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治疗中的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方法说到重症肌无力是很多人不陌生的,这样的疾病对患者身体影响很大,患有这样疾病以后,患者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这样疾病严重后,治疗起来也是很复杂,同时治疗时间也会加长,那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是很好之选,在改善疾病上,都是有很好效果,具体手术治疗方法怎么样呢?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1.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之胸腺切除胸腺切除仍然是MG的基本疗法,适应于激素治疗1年以上停药后症状复发者,或激素治疗无明显疗效者,于疾病的最初数年手术效果较好,甚至可获痊愈。
2.血浆置换及其他疗法血浆置换能迅速清除血浆中AChRab及免疫复合物等,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有助于病情缓解,用于抢救危象,可使症状迅速缓解,但作用短暂,必须接上后续治疗,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尚未推广应用。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有:(1)抗胆碱酯酶药物(又称胆碱酯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吡啶斯的明。
用法:每日 3 -4 次,口服。
每次用量:新生儿5 mg,婴幼儿10-15 mg,年长儿20 - 30 mg,每次最多不超过60 mg。
(2)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全身型及眼肌型可应用激素治疗。
代表药物为泼尼松正规长期治疗,1mg/(kg.d),症状完全缓解后,按原剂量持续治疗3 -4个月。
以后递减至隔日口服0.5 mg/kg维持1 - 1.5 年,总疗程1.5 -2年。
难治病例可慎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药物。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用于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或重症肌无力危象。
400 mg/(kg . d) ,5日为一疗程。
用药第10 -50日病情有明显好转。
重复使用不会降低疗效。
在对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认识后,选择这样的治疗方式,也是要根据病情需求进行,同时对药物在改善重症肌无力上也是很有帮助,不过对药物的选择,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候,要及时说明,否则对身体会有影响的。
血浆置换前景血浆置换是一种医学疗法,通过将患者的血浆与人工血浆进行置换,清除体内过多或异常的血浆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浆置换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病和中毒等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血浆置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
血浆置换可以通过清除体内异常免疫因子、抗体和一些致病物质,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例如,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其次,血浆置换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肾脏是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许多疾病会引起肾脏损伤,导致肾功能异常。
血浆置换可以通过清除体内尿毒症物质和炎症介质,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负担,对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血浆置换还可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血液病和中毒也是血浆置换的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对于某些遗传性血液病、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伤,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体内异常的血浆成分,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此外,血浆置换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如急性重症胰腺炎、重金属中毒、药物过敏反应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浆置换的疗效将进一步提高。
总之,血浆置换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病和中毒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随着对血浆置换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血浆置换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沈亚梅;龚伟;刘建新【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32)6【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胸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口服免疫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中23例(A组)围术期进行血浆置换,另27例(B组)未进行血浆置换.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的浓度;比较术后外周血AChRab、临床记分、呼吸辅助时间、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AChRab浓度明显下降,且术后1 d和1周时A组患者AChRab浓度较B组明显下降(P<0.05),术后1月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呼吸辅助时间、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术后1周时临床记分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配合胸腺切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总页数】4页(P1089-1092)【作者】沈亚梅;龚伟;刘建新【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输血科,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胸外科,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胸外科,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4【相关文献】1.应用CRRT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观察 [J], 吴克艳2.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贾立明;进高梅;朱燕平;武正戈;赵玉芳;武卫周;景永峰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J], 魏天; 景红萍4.血浆置换联合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J], 林亚妹;朱美娟;唐文庄;韦泽丰;郑月秋;陈娟5.血浆置换治疗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附57例临床疗效分析 [J], 国红;许贤豪;刘钺;张伟东;王红;张华;孔俊彩;刘瑞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继教项目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丛志强,李文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64(2000)08-0011-03 现今认为重症肌无力(MG)是随意肌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即由于血中抗AchR抗体对受体的占领、封闭使它不能与乙酰胆碱(Ach)有效地结合;抗体与受体的复合物在补体C3的参与下可溶解受体;杀伤T细胞及淋巴因子并破坏受体;辅助T细胞可促进B细胞合成抗AchR抗体,这种抗体的大部分在胸腺内合成,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可引起MG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抗原(即肌样细胞)也存在于胸腺。
现今治疗的目标基本是针对抗体、淋巴细胞和胸腺组织。
1 抗胆碱酯酶剂这是一组能与AchR抗体竞争受体的药物。
该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Ach的浓度增加,使MG的症状获得一过性改善。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虽然该药只能暂时改善症状而不能抑制免疫,治标而不能治本,但对有严重四肢无力、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吞咽和呼吸困难的患者仍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它可暂时改善症状,勉强维持生命,争取进一步进行免疫治疗的时间,该类药物目前常用的有溴吡斯的明,每片60mg,可持续4~6h,应在饭前30~40 min服用,为避免清晨危象的发生,夜间应再服1次,对吞咽极度困难而无法口服者可暂时给予硫酸新斯的明1mg肌注,1~2h后当该药作用尚未消失时继以溴吡斯的明口服。
效果不佳时可逐渐增加剂量,但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严重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流涎和肌抽搐等副作用。
甚至还可引起胆碱能危象。
用免疫治疗当肌无力症状改善后溴吡斯的明的剂量应逐渐减少,甚至停用。
眼型患者不必使用该药,更不应长期服用。
近年来发现该类药物若长期大剂量应用会促进乙酰胆碱受体的破坏,使肌无力症状越来越重。
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本病已长达半个多世纪了,现今是世界各国公认有效的常规疗法。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技术在重症医学科(ICU)的应用现状和疗效。
方法对ICU 73例行血浆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血浆置换常见适应证依次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衰竭并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中毒。
②凝血功能和血象发生变化:血浆置换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略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轻度下降,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无影响。
③经过1~2次血浆置换治疗即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
④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重大不良事件,其总体治愈缓解率为63.0%,疗效最好者依次为中毒、横纹肌溶解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最差者则为肝功能衰竭并高胆红素血症。
结论血浆置换安全可靠、疗效好,在ICU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医学科;适应证;疗效Application of plasma exchange applied in ICU and analysis of its curative effect HOU Yi-han,ZHANG Min-wei. Intensive Care Unit,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pplication condition and curative effect by plasma exchange in ICU.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73 patients receiving plasma exchange. Results ①Common indications of plasma exchange included autoimmune disease,hepatic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hyperbilirubinemia,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and toxication. ②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hemogram:plasma exchange prolonge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thrombin time (TT)and slightly reduced fibrinogen (Fib). It had no influence on prothrombin time (PT),white blood count (WBC),hemoglobin (HGB),and platelets (PLT). ③Blood lipid level in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patients was effectively reduced by 1~2 plasma exchange. ④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during plasma exchange,and the total cure remission rate was 63.0%. This method showed good effect in toxication,rhabdomyolysis,and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while its poor effect was in hepatic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Conclusion Plasma exchange is creditable,along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bright in ICU.【Key words】Plasma exchange;Intensive care unit;Indication;Curative effect血浆置换作为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清除循环系统中的抗原、抗体、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机体有害成分,在ICU具有广泛的适应证。
重症肌无力最新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读:重症肌无力最新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总
结了几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那么下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文中的介绍吧。
……
重症肌无力最新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总结了几
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那么下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文中的介绍吧。
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
一、血桨交换法
血桨交换法这种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的运用范围还是比较
狭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一般只是用于比较严重的重证肌无力患者,而且,这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的费用也是较为昂贵的,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一般能维持在7~15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二、药物治疗
虽然可以短暂地缓解病情,但长期的用药就会促进了体内乙酰胆碱受体受到破坏,从而使疾病更加顽固难愈,而且有的患者会因服用药物过量,而出现胆碱能危象,有的患者可因服用素,而出现各种毒副作用,不能让这种病从根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这也是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
三、手术疗法
手术的疗法就是胸腺或是胸腺瘤的切除,这个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只适应于有胸腺增生或是有胸腺瘤的患者适用的,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被认为是西医治疗重证肌无力最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并不是全部做了手术的患者都是有效的。
以上是本文章的全部内容,要了解更多可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光临我们官方微信进行查询,随时随地获取最权威的疾病知识。
重症肌无力治疗总原则提高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的安全系数: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2. 免疫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免疫抑制剂、胸腺摘除术、胸腺放射治疗,及中药治疗等;3. 避免用乙酰胆碱产生和/或释放的抑制剂。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1.适应证适用于除胆碱能危象以外的所有重症肌无力病人,尤其适用肌无力症状较轻的患者。
2.作用机制该类药能抑制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降解,使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乙酰胆碱量增多,增强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竞争乙酰胆碱受体的能力,有利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而使肌力有所恢复。
3.常用药物新斯的明 (Prostigmine) 包括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用0.5mg,口服溴化新斯的明15-30mg,3-4次/日。
溴吡啶斯的明 (Pyridostigmine) 60-120 mg;3-4次/日4.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一般用硫酸阿托品、654-2以对抗。
心率过慢,心律不齐,机械性肠梗阻以及哮喘患者均忌用或慎用。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 适应症:1、单纯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
2、病情恶化又不适于或拒绝做胸腺摘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3、胸腺摘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2. 作用机制(1)免疫抑制抑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合成,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免受或少受自身免疫攻击所造成的破坏。
也抑制针对骨骼肌其它成分的抗体。
(2)容易化作用使突触前膜易释放乙酰胆碱,使兴奋易于传递。
(3)再生使终板再生,使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数目成倍增加。
3. 治疗方法:一般主张自每日大量(强的松60-80,甚至100mg/d)开始,当出现连续好转后逐渐减量,于病情好转后,尽快减量乃至完全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优点:短期内达满意疗效,减用乃至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明显好转2个月后行胸腺摘除术可减少并发症。
冲击疗法用于危重病例,已经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器者。
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脉滴入,连续3天,第4天500mg,连续3天,以后每3天减半量,直到停药。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治疗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治疗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来我科收治的符合重症肌无力危象诊断的患者25例临床资料,并按是否行血浆置换治疗将其分成两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抢救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绝对记分等指标。
结果血浆置换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
时间均显著低于普通治疗组,临床绝对记分下降值高于普通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起效快,疗效优于仅应用大剂量激素,对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症肌无力危象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180-02
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有补体参与、细胞免疫依赖,致乙酰胆碱受体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因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
重呼吸困难状态。
血浆置换是用健康人血浆或血浆代用品替换患者血浆,以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素,达到治疗目的,60~7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用于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为探讨血浆置换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效果,将我科2004年来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4年至今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5~72岁。
全部患者均符合重症肌无力危象诊断标准[1]:有重症肌无力病史,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或昏迷,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动脉血气分析pao2<
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升高。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以下基础治疗:①抗胆碱酯酶药物;②加强营养支持;③对症及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肝肾等重要脏器保护;④防治感染;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机械通气;⑥加强护理。
1.3分组方法根据针对原发病治疗不同分为2组。
a组15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3天后逐渐规律减量;b组10例: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其中激素冲击前3天内开始血浆置换3例,激素减量期血浆置换7例。
经由右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美国baxterbm25血滤机,膜式血浆分离器,血浆置换量2000ml/次,隔日置换1次,置换次数3~4次。
1.4 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分析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男女构成、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2.2本组2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中抢救成功22例,死亡3例,其中a组2例,b组1例。
死亡患者因激素冲击并发症及呼吸机应用相关并发症等因素,渐多脏器衰竭死亡。
见表2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achrab 对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肌无力的症状,特别是延髓肌及呼吸肌受累,可导致肌无力危象而致死,危象是重症肌无力病人最危重的紧急状态。
1995年以前发生肌无力危象病人的病死率可高达80%[2]。
随着各种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以及血浆置换的应用,缩短了危象病人机械通气时间,使病人的存活率大幅度提高,国内近期文献报道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死率一般为15.4~50%[3]。
血浆置换可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如异常免疫复合物、achrab 等,减少对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破坏。
另一方面补充了正常的血浆及置换液,有助于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恢复补体、凝血因子和调理因子的功能。
且近年来随着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的成熟,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血浆置换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b组病人联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绝对
评分分值差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疗效优于仅应用激素冲击治疗组,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治疗中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 jiang j,roman rj.lovastatin prevents develop ment of hypertens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ypertension,1997,30:968
[2] juel v c. myasthenia gravis:management of myasthenic crisis and perioperative care [t]. semin neurol, 2004,24:7581
[3] ferrier ke,muhlmann mh,baguet jp,etal.intensive cholesterol reduction lowers blood pressure and large artery stiffness in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j am coll cardiol,2002,39:1020
作者单位:272111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