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2.96 KB
- 文档页数:13
《旅游资源学》试卷一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资源学》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功能就是、和。
2.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和五个亚类。
3.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为、天然湖泊与池沼、、、和六个亚类。
4.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分为、、和四个亚类。
5.在以下的资源单体中,属遗址遗迹类的存有、,属建筑与设施类的存有、,属于旅游商品类的有、,属于人文活动类的有、。
(1.泰山、2.福州茉莉花茶、3.北京猿人活动遗址、4.北京故宫、5.上海旅游节、6.洛阳牡丹节、7.大金湖、8.赤壁古战场、9.南天一柱、10.虎跳峡、11.黄山光明顶、12.大王杜鹃、13.福州牛角梳、14.鼓山涌泉寺)6.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包含、和三个。
7.中国园林按区域分类包括、、和四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后,共12分后)1.旅游资源开发2.旅游资源调查3.旅游资源(国标)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道题目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以零分计,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1、存有表格如下,先行利用公式排序空格处的评价结果。
交通条件与客源地距离与附近旅游地类型的优劣与附近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区位特征规模s2景点集中度t8景区容纳度t91.0690.2040.1780.0441.262(10.000)(7.930)6.02.58.03.52、存有表格如下,根据得出的值排序并地刻t8和t9的权重值。
四、问答题(第1题9分,第2题10分,第3题8分,共27分)1.如何认知旅游资源的内涵?2.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其建立的过程包括哪几步?3.两分法分类方案和国家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案,两者的分类依据分别就是什么?五、综述题(共18分)详尽阐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观点,并运用自己的观点深入探讨如何同时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学一、名词解释1、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2、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3、文化层:人类居住在一起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识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掉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4、暗八仙:暗八仙为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笼、鱼鼓、横笛、阴阳板。
因只采用神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
(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荷仙姑、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
)5、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宗教文化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6、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7、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
8、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9、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
10、自然旅游资源: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能被旅游业所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
1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护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及其居民的需要。
12、斗拱: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旅游是由客体()、主体()和介体()三大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2.世界古老七大建筑奇迹中包括了中国的(),埃及的(),印度的()等。
3.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包括()、()和()三个阶段。
4.河南()和()都是观赏牡丹的最佳地。
5.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两种()和()。
6.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可分为()评价和经验评价。
7.按新的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可分为八大主类,它们是地文景观类、()、()、()、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
8、旅游资源的效益功能包括()效益、社会效益和()效益。
9、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和()。
10.旅游气候环境的基本评价依据是()和()。
11.古代帝王亲自参与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它们是()、社稷和()。
12、地文景观以雄、()、()、幽、()等形态美和多样的色彩美而展示其特有的美感,成为旅游中重要的审美对象。
13、杜甫《望岳》一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更加突出了()雄伟壮观的形象。
14、水域风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水的()、水的()、水的()。
15、()和()这两项指数是综合评价旅游气候以及旅游适宜期,即旅游气候环境的基本依据。
16、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动、植物都被人们赋予某种寓意,如“花中四雅”指的是()、()、()和()。
17、地质公园由于面积大而复杂,在统筹兼顾的原则指导下一般将其功能分为()、大众游览区、()和()。
18、在我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列举出3个风景区,如:()、()和()。
19东方园林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主要源于()的以()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20、中国古代造园,讲究“三境”层次,即师法于自然的物质层次()、高于自然的美学层次()和天人感应的精神层次()。
2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逐渐源于为()、()和()。
22、中国帝陵的设计理念是()的基本思想,()的建筑理念和()的指导思想。
23、在我国的地方小吃中,“五大名面”是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和()。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表现在广域性、和地域固定性.2。
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分为和精神的愉悦性。
3.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包括山东泰山、、福建武夷山以及。
4.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为、岳阳楼和。
5。
中国的四大名塔为: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云南大理的千寺塔和。
6。
中国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
7。
青海塔尔寺“三绝艺术”中有两绝是佛教绘画,即和壁画,还有一绝是。
8.唐朝的帝王陵墓封土形制是。
9.现存的西方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哥特式建筑和 . 10。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主体建筑由、皇穹宇、、皇乾殿四部分组成。
11。
东岳泰山山麓下地岱庙是东岳大帝的祖庭,它与、北京故宫、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天下第一名泉杭州虎跑泉天下第二名泉苏州虎丘观音泉天下第三名泉扬州大明寺泉天下第四名泉镇江金山中泠泉天下第五名泉无锡惠泉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火山堰塞湖青海湖风蚀湖长白山天池河迹湖五大连池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丹霞地貌路南石林风沙地貌长江三峡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1.旅游资源2。
岩溶地貌3。
瀉湖4.园林5.历史文化名城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
简述西南地区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2.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4.简述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5.简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及是哪位菩萨的道场.一、填空题1。
区域性 2.美学的观赏性 3。
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4.黄鹤楼、滕王阁 5。
山西应县的释迦塔、山西洪洞的飞虹塔 6.大同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7。
堆绣唐卡(也成贴花唐卡)、酥油花 8。
因山为陵 9。
罗马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 10.天坛、圜丘坛、祈谷坛(祈年殿) 11.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二、连线题(每题5分,共计15分)1、天下第一名泉天下第二名泉天下第三名泉天下第四名泉天下第五名泉2、构造湖扬州瘦西湖火山口湖敦煌月牙泉火山堰塞湖青海湖风蚀湖长白山天池河迹湖五大连池3、流水地貌浙江普陀山岩溶地貌福建武夷山海岸地貌乌尔禾“魔鬼城”丹霞地貌路南石林风沙地貌长江三峡三、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学试卷本文没有格式错误,但是第一段话需要删除,因为它只是考试的说明,不是文章内容。
改写后的每段话如下:1、旅游资源是指旅游者可以前往观赏、体验和参与的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等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旅游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2、丹霞地貌是一种由红色砂岩和砾石组成的地形。
这种地貌在中国的南方比较常见,如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都有。
丹霞地貌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和美丽的景观而成为了旅游资源。
3、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有一些特殊的管理规定,以保护区内的生物和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可以为旅游者提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4、康乐型气候是指适宜人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气候条件。
这种气候通常是温和、干燥、阳光充足、降雨量适中等。
康乐型气候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愉悦的旅游体验。
5、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
历史文化名城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
6、中国的“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
7、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8、按照营建的功能和目的,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墓园园林、民居园林和公园等。
9、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观赏性、可体验性、可参与性和可传承性等。
10、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旅游功能和旅游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分类。
11、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功能表现在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文物和宗教文化体验等方面。
12、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背景和观赏性等。
13、园林的主要构景原则有对称、中轴线、景点组合、景点分隔、水景和绿化等。
这些原则可以为园林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14、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和划分等级。
旅游资源学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是()。
A.地球圈层结构B.地质构造作用
C.地域组合规律 D.地域分异规律
2.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B.纬度地带性因素和经度地带性因素
C.纬度地带性因素和垂直地带性因素 D.经度地带性因素和垂直地带性因素
3.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
A.文化性B.组合性
C.观赏性D.区域性
4.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一组是()。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B.泰山、庐山、黄山
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D.黄山、黄龙、长城
5.旅游资源的核心功能是()。
A.效益功能B.美学功能
C.吸引功能D.经济功能
二、填空题
1.()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3.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将旅游资源分为()和()。
4.地理环境的()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5.地球的()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地壳的运动可分为()运动和()运动两种。
三、简答题
1.说出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2.为什么说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3.简述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4.简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5.旅游资源有哪些基本特征?。
《旅游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旅游资源:2.民俗风情:3.乡村:4.节事活动: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二分法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旅游商品类,园林类B.文学类,生物类C.生物类,园林类D.地质地貌累,民俗类2. 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是()A.黄鹤楼岳阳楼天一阁B.岳阳楼天一阁滕王阁C.天一阁滕王阁黄鹤楼D.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3. 下列哪一个地方的景观特色属于丹霞地貌()A.浙江普陀山B.长江三峡C.路南石林D.福建武夷山4. 下列那一项审美特征是标志穿越时间隧道所遗存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轨迹()A.历史价值美B.特色文化美C.隐秘幽玄美D.图特意境美5. 被称为中国四大菜系的是()A.川菜,粤菜,鲁菜,苏菜B.川菜,粤菜,京菜,淮扬菜C.川菜,粤菜,鲁菜,沪菜D.川菜,粤菜,鲁菜,浙菜6. 标志着中国旅游主题公园的开端的主题公园是()A.无锡的唐城B.深圳的锦绣中华C.北京的大观园D.昆明的世博园7. 中国的花卉有很多别称,被合称为“花中四君子”的是()A.牡丹,梅,兰,菊B.梅,兰,竹,菊C.梅,兰,菊,牡丹D.梅,兰,菊,玫瑰8. 位居苏州四大名园之首的是()A.豫园B.狮子林C.沧浪亭D.拙政园9. ()位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泉”。
A.虎跑泉B.陆羽井C.趵突泉D.北京玉泉10.下列哪一座山不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A.五台山B.峨眉山C.普陀山D.青城山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生物类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价值有哪些?旅游资源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学》(中国旅游地理)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陕西华山和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的巨石造型是下列哪种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A.丹霞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C.岩溶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2、黄山及武夷山是下列哪类名山的典型代表()A.宗教名山B.传统山水文化名山C.近现代历史名山D.当代风景名山3、观音菩萨主要供奉在下列哪座佛教名山中()A.五台山B.峨眉山C.九华山D.普陀山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洞庭湖B.太湖C.青海湖D.纳木错5、金顶日出属于()A.气候旅游资源B.山地旅游资源C.水体旅游资源D.生物旅游资源6、下述旅游景点中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美誉的是()A.镜泊湖B.雁荡山C.玉山D.五大连池7、我国以雾凇景观而著称于世的城市是()A.哈尔滨B.大连市C.吉林市D.长春市8、下列哪个省区是考察中国民族风情最佳的地区()A.云南省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9、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最大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是()A.沈阳故宫B.山东曲阜孔庙C.北京故宫D.泰山岱庙10、黄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下列哪种遗产名录()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没有列入遗产D.自然、文化双遗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好中国旅游地理的方法是()A.地图辅助学习法B.推理分析法C.实地考察法D.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法2、下列对于中国式旅游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是健康文明的旅游B.应具有中国的特色C.应向西方学习,取长补短D.应该符合中国国情3、我国欣赏牡丹的旅游胜地是()A.河南洛阳B.云南昆明C.山东菏泽D.福建漳州4、下列哪些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A.湖南张家界B.云南石林C.桂林山水D.贵州织金洞5、我国著名的品茗性淡水泉有()A.杭州的虎跑泉B.无锡的惠山泉C.济南的趵突泉D.云南大理的蝴蝶泉6、我国特有的被列为世界三大植物“活化石”的珍惜树种是()A.珙桐B.水杉C.银杏D.鹅掌楸7、我国的四大国宝级动物是()A.大熊猫B.金丝猴C.白鳍豚D.白唇鹿8、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是()A. 湖北的黄鹤楼B.江苏的烟雨楼C.湖南岳阳楼D.江西的腾王阁9、大理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A.上关风B.下关花C.苍山雪D.洱海月10、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的“三绝”是()A.陕西的唐三彩B.北京的景泰蓝C.江西景德镇瓷器D.福建脱胎漆器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旅游资源:2、湖泊:3、古文化遗址:四、简答题:1、我国的“五岳”与“四镇”分别指什么?(7分)2、中国的古典园林为什么赢得了“园林之母”的美誉?(8分)3、中国旅游交通方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1.概念解释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民俗风情:是泛指一个地区的居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3.乡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的地域综合体。
4.节事活动:指特殊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
5.环境容量:在不损害区域目标所规定的社会和生物状况的前提下,所允许使用资源的最大游客量。
2.单选1.二分法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旅游商品类,园林类B.文学类,生物类C.生物类,园林类D.地质地貌累,民俗类解析: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历史遗迹旅游资源:1古人类遗址 2 古代历史文化遗产3、近代革命活动遗址二、古建筑旅游资源:1宫殿建筑2、祭祀建筑3、民居建筑4、伟大工程三、古陵墓旅游资源四、宗教旅游资源五、园林建筑旅游资源六、民族民俗旅游资源:1、服饰2、饮食3、节日节庆4、风物特产人文旅游资源的简介: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它也分为三大类,即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包括科教文化设施、疗养和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场馆、游乐场所、节庆活动、文艺团体等)和购物类(包括市场与购物中心、著名店铺、地方产品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定义: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
考试科目:旅游资源学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分人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旅游资源2、丹霞地貌3、自然保护区4、康乐型气候5、历史文化名城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1、中国的“五岳”是指 、 、 、 、 。
2、我国自然保护区三个功能区分别为: 、 、 。
3、按照营建的功能和目的,古典园林可分为 、 、 、 、 、 、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2、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分别是什么?得分得分3、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5、园林的主要构景原则有哪些?得分四、计算题(共25分)根据以下资料,对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并划分等级。
1、拟评价旅游资源单体分别为:颐和园、香山公园、稻香湖公园、周口店、五塔寺。
2、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项目评价因子景点价值(0.72)观赏价值(0.44)愉悦感(0.20)奇特度(0.12)完整度(0.12)科学价值(0.08)科学考察(0.03)科普教育(0.05)文化价值(0.20)历史文化(0.09)宗教朝拜(0.04)休养娱乐(0.07)景点规模(0.16)景点地域组合(0.09)旅游环境容量(0.07)旅游条件(0.12)交通通讯(0.06)便捷性(0.03)安全可靠(0.02)费用(0.01)饮食(0.03)旅游产品(0.01)导游服务(0.01)人员素质(0.01)分级标准:一等:80≤二等:60~80三等:60≥3、每个旅游资源单体各评价因子得分情况如下表:评价因子颐和园香山公园稻香湖公园周口店五塔寺愉悦感95 75 75 40 40 (0.20)奇特度92 83 50 92 92 (0.12)完整度92 83 50 83 83 (0.12)科学考察67 33 0 100 67 (0.03)科普教育80 40 0 100 40 (0.05)历史文化78 22 0 56 33 (0.09)宗教朝拜0 0 0 0 25 (0.04)休养娱乐43 71 86 0 43 (0.07)景点组合100 100 67 56 67 (0.09)环境容量100 100 100 57 43 (0.07)便捷性100 67 33 17 67 (0.03)安全可靠100 100 100 50 100 (0.02)费用100 100 100 50 100 (0.01)饮食83 67 33 33 0 (0.03)旅游产品100 100 50 50 50 (0.01)导游服务50 50 0 100 0 (0.01)人员素质100 100 50 50 50 (0.01)4、分别计算颐和园、香山公园、稻香湖公园、周口店、五塔寺的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并划分等级。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颐和园:香山公园:稻香湖公园周口店五塔寺等级排序:得分五、分析题(共20分)阅读并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①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从业态上来看,是“农业+文创+新农村”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以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几类人群为主形成的新型社区群落。
而纵观农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田园综合体并非凭空产生,是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发展历程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客观需求而提出的,有其现实背景。
②农业是“田园综合体”的突出特征,不仅仅依靠纯旅游业,当然同时也要具备观赏和休闲旅游的功能、具备文化价值。
它是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集农业生产、农民就业、休闲文旅、商业服务、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开发策略,其依托基础是农业,参与主体是农民、发展平台是乡村。
1、结合上述资料,试叙述田园综合体的概念(5分)2、结合上述资料,试分析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举例五个并作具体说明。
(10分)3、结合上述资料,根据保定市区域内资源状况和现有条件,谈谈你对保定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想法。
(5分)旅游资源学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2、丹霞地貌是由一系列硬度较小、易受风化的红色沙砾岩,在风化剥落、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的等作用下,所形成的丹崖赤壁及其有关的地貌形态。
3、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
4、从多数人出发,感到舒适,有利于开展旅游活动,特别是能够开展休疗活动的气候条件,称为康乐型气候。
5、是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名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核心区、实验区、特殊功能区。
3、皇家园林、宅园、寺观园林、坛庙、祠馆园林、庭院园林、名山胜景园林、大型湖山园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天然性、季节性和时限性、地带性、生态性、不可再造性和不可移植性。
2、原则:共同性和排他性、对应性原则、逐级划分的原则、不同级别或不同系列的类型划分,可采用不同的俄一句(标准);不同级别的类型划分不能采用相同的依据(标准),对每一类型直接划分次一级类型,必须采用相同的一局(标准),否则会出现分类的重叠。
依据:成因、属性、功能、时间、其他。
3、(1)宗教文化能够满足游客开拓知识的需要(2)宗教艺术文化遗产为旅游者提供多种美感享受(3)宗教仪式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4)宗教能满足人们宗教式的情感需求4、(1)丰富的知识性和浓郁的抒情性(2)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3)文学艺术渗透在其它旅游资源中(4)文学艺术用于旅游的灵活性5、1、贵在自然,(1)遵循自然规律;在选址上因地制宜;(2)建筑材料利用自然资源;建筑形式灵活多变2、重在曲折,(1)在建筑的设计、布局上尽量避免对称;(2)在水体处理上注意岸堤的曲折变化;(3)在空间分割上要注意分割则深,畅则浅,园中有园;3、精在特色。
四、计算题(共25分)颐和园:95*0.2+92*0.12+92*0.12+67*0.03+80*0.05+78*0.09+0+43*0.07+100*0.09+100*0. 07+100*0.03+100*0.02+100*0.01+83*0.03+100*0.01+50*0.01+100*0.01=80香山公园:75*0.2+83.33*0.12+83.33*0.12+33*0.03+40*0.05+22*0.09+0+71*0.07+100*0.09+1 00*0.07+67*0.03+100*0.02+100*0.01+67*0.03+100*0.01+50*0.01+100*0.01=68稻香湖公园75*0.2+50*0.12+50*0.12+0+0+0+0+86*0.07+67*0.09+100*0.07+33*0.03+100*0.0 2+100*0.01+33*0.03+50*0.01+0+50*0.01=52周口店40*0.2+92*0.12+83*0.12+100*0.03+100*0.05+56*0.09+0+0+56*0.09+57*0.07+17* 0.03+50*0.02+50*0.01+33*0.03+50*0.01+100*0.01+50*0.01=51五塔寺40*0.2+92*0.12+83*0.12+67*0.03+40*0.05+33*0.09+25*0.04+43*0.07+67*0.09+4 3*0.07+67*0.03+100*0.02+100*0.01+0+50*0.01+0+50*0.01=53等级排序:一级:颐和园二级:香山公园三级:稻香湖公园、周口店、五塔寺五、分析题(共20分)1、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5分)2、参考以下模式,所答与参考内容相符即可,并作简单说明,答出五条即可得分。
(10分)(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