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 格式:pptx
- 大小:9.78 MB
- 文档页数:22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4(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总题数:3,分数:6.00)1.无性生殖速度慢,耗能少,后代的变异性弱。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厦门大学,2004)人类的胚后发育是在子宫中完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转运,才能为身体各部位所利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4.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5.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共有六类,其中__________是能源物质,__________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材料。
(分数:2.00)A.糖√B.脂肪C.蛋白质√D.水E.维生素解析:6.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等。
(分数:2.00)A.维生素K √B.B族维生素C.维生素A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解析:7.心房2个,心室1个是_________心脏的特点。
(分数:2.00)A.两栖类B。
爬行类√B.鸟类√C.哺乳类解析:三、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8.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9.(厦门大学,2002)指出下列各题四个划线部分中唯一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
838-普通生物学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考试内容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细胞1.生命的化学基础1)原子和分子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3)糖类4)脂质5)蛋白质6)核酸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的结构2)真核细胞的结构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4)细胞通讯3. 细胞代谢1)能与细胞2)酶3)物质的跨膜转运4)细胞呼吸5)光合作用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1.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2. 营养与消化1)营养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3. 血液与循环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4. 气体交换与呼吸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5. 内环境的控制1)体温调节2)渗透调节与排泄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的性质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3)激素与稳态8.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系统的结构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4)人脑9. 感觉器官与感觉1)感觉的一般特性2)视觉3)听觉与平衡感受4)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5)皮肤感觉10. 动物如何运动1)动物的骨骼2)人类的骨骼3)肌肉与肌肉收缩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11. 生殖与胚胎发育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2)人类的生殖3)人类胚胎的发育(四)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植物生物学部分)1.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生长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 植物的营养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3. 植物的调控系统1)植物激素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五)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1)遗传的第一定律2)遗传的第二定律3)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4)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6)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7)细胞质遗传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1)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2)DNA复制3)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4)基因突变3. 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4)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4. 重组DNA技术简介1)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2)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3)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4)重组DNA的基本步骤5)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6)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5. 人类基因组1)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2)人类遗传性疾病3)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六)生物进化1.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2)生物的微进化2. 物种形成1)物种概念2)物种形成的方式3.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1)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2)生物的宏进化3)生物的系统发生(七)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4)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1)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2)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3)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1)动物种系的发生2)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4. 人类的进化1)人类与灵长目2)人类的进化过程(八)生态学与动物行为1. 生物与环境1)环境与生态因子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2)种群的数量动态3)种群的数量调节3.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1)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2)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4.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 动物的行为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3)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5)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第二部分植物生物学1.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9(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什么是“三高”膳食,有什么危害?(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高”膳食指的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品。
过量摄入热量、脂肪、蛋白质,加之缺乏运动,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文明病”。
高热量引起冠心病、糖尿病、动脉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
高脂肪主要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疾病。
癌症的发生率高也与“三高”膳食多而纤维素摄入少有关。
)解析:2.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
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原则:(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解析:3.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人从口腔吞咽进食管的食物是由于食管的蠕动向胃推移的,不是地心引力拉动的结果呢?(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将食物放入口腔,现在舌头不搅拌,食物不会因为地心引力向胃推移。
徐州医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总学时: 60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18适用对象: 生物学科课程简介:普通生物学是一门讲授关于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基本构成,生命的运动、代谢及进化。
同时涵盖生物的遗传及进化的一门学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普通生物学是高等生物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不仅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学好普通生物学将为学习这些学科奠定基础,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普通生物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的结构功能、个体生物学(高等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系。
掌握生物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黑体,小4号字)(适用于以讲授为主的课)普通生物学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共分36章。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其中动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形态与功能是动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将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普通生物学动物的特点。
形态方面:动物的形态多样,从微生物到巨型动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通过适应环境和生存需求的选择,逐渐形成了适应不同生境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形态特征:1.体型:动物的体型各异,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型的鲸鱼,体型差异悬殊。
体型大小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2.体外形态:动物的体外形态有很多种类,如头部、躯干和四肢等。
不同类群的动物在体外形态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昆虫的六足、鱼类的鳞片、爬行动物的鳍等。
3.皮肤:动物的皮肤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毛发、羽毛、鳞片、外壳等。
不同的皮肤类型能够提供保护、保温、伪装等功能。
4.呼吸器官:动物的呼吸器官多样,有气管、气肺、鳃等。
这些呼吸器官帮助动物获得氧气,并排出废物。
功能方面:动物的各个器官和形态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和完成基本生活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功能特点:1.运动能力:动物具有各种形式的运动能力,包括行走、飞行、游泳等。
动物的运动能力有助于它们觅食、逃避捕食者、繁殖等。
2.感知能力:动物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这些感知能力有助于动物寻找食物、伴侣、繁殖场所等。
4.繁殖和生长:动物通过繁殖完成物种的延续。
不同类群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等。
动物也会经历成长过程,由幼体发育为成体。
总结起来,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的形态多样,体型、体外形态、皮肤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动物的功能特点涵盖了运动能力、感知能力、消化吸收、繁殖和生长等方面。
通过对动物形态与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生态角色以及进化过程。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6(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在遇到突发的危急情况时,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哪些反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机体遇到缺氧、创伤、精神紧张等有害刺激时。
引起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它全身反应,称为机体的应激。
同样,在机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剧痛等,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发生一系列反应,称为应急反应。
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的刺激相同;但应激反应是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活动为主,而应急反应则是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为主;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同时引起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
)解析:2.哪些激素与调节血糖水平有关,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此外,甲状腺激素、生长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对m糖水平也有一定作用。
(1)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及分解,降低血糖。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3)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与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
(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此外,还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1、生物圈(biosphere)2、熵(entropy)3、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4、应激性(irritability)5、适应: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6、稳态( homeostasis):7、生物多层次结构8、五界系统9、双名法( binomial nomendature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同位素示踪2、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生物大分子( macromolecule )4、多聚体( polymer )5、糖类6、非必需氨基酸7、必需氮基酸8、蜡( wax)9、固醇( steroid)10、氨墓酸( amino acid )11、肽键(peptide bond)12、肽( peptide) 和多肽( polypeptide )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7、蛋白质的变构作用(allostericeffect)18、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19、核昔酸20、ATP。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学说2、细胞质( cytplasm )3、生物膜( biomembrane )4、核膜( nuclear envelope )5、核纤层( nuclear lamina )6、染色质( chromatin )7、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8、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9、染色体( chromosome )10、组蛋白( histone )12、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13、质体( plastid )14、液泡15、细胞连接( cell junctions )16、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1、代谢( metabolism )2、势能( potential energy)3、热力学(thermogynamics)4、自由能(free energy)5、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
普通生物学中的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理学是普通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动物的生命活动与功能。
在动物生理学研究中,科学家们探索和解释动物的机体结构、生理功能、适应能力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动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及概况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动物机体在不同层次上的生理功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以研究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理过程为主要内容,旨在了解动物体内的生命活动过程,如新陈代谢、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等。
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细胞水平到整个生物体水平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它研究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生理学:研究动物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内的代谢、调控和信息传递等过程。
2. 系统生理学:研究动物的不同系统,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耦合生理学:研究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呼吸系统、神经-循环系统等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4. 适应生理学:研究动物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温度适应、海拔适应、水平适应、食物适应等。
5. 发育生理学:研究动物在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发育调节的机制。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动物生理学,科学家们通常采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和测量动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功能,以揭示其机制。
2. 野外观察:通过在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观察和记录,了解动物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3. 生化分析:通过使用生物化学技术,对动物的生物分子、代谢物和酶活性等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4.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在动物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物的形态对其功能的影响;2.学习并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形态结构2.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3.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4.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关系;(2)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生命形态的奥秘;(2)从较深层次上认识与探究动物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2.小组讨论法3.实践操作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动物的形态结构1.生物的基本单位a. 从DN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分工合作性等方面进行讲授。
2.动物形态解剖基本名词a. 对生物形态学中的基本名词进行讲解,包括头部、颈、胸、腹、四肢、口器、翅膀、鳞片、毛发和甲壳等。
第二节: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外形特征a. 通过形态特征对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进行鉴定。
2.内部结构a. 讲解哺乳动物五大系统的器官结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第三节: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1.生命功能a. 通过讲解生命的呼吸、消化、循环、排泄、运动和感觉等反应,介绍不同形态的动物采取哪些方法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动物形态与适应a.讲解不同动物形态的适应环境和习性,如鱼、鸟、哺乳动物、昆虫等的适应特征。
第四节:实践操作1.通过学习动物骨骼、肌肉、组织等,模仿动物动作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总结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生命形态的奥秘,了解动物的形态组成,在实践操作中加深知识的理解;2.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并探究生命的美妙和优越性;3.学生可以在教学后进一步发挥创造性思维,丰富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
838-普通生物学本门课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考试内容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第一部分为主体,分值在90分左右(主要考查对生物学一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生态学部分不在本课程考查范围之内),后两部分分值各占30分左右(主要考查考生对动植物结构、功能和主要分类群典型特征的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普通生物学(一)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3. 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4. 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7. 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细胞1.生命的化学基础1)原子和分子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3)糖类4)脂质5)蛋白质6)核酸2.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的结构2)真核细胞的结构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4)细胞通讯3. 细胞代谢1)能与细胞2)酶3)物质的跨膜转运4)细胞呼吸5)光合作用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动物生物学部分)1.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2. 营养与消化1)营养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3. 血液与循环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4. 气体交换与呼吸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5. 内环境的控制1)体温调节2)渗透调节与排泄6.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7. 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的性质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3)激素与稳态8.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系统的结构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4)人脑9. 感觉器官与感觉1)感觉的一般特性2)视觉3)听觉与平衡感受4)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5)皮肤感觉10. 动物如何运动1)动物的骨骼2)人类的骨骼3)肌肉与肌肉收缩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11. 生殖与胚胎发育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2)人类的生殖3)人类胚胎的发育(四)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重点参阅植物生物学部分)1. 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生长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2. 植物的营养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3. 植物的调控系统1)植物激素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五)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1)遗传的第一定律2)遗传的第二定律3)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4)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6)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7)细胞质遗传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1)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2)DNA复制3)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4)基因突变3. 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4)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4. 重组DNA技术简介1)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2)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3)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4)重组DNA的基本步骤5)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6)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5. 人类基因组1)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2)人类遗传性疾病3)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六)生物进化1.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1)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2)生物的微进化2. 物种形成1)物种概念2)物种形成的方式3.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1)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2)生物的宏进化3)生物的系统发生(七)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2)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3)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4)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1)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2)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3)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1)动物种系的发生2)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4. 人类的进化1)人类与灵长目2)人类的进化过程(八)生态学与动物行为1. 生物与环境1)环境与生态因子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2)种群的数量动态3)种群的数量调节3.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1)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2)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3)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4.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 动物的行为1)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3)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4)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5)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第二部分植物生物学1.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