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化实验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2
双倒数法测定过氧化物酶的米氏常数化学化工学院应化专业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实验目的】以过氧化物酶为例,掌握测定酶促反应初速率和米氏常数的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1913年,Michaelis 和Menten 运用酶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络合物的原理,首先提出了底物浓度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式,即著名的米氏方程:[][]S K S V v m max +⋅= 式中:v 为反应初速率(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V max 为最大反应速率(微摩尔浓度变化/min );[S ]为底物浓度(mol/L );K m 为米氏常数(mol/L )。
这个方程式表明当已知K m 及V max 时,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K m 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不同酶的K m 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 m 值也不同,K m 值可以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 m 越大表明亲和力越小;K m 越小表明亲和力越大。
大多数纯酶的K m 值在0.01~100 mmol/L 。
通过米氏方程的不同变形,可有多种求算米氏常数的方法,一般较常用的双倒数法,即取米氏方程的倒数式:[]max max m V 1S 1V K v 1+⋅=以v 1对[]S 1作图得一直线,该直线与横轴截距[]m K 1S 1=-。
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对氢受体(H 2O 2) 底物有特异性,对氢供体底物缺乏特异性的酶,它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许多多元酚或多元胺类底物发生显色、荧光或化学发光反应,可用于微量过氧化氢含量测定,也可以和其它酶反应系统偶联可用于测定许多与生命相关的物质:如葡萄糖、半乳糖、氨基酸、尿酸及胆甾醇等,亦是免疫分子和核酸分析中常用的标记物。
化学设计实验方案的步骤化学设计实验方案的步骤化学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实验方案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本文将介绍化学设计实验方案的六个步骤,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展开叙述。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需求在制定实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需求。
实验的目的决定了实验需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而实验的需求则指出了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限制条件。
例如,如果实验的目的是合成一种化合物,那么需要明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而如果实验的需求是使用非常规试剂进行实验,那么需要考虑试剂的安全性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第二步:确定实验步骤和参数在明确实验目的和需求之后,需要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经验,确定实验的步骤和参数。
这一步需要仔细分析已有的文献和实验记录,了解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例如,如果实验需要进行反应,那么需要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等)、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
第三步:评估实验的可行性和风险实验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风险。
在评估实验的可行性时,需要考虑实验设备的可用性、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等因素。
在评估实验的风险时,需要考虑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如化学品的毒性、易燃性等。
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第四步:制定实验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实验流程和操作规程是化学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环节。
实验流程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实验步骤、操作时间、实验设备和试剂的使用顺序等细节。
操作规程应该详尽全面,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定、试剂的储存和使用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精确度。
第五步:实验方案的验证和调整实验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验方案的验证和调整。
实验方案的验证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小试实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精确度。
如果实验方案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
化学小实验策划书3篇篇一化学小实验策划书一、实验名称美丽的彩虹雨二、实验目的1.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2. 了解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现象。
3. 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了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以及油和水不互溶的特性。
食用色素溶解在油中,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
当油和水混合时,色素会迅速扩散并下沉,形成美丽的彩虹雨。
四、实验材料1. 食用油2. 水3. 食用色素4. 量杯5. 搅拌棒6. 透明杯子五、实验步骤1. 在量杯中倒入 20 毫升食用油。
2. 往食用油中滴入几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用量杯量取 180 毫升水,缓慢倒入透明杯子中。
4. 将食用油小心地倒入装有水的透明杯子中,注意观察油和水的分层情况。
5. 用搅拌棒轻轻搅拌水和食用油的混合物,观察彩虹雨的形成过程。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将水和油混合过多,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 搅拌时要轻柔,以免破坏分层效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卫生。
七、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观察彩虹雨的颜色变化。
2.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密度的液体,如酒精和水,观察分层现象的差异。
3. 可以将实验过程拍摄下来,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美丽的彩虹雨现象,了解了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原理。
化学实验不仅有趣,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化学实验,探索更多的化学奥秘!篇二化学小实验策划书一、实验名称美丽的彩虹雨二、实验目的1. 观察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现象。
2. 了解油和水不能相互溶解的特性。
3. 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力。
三、实验材料1. 食用油2. 水3. 食用色素(可选)4. 量杯5. 搅拌棒6. 透明杯子四、实验步骤1. 在量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水。
2. 往量杯中滴入几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使水呈现出一定的颜色。
3. 接着,慢慢地将食用油倒入量杯中,注意要让食用油浮在水面上。
应用化学实验,大纲应用化学实验大纲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应用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1. 实验器材:- 酸碱滴定仪- 恒温水浴槽- 倒流冷凝器2. 实验药品:- 酚酞指示剂三、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将所需药品称取并准备好。
2. 准备实验仪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洗。
3. 开始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操作顺序进行。
4. 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和解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6. 完成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7. 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整理,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所有操作前,必须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实验安全。
2.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注意处理化学药品时的防护措施。
3. 实验器材必须在干净的条件下使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在实验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条件。
5. 进行滴定实验时,要注意滴管的滴液速度,避免误差的发生。
6.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将实验室恢复整洁。
五、实验结果及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获得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深化了对应用化学的认识,并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七、参考文献1. 张三,应用化学实验指导教程,化学出版社,2019年。
2. 李四,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以上是本次应用化学实验大纲的内容,希望能对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提高实验质量和效果。
祝实验顺利!。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3 届 )题目: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对铸铁的缓蚀性能的研究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年月日成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5Abstract61 引言71.1 金属腐蚀的防治方法81.2 缓蚀剂的概述81.2.1 缓蚀剂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81.2.2 缓蚀剂的分类91.3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概况101.3.1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111.3.2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111.4 本文的目的132 实验部分132.1 实验仪器132.2 实验药品142.3 缓蚀剂缓蚀性能测试142.3.1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固含量142.3.2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稳定性142.3.3 测十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方法142.3.4 测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对铸铁的缓蚀性能16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173.1 缓蚀剂固含量的测定和稳定性的判断173.2 失重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183.3 塔菲尔曲线外推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203.4 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谢27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对铸铁的缓蚀性能的影响摘要:缓蚀剂是一种可以减缓甚至防止金属腐蚀的化学物质或者是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近年来,咪唑啉类缓蚀剂因拥有简单的制备方法,易得的原料,高效低毒以及缓释效果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本文选用咪唑啉类缓蚀剂中的一种(即样品固含量假定为70%的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进行实验,利用该种缓蚀剂为原料配制两种研究用的缓蚀剂,一种是加蒸馏水稀释使该缓蚀剂的固含量降至20%,另一种是将十七烯基咪唑啉季铵盐样品与蒸馏水、KSCN、硫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通过利用失重法和塔菲尔曲线分别研究了两种缓蚀剂在10% HCl、10% H2SO4、10% HNO3 三种酸溶液中对铸铁的缓蚀效果。
化学小实验策划书3篇篇一《化学小实验策划书》一、实验主题“奇妙化学,趣味探索”二、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发参与者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化学的神奇和魅力。
三、实验时间[具体时间]四、实验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对象]六、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2. 实验药品:白醋、小苏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铁钉、硫酸铜溶液等。
3. 其他物品:实验服、护目镜、手套、抹布等。
七、实验内容1. “变色魔术”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石蕊试液。
(2)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白醋,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小苏打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 “铁钉生锈”实验(1)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水中。
(2)观察铁钉在不同时间的生锈情况。
3. “沉淀反应”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2)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八、实验步骤1. 实验前,向参与者讲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他们正确穿戴实验服、护目镜和手套。
2. 按照实验内容依次进行实验操作,边操作边向参与者讲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3. 鼓励参与者积极提问和互动,解答他们的疑惑。
4. 实验结束后,引导参与者一起清理实验器材和场地。
九、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则,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2.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损坏。
3. 实验药品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误用。
4. 提醒参与者不要随意触摸实验药品和器材,以免发生危险。
十、预期效果通过本次化学小实验活动,参与者能够对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篇二《化学小实验策划书》一、实验主题“奇妙化学,趣味探索”二、实验目的通过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应用化学专业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应用电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原理)及化工制图。
全部课程及安排:大学英语1234(两学年)、高等数学12(一学年)、化学基础实验1234(两学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1234(两学年)、有机化学12(一学年)、大学物理12 (一学年)、大学物理实验12 (一学年)、分析化学、无机化学12 (一学年)、中国近代史纲要、电子电工学、化学测量实验12(一学年)、计算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述、物理化学12 (一学年)、化工制图、化学工程基础、结构化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高分子化学、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化工设备、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工、生物化学、专业实验、专业英语、化学信息学、有机化学选伦、物理化学选伦、无机化学选伦、分析化学选伦、工业分析、化工设计。
除选伦外均为专业必修,选修至少两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一20周应有知识技能: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并且能够利用各种仪器完成系列的物质检验,产品分析,等常规处理方法。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精细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
13巴蜀中学实习协调座谈会文/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金绍众张艺甜2013年4月24日下午,在鲁能巴蜀中学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巴蜀中学实习中期汇报协调座谈会,巴蜀中学教科处谭中胜老师、郑老师以及各实习科目正副队长21人参加了此次实习协调座谈会。
首先,由郑老师对各学科上交的实习周报表和简报制作情况做了一个通告,总体不尽人意,并希望各学科负责人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使实习工作有序进行。
在郑老师的通报情况之后,谭主任对我们之前的各项工作做出肯定态度,希望我们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并对实习简报事情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三期缩减为两期,为实习生减轻负担,但是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在简报的内容上面能够书写更丰富,能深刻体现出自己的实习收获与感受,让每一个实习生既能留下活动的身影,重要的是能留下思想。
接着鼓励实习生多思考,去发现价值所在,比如发现教育的价值,发现巴蜀的价值,能给教育实习,甚至给巴蜀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能给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再者,谭主任语重心长的给实习生提了几点自己的想法,督促我们继续发现实习的不足,努力向老师学习,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紧接着,依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心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十个学院的队长分别从队员分布、教学教育等各方面汇报展示,并提出了本实习队存在的问题以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比如校区分散广如何交流等问题,年级听课情况等问题,实习队内部管理与建设等问题都分别作了相应的分享,各有特色,各有优点,给其他实习队提供了许多的借鉴之处。
最后,谭主任对本次座谈会做了简短的总结,在学校角度,表示会继续支持和给予实习生更多的帮助,但从实习生自身角度来说,希望实习生能放好心态,不要受身边不良情绪影响,所有老师都是学习的对象,取百家之长,扎实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锻炼达到最优化。
巴蜀中学实习协调座谈会发言稿文/张艺甜谭主任、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巴蜀中学实习队的队长张艺甜,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副部长金绍众,我仅代表我们队的成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队在巴蜀中学这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生活和工作情况,望各位老师进行指导。
实验室:302—303 时间:周四上午任课教师:施治国
实验室: 306—307 时间:周四上午任课教师:田秋霖
实验室: 310—311 时间:周四上午任课教师:曾百肇
实验室: 314—315 时间:周四上午任课教师:谢音
实验室: 302—303 时间:周四下午任课教师:罗立新
实验室: 306—307 时间:周四下午任课教师:田秋霖
实验室: 310—311 时间:周四下午任课教师:赵发琼
实验室: 314—315 时间:周四下午任课教师:谢音
实验室: 302—303 时间:周五下午任课教师:张海波
实验室: 306—307 时间:周五下午任课教师:罗立新
院系:预防医学、口腔医学5年制年级: 2011级
实验室: 310—311 时间:周五下午任课教师:赵微
院系:环境工程、医学检验年级: 2011级
实验室: 314—315 时间:周五下午任课教师:谢音。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苯分子轨道和电子结构级班姓名学号同组人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环境室温20 ℃大气压76 mmHg 仪器型号一体机实验目的( 1)掌握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的基本内容( 2)学会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分析和计算苯分子Π轨道分布( 3)学会用计算的化学方法研究简单分子的电子结构实验原理基本理论离域Π键:形成Π键的电子不局限于两个原子的区域,而是在参加成键的多个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中运动,这种由多个原子形成的Π型化学键称为离域Π键共轭效应:形成离域Π键,增加了Π电子的活动范围,使分子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种效应称为共轭效应分子轨道法:原子组合成分子时,原来专属于某一原子的电子将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其轨道也不再是原来的原子轨道,而成为整个分子所共有的分子轨道休克尔分子轨道法:为了讨论共轭体系的分子轨道,1 931年休克尔应用LCAO-MO(分子轨道的原子线性组合)法,采用简化处理,解释了大量有机共轭分子性质,该方法称为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简称HMO法。
该方法针对平面共轭体系的主要特点,能给出离域Π键体系的基本性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主要运用了下列基本假设 :σ-Π分离体系:对于共轭分子,构成分子骨架的σ电子与构成共轭体系的π电子由于对称性不同,在讨论共轭分子的结构时,可以近似的看成互相独立的,把σ电子和π电子分开处理.独立π电子近似:分子中的电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运动不是独立的,但若将其它电子对某电子的作用加以平均,近似地看成是在核和其它电子形成的固定力场上运动,则该电子的运动就与其它电子的位置无关,是独立的.LCAO-MO近似:对于π体系,可将每个π分子轨道看成是由各个碳原子提供的对称性匹配的p轨道φi 进行线性组合得的.ψ=C1φ1+ C2φ2 + …+ C NφNhuckel近似:认为每个电子在每个原子核附近运动时的能量相同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基本内容在分子中把原子核、内层电子、非键电子连同σ电子一起冻结为“分子实”,构成了由σ键相连的分子骨架,π电子在分子骨架的势场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