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9.62 MB
- 文档页数:179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初试大纲《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具有通论性质的课程,又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和获得普遍的规律性的知识。
生物界既有极大的多样性,又有高度的统一性。
生物界是一个整体,生命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是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涉及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及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等。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普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能应用普通生物学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命科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了解目前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考试形式普通生物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为:一、名词解释(12题,每题3分,共36分)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三、填空题(24空,每空1分,共24分)四、问答题(任选6题,每题10分,共60分,多选者按前选计分)考试内容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三)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细胞(一)生命的化学基础;(二)细胞结构与细胞讯;(三)细胞代谢;(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第二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二)营养与消化;(三)血液与循环;(四)气体交换与呼吸;(五)内环境的控制;(六)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七)内分泌系统与免疫调节;(八)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九)感觉器官与感觉;(十)动物如何运动;(十一)生殖与胚胎发育。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4(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总题数:3,分数:6.00)1.无性生殖速度慢,耗能少,后代的变异性弱。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厦门大学,2004)人类的胚后发育是在子宫中完成的。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转运,才能为身体各部位所利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4.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5.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共有六类,其中__________是能源物质,__________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材料。
(分数:2.00)A.糖√B.脂肪C.蛋白质√D.水E.维生素解析:6.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等。
(分数:2.00)A.维生素K √B.B族维生素C.维生素A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解析:7.心房2个,心室1个是_________心脏的特点。
(分数:2.00)A.两栖类B。
爬行类√B.鸟类√C.哺乳类解析:三、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8.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9.(厦门大学,2002)指出下列各题四个划线部分中唯一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
类固醇一种脂质,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动物体内合成其他类固醇的原料。
动物的雌、雄性激素都是类固醇。
有一些类固醇药物称为促蛋白合成类固醇,是人工合成的类似雄性激素的药物。
它能促进肌肉发达,增强体力,常为一些远动员所服用。
这些药物有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对运动员身心两方面都有严重影响,为许多体育组织所禁用。
功能脂类——Va、Vd、各种类固醇萜类:视黄醛、樟脑、天然橡胶固醇类:胆固醇、胆汁酸、性激素、皮质激素、昆虫蜕皮激素第一章典型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具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担负特定生理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1.线粒体结构:①内膜、外膜②内膜内折-嵴、基粒-ATP酶复合体③液态基质含少量DNA、核糖体功能: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2.质体——参与同化产物的合成、积累和贮藏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①叶绿体——光合作用外膜、内膜、基质、基质片层、基粒、含少量DNA、核糖②白色体 a.造粉体(积累淀粉)b.造油体(贮藏脂肪)c.造蛋白体(积累蛋白质)③有色体含胡萝卜素、叶黄素三种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3.内质网单层膜形成的囊腔和管道系统①rER 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和运输通道;②sER 功能:脂肪和糖元的代谢4.核糖体由 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蛋白体,无膜包被,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类别:①游离核糖体;②附着核糖体5.高尔基体结构: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泡功能: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植物细胞分裂时参与细胞板的形成6.溶酶体单层生物膜的泡状结构,含多种水解酶,胞内消化作用7.液泡渗透调节;贮藏;消化作用8.中心体动物细胞特有功能: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移动有关。
9.细胞骨架①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网架;②维持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微管——支持作用,参与形成纺锤丝、鞭毛、中心粒;④微丝——细胞运动;⑤中等纤丝10、其它细胞器:微体等细胞代谢、酶、ATP新陈代谢是生物的重要特征,细胞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
徐州医学院《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总学时: 60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18适用对象: 生物学科课程简介:普通生物学是一门讲授关于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基本构成,生命的运动、代谢及进化。
同时涵盖生物的遗传及进化的一门学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普通生物学是高等生物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不仅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学好普通生物学将为学习这些学科奠定基础,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普通生物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的结构功能、个体生物学(高等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系。
掌握生物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黑体,小4号字)(适用于以讲授为主的课)普通生物学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共分36章。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供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安全评估方向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生物学是高等生物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不仅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学好普通生物学将为学习这些学科奠定基础,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普通生物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的结构功能、个体生物学(高等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系。
掌握生物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吴相钰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普通生物学教学总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66学时,实验学时为24学时),共分36章。
外貌特征:鸡的身体呈圆润形状,有两条翅膀,长有鳞片覆盖的脚和趾爪。
它们通常有羽毛覆盖全身,羽毛的颜色和图案因品种而异。
雌雄区分:雄性鸡通常比雌性鸡大,并具有更为鲜艳的羽毛。
雄鸡有较长的尾羽,脖子上有明显的肉冠和骨质突起,称为鸡冠。
雌性鸡一般没有明显的冠,体型相对较小。
鸣叫声:鸡会发出特有的鸣叫声,雄性鸡的鸣叫声较为响亮,常常在清晨和黄昏时鸣叫,以标示领地、吸引雌性或警示其他鸡类。
饮食习性:鸡是杂食动物,以植物的种子、昆虫、小型爬行动物和谷物为主要食物。
它们经常啄食地上的食物,会利用爪子刨动土壤觅食。
群居行为:鸡通常以群居的形式生活,形成一个社会群体。
它们具有明确的社交结构,鸡群中通常有一个"首领"来领导并保护群体。
繁殖特征:鸡通过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雌性鸡会产卵,而雄性鸡负责交配。
鸡蛋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产生小鸡。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6(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在遇到突发的危急情况时,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哪些反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机体遇到缺氧、创伤、精神紧张等有害刺激时。
引起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它全身反应,称为机体的应激。
同样,在机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剧痛等,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大大增加,发生一系列反应,称为应急反应。
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的刺激相同;但应激反应是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活动为主,而应急反应则是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为主;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同时引起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
)解析:2.哪些激素与调节血糖水平有关,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此外,甲状腺激素、生长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对m糖水平也有一定作用。
(1)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及分解,降低血糖。
(2)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使血糖升高。
(3)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贮存;有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与脂肪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
(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此外,还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试卷9(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什么是“三高”膳食,有什么危害?(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高”膳食指的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品。
过量摄入热量、脂肪、蛋白质,加之缺乏运动,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文明病”。
高热量引起冠心病、糖尿病、动脉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
高脂肪主要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疾病。
癌症的发生率高也与“三高”膳食多而纤维素摄入少有关。
)解析:2.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
为了身体健康,在膳食方面应该遵守原则:(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解析:3.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人从口腔吞咽进食管的食物是由于食管的蠕动向胃推移的,不是地心引力拉动的结果呢?(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将食物放入口腔,现在舌头不搅拌,食物不会因为地心引力向胃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