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胃肠道疾病营养专业
- 格式:ppt
- 大小:785.00 KB
- 文档页数:15
胃肠道疾病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分析黄冬梅;黄小玲【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4(18)2【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实施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
方法15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
对照组实施普通营养恢复计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免疫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内环境紊乱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1、7、14 d,两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两组TP、Hb、TLC、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治疗组TP、Hb、TLC、ALB分别为(59.70±5.42)g/L、(89.50±7.92)g/L、(146.60±4.75)×10^(6)/L、(29.60±5.85)g/L和(66.20±5.81)g/L、(101.30±10.11)g/L、(171.30±6.54)×10^(6)/L、(32.30±5.76)g/L,均高于对照组的(56.30±4.83)g/L、(82.30±8.43)g/L、(139.30±2.91)×10^(6)/L、(25.40±4.58)g/L和(59.10±4.31)g/L、(88.40±9.58)g/L、(158.80±3.76)×10^(6)/L、(29.30±5.1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内环境紊乱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肠道疾病营养调理和饮食安排胃肠道疾病是指包括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在内的一系列疾病,如胃溃疡、胃癌、肠炎、痢疾、肠梗阻、结肠炎等。
胃肠道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是饮食问题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进行营养调理和饮食安排。
一、营养调理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胃肠道疾病时常伴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在此情况下,应针对病情适当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素摄入。
2. 合理分配膳食比例不同的胃肠道疾病要求不同的膳食比例。
如胃溃疡患者应加强蛋白质、高纤维素、低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慢性胃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肠炎患者应以易于消化、吸收、排泄的流质、软食物为主。
3.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胃肠道疾病患者常伴随着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应注意补充含有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豆制品、海产品等食物。
4. 适当增加摄水量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离不开时间和足够的水分。
患者应该多喝水,或在医师的建议下饮用盐水、糖水等补液剂。
二、饮食安排1. 控制饮食量胃肠道疾病患者应该少量多餐,控制饮食量,保持稳定的饮食习惯。
2. 食物的选择胃肠道疾病患者应以清淡、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且要注意荤素搭配。
如可以多吃蔬菜、豆制品等食物,适量食用肉类和鱼类。
3. 食物的处理胃肠道疾病患者应该注意烹饪方法。
烹调方法以少油少盐、清淡、少煮、多蒸煮为主,以减轻胃肠负担。
4. 忌口食物胃肠道疾病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同时,还应少食用油腻、烧烤等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5. 饮食时间的安排胃肠道疾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时间的安排,不宜在就寝前进食,以避免胃肠负担。
综上所述,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进行营养调理和饮食安排。
合理的营养调理和饮食安排不仅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还可以帮助身体快速康复。
因此,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来说,饮食的合理安排和营养的均衡摄入是至关重要的。
肠内营养,也称为肠内喂养或肠道喂养,是通过将食物或特定的营养制剂直接输送到消化道,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目的进行分类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肠内营养分类和选择:1. 全胃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EN):- 适用于无法通过口腔摄食或需要全面补充营养的患者,如严重消化道疾病、肠道功能衰竭等。
- 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等途径进行输送。
- 通常使用多肽、混合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制剂。
2. 部分肠内营养(Partial Enteral Nutrition, PEN):- 适用于患者能够部分通过口腔摄食,但仍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如癌症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等。
- 通过口腔摄食和肠内营养制剂相结合,以满足营养需求。
3. 选择性肠内营养(Selective Enteral Nutrition, SEN):- 适用于需要特定营养支持的患者,如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
- 通过选择特定的营养制剂,如酪蛋白制剂、肠道免疫营养制剂等,以满足特殊的营养需求。
在选择肠内营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一般来说,肠内营养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营养需求:根据患者的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等,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制剂。
- 消化功能: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吸收能力,选择能够被充分吸收的肠内营养制剂。
- 肠道耐受性:根据患者的肠道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和输送方式。
- 配方特点:考虑肠内营养制剂的成分、比例、浓度等特点,选择符合患者需求的配方。
在使用肠内营养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耐受性,及时调整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此外,与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蛋鸡胃肠道健康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胃肠道受损的危害胃肠道是动物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消化吸收器官受损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导致饲料转化率变差,收益降低甚至亏损;胃肠道还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受损后免疫功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变差,成为极易感动物。
在蛋鸡养殖实践中,胃肠道疾病经常发生,这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不管是肉鸡还是蛋鸡,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呈现一个连锁反应。
当动物摄入过多地营养物质、日粮中非淀粉多糖和抗营养因子过多以及肠道病原菌的作用使得肠道中营养物质过剩时,就会有很多未被消化的营养成分进入后肠段,在后肠段发酵,给微生物提供了养分和能量,微生物大量繁殖,肠道菌群不平衡,有害菌增多,出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胃肠道形态发生改变,功能变差。
而且当出现氧化应激后,蛋鸡会消耗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去抵抗氧化应激,尽量维持体内平衡,从而动物对抗氧化物质的需要增加,如维生素E、硒等。
胃肠道发生病变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更差,重复上面的病理变化,既浪费饲料,又不生长、产蛋。
二、引起胃肠道不健康的因素引起胃肠道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饲养管理、日粮营养和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如饮水、通风、应激、细菌病毒、抗生素、抗营养因子等都是引起肠道不健康的因素。
三、预防胃肠道疾病的措施1.饲养管理方面鸡舍环境要卫生,经常清扫,清扫可以减少细菌、病毒的量,再加上清扫后的消毒工作,鸡舍环境中有害微生物减少,减少了鸡群被感染的机率。
2.营养方面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但是食糜在十二指肠停留的时间最短,因此,为了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在鸡群拥有健康肠道的情况下,同时需要提供消化率高的饲料以及采取措施延长食糜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
采用掺料的方式合理更换饲料,换料要有过渡期,让胃肠道菌群逐渐适应,切记不可造成突变应激。
同时要防止蛋鸡采食霉变的日粮。
总之,胃肠道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加油站”,保护胃肠道健康非常有必要。
营养学专业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探讨营养不良与常见疾病的关联,培养学生的营养科学知识和实践基础,为学生日后的营养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营养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人体营养需求及相关营养素的作用和代谢过程。
2. 了解营养饮食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
3. 掌握营养评估与饮食指导的常用方法和技能。
4. 研究食品营养分析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熟悉营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课程大纲1. 营养学基本原理:人体结构与功能、营养素及其功能、营养素代谢过程等。
2. 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作用、需求、来源、缺乏和过量的影响。
3. 营养饮食与健康、疾病:人类饮食现状及其健康影响、常见疾病与营养不良的关系、饮食与慢性病、饮食与老年人健康等。
4. 营养评估和饮食指导:营养评估方法、饮食计划制定、营养素摄入量推荐和饮食指导技巧等。
5. 食品营养分析和食品安全:食品组成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营养素分析技术、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6. 营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定量和定性研究、实验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四、教学方法黑板教学、多媒体技术、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供充足的研究资源和平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加深学生对营养学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既包括课程平时表现(如出席情况、作业情况、小组讨论情况等),也包括期末考核(大学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
课程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70%。
六、参考教材1. 《营养学》刘卫华、肖昆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 《全球营养学》陈宜民、田辉、徐田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 《营养与食品卫生》雷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 《营养饮食学》邹燕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营养科学知识和实践基础,为学生日后的营养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
营养学专业的概述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营养需求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谢过程,以及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营养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供合理的营养建议,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和预防疾病。
营养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食物科学、营养生物化学、营养代谢、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营养评估、饮食计划制定、公共营养学等。
学生将学习食物的组成和特性,了解不同营养素对身体的作用,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联。
在营养学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营养评估,包括测量身体组成、分析饮食记录和评估营养不良状况。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殊情况提供营养建议。
除了学术课程,营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进行实习和实践经验。
他们可能会在医院、食品公司、研究机构或公共卫生部门等地方进行实习,以获得实际操作和应用营养学知识的机会。
营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职业发展路径。
他们可以成为注册营养师,在临床、社区或私人机构中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他们也可以选择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良。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公共卫生部门工作,参与制定和实施营养政策,推动社会的健康改善。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日益增加,营养学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并寻求专业的营养建议。
因此,选择营养学专业的学生将有很多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总之,营养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食物科学、生物化学、医学和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营养学,学生将获得对食物和健康的深入了解,掌握评估和提供营养建议的技能,为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做出贡献。
胃肠道肿瘤术后营养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胃肠道肿瘤术后营养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胃肠道肿瘤术后营养嘛,简单说就是做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病人吃啥、咋吃才能让身体恢复好。
这里面包括补充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这些。
②重要程度:在病人康复过程中那可太重要了。
要是营养跟不上,身体就没有力量去恢复,伤口也不容易愈合,抵抗力会下降,很容易生病。
就好比一辆车,没有汽油它能跑得动吗?人也一样,没有营养,身体就没法好好运转。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胃肠道的作用,比如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肠道是吸收营养的。
还得了解一些基本的营养常识,像肉、蛋、奶富含蛋白质,粮食作物里面有很多碳水化合物。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的场景就是医院病房里那些手术后的病人嘛。
对病人来说意义重大,能让他们早一点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省钱呢。
我有个亲戚做了胃肠道肿瘤手术,一开始营养没跟上,精神特别差,伤口也好得慢,后来慢慢调整了饮食,情况就越来越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就像是康复那张大网中的重要一环,与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都紧密相连。
②关联知识:跟胃肠道生理功能知识挂钩,还和食物营养成分这点联系密切。
比如说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怎么被胃肠道吸收利用的。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点儿难。
难点在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每个病人的手术恢复状况不太一样。
比如有的病人肠道切除多了一点,他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差很多。
- 关键点:要保证营养均衡,量又不能太多让胃肠道负担过重,而且要按照恢复情况分阶段调整。
④考点分析:- 在医学考试中,如果是专门考胃肠道相关疾病康复的话,这是重要考点。
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里考查基本营养成分的补充,或者简答题里让你制定一个术后营养方案。
三、详细讲解【实践应用类】①准备工作:- 要有基本的餐具,像碗、勺之类的。
还得有各种食物,包括高蛋白的,像瘦肉、鱼类;高纤维的比如各种蔬菜;还有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