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教案——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1. 引言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指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关系的活动。
它是一门管理学科,旨在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本文将探讨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对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和社会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公司开始雇佣公关专业人员来处理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关系管理。
最早将公共关系定义为一种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活动,是PR的奠基人伊弗特(Ivy Lee)于1906年提出的。
他强调了透明度、真实性、诚信以及与媒体的紧密合作。
伊弗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并与媒体合作,以促进公众对公司的认知和理解。
3. 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共关系在起初的阶段主要是针对媒体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关系逐渐发展为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活动,其领域也逐渐扩展到政府、公众、员工、投资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
在20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政府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与公众沟通、解释政策和倾听公众的声音。
非营利组织则通过公共关系来推动社会变革、筹款和宣传他们的使命。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互联网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公共关系专业人员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对线上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管理和运营,以便更好地与公众互动。
4.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公共关系对于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公共关系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沟通和交流,组织可以树立起诚信可靠的形象,增加公众对其的信任和认同。
其次,公共关系可以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问题,组织可以增加公众的支持和忠诚度。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人物; 公共关系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授课内容】导言:公共关系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源头可追溯到古代社会。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历史形成一、公共关系的萌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古罗马凯撒大帝《高卢战记》被誉为是“第一流的公关著作”中国战国纵横家苏秦“合纵”张仪“连横”《陈涉世家》中的陈胜“篝火狐鸣”“鱼腹丹书”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传记。
司马迁把陈涉列入“世家”,说明他对陈涉的肯定态度。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二、公共关系的产生美国是公共关系的起源地,是政治、经济、技术使然。
产生过程:1.1643年《新英格兰的第一个成果》近代史上形成公共关系的开端。
2.多尔曼·伊顿《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首次使用“公共关系”概念。
3.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争取宪法获得批准的活动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公共关系工作”。
4.杰克逊运用于总统竞选活动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和雏形。
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巴纳姆时期――“公共受愚弄”时期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
菲尔斯·巴纳姆报刊宣传代理人,编造神话,制造新闻、愚弄公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二、艾维·李――“说真话”时期艾维·李1903年开办第一家向客户收费的公共关系事务所,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职业公关人员,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因本人在公关咨询方面所作的贡献,被后人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主要采取说真话,讲实情获取公众信任。
三、爱德华·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爱德华·伯内斯1923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舆论之凝结》。
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
1925年教科书《公共关系学》出版,1928年《舆论》出版。
意义:标志着公共关从经验走向科学,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案-公共关系学教案范例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1.2 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解释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如公众、组织、传播等探讨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功能1.3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介绍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如诚信、透明度、公众参与等分析这些原则在实际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应用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对象与公众2.1 公共关系的对象分析公共关系的对象,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探讨如何识别和了解不同类型的公众2.2 公众的特点与行为研究公众的特点和行为模式了解公众的态度和反应对公共关系活动的影响2.3 公共关系与公众的关系建立探讨有效的公众沟通和互动策略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3.1 公共关系的传播渠道分析公共关系的传播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了解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和适用情况3.2 公共关系的传播技巧学习有效的传播方法和技巧,以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和参与3.3 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探讨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策略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危机情况,以保护和维护组织形象第四章:公共关系案例分析4.1 成功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公共关系案例,了解其背后的策略和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和启示,为未来的公共关系活动提供指导4.2 失败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研究失败公共关系案例的原因和后果学习如何避免类似错误,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和成功率第五章:公共关系的职业发展5.1 公共关系职业概述了解公共关系职业的领域和发展前景探讨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角色和职责5.2 公共关系职业技能与素养学习公共关系专业人员所需的技能和素养,如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这些技能和素养5.3 公共关系的职业发展路径介绍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路径,包括初级职位和高级职位探讨如何在公共关系领域取得成功并实现职业发展。
第六章:公共关系的组织与管理6.1 公共关系部门的组织结构分析公共关系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探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公共关系部门运作方式6.2 公共关系的项目管理介绍公共关系项目的规划、执行和评估流程学习如何有效管理公共关系项目,确保目标的实现6.3 公共关系与组织的战略整合探讨如何将公共关系融入组织的整体战略中分析公共关系在组织决策和战略规划中的作用第七章:企业公共关系7.1 企业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了解企业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如声誉管理、社会责任等学习企业公共关系的实际操作方法和策略7.2 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案例分析分析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案例,探讨其成功要素和可借鉴之处通过案例学习,提高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7.3 企业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企业公共关系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第八章:政府公共关系8.1 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了解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如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等学习政府公共关系的实际操作方法和策略8.2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案例分析分析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案例,探讨其成功要素和可借鉴之处通过案例学习,提高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8.3 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政府公共关系在当前政治、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第九章: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9.1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了解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如倡导、筹款等学习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实际操作方法和策略9.2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活动案例分析分析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案例,探讨其成功要素和可借鉴之处通过案例学习,提高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力9.3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提升组织影响力和公信力第十章:公共关系专业伦理与法律规范10.1 公共关系专业伦理探讨公共关系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公共关系专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0.2 公共关系法律规范了解公共关系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如隐私权、知识产权等学习如何在公共关系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10.3 公共关系专业道德和法律案例分析分析公共关系专业道德和法律的案例,探讨其经验教训和启示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伦理意识和法律素养。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定义1.2 公共关系的要素1.3 公共关系的功能与目标1.4 公共关系与相关领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2.1 公共关系的起源2.2 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3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2.4 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3.1 公共关系的主体3.2 公共关系的客体3.3 公共关系的利益相关者3.4 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流程4.1 公共关系策划4.2 公共关系实施4.3 公共关系评估4.4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第五章:公共关系的战略与策略5.1 公共关系战略的含义与作用5.2 公共关系战略的制定5.3 公共关系策略的含义与作用5.4 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第六章: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6.1 公共关系的传播理论6.2 公共关系的沟通渠道6.3 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与影响6.4 案例分析:成功的公共关系传播实践第七章:企业公共关系7.1 企业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7.2 企业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7.3 企业危机管理7.4 案例分析:企业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八章:政府公共关系8.1 政府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8.2 政府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8.3 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关系8.4 案例分析:政府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九章: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9.1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9.2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9.3 非营利组织与公众的互动关系9.4 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十章:公共关系的伦理与法律规范10.1 公共关系的伦理原则10.2 公共关系的法律规范10.3 公共关系的道德争议与法律诉讼10.4 案例分析:公共关系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第十一章:社交媒体与公共关系11.1 社交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11.2 社交媒体公共关系策略11.3 社交媒体危机管理11.4 案例分析: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事件管理与公共关系12.1 事件管理的重要性12.2 公共关系活动的事件管理12.3 事件管理与公共关系案例分析12.4 事件管理中的危机应对策略第十三章: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13.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实践13.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的关系13.3 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案例分析13.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与传播第十四章:国际公共关系14.1 国际公共关系的定义与重要性14.2 国际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14.3 国家形象与国际公共关系14.4 案例分析:国际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失败第十五章:公共关系的未来趋势15.1 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趋势15.2 技术进步对公共关系的影响15.3 公共关系的创新与挑战15.4 未来公共关系专业人士的素质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公共关系的定义、功能与目标。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人物; 公共关系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授课内容】
导言:
公共关系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源头可追溯到古代社会。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历史形成
一、公共关系的萌芽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
古罗马凯撒大帝《高卢战记》被誉为是“第一流的公关著作”
中国战国纵横家苏秦“合纵”张仪“连横”
《陈涉世家》中的陈胜“篝火狐鸣”“鱼腹丹书”按《史记》体例,“世家”是王侯传记。
司马迁把陈涉列入“世家”,说明他对陈涉的肯定态度。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二、公共关系的产生
美国是公共关系的起源地,是政治、经济、技术使然。
产生过程:
1.1643年《新英格兰的第一个成果》近代史上形成公共关系的开端。
2.多尔曼·伊顿《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首次使用“公共关系”概念。
3.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争取宪法获得批准的活动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公共关系工作”。
4.杰克逊运用于总统竞选活动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和雏形。
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巴纳姆时期――“公共受愚弄”时期
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
菲尔斯·巴纳姆报刊宣传代理人,编造神话,制造新闻、愚弄公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二、艾维·李――“说真话”时期
艾维·李1903年开办第一家向客户收费的公共关系事务所,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职业公关人员,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因本人在公关咨询方面所作的贡献,被后人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主要采取说真话,讲实情获取公众信任。
三、爱德华·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
爱德华·伯内斯1923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舆论之凝结》。
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
1925年教科书《公共关系学》出版,1928年《舆论》出版。
意义:标志着公共关从经验走向科学,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被世界公认为“国际公共公共关系界的泰斗。
”
1947年成立第一家公共关系学院,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952年美国卡特李普和森特《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提倡组织与公众结成一种和谐关系。
第三节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发展动力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1903年,艾维·李使公
共关系成为一门职业;1923年,爱德华·伯纳斯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的著作《舆论之凝结》,同时他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但作为一门社会现象,早在人类文明起源地——古埃及、古希腊及古代中国早就萌芽,但是现代公共关系学却产生于年轻的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一、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民主政治
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原因——市场经济
三、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文化原因——人性文化
四、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大众传播技术
五、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
第四节公共关系在中国
20世纪60年代公共关系登陆香港、台湾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大陆。
1、1985年反映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电视连续剧《公共小姐》引为国人的关
注。
2、1984年9月,我国成立国内第一家公关部——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公共关系
部成立。
3、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4、1985年9月深圳大学率先设立公共关系专业(专科)。
随后有关的报纸、杂
志相继问世,把中国的公共关系发展第一次推向了高潮。
5、1999年12月,在广东为试点进行了《公关员》职业资格考试。
6、2001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与世界范围内各国的交流,为公共关
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