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题库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51.04 KB
- 文档页数:9
旅游学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试题库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填空题1、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是( )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本世纪( )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3、托马斯库克公司正式成立于( )年。
4、《易经》上曾有( )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5、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的出现。
6、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和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并在( )时期迅速发展。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3、19世纪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4、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5、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6、很多研究表明,在奴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 )和( ),商旅活动十分常见。
7、很多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 )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三、论述题1、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3、论述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状况。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填空题1、由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的旅游方式就是所谓的( )。
2、现代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 )和( )。
3、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 )、( )、( )、( )。
4、旅游人数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5、旅游活动的类型,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可划分为( )、( )和( )。
6、旅游收入可以分为( )和( )两个指标。
7、所谓国际旅游支出是反映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居民出国旅游期间在国外购买( )和( )的消费总额。
8、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亦可用( )来表示。
9、对国际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统计,国际上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 )、( )。
旅游专业理论相关试题一、选择题1.旅游是指以下哪种行为?– A. 人们为了娱乐而离开家乡– B. 人们走出本地探访自然风景– C. 人们离开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D. 人们到外地度假休闲2.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3.以下哪个层次不是旅游资源的划分等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4.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地位表现在哪个方面?– A.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B.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C. 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5.下列哪个不属于旅游资源的分类?– A. 自然景观资源– B. 人文景观资源– C. 社会环境资源– D. 经济发展资源二、判断题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旅游是指人们走出常住地游览或工作。
()3.目前全球旅游业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4.旅游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消费者需求决定。
()5.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
()三、问答题1.解释旅游资源的概念并列举其三个分类。
旅游资源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可以参观、观光或者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游览、交流、互动、欣赏和研究的一切资源的总称。
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个分类:–自然景观资源:指地球上与人类无关或者主要由自然形成的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
–人文景观资源:指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或者其他社会意义的景观,如古建筑、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社会环境资源:指旅游活动所依托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等。
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哪些?旅游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就业:旅游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多个领域。
–增加财政收入:旅游业能够带动更多的消费和税收,为国家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旅游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旅游学的定义是:A. 研究旅游相关产业的学科B. 研究旅游行为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C. 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学科D. 研究旅游法规和管理的学科答案:B2. 旅游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旅游需求、旅游运输、旅游住宿、旅游餐饮B.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娱乐C. 旅游需求、旅游运输、旅游住宿、旅游娱乐D.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答案:C3.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设施B. 历史遗址、文化传统、旅游设施C. 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文化传统D. 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旅游设施答案:C4. 旅游行为的特点主要包括:A. 自愿性、非常规性、优先性B. 自愿性、非常规性、无偿性C. 临时性、非常规性、无偿性D. 临时性、非常规性、优先性答案:A5.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B. 旅游需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C. 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D. 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交通答案:A二、填空题1. 旅游需求主要由 ______ 和______ 两个方面组成。
答案:个人需求、社会需求2.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 ______、______ 和即时的 _____。
答案: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旅游设施3. 旅游消费主要分为 ______ 和______ 两个方面。
答案:旅游交通消费、旅游非交通消费4. 旅游经济效益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个方面。
答案: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综合经济效益5. 旅游发展要考虑______、______ 和______ 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答案: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旅游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答: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行为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主要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07年中国旅游宣传的口号“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3、被评为06年“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城市是焦作。
4、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
5、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柱等5种类型。
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河和将军崖最为典型。
6、我国的五大名面为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湖北热干面。
7、我国三大鸣沙山分别为甘肃的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和山西壶口瀑布。
9、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5种类型。
10、影响宜人气候的主要指标有气温、湿度、风效。
1、雾凇景观在吉林市观赏最佳。
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八卦太极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4、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_自然_和_人文_。
5、伊斯兰教创始于公元_7_世纪的_阿拉伯半岛_地区,创始人是_穆罕默德_。
6、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5种类型。
7、复活节的日期定在_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_。
8、我国古代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6种类型。
9、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禾、将军崖最为典型。
10、佛教成道节的日期定在_农历12月初八_。
1、我国纳入国际生物保护区网的十大自然保护区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太极八卦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旅游学概论题库一一.填空1.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
正式提出了____可持续发展_____的概念2.从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这个意义上来讲,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客源市场或___旅游需求市场______。
3.旅游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科学范围内的研究对象,对它的研究通常分别在____学术,业务两个领域进行。
4.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的欧洲,受到传统的社会科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以为旅游学是要探讨和阐明旅游现象的___内涵,外延。
5. 1963__年,联合国在____罗马_____召开国际旅游会议,提出长途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的概念。
6.关于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所针对的只是消遣性旅游,而没有把____商务旅游_____纳入进去。
这是该定义的不足之处。
二.单选1.旅游资源的易损性表现在A.有形旅游资源上B.无形旅游资源上C.有形无形旅游资源上D.有形旅游资源强于无形旅游资源。
2.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_______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
A.产品定位B.价格制定C.市场营销D.销售渠道3.我国于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并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_______。
A.正式成员B.附属成员C.联系会员D.团体成员4._________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业。
A.旅游者B.短程游览者C.旅游D.游客5.“Employment multiplier”指的是________。
A.收入乘数B.就业乘数C.产生乘数D.营业收入乘数6.马里奥蒂(A.Mariotti)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__________性质的社会现象。
A.文化B.综合C.经济D.社会7.在旅游学的重要分支中,应当以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
A.旅游的经济外壳B.旅游的现象整体C.旅游的文化内涵D.旅游业8.客人抵达目的地后有关预订房间,租雇车辆,提供翻译导游等服务项目的委托,被称为_________。
旅游知识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C)。
A、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设施B、旅游景点、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交通C、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住宿业2、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自然旅游资源为三大类即(C)A、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B、古迹与建筑类、休闲度假类、历史遗迹类C、地质景观类、山水风光类、植物景观类3、世界旅游组织是目前世界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旅游组织。
中国于(A)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A、1983年B、1984年C、1985年4、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香型为酱香型,素有“国酒”之誉的是:(C)A、五粮液B、郎酒C、贵州茅台酒5、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是(C)A、景德镇瓷器B、德化白瓷C、醴陵釉下彩瓷6、根据商业习惯,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花茶六大类。
是最古老的茶叶品种。
(A)A、绿茶最古老绿叶绿汤不发酵,代表有: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毛峰B、红茶清朝时期红叶红汤全发酵、代表:安徽祁红、云南滇红C、乌龙茶清朝绿叶红镶边半发酵代表:福建大红袍、铁观音、水仙7、我国"三大佳石"指的是(C)。
A、昌化鸡血石、福建寿山田黄石、新疆和田玉B、锦州玛瑙、新疆和田玉、昌化鸡血石C、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福建寿山田黄石8、被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绝”的是(A)。
A、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景泰蓝B、景泰蓝、湘绣、福建脱胎漆器C、景德镇瓷器、北京雕漆、景泰蓝9、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划分产于(C)。
A、湖州、肇庆、歙县、休宁B、湖南、休宁、泾县、肇庆C、湖州、歙县、泾县、肇庆10、被称为“中国三大瓷都”的是(A)。
A、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B、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浙江龙泉C、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11、“中国工艺美术三长”指的是(C)。
A、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B、杭州杭扇、北京景泰蓝、苏州苏绣C、北京漆雕、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12、曾有"针绝"之誉的是(B)A、云锦B、刺绣工艺C、蜀锦13、云锦为中国当代三大名锦之一,产于(B)。
旅游试题资料旅游地理知识测试题库旅游试题资料 - 旅游地理知识测试题库第一部分:世界旅游地理知识题目一: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a) 法国b) 中国c) 美国d) 泰国题目二: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浪漫之都”?a) 巴黎b) 罗马c) 伦敦d) 雅典题目三:请问下列哪个大洋不与南极洲接壤?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题目四:以下哪个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a) 东帝汶b) 埃及c) 瑞士d) 荷兰题目五: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旅游接待国?a) 土耳其b) 摩纳哥c) 新加坡d) 巴哈马第二部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题目六: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题目七:请问中国最著名的水乡是哪个地方?a) 武汉b) 苏州c) 杭州d) 重庆题目八:以下哪个地方是中国的“天空之城”?a) 香港b) 桂林c) 丽江d) 阳朔题目九: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a) 重庆b) 西安c) 武汉d) 成都题目十:以下哪个自然景观被列为中国的世界遗产?a) 黄山b) 泰山c) 衡山d) 庐山第三部分:旅游常识题目十一:在国际旅行时,护照是什么?题目十二:以下哪个城市在冬季举办世界最著名的嘉年华节?题目十三:请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题目十四:马丘比丘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题目十五:以下哪个城市因其水上交通系统而闻名?答案及解析请回复"答案"进行查看。
《旅游资源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功能是()。
A吸引功能B效益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2、旅游资源的两大功能为()。
A吸引功能B效益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3、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是()。
A 精神文化性B 时间变化性C 可创造性D 不可再造性4、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是()。
A精神文化性B时间变化性C可创造性D历史社会性5、山地旅游资源的独立特征()。
A精神文化性B时间变化性C可创造性D历史社会性6、气象旅游资源的特点有()。
A多变性B背景和借景性C地域性D传承性7、按园林的风格对其分类,可分为()。
A东方园林B西方园林C少数民族园林D中西混合式园林8、中国园林的成熟时期是()。
A 春秋战国B 魏晋南北朝C 隋唐D 明清9、云南“泼水节”的特点()。
A民族性B地域性C历史性D传承性10、下列属于中国特色民居的有()。
A蒙古包B窑洞C土楼D四合院11、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A全面系统B效益估算C力求定量D客观实际1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A 一般经验评价B 美感质量评价C “三三六”评价D 单因子评价13、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A生态的可持续B社会的可持续C文化的可持续D经济的可持续14、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是()。
A.地球圈层结构 B.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C.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 D.地球的水文特征15、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
A.文化性 B.组合性 C.观赏性 D.区域性16、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泰山、庐山、黄山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黄山、黄龙、长城17、中国园林、国画、烹饪和()并称为“中国文化四绝” 。
A.书法 B.京剧 C.青铜器 D.历法18、“天下第一奇观”是()。
A.长江三峡 B.吉林树挂 C.路南石林 D.桂林山水19.被誉为我国“火山地貌博物馆”的景观是()。
旅游地理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喜马拉雅山C. 阿尔卑斯山D. 安第斯山脉2.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浪漫之都”?A. 巴黎B. 罗马C. 伦敦D. 纽约3. 大自然的世界遗产中,位于中国的有多少个?A. 10个B. 20个C. 30个D. 40个4. 下列哪个城市是澳大利亚的首都?A. 悉尼B. 墨尔本C. 堪培拉D. 布里斯班5.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A. 亚马逊河B. 尼罗河C. 恒河D. 黄河6. 下列哪个城市是意大利的首都?A. 米兰B. 罗马C. 威尼斯D. 佛罗伦萨7. 我国四大名湖中,位于湖北省的是:A. 鄱阳湖C. 太湖D. 剑南春8.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新西兰C. 加拿大D. 厄瓜多尔9.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市区?A. 青海B. 西藏C. 四川D. 陕西10.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紐西蘭南島C. 英國大不列顛島11. 美国第一大峡谷是:A. 科罗拉多大峡谷B. 大峽谷國家公園C. 尤塔州峽谷D. 美國阿利桑納州大峽谷12. “东方威尼斯”是指:A. 上海B. 香港C. 威尼斯D. 泰北13. 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是:A. 亚马逊热带雨林B. 刚果热带雨林C. 热带季雨林D. 印度尼西亚雨林14.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北美洲?B. 墨西哥C. 澳大利亚D. 塞内加尔15. 泰姬陵位于印度的哪个城市?A. 科钦B. 孟买C. 德里D. 齐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16. 埃菲尔铁塔位于_______。
17. 中国的最大河流是_______。
18. 我国最古老的文化遗址是_______。
19.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____。
20.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
21. 位于南极洲的国家是_______。
22. 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在_______。
23.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国家之一,位于_______。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B 】A.可重复使用性 B.旅游吸引力C.旅游资源的普遍性D.文化内涵2、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旅游资源只存在于旅游目的地,一般不包括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其他因素。
B劳务服务不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
C.旅游资源包括已经开发的,也包括未开发的。
D.旅游资源的范围诶诶在不断扩大。
二、填空题1.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
2.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价值的高低,它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休闲康乐价值、文化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
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答: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业答:以旅游市场(旅游需求)为对象,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并向旅游者提供所需商品及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四、简答题1.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2.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六)天然性(七)季节性与时限性(八)地带性2.简述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一)广域性(二)区域性(三)不可移动性(四)重复使用性(五)文化属性(六)人为性(七)时代性(八)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两分法系统共包括()个大类,()个基本类型、()个类型【 A 】A.2、14、63B.2、7、24C.2、13、53D.2、14、123二、填空题1.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分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类别的工作过程。
2.“两分法”分类:指把旅游资源首先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3.2003年出台的《国家分类标准》,提出了一种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主要目的,并适合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分类方案。
一、判断题1.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能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2.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是采用了二分法。
(√)3.自然旅游资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定时代文化的表征,具有文化性。
(×)4.我国陆地的最低点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艾丁湖。
(×)5.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址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6.地貌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7.中国名山众多,其中以“五岳”最为出名。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
(×)8.漂流旅游是需要利用流水自然动力和机动动力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水上游憩的活动,相对惊险刺激,所以要求水体的坡度和落差越大越好。
(×)9.湖泊具有灌溉、航运、养殖、旅游、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湖滨地区气候等功能,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体旅游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0.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白唇鹿是我国的四大国宝动物。
(×)11.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拯救濒于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专门保护和管理,并具有法律保证,得到长期保护的特殊地域的总称。
(√)12.佛光景观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和高山之巅的茫茫云海中,是一种空气由于温度不同造成了密度上的差异,最终由光线折射产生的奇异景观。
(×)13.世界上的避寒旅游区均选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区,如我国的海南岛,马来西亚亚的沙捞越等。
(√)14.随着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宇宙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
(√)15.相对现代建筑而言,古建筑是对历史遗存建筑的通用俗语,一般是指现存清代及以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属于旅游产品核心利益的是()。
A: 质量B: 旅游愉悦C: 餐饮D: 交通答案: B【2】测定旅游容量最重要的一步在于()。
A: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B: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空标准C: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数量标准D: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间标准答案: B【3】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包括()。
A: 文化旅游B: 生态旅游C: 替代旅游D: 绿色旅游答案: A【4】完整意义的旅游现象出现在()。
A: 唐朝时期B: 宋朝时期C: 清朝时期D: 南朝时期答案: D【5】以下属于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的是()。
A: 故宫B: 秦陵兵马俑C: 深圳锦绣中华D: 黄山答案: C【6】旅游产生的时间最迟也在()发生的时候。
A: 审美意识B: 自由时间C: 审美意识完整化D: 异地审美意识答案: D【7】以下关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愉悦为目的的短暂经历B: 旅游可以出自会议的目的前往异地C: 旅游可以出自一切非赚钱的目的D: 旅游是个人出自商务目的而旅行到异地的经历答案: A【8】旅游交往所涉及的交往主体不包括()。
A: 旅游目的地居民B: 旅游目的地服务人员C: 旅游资源D: 旅游者答案: C【9】旅游需求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 不相互影响B: 没有明确的关系C: 存在相互影响的临界点D: 是一种负相关关系答案: C【10】国外的旅游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代表人物是()。
A: 鲍迪奥B: 马里奥蒂C: 鲍尔曼D: 汉泽克尔答案: A【11】旅游交往中,处于零水平状态的是()。
A: 隔离B: 竞争C: 互助D: 互动答案: A【12】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包括()。
A: 替代旅游B: 绿色旅游C: 生态旅游D: 森林旅游答案: D【13】旅游流之所以能够产生,是由于()。
《旅游学概论》题库试题绪论一、名词1、旅游2、旅游学二、不定项选择题1、旅游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产生于_______。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C19世纪末 D工业革命时期2、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
A旅游 B旅游业C旅游的作用与影响 D整体旅游活动3、系统研究旅游的第一人是马里奥蒂他著有_______。
A、《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学讲义》C、《旅游经济学讲义》D、《一般旅游论》4、我国旅游学研究开始于_______。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三、判断说明1、旅游学的研究目的是为获得经济利益。
2、旅游专业实际操作性很强,所以实践技能的获得比理论学习更重要理论学习。
四、简答题1、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有几大系列。
列举说明2、分析说明旅游业的高度竞争对旅游学发展的影响。
3、旅游学研究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4、旅游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5、说明旅游学产生于发展的原因。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二、不定项选择题1、古代旅游(旅行)产生于_______。
A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时期B商人阶级产生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D资本主义产生时期2、旅行社产生于_______。
A、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法国大革命时期C、工业革命时期D、现代科技革命时期3、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
A产业革命完成B旅行社产生C航空运输产生 D旅游组织产生4、消遣性的旅行活动最早出现于______。
A奴隶社会时期 B封建社会时期C第三次人类社会大分工D原始社会末期三、判断说明1、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标志现代旅游的开始。
四、简答题1、试说明早期旅游的特点。
2、请说明旅行社产生的意义。
五、论述题综述旅游产生于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现代旅游概述一、名词1、国际、国内旅游2、国家旅游组织二、不定项选择题1、现代旅游的根本性质是_______。
A经济性 B社会性C文化性 D社会文化性2、世界旅游组织正式成立于______。
旅行学题库及参照答案第一部分:试题库第一章旅行发展的xx一、填空题1、近代旅行业产生的标记是( )2、现代旅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本世纪( )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行活动。
3、托马斯库克公司正式成立于( )年。
4、《易经》上曾有( )一语。
据信,这即是以后“观光”一词的由来。
5、对近代旅行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的出现。
6、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存心识和自发出门旅行活动始于( ),并在( )期间快速发展。
二、简答题1、为何说人类的迁徙活动不属于旅行活动?2、人类最先的旅行需假如如何产生的?3、19 世纪从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色?4、试析家产革命对近代旅行发展的影响。
5、"为何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为近代旅行业的前驱?6、好多研究表示,在奴隶社会期间,促进人们出门旅行的主要原由是( )和( ),商旅活动十分常有。
1 / 387、好多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在最先的年月中,主假如( )创始了旅行的通路。
三、阐述题1、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行快速发展的原由。
认识这些原由的意义安在?2、铁路时代的到来为旅行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踊跃影响?3、阐述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状况。
第二章对于旅行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填空题1、由公司公司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职工的手段的旅行方式就是所谓的( )。
2、现代旅行活动的系统构成波及三个基本因素:( )、( )和( )。
3、旅行活动的特色包含( )、( )、( )、( )。
4、旅行人数能够分为( )和( )两个指标。
5、旅行活动的种类,按出门旅行的目的归属可区分为( )、( )和( )。
6、旅行收入能够分为( )和( )两个指标。
7、"所谓国际旅行支出是反应一准期间内(往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居民出国旅行期间在外国购置( )和( )的花费总数。
8、指来访旅行者在目的地的均匀逗留天数,亦可用( )来表示。
9、对国际旅行收入和支出的统计,国际上常用的统计方法有:2 / 38( )、( )、( )。
旅游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2、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3、文化层:人类居住在一起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识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掉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4、暗八仙:暗八仙为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笼、鱼鼓、横笛、阴阳板。
因只采用神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
(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荷仙姑、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
)
5、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6、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7、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
8、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9、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
10、自然旅游资源: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能被旅游业所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
1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护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及其居民的需要。
12、斗拱: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两者合称斗拱。
13、前朝后寝:前朝后寝是古时帝王宫室的布局。
归属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组成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
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14、佛光: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
在峨眉山上出现这种自然奇观,又和佛教传入山中的历史密切相关。
15、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也就是因海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
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