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 第6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5
皖南医学院教案首页(教案续页)第六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1)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1、胃炎1.1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主要包括理化刺激、非甾体消炎药等药物、急性应激如大面积烧伤、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损害,分为急性单纯性、糜烂性、化脓性和腐蚀性胃炎4种类型。
营养治疗原则:①祛除致病因素;②补充水、电解质;③选择膳食类型和进食方式。
急性期的营养治疗:①腹痛明显或持续性呕吐者,应暂时禁食,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②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注意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发生;③能进食者饮食以清流食为主;④每天5-7餐,每餐量200-250ml,每日总量1200-1800ml。
缓解期的营养治疗:①在度过急性期后,可选择低脂少渣半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少渣软食;②伴有肠炎和腹泻者,应减少脂肪量,少用或不用易胀气食物;③少食多餐;④禁食含纤维素较多的各种蔬菜水果等,禁用刺激性食物。
1.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3大类,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营养治疗原则:①祛除病因;②摄入足量的能量和蛋白质;③补充适宜的糖类和脂肪;④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⑤少量多餐、细嚼慢咽;⑥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可给予牛奶、豆浆、加碱的馒头、苏打饼干和面包等以中和胃酸,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给予含氮浸出物丰富的食物;⑦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当口服抗生素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生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黏膜。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形成的慢性溃疡。
分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治疗的目的:减轻机械性和化学性及温热的刺激,以减轻植物神经的不稳定性;通过合理的营养调节和饮食烹调,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以减轻胃肠负担,缓解和减轻疼痛;合理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贫血;促进溃疡愈合,避免发生并发症。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精编资料)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请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合理饮食)一.急性胃炎 1 .临床特点⑴起病较急,症状较重,病程一般较短⑵病变大多仅局限于粘膜层⑶致病原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大量饮酒、过量服用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等药物)、食物过敏等⑶致病原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大量饮酒、过量服用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等药物)、食物过敏等 2 .营养治疗第一阶段:⑴杜绝任何致病因素对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脱水和酸中毒为⑵病情轻者,可采用清流或流食,持续时间为 1~3 天⑶食物选择:米汤、藕粉、果汁、清汤、蛋汤日⑷餐次:每日5~7 餐,每餐量约200~250 毫升,每日流食总量约1200~1800 毫升第二阶段:⑴在度过急性期后,可选择清淡少渣半流食,并逐步过渡到软食和普食⑵伴肠炎腹泻者,不宜采用易引起胀气的食品,如蔗糖、牛奶、豆奶等禁用食物:粗粮、杂豆、粗纤维食物蔗糖(伴肠炎腹泻者,不宜采用)牛奶(伴肠炎腹泻者,不宜采用)豆奶及相关产品(伴肠炎腹泻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调味品:辣椒、芥末、强烈的香料浓茶、浓咖啡等流质(过渡性)食谱举例奶早餐:1 / 13牛奶 250 毫升冲藕粉 15 克(伴腹泻者不宜用牛奶,可单用藕粉)汁加餐:果汁 200 毫升奶午餐:牛奶蒸鸡蛋(牛奶 250 毫升,鸡蛋 50 克)浆加餐:豆浆 250 毫升汁晚餐:蔬菜汁甩鸡蛋(菜汁 300 毫升,鸡蛋 50 克)米加餐:米汤(大米 25 克,水 400 毫升)(如饮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等,可改用奶粉、酸奶或豆浆)二.慢性胃炎 1 .临床特点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程较长⑵通常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 2 .营养治疗⑴热量及蛋白质摄入应充足素⑵对贫血或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者,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 族⑶食物选择:清淡、少油、无或极少刺激性易消化食物⑷禁用或慎用下列食品或调味品:肥肉、奶油、油炸/煎食物、辣椒、洋葱、咖喱、胡椒、芥末、浓茶、浓咖啡。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营养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营养诊疗指南(一)急、慢性胃炎1. 急性胃炎的营养治疗原则(1)去除致病因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禁食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大量呕吐及腹痛剧烈者应暂禁食。
(2)补充水分因呕吐腹泻、失水量较多,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和钠,有利毒素排泄;若有失水、酸中毒应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及碳酸氢钠溶液。
(3)选择合理的膳食种类①流质膳食急性发作最好用清流质,如米汤、藕粉、薄面汤等;以咸食为主,症状缓解后,渐增加牛奶、蒸蛋羹等。
然后再用少渣清淡半流质,继之用少渣软饭。
若伴有肠炎、腹泻、腹胀,应尽量少用含脂肪多及易产气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②半流质和软食病情好转后可给予少渣半流,继而软饭。
伴肠炎和腹泻时应减少脂肪,少用或不用易产气食品,如牛奶、豆浆、蔗糖等易产气的食物。
少量多餐,每天5~7餐,每餐宜少于300毫升。
③明显糜烂、出血者或呕吐频繁者,应在24~48小时内禁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者可采用胃肠外营养。
④胃黏膜充血水肿者,应给予低脂、低盐、无渣、适当增加蛋白质的膳食。
⑤餐次:为了减轻胃肠负担,每日应安排进食4~5餐,每餐约200~300毫升。
⑥食物禁忌:粗杂粮和高纤维蔬菜;。
各种蔬菜、生水果以及煎炸熏制食品,减少脂肪用量;。
刺激性调味品:各种酒及含酒精饮料、产气饮料及辛辣调味品,如汽水、汽酒、辣椒、咖喱、胡椒粉、芥末等;。
未发酵的面食。
2. 慢性胃炎的营养治疗原则(1)非萎缩性胃炎1)根据病情,临床膳食医嘱是少渣软食、或低脂少渣软食或少渣半流。
2)按平衡膳食配制。
3)疼痛发作期给予与少渣半流或软食。
4)禁用粗纤维、的,坚硬、的,多肌腱的及油煎炸食物。
5)为减少胃酸分泌,脂肪占总能量在20%~25%。
6)应减少食盐用量。
7)可适量增加发酵加碱的食品。
8)避免饮用肉汤、甜饮料、甜点和刺激性食物。
9)发作期应少食多餐,缓解期应一日三餐。
(2)萎缩性胃炎1)临床膳食医嘱是低纤维软食或高蛋白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