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优势及进展_附光盘_李鸣
- 格式:pdf
- 大小:204.85 KB
- 文档页数:3
激光技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应用及发展余小敏【摘要】介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发展;阐述了激光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原理;介绍了目前KTP绿激光、2μm激光和最新的半导体激光手术新方法、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并展望了激光手术有可能替代目前传统手术,成为良性前列腺手术的发展新方向.%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was introduced. Then the principle of laser vaporesection was explained. Several new methods, characteristics we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such as KTP green light, 2μm continuous wave laser and diode laser. Finally, it was prospected that laser vaporesection might be the potential new technology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PH.【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11(035)005【总页数】3页(P718-720)【关键词】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激光手术;前列腺切除术;良性前列腺增生【作者】余小敏【作者单位】北京龙慧珩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2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7引言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50岁以上男人最普遍的病症,60岁以上老年人BPH发病率高达33%~63%[1]。
BPH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雄性激素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内过度积累,导致间质细胞增生而引发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和尿潴留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7T08:43:52.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7期作者:谭文昌于晓明[导读]谭文昌1 于晓明2(承德市双滦区人民医院1泌尿外科2体验科;河北承德067101)【摘要】目的:探究1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方法:120例患者,分成60例对比组、60例实验组,对比手术情况、前列腺症状、并发症。
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导尿时间更短、IPSS评分更高(P<0.05),其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更少(P<0.05),但两组在尿失禁、尿路狭窄、逆行射精等发生例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汽化术可以缩短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出血量,并且其术后导尿时间更短,其前列腺症状更轻,同时可以减少继发性出血和膀胱痉挛风险。
【关键词】1470nm半导体;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良性前列腺增生,其英文简称为BPH,其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尿路结石等不良症状[1]。
临床治疗方式较多,一些体积较小、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多采取药物控制的方式,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临床通过手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临床应用较为频繁的手术方法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其简称为TURP,该项手术可以较好地改善症状,但其术后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如出血等症状,一旦出现不良症状,患者术后恢复速率较慢[3]。
为提高临床手术成效,本研究采取1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的微创手术方式,将其应用到临床中,与TURP手术效果进行对比,以证实该项手术的优势和应用意义,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时间:2018年01月-2020年12月。
对象:120例BPH患者。
分组方法:抽签法,分成60例对比组、60例实验组。
纳入标准:符合BPH诊断标准;符合手术要求;体积在45cm3以上;凝血正常;无癌性病变;肝肾功能正常;同意研究;存在尿路手术史患者;无尿路感染;无高血压等疾病;资料详细;沟通正常。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一)【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治疗;激光技术;综述文献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发现,当光子撞击高能量级受激原子后,可以使受激原子发射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个光子和原来撞击它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相位,这两个光子同时一起发射出来,构成相干辐射,这种辐射称之为受激辐射,也就是激光。
激光具有光机械、光化学和光热学等特性。
在医学领域,激光的这些特点,广泛地被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
激光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始于1986年,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出现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从上世纪末至今,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泌尿外科先后出现几种可供前列腺手术使用的新型激光器,如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2微米激光等。
它们的出现对沿用了多年的前列腺外科的金标准,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构成了巨大挑战。
现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钕激光是使用最早的激光,波长为1064nm,具有能量大、不易被水吸收、组织穿透力强(组织对其吸收系数为0.011mm-1,吸收深度为90mm,几乎可穿透几厘米的组织)、能由光导纤维传导(用石英光导纤维可得到70%~90%的激光传输率)、止血效果好等特点。
它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主要是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脱落,而不能用来切割或剜除前列腺组织〔1〕。
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如出血少,不需输血,无TURP综合征,能在门诊操做。
缺点是功率小,汽化组织少,不能快速形成排尿通道,而凝固深度深,坏死组织脱落时间长,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尿道刺激症状重,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高,最大尿流率改善不明显。
较适用于年老体弱,一直在接受抗凝治疗,或手术后需即刻返回工作者〔2〕。
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评估前列腺增生是指男性前列腺体积增大所导致的病理性改变,通常伴随尿流变慢、尿频、尿急等症状。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包括激光剥膜术、激光汽化术以及激光切割术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利用激光的高能量浓聚、聚焦和光热效应,准确切割或汽化前列腺组织,以达到缓解尿梗阻症状的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基于激光技术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的优势。
其次,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基于激光技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参数,缓解尿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回顾性研究包括29个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追踪随访1年,发现激光治疗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明显下降,尿流最大流速(Qmax)和尿激活时段(Vact)显著增加。
另外,激光治疗还具有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如尿失禁、尿道狭窄、感染等发生率相对较低。
此外,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在术后恢复期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激光治疗方法的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而且,基于激光技术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感。
然而,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激光治疗方法对前列腺大小和形态的要求比较高,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其次,激光治疗方法在处理较大前列腺的时候效果相对较差,可能需要同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最后,激光治疗方法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
综上所述,基于激光技术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激光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尿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一)【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治疗;激光技术;综述文献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发现,当光子撞击高能量级受激原子后,可以使受激原子发射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个光子和原来撞击它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相位,这两个光子同时一起发射出来,构成相干辐射,这种辐射称之为受激辐射,也就是激光。
激光具有光机械、光化学和光热学等特性。
在医学领域,激光的这些特点,广泛地被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
激光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始于1986年,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出现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从上世纪末至今,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泌尿外科先后出现几种可供前列腺手术使用的新型激光器,如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2微米激光等。
它们的出现对沿用了多年的前列腺外科的金标准, 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构成了巨大挑战。
现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钕激光是使用最早的激光,波长为1 064 nm,具有能量大、不易被水吸收、组织穿透力强(组织对其吸收系数为0.011 mm-1,吸收深度为90 mm,几乎可穿透几厘米的组织)、能由光导纤维传导(用石英光导纤维可得到70%~90%的激光传输率)、止血效果好等特点。
它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主要是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脱落,而不能用来切割或剜除前列腺组织〔1〕。
其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如出血少,不需输血,无TURP综合征,能在门诊操做。
缺点是功率小,汽化组织少,不能快速形成排尿通道,而凝固深度深,坏死组织脱落时间长,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尿道刺激症状重,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高,最大尿流率改善不明显。
120W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本研究计划探讨使用120W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开展临床实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研究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手术治疗有较高的风险和创伤。
因此,寻找有效且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变得极为重要。
近年来,激光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广受关注。
120W高功率绿激光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性能和较好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120W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良好,但仍需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120W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三、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拟纳入40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被纳入:(1)年龄在40岁以上且低于80岁;(2)前列腺体积较大,大于30mL;(3)症状明显,疗效不理想或无效,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不畅等。
3.2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单臂、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即所有患者均接受120W 高功率绿激光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和安全性监测。
3.3 治疗方法使用120W高功率绿激光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治疗前,所有患者需接受相应的预处理和麻醉处理。
治疗后,监测病人的疼痛水平、感染情况等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在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随访,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3.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获得120W高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信息。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证明该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指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35例采取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就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较对照组(22.9%)更低,两组对比P<0.05。
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狄激光剜除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确切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狄激光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类高发的泌尿外科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高发,正逐渐被新型的经尿道前列腺狄激光剜除术所取代[1]。
本次试验就经尿道前列腺狄激光剜除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手指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
试验组患者年龄最小44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为(59.8±4.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年龄为(3.9±0.9)年。
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4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为(59.1±4.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年龄为(3.8±0.9)年。
统计学分析显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的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如果患者尿道狭窄则需先扩张尿道,在尿道中插入前列腺电切镜,电切功率维持在100W,电凝功率控制在60W,采取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于膀胱颈口6点钟方向切开包膜,并将中叶和增生部位切除。
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6月第29卷第6期• 701 ••专家谢云•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现状与展望陶伟,单玉喜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7.06.001【中图分类号】R697+.32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17)06-0701-02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 外科疾病,而前列腺体积增大将导致膀胱出口梗阻 (BOO),手术切除增生腺体是BOO治疗原则。
经嚴 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 准”,但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
激光治疗具有疗效 确切、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及出血少等诸多优点,已在 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近年来各种激 光在BPH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激光治疗BPH的现状1.1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钬激光治疗 BPH是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临床上多行HoLEP。
钬激光在前列腺组织中的作用深度是0.4 mm,可以 在前列腺组织形成100 °C以上的高温,引起表面组 织的汽化和深部组织的凝固。
其主要优点是利用钬 激光良好的切割效应,将增生的腺瘤组织在短时间 内整块切除并推入膀胱,并继而应用组织粉碎机取 出至体外,这使大体积BPH的激光治疗成为可能。
Kuntz等对HoLEP和TURP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术后随访36个月,研究显示最大尿流率和远期并发 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尸> 0.05),而Ho-LEP组残余尿测定和留置导尿时间优于TURP组,HoLEP组无输血病例,TURP组有2例输血。
Kuntz 等对前列腺摘除> 1〇〇g的HoLEP与前列腺开放手 术进行了比较研究,随访5年后结果显示在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手术时间、再手术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0.05),HoLEP组无输血,开放手术组 输血率为133%。
Mdiael等对858例行HoLEP的患者作者单位:215000江苏省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信作者:单玉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