齿轮的设计,减少了机械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课题】2.2 液力传动装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组成和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液力传动装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动挡汽车基本知识的掌握。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液力传动装置,.增长学生对液力传动装置应用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组成和作用。
【教学难点】
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
(1)通过液力传动导入液力传动装置;
(2)引导学生理解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区别和各自特点;
(3)针对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学习液力变矩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而学习液力传动装置知识;
(4)通过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5)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和实物
【课时安排】
4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课题二 液力变矩器任务实施液力传动装置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实现能量的变换,从而在两构件间传递动力。
液力耦合器能够实现主动轴和从动轴间的柔和接合,在理论上能将主动轴的转矩大小不变地传递给从动轴。
液力耦合器是先于液力变矩器出现的液力传动装置。
液力耦合器其结构件少,便于建立对液体运动和作用原理的认识。
所以先介绍液力耦合器的结构与传动原理。
液力耦合器是依靠液体的运动传递动力,传动元件间没有机械连接。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与元件的结构有关,更重要的是结构决定液体运动。
充分了解耦合器的结构和液体运动的一些特性,是理解耦合器工作原理的首要任务。
一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液力耦合器的结构如图1-2-1所示。
耦合器主要由三个元件,即两个直径、结构基本相同的工作轮和壳体组成,工作轮上排列有从中心向外辐射状的叶。
工作轮安装于封闭的壳体内,壳体内充有一定量的液体。
工作轮通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液体传动的基本原理。
2.理解液体动能所做的功。
3.了解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内液体的运动。
4.掌握变矩器的基本结构5.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增矩原理。
◆能力目标掌握液力变矩器检测的基本方法。
模块一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花键与输入、输出轴连接。
图1-2-1液力耦合器由发动机曲轴驱动的工作轮是耦合器主动元件,称为泵轮。
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的工作轮是耦合器被动元件,称为涡轮。
两工作轮装合后相对之间约有3~4mm的间隙,封闭的壳体内装有占空腔容积85%的液体。
装合后的耦合器沿轴线剖开的纵断面,相对叶片及壳体呈圆形,称为循环圆,如图1-2-2所示。
循环圆是构成液体运动与实现动力传递的主要区域。
图1-2-2 液力耦合器中的循环圆二液力耦合器的工作过程由结构可知,液力耦合器的两个工作轮没有刚性连接,动力传递完全取决于其内部液体的运动。
当发动机驱动泵轮转动时,泵轮上的叶片推动液体同方向转动,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动能,运动的液体冲击在相对位置的涡轮叶片上,使涡轮随之转动,又将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对变速器输出。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第2版) 22 轮与涡轮之间,所有从涡轮流出的液体都要经导轮叶片再进入泵轮。
导轮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于固定的支撑套上。
3个工作轮装在封闭的变矩器壳体内,其断面形成循环圆的环结构,整个
变矩器内充满油液。
图2.10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断面结构与叶片形状
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中,泵轮的功用是带动液体运动,将发动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
涡轮的作用是接受高速运动的液体冲击,将液体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传递给变速器。
导轮的功用是向涡轮提供反作用力矩,同时改变从涡轮流出液体的流向。
导轮安装在单向离合器上,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而在相反方向对导轮制动,不允许其向相反方向旋转。
导轮和单向离合器是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中起增矩作用的重要元件。
二、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严格讲,综合式变矩器也是液力耦合器,但结构更复杂。
二者都是在泵轮与涡轮间通过液体传递动力,不同在于结构和传动效率。
1.弯曲叶片增大输出的转矩
为了获得更大的传动力矩,液力变矩器的涡轮叶片被设计为弯曲形状。
当具有动能的液体从泵轮流出,冲入涡轮的弯曲叶片后,液体沿着弯曲叶片改变流向,冲出涡轮,如图2.11所示。
当液体冲击涡轮叶片后液体运动的方向被改变,流出涡轮的液体仍然具有很高速度,在液体反作用力作用下增大了液体对涡轮叶片的冲击力。
其结果,在涡轮弯曲叶片上能够获得比直叶片大得多的转矩。
2.导轮的增矩作用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增加导轮的目地是给涡轮提供反作用力矩和改变流出涡轮液流的方向,以实现在泵轮转矩不变情况下,随涡轮的转速不同而改变涡轮输出转矩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