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拢段技术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1
合拢段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桥梁合拢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桥梁合拢段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新建铁路xx 客运专线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 《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 3、适用条件、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 段悬灌连续梁合拢段施工。
连续箱梁合拢按照设计文件的合拢顺序进行合拢(本作业指导书按先边跨后中跨顺序编写)。
合拢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及轴线允许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4、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合拢段施工工艺框图”连续梁悬灌梁段施工完毕边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拆除支架 边跨挂蓝后移合拢段吊架安装,加水箱配重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锁定 边浇注中跨合拢段混凝土,边卸水箱配重中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完毕,拆除合拢吊架边跨合拢段支架搭设铺底模,加载预压边跨合拢段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锁定,加水箱配重边浇注边跨合拢段混凝土,边卸水箱配重边跨现浇段浇注完毕4.2、边跨合拢施工 4.2.1、施工准备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悬臂挂篮;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有序放至墩顶;在“T 构”两悬臂端预备配重水箱;近期气温变化规律测量记录。
4.2.2、边跨合拢段支架及模板边跨合拢段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一样,采用支架支模施工。
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挂篮,接长边跨支架,支架上铺胶合板做底模,外模及底模采用挂篮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4.2.3、设平衡重采用在悬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设平衡重,近端及远端所加平衡重吨位由施工平衡设计确定。
配重及合拢步骤见下图。
4.2.4、解除临时支座解除三跨连续梁两边T 构墩梁临时支座固结,同时锁定一侧墩顶永久支座(三跨连续梁有固定支座的T 构与边跨现浇段合拢时,不存在锁定永久支座)。
浅谈桥梁合拢段施工技术摘要:本文通过某桥梁工程实际案例对桥梁边跨合拢技术予以详细阐述,详述了该施工方法施工的具体过程和技术要点,对张拉、支撑与锁定等关键工序进行了验算。
关键词:桥梁合拢段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合拢段施工合拢段因混凝土浇筑后,气温的变化会引起梁体的伸缩变形,同时梁体左右日照温度不同还会引起梁的扭曲变形,需对合拢段进行临时锁定保持合拢段无相对变形。
合拢段临时锁定要抵抗温度应力、t构两端不平衡弯矩等多种外力,保证悬臂t构施工安全和合拢段不出现裂纹。
总体步骤: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
边跨合拢段:边跨部分的合拢段采用支架现浇。
合拢段长度为2m,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在原有边跨现浇段支架延桥梁纵向向中墩方向延伸1m,在挂篮拆除后,接长至已施工完的11#段梁底,与梁内的预埋件连接上。
待边跨合拢段施工完毕后,拆除挂篮,安装边跨合拢段临时刚性连接,张拉合拢钢束,在支架上浇注边跨合拢段养生。
张拉并锚固边跨底板钢束,拆除中墩处临时固结措施,安装正式支座,并将中墩纵向活动支座临时锁定,张拉或补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钢束及横竖向预应力钢筋。
2 临时锁定合拢段锁定计算假设1)以合拢段长度不变,锁定骨架支撑力能够抵消梁体温度变形引起的支座或模板体系产生的摩擦阻力即可。
2)边跨合拢时边跨模板与混凝土的摩擦系数取0.15,中跨合拢时活动支座摩擦力取0.05。
2.1应力分析:根据计算,温度应力引起的力较大,而此时只有边跨模板对梁体有约束力,如果约束力小于梁体温度应力,梁体肯定会产生位移。
只要保证合拢段临时锁定力大于模板及支座的约束力即可保证合拢段相对无变形。
使温度应力在释放过程中使合拢段混凝土不受到压力。
2.2刚性支撑设置:边跨现浇段及12号块端部腹板两侧顶板、底板上各预埋4块70cm高,50cm宽,2cm厚的钢板,钢板后方加焊钢板肋进行加强,梁体内埋设加强钢筋与混凝土连接增加抗拔力。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工艺一、编制依据验收标准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
二、概述1、连续梁主梁“A”合拢段长2m,梁高2.5m,宽29.5m,基本截面为带直腹板的双室双箱截面。
底板厚25cm,顶板厚22cm,直腹板厚25cm(局部渐变为40cm)。
2、设计50号混凝土,双箱混凝土量为31.2m3 。
3、“A”合拢段利用斜拉式挂篮作为施工平台进行施工,上、下游箱各自单独施工合拢段。
施工步骤为:→4、“A”合拢段施工期间,主跨侧挂篮不动。
5、“A”合拢段施工前应对主梁中线、里程及高程水准点进行复测。
6、“A”合拢段施工完毕,主跨侧挂篮向21#墩后退,在后退过程中对主梁表面进行整修一次。
7、“A”合拢段施工完毕,解除21#墩旁的主梁施工临时约束,上、下游箱临时约束分开解除。
21#墩临时约束解除步骤:先放松主梁与临时支墩之间的预应力筋,再将临时墩与主梁之间的混凝土垫块用风枪凿除,最后将临时预应力筋切除,临时约束解除完毕。
三、合拢前的准备工作1、“A”现浇段支架拆除“A”现浇段预应力张拉、压浆后,拆除支架悬臂段4m长万能杆件支架,将主梁底模脱空,保留合拢段侧万能杆件支架支腿上底模及支架分配梁。
2、挂篮前移挂篮按《连续梁施工工艺》上的要求和步骤将挂篮前移4.5m,并提升就位,此时挂篮上的斜拉吊带改为垂直吊带。
3、钢支撑结构预埋件清理预埋件按设计院“209号”通知单预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清理干净。
4、合拢段预应力束的安装预应力束先安装、后浇灌混凝土,“A”合拢段预应束布置在腹、底板上,共有腹板N23#、N24#(N24#’、N24#’’)12φj15钢绞线18束,底N25#、N26#9φj15钢绞线48束,其布置见附图(一)。
j=1860MPa,按设计长度加千斤顶张拉长度进行下钢绞线等级为Rg料,下好料后对每束必须进行编束,并且每间隔2m用铁丝捆扎一道。
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现代道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道路建设中,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合拢段是一个关键的施工环节。
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无误的重要步骤,本文将对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进行详细介绍。
一、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的概念合拢段指的是在道路施工中,两个独立的施工段或不同工序的施工段之间进行接驳,使整个施工过程连贯无缝。
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是指将合拢段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交底,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二、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的重要性1. 确保施工质量:合拢段是道路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技术交底能够确保施工人员对合拢段施工的要求和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 提高施工效率:技术交底能够使施工人员对合拢段施工的步骤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避免因为施工不当导致重复工作或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3. 保障工人安全:合拢段施工通常涉及到交通流量的转移和施工区域的变动,技术交底能够让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人安全。
三、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要点1. 工作范围和时间计划:详细介绍合拢段的工作范围和施工时间计划,包括起止时间、工期安排等。
2. 施工步骤和流程:具体介绍合拢段施工的步骤和流程,包括交通流量转移、施工区域划分、施工工序安排等。
3. 施工要求和标准:明确合拢段施工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包括材料选用、施工质量要求、环保要求等。
4. 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详细说明合拢段施工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包括交通标志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
5. 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明确合拢段施工的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监督和考评等。
四、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的实施步骤1. 制定技术交底计划:在合拢段施工前,施工方应制定合拢段施工技术交底的计划,明确交底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
2. 进行技术交底会议:在交底计划确定后,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对合拢段施工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以确保施工人员全面了解。
窄相大桥合拢段施工技术摘要:合拢段施工是悬灌梁体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技术难度较高,需注意事项较多。
本文对合拢段施工工艺、控制要点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
关键词:合拢段施工;过程;控制。
1工程概况窄相大桥全长930.9m,主桥为62+3×115+62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由一个单箱单室箱型截面组成。
悬浇箱梁顶宽12m,底宽6.5m,翼板宽度2.75m。
0#块长11m,底板厚度为1m,中心高度为7.3m;次中跨及中跨合拢段长度为2m,中心高度为2.8m;边跨现浇段长5.3m,中心高度2.8m。
箱梁采用纵、竖、横三向预应力体系。
2.合拢顺序方案一:本桥原设计合拢顺序为边跨→次中跨→中跨,由于11#、14#墩悬臂浇筑较12#、13#墩慢,如按照原合拢顺序施工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我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按照中跨→边跨→次中跨合拢顺序施工的设想。
设计方及监控单位经过计算,认为按照中跨→边跨→次中跨的合拢顺序,对主桥的结构受力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同意此合拢顺序。
3.中跨合拢段施工工序及工艺3.1施工准备施工前,首先对挂篮悬浇端的高程及轴线偏位情况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如果超出原设计规定的误差要求,应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提前做好各种预留孔的预埋及劲性骨架预埋板的预埋,位置要准确。
图1 主梁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框图3.2挂篮前移。
箱梁15#块浇筑完成后,穿束张拉15#块的纵向预应力束后,拆除中跨一侧挂篮(连同底模、侧模、内模),另一侧中跨挂篮前移就位(连同底模、侧模)。
3.3底模、外侧模板安装将底模与合拢段两侧锚固。
调整侧模位置将侧模锚固在合拢段两侧(锚固时模板和混凝土间预留部分活动间隙)。
3.4底板、腹板钢筋及预应力施工。
底模及外模调正结束后,即可进行钢绞线穿束、钢筋与波纹管的绑扎和安装定位施工。
部分腹板钢筋与顶推作业冲突先不绑扎。
3.5配重设置与合拢段混凝土同等重量的水箱配重;置于15#块段顶两侧,对称分布。
合拢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合拢段施工是在铁路建设和维护中常见的工程环节之一。
由于合拢段施工涉及到人员密集和机械设备操作,安全问题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针对合拢段施工安全技术进行详细交底,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合拢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要点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合拢段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仔细研读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施工步骤和安全要求。
-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大家对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有清晰的认识。
- 检查和维修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
-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设置合理,以防止施工人员和外部人员的误入。
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合拢段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严格落实人员进出施工现场的登记制度,确保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 设置合理的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确保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 使用锁具和警示标志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人员和机械设备误入。
- 定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
- 加强对高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人员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并遵守操作规程。
- 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齐,防止杂物和障碍物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3.施工中的应急预案在合拢段施工中,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应对:- 针对常见的施工安全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程序,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 确保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急救器材和消防设备,以及培训有素的急救人员和消防人员。
-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三、结论合拢段施工是铁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也是一个工序风险较高的环节。
通过本次合拢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我们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范,并不断优化施工管理,确保合拢段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
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围行锚固,底模纵梁分别支撑在挂篮前下横梁和边跨现浇段支架横梁上,间距同标准阶段底模纵梁一致,其上放置IOCnI*10Crn方木,间距20cm,面板为L5cm厚竹胶板;中跨合拢段时需把110#墩8#节段的挂篮后退5m,并相应在6#块中跨配重Iot以确保连续梁受力平衡,在8#段梁端翼缘板和梁底分别预埋预留孔,中跨合拢段侧模和底模布置同边跨合拢段一致,详见附图1。
4.2合拢段钢筋及预应力安装合拢段钢筋同连续梁标准节段一致,此处不再废述,合拢段部分预应力筋需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到位,边跨合拢段分别在顶板、底板上Til、SBl安装预应力筋,中跨合拢段分别在顶板、底板上2H、2B1安装预应力筋。
4.3合拢段临时刚接临时锁定装置采取既撑又拉的办法,将两端连成整体,防止新浇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产生温度裂缝,临时刚接需在8#块和现浇段腹板上下倒角处预埋(70*70*2)Cnl钢板,刚性支撑为I36a双拼,并在两端和中间位置采用(24*40*1)Cm缀板焊接,可提前将刚性支撑一端先焊接在预埋钢板上,到合拢当天气温较低较稳定时焊接另一端,型钢与钢板接触面均要焊接,焊缝焊脚高度不小于IOnmI,且焊接时对钢板周围混凝土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受损,刚性支撑联锁后立即张拉临时束预应力,形成支-拉锁定结构将合拢口锁定,临时束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400MPa,合拢口临时锁定设施应在合拢梁端纵向预应力孔道压浆前拆除。
4.4合拢段配重合拢段临时刚性连接锁定及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连续梁两侧悬臂端部进行等效的配重预压。
配重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通过浇筑边跨合拢段过程中同步撤除边跨配重,同时保持中跨配重不变,消除两侧悬臂的不平衡弯矩,确保施工安全;其次保持两侧悬臂在浇筑边跨合拢段混凝土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受力不增也不减,边跨合拢段混凝土从开始浇筑到初凝整个过程中也处于静力平衡状态,能有效避免收外力变化出现裂纹。
0引言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
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
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
悬臂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大多采用悬臂施工法。
概括地讲,其操作方法是:首先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法逐节段施工结构的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字形的双悬臂结构,接着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形成最终体系。
悬臂施工法可以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种工法,其中尤以悬臂浇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
它不仅是梁体体系转换的必由之路,而且因为其混凝土从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实现真正“合拢”期间,昼夜温差的影响、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都要在结构中产生变形、引起内力,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合拢段混凝土不致因自身的长度的变化造成开裂和压碎,使桥梁顺利合拢。
鉴于目前文献合拢段的施工,都是针对连续梁而言的,连续刚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结合录安洲夹江大桥施工实例,论述悬臂施工中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注意事项。
1 工程概况录安洲夹江大桥主桥为(45+95+100+95+45)m五跨预应力连续刚构,单箱双室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18m,箱宽11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2.5m,13、14号墩(主墩)根部梁高6米,12、15号(次主墩)墩顶根部梁高5米。
桥梁桥跨体系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段每节长度为3.0m~4.0m,中跨合拢段长2.0m,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0号块和1号块采用贝雷支架现浇施工,全桥共设8个三角形轻型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
中跨合拢段利用挂蓝主梁作为导梁,其下悬吊底模浇筑。
边跨现浇段采用在11号悬浇块端与边墩之间搭设型钢支架进行现浇施工(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