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 短期货币市场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4
《证券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证券市场概述1、什么是投资?实体投资与金融投资、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投资与间接金融投资的区别在哪里?答:投资是经济主体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而垫支资本转换为资产的过程,这一结果因存在风险而存在不确定性。
实体投资是指对设备、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其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和经济总量。
金融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得收益而通过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方式让渡资金使用权以获取收入行为过程。
直接金融是融资方与投资方不通过金融中介而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间接金融是融资方与投资方通过金融中介而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二者的区别是资金融通过程中是否有中介机构的参与并与投资者产生契约关系,在间接融资中,投资银行只起帮助其中一方寻找或撮合适当的另一方以实现融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
直接金融投资是投资者通过在资本市场直接买卖股票、债券等由筹资者发行的基础证券以获得收益的投资方式,而间接金融投资指投资者不直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他们购买银行存单、基金、信托产品或金融衍生产品以间接的获取收益。
直接金融投资者可以参加股东大会或债权人大会,了解发行公司信息较为容易,而间接金融投资者无这些特权。
2、什么是证券?其特征有哪些?可以分成几类?答:证券是一种凭证,它表明持有人有权依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取得相应的权益并具有法律效力。
按权益是否可以带来收益,证券可以分为有价证券和无价证券。
有价证券可分为广义有价证券和狭义有价证券。
广义有价证券分为商品证券、货币市场证券、和资本证券三种,狭义有价证券仅指资本证券。
证券的基本特征主要如下:1.所有权特征。
该特征指有价证券持有人依所持有的证券份额或数量大小对相应的资产拥有一定的所有权。
2.收益性特征。
指证券持有人可以通过转让资本的使用权而获取一定数额的资本收益。
3.流通性特征。
指证券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场所按自己的意愿快速地转让证券以换取现金。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指由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干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探讨其作用及影响。
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一项重要工具。
它指的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存放在央行。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多地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进而增加其贷款规模。
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收紧货币供应量时,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商业银行的借贷能力。
二、政策利率政策利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的利率。
政策利率的调整对于市场利率和借贷成本有直接影响,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较大的调控作用。
当中央银行希望刺激经济增长时,会降低政策利率,以促进投资和消费。
反之,当中央银行认为通胀压力过大时,会提高政策利率,抑制消费支出,减少通胀压力。
三、开放市场操作开放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以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利率。
通过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的可用流动性,中央银行可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会进行逆回购操作,即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
相反,当中央银行希望收紧货币供应量时,会进行正回购操作,即吸收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利率。
四、外汇市场干预外汇市场干预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入或卖出外汇,以影响本国货币汇率的行为。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控制本国货币的汇率走向,维护金融稳定。
当本国货币过于强势时,中央银行可通过购买外汇来增加本国国际收支的供给,抑制本币升值。
反之,当本国货币过于贬值时,中央银行可通过出售外汇来减少本国国际收支的供给,抑制本币贬值。
结论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调整。
09第九章--商业银行业务D品条件下,这些代表银行资本债权的凭证就成为废纸。
如果有担保品,银行或许还能收回一些资金。
银行资本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银行经营的以下特殊性。
1. 银行的生死取决于银行吸收存款和把存款保留在银行的能力。
没有新的存款银行很难有新的发展,而存款的大量流失可以使整个银行系统在顷刻之间瓦解。
2. 银行总资本的价值受到市场利率的很大影响。
因为虚拟资本的价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所以,在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时,银行总资本的市场价值会大大降低。
3. 银行总资本的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银行债务人资本的质量。
银行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既取决于银行对借款人的选择,又取决于一些宏观的和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周期变化、汇率变化等对银行债务人的影响。
银行最主要的职能是金融中介或者说充当中间借贷人,银行资本的流通主要是借贷资本的流通,因此,我们以下只考察这种银行资本的流通,把借贷资本等同于银行资本。
这样的考察虽然不周全,但是能抓住重点。
银行资本的流通可以从总资本和自有资本两个角度考察。
从总资本的角度考察,银行资本的流通如下:⎪⎪⎭⎫ ⎝⎛→⎪⎭⎫ ⎝⎛→→⎪⎭⎫ ⎝⎛利润自有自本借入资本货币利息本金货币贷款和证券自有资本借入资本货币银行首先以货币形式持有借入的和自有的资本,这就是银行业术语所说的准备金。
货币资本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转化为生息资本,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贷款和证券,其在银行手中以各种借据和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在贷款和证券到期偿还后,银行资本又重新由借据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银行的准备金。
这些货币资金包括两个部分:银行资本,包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以及由这些生息资本生产的利息。
从一年的总利息收入中扣除银行一年的存款利息支出和经营支出,即得到银行来自信贷业务的年利润。
银行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总量即银行的总资产。
因此,从上式中得出的年利润率是资产利润率,是银行年利润与银行总资产(自有资本的借入资本之和)之比。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介绍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以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金融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用来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和方式,根据使用范围、有效性和市场影响等特点可以进行分类。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的意义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可以帮助央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并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央行的操作和决策,并对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1. 定量工具定量工具是央行通过直接干预货币市场,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指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整体经济的手段。
主要包括: - 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和货币供应量。
- 开放市场操作:央行通过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等证券,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 利率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和政策利率,来改变市场利率和借贷成本。
2. 定性工具定性工具是央行通过向市场传递信息和引导预期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
主要包括: - 言辞宣示:央行通过公开发表的讲话、报告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市场传递关于货币政策的意图和预期,来引导市场预期和决策。
- 信号指引:央行通过向市场传递某些关键信息和数据,引导市场主体对未来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预判和决策。
- 沟通交流:央行通过与市场主体、经济学家和学术界等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取市场信息、了解民意和形成共识。
3. 非常规工具非常规工具是央行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不足以应对危机和异常情况时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措施和手段。
主要包括: - 资产购买: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资产等方式,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并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
- 资产负债表调整:央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规模,来影响市场信心和经济走势。
- 直接融资: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和融资等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和提振市场信心。
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运作近年来,货币政策不断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工具和市场运作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工具、市场运作和两者的互相关系三个方面探讨这一话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降低利率、提高准备金率、改变汇率和购买国债等手段。
其中,降低利率是指通过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使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提升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准备金率则是指要求商业银行向央行存放更多资金,从而压缩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控制通货膨胀。
改变汇率则是指央行通过市场干预汇率的波动,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
购买国债则是指央行通过从市场上购买国债来吸收流通货币,从而缩减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
二、市场运作市场运作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货币交易、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等活动。
货币市场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中涉及到各种短期融资工具,如央行票据、短期国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等。
股票市场则是指股票交易市场,是企业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地方。
债券市场是指企业和政府机构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市场。
商品市场则是指商品的生产、交易和储藏的场所,如期货市场、实物市场和港口等。
三、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运作的互相关系货币政策工具和市场运作是相互作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影响市场的运作和价格,而市场的运作和价格则又会反过来影响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
在货币政策工具中,降低利率会促进银行业的竞争,从而降低借款成本。
这将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促进市场的繁荣。
提高准备金率会压缩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导致资金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涨。
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市场,使外汇交易和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出现变化。
此外,购买国债可以降低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从而推动投资回归实体经济。
在市场运作中,货币政策工具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和投资行为。
如利率的降低会使股票市场上的企业增长速度加快,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融资成本下降,而债券市场上的债券收益率也会下降。
金融市场学之货币市场1. 引言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短期借贷和投资工具的场所。
在货币市场上,金融机构和个人可以以较低的风险进行短期融资或投资,并获得相对较高的流动性。
本文将探讨货币市场的定义、功能、参与者和工具,以及货币市场对金融系统和经济的重要性。
2. 货币市场的定义货币市场是一种金融市场,用于进行短期借贷和投资。
它是一种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主要用于满足短期资金需求和短期投资目标。
货币市场上的交易通常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并以融资成本较低、期限较短的借款和投资工具为特征。
3. 货币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3.1 提供短期融资货币市场提供了短期融资工具,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和银行存款证明等。
这些工具可以满足金融机构和个人的短期资金需求,帮助它们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2 提供短期投资货币市场还为投资者提供了短期投资机会,如货币市场基金、短期证券和定期存款等。
这些投资工具的风险相对较低,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短期资金增值。
3.3 影响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的运作通过调节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和流动性状况,对货币供给产生一定影响。
货币市场的平衡与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4.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货币市场涉及到多个参与者,包括以下几类:4.1 银行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它们提供短期融资和投资工具,为其他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4.2 金融机构除了银行,还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通过购买货币市场工具来管理自身的流动性和投资组合。
4.3 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货币市场,通过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工具来获取收益。
5. 货币市场的工具货币市场上最常见的工具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存款证明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5.1 国库券国库券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
所谓货币市场工具,是指期限小于或等于1年的债务工具,它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属固定收入证券的一部分。
由于这些证券的交易在许多情况下是大宗交易,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这些证券的买卖,他们是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来间接参与这些证券的投资的。
货币市场工具的特征第一,都是债务契约第二,期限在一年以内第三,一般表现出本金的高度安全性货币市场工具的分类主要的货币市场工具由短期国债、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构成。
(一)短期国债短期国债是一国政府为满足先支后收所产生的临时性资金需要而发行的短期债券.短期国债在英美称为国库券,英国是最早发行短期国债的国家。
短期国债特点①风险最低短期国债是政府的直接负债,政府在一国有最高的信用地位,一般不存在到期无法偿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通常认为投资于短期国债基本上没有风险。
②高度流动性。
由于短期国债的风险低、信誉高,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个人都乐于将短期资金投资到短期国债上,并以此来调节自己的流动资产结构,为短期国债创造了十分便利和发达的二级市场。
③期限短,基本上是1年以内,大部分为半年以内。
短期国债的种类①按期限划分,有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等;②按付息方式,可分为贴现国债和附息国债,短期国债大部分为贴现国债。
(二)大额可转让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亦称大额可转让存款证,是银行一发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利,逾期存款不计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到期之前可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
①通常不记名,不能提前支取,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②大额存单按标准单位发行,面额较大;③发行者多是大银行;④期限多在1年以内。
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的证券化。
(三)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指发行体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所发行的、期限为2天至270天的、可流通转让的债务工具.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