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分析SYSH
- 格式:ppt
- 大小:418.50 KB
- 文档页数:7
河池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教案正文: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1.方法: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
2.区别:制剂除含主药外,还含有赋形剂、稀释剂和附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附加成分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主药的测定,致使制剂分析复杂化。
3.检查:通常是符合药物规定要求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
因此,在制剂分析中对所有原料所做过的检查项目,不必重复。
制剂中如需进行杂质检查,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4.制剂特殊检查:除对某些不稳定的药物制剂需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外,一般对小剂量片剂(或胶囊)等需检查均匀度;对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片剂(或胶囊)需检查溶出度;对某些特殊制剂(缓释、控释剂肠溶制剂)需检查释放度等等,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合理及安全。
5.与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区别:专属性和灵敏度要求更高。
(考虑性质、含量以及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6.计算:按标示量计算的百分含量表示,而不采用原料药的百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采用滴定分析时,含量测定结果用下式进行计算:(1)片剂: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W测×W/n//W样×S标×100%式中,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的量(g);Wn/n为平均片(胶囊)重(g/片),W样为称取样品量(g);n为所称取片(胶囊)的个数;S标为标示量(g/片)(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W测/V×S×100%式中V准确量取样品的体积(ml);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V(ml)样品中被测组分的量(mg);S为标示量(mg/ml)。
2)采用分光光度法时,含量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1)片剂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相当标示量的百分含量=A×D×V×(Wn /n)/E1%1cm×100×W样×S标×100%式中,A为测得的吸收度;E1%1cm 为吸收系数;D为稀释系数;W样为称取样品量(g);V为将样品W样溶解成准确的体积(ml);S标为标示量(g/片);(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标示量的百分含量=A×D×10//E1%1cm×S标×100%式中各符号均同上式中所示(mg/ml)。
基于HIS数据库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血尿素氮异常变化率的影响目的:分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疏血通注射液(以下简称疏血通)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异常变化率的情况,从而为临床安全使用疏血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方法:选择全国18家三甲医院HIS中使用疏血通的住院患者信息,采用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处理数据,基于GBM倾向评分法,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Logistic 回归分析的数据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BUN异常变化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但通过GBM倾向评分法平衡混杂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BUN异常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GMB倾向评分法能有效地均衡各组间混杂变量的分布,以使研究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对真实世界中HIS数据的混杂偏倚进行平衡后,疏血通对BUN的异常变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仍期待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的支持。
标签:疏血通;HIS 数据库;GBM倾向评分法;血尿素氮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以下简称疏血通)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中药注射剂品种之一。
现代药物学、药理学研究表明该注射液在抗凝、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脑缺血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至重症的患者常会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其中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就是肾脏[1],由于尿素是体内氨基酸分解的终末产物之一,氨基酸脱氢基作用生成氨,经肝脏代谢后合成尿素,并由肾脏排泄。
因此,血尿素氮(BUN)就是评价和反应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BUN的增高常提示患者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由此也引出BUN的变化在脑血管疾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有相关临床表明,BUN的变化是评价患者[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指标之一,BUN水平的升高除了与脑病变部位、年龄、血压、并发症等相关外,还与治疗药物及手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