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地鉴别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22.19 KB
- 文档页数:7
癫痫的鉴别诊断1癫痫的鉴别诊断_诊断检查_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万杰医院确定痫性发作,必须除外其他发作性疾病。
临床比较常见,应进行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癔症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大多是以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暂时的精神异常。
而这些症状常因暗示而产生,也因暗示消失为特点。
本病在居民中的患病率,据国外统计为5%。
,国内神经精神科门诊初诊病例中约占3%。
发病年龄多在16- 30岁之间,以女性较多见。
癔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癫痫与其鉴别的有:1.癫痫大发作需与癔症性抽搐(hysterical fist)相鉴别,后者有癔症性格特点,多有一定的精神因素。
多于有他人在场时发病,神志不丧失;抽搐并非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而为挥臂蹬腿的随意运动;握拳时大拇指在拳外;瞳孔和跖反射无改变;面色如光或潮红;无舌咬伤、跌伤或大小便失禁;每次发作历时几十分钟至数小时;经他人抚慰或治疗后中止;事后患者能描述发作经过。
2.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时需与癔症性精神障碍相鉴别,后者常出现情感爆发,患者突然哭笑不止,撞头,咬衣物,捶胸蹬足,满地打滚等。
也有的发作时环境意识丧失,与外界脱离接触、两眼凝视空间,说话时心情激动和难以理解。
癔症患者出现精神障碍,除精神因素和脑电图正常外,癔症患者的精神障碍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并有表演、夸张的特点;精神发作时防御反应存在;暗示和自我暗示对症状的发生和消失有明显的影响。
3.体感性发作应与癔症的感觉障碍相鉴别,癔症患者可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感觉障碍,以肢体的麻木较常见,其次是感觉过敏,即使轻触也会引起剧痛或异常不适,特殊鉴别则以耳聋和失明为常见。
癔症患者出现的感觉障碍虽是发作性,但患者有急剧的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刺激;感觉障碍的形式不能以神经的解剖生理来解释;患者对躯体症状常泰然漠视;有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二、晕厥晕厥(syncope)俗称昏倒。
是暂时性的脑缺血,缺氧引起突然发作的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明确以下三点(1)是否是癫痫。
(2)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及其临床发作类型。
(3)病因。
病史、脑电图检查是诊断小儿癫痫的主要依据。
2.鉴别诊断(1)晕厥:常见于年长儿,多有晕厥家族史。
因一过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及脑缺氧而引起,往往发生于体位性低血压、劳累、情绪激动、闷热、阵发性心律失常等,症见不安、出汗、苍白、视物模糊,继之意识障碍,全身肌张力丧失,严重者可见惊厥发作,一般无二便失禁,无发作后嗜睡及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正常。
(2)屏气发作:见于6个月至6岁小儿,高发年龄为6-18个月。
发作多有诱因,如恐惧、生气等。
发作时先大哭,随之呼吸暂停,青紫,重者意识丧失、躯体强直或抽动;或苍白、失张力、心律减慢,持续1-3分钟缓解。
与癫痫比较,屏气发作有明显的诱因,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无癫痫波形,临床无需药物治疗,但应注意心理卫生,合理教养。
癫痫一、定义:癫痫来源于希腊语中“epilambanein”一词。
癫痫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反复发作的脑功能障碍为特征。
癫痫由脑内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
癫痫发作系脑对各种损害、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
因此,癫痫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
二、分类:在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中,癫痫的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两大类,对那些资料不充足或不确切,或至今仍无法归类的则列为第三类。
三、临床表现要点:1.部分性发作:局部起始(1)单纯性:无意识障碍,可分运动、体感或特殊感觉、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2)复杂性:有意识障碍(3)继发泛化:由部分起始扩展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2.全面性发作:双侧对称,有意识障碍,包括失神、肌阵挛、强直、强直-—阵挛、阵挛、失张力发作3.未分类的癫痫发作4.癫痫持续状态四、癫痫诊断依据:a.首先是准确的病史和体征。
详尽的、重点突出的病史是精确诊断的关键,它应包括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关内容。
(1)现病史询句现病史应着注意的以下几点:首次发作年龄。
发作有什么因素诱发。
在询问时也提示患者发作时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感冒、劳累、精神刺激等。
发作前有无先兆。
发作前后有无什么感觉。
发作的起始部位及症状。
发作时有无意障碍,程度如保。
发作有无一定规律性。
从发作开始到终止共多长时间。
发作频度,即时隔多长时间发作一次(包括服药及不服药期间)。
来诊前最后发作日期。
发作间歇期有什么症状。
是否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用过什么药物,用过多工时间,疗效如何。
有无副作用,现在是否还在服用。
(2)既往史、生活史产期:母亲在怀孕期间患过何种疾病,有无先兆流产、糖尿病、甲亢等。
分娩经过:是否早产、难产、胎次、胎位、产程,是否用过镇静药或麻醉剂,出生是无产伤、假死。
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患过何种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有无昏迷史、热性惊厥、脑膜炎、脑炎和其它脑病等)及中毒、外伤。
喂养情况,有无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生长发育史:重点了解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包括运、感觉、语言、智力等。
痫病病证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痫病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
又称为“痫证”、“癫痫”、“羊痫风”等。
自新生儿至老年均可发病。
“痫”字为W字简体。
从“病”从“间”,间者,即指其病发作有时,间隔而作。
痫病早在《内经》即有论述,称之为“胎病”,属“巅疾”范畴。
《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强调了本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治疗则以针刺为主。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候》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有确切描述,如“其发之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书中对本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护理、分类、先兆症等均有论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
”对其病因认识更加深入。
《丹溪心法•痫》指出“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而成,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对癫狂痫加以区别,是痫证认识上的一个大的飞跃。
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要之癫痫狂,大相径庭,非名殊而实一之谓也。
”《古今医鉴•五痫》对其发作性、典型临床表现的记述确切,如“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顷乃苏。
”《医述•癫狂痫》引《临证指南》:“天地一阴阳也,阴阳和则天清地凝,一有偏性,遂有非常之变。
人身亦一阴阳也,阴阳和则神清志宁,一有偏胜,则有不测之痢。
……古人集癫、狂、痫,辨以为阳并于阴,阴并于阳。
……医者惟调其阴阳,不使有所偏胜,则郁逆自消,而神气得反其常矣。
”又引李东垣:“皆阳迹、阴迹、督、冲四脉之邪上行而为病。
”王清任进一步认识到痫病与元气虚、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黄赤风汤治气虚血瘀之痫,为痫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癫痫的鉴别诊断
发奇表者:赵东300 人已访问
9
临床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发作性事件,既包括癫痫发作,也包括非癫痫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NES )。
非癫痫发作比较癫痫发作更为常见,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出现,其发病机制与癫痫发作完全不同,并非大脑的过度同步放电所致,EEG不伴有大脑的异常放电。
但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都有发作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发作的表现与癫痫发作有时也非常类似,并非常容易混淆。
因此,鉴别癫痫发作和非癫痫发作是癫痫诊断的重要内容。
非癫痫发作包括多种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状态,如晕厥、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等,另
外一些是生理现象,多在婴儿或者儿童出现。
常见不同年龄段非癫痫性发作(见表2-4 )如下:
性发作、发作性运动障碍
一、常见非癫痫性发作简述如下:
(一)晕厥:通常由精神紧张、精神受刺激、长时间过度疲劳、突然体位改变、闷热或者拥挤的环境和疼痛刺激等因素诱发, 亦可见于其他情况, 包括排尿(排尿中或排尿后, 原因为迷走反射)、体位性低血压(神经源性或药物所致)和心率异常。
表现为持续数分钟的意识丧失发作前后通常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头重脚轻和乏力等症状。
晕厥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要点见表2-5 。
诱因精神紧张、焦虑、疼痛等无上述诱因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开始。
症状就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缓解。
另外,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需要注意烟雾病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三)癔病性发作:患者的描述通常比较模糊, 缺乏明确的特征, 每次发作也有不同。
患者主诉较多, 全身抽搐样发作而意识正常的情况在假性发作中比较常见。
抽搐表现为躯干的屈伸运动、头部来回摇动或用力闭眼等, 发作时EEG正常有助于诊断。
癔病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鉴别见表2-6 。
2-6 癔病性发作与癫痫发作鉴别
发作后可有行为异常
发作后无行为异常
性别年龄
发作场合 发作
意识丧失
发作伴随症状
癔病
青年女性 多见
有精神诱因及有人在场 时
多样化、戏剧化
无
两眼紧闭,眼球乱动 面色苍白或发红
癫痫 各年龄 少见
任何情况下,白天或晚上 刻板 有
两眼上翻或斜向一侧 面色青紫
有摔伤、舌咬伤及尿失禁
(四)偏头痛: 表现为全头或头的一部分的剧烈性疼痛, 发作前可以有先兆的, 例如暗点或变形暗点、失语、逐渐扩展的麻木和偏瘫。
偏头痛与癫痫的鉴别见表2-7 。
(五)睡眠障碍:包括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夜惊、梦游、梦魇、快速眼动期行为障碍等,多发生在睡眠期间或者在睡眠清醒转换期间,发作时意识多不清醒,发作内容包含运动、行为等内容。
由于很多的癫痫发作类型也容易在睡眠中发病,也表现一定的运动、意识障碍等,如睡眠中发生的强直- 阵挛发作、某些额叶起源的发作,因此,睡眠障碍易被误诊为癫痫。
睡眠障碍多出现于非快速眼动睡眠、Ⅳ期,而癫痫发作多出现于非快速眼动睡Ⅱ期。
睡Ⅲ眠Ⅰ
眠脑电监测有助于区分。
六)生理性发作性症状
多为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或者行为表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自行完全缓
解,不需要治疗。
包括新生儿的反射性运动、屏气发作(表2-8 )以及睡眠中的生理性肌阵
挛等。
表2-8 屏气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发作性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青紫发作、严重大脑损伤出现的脑干强直发作、破伤风引起的痉挛性发作,需要与强直阵挛性发作相鉴别。
青紫发作多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史,心脏的检查异常等有助于鉴别。
而脑干强直发作多发生于大脑皮质弥漫性受损时,表现为角弓反张样(去大脑皮质的姿势,双手强直背伸),而由于同样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癫痫发作,因此,在临床分析的基础上,EEG能够及时地排除鉴别。
而破伤风引起的痉挛
性发作,仔细询问病史、发作的表现、EEG表现等均能提供鉴别的价值。
(八)其他
多发性抽动症: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肌肉的抽动,多伴有发声(喉部肌肉抽动)。
在临床上容易与肌阵挛发作相混淆。
肌阵
挛多表现为双侧全面性,多发生于睡醒后,罕有发声,发作期和发作间歇期EEG能够鉴别。
发作性运动障碍:是近年来新认识的疾病,多于青少年期发病,于突然惊吓或者过度运动诱发,多出现手
足一侧肢体肌张力障碍,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意识正常,持续1-2 分钟缓解,既往认为是运动诱发性癫痫,
现在认为不属于癫痫的范畴。
偶尔,临床遇到诈病的情况,但明显不符合神经解剖的特征也相对容易识别。
诊断癫痫性发作时必须除外非癫痫性发作,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发作史,努力寻找引起发作的原因。
此外,EEG特别是视频EEG监测对于鉴别癫痫性发作与非癫痫性发作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转诊或介绍给专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