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县乡镇
- 格式:doc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或战死沙场,或就义于敌人的刑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无数英雄模范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或为革命鞠躬尽瘁。
为缅怀革命先烈和英模,弘扬他们的光辉业绩,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人民政府以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英名命名了一批乡名和镇名。
现列举如下:一、在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的家乡命名的乡名和镇名祥谦镇:在福建省闽侯县。
纪念1923年2月在汉口被直系军阀杀害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又名林元德)烈士。
正红镇:在江苏省滨海县。
纪念1925年5月被日本资本家枪杀的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积极分子、著名的“五卅”烈士顾正红。
仲权镇:在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
纪念1928年3月在宜宾双石铺(今属自贡)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宜宾东区区委书记、宜宾县委候补书记李仲权(又名李家勋)烈士。
开慧乡:在湖南省长沙县。
纪念1930年11月在长沙识字岭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湘区区委交通员杨开慧烈士。
佐龙乡:在江西省永丰县。
纪念1930年12月因抵制“肃反”扩大化被错杀的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兼秘书长、机关党团书记袁佐龙(又名袁振亚)烈士。
思聪乡:在湖南省茶陵县。
纪念1932年1月在江西永新钱市街猪婆岭战斗中牺牲的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委谭思聪烈士。
拔英乡:在江西省瑞金市。
纪念1931年8月牺牲的中共瑞金县委常委兼秘书长曾拔英烈士。
桂五镇:在江苏省盱眙县。
纪念1932年8月在盱眙西高庙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盱眙县委书记、盱眙红军游击队大队长李桂五(原名李联芳)烈士。
文儒镇:在海南省澄迈县。
纪念1933年7月在海口被国民党杀害的琼崖红军独立师师长王文儒烈士。
咏生乡:在湖南省平江县。
纪念1934年6月在江西修水桃树港反“围剿”战斗中牺牲的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又名高伯坚、高化愚)烈士。
翰章乡:在吉林省敦化市。
纪念1940年12月在宁安镜泊湖南湖头湾沟村战斗中牺牲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满族)烈士。
澄迈县永发镇简介一、概述永发镇位于长寿之乡澄迈县东部,是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是澄迈县的窗口乡镇,海南特色魅力镇之一,同时也是澄迈县的大镇,澄迈文化经济的重镇。
全镇土地总面积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4万亩。
全镇辖19个村(居)委会,10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3万人。
2、 交通永发镇毗邻海口市,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国道海榆中线贯穿全境,镇政府所在地永发墟,距县城25公里,离省府仅33公里,随着海屯高速建成通车后,20分钟即可到达海口。
作为省府海口市、澄迈县、屯昌县、定安县“三县一市”的路面交通枢纽,永发镇交通便捷之优势不言而喻。
受惠于“三县一市”的立体交通体系,未来永发镇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后海口”生活中心!3、 文化永发镇山川形胜,文脉纵横,遗迹诸多,传统文化氛围浓厚。
永发镇保存有目前火山(羊山)地区最完整的、最具一定规模且历史久远的火山古民居。
这里还是海南历史名人唐举的故里,唐举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国子监大学士,被乾隆皇帝授予亲笔御匾“华国良才”,御匾至今保存完好。
此外还有石板路、古戏台、古祠堂、古神庙等。
永发镇的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十分原始,古树众多,镇南有一用火山石垒砌的大池塘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景观十分秀美,被村民誉为“龙池”,有着美丽神奇的传说。
永发镇的田园山野风光,十分原生态和美丽,这里还是“鹭鸟的天堂”,海南第一大江南渡江从村前缓缓流过,江岸风光独特,永发镇的火山生态、火山文化、历史遗存等资源保存良好,这里是城市外的“世-外-桃-源”。
永发、永跃“龙王、圣王”还有颇有影响的军坡节;永发镇98个自然村有60个有自己的文化(军坡)节;此外,永发镇还是琼菜的发源地之一,新吴小黄牛肉、新吴鸭、永发乳羊肉已成永发的品牌;永发已逐渐成为海口市市民认可的海口市郊区的一处本土美食休闲目的地。
4、 经济永发镇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是澄迈县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澄迈县反季节瓜菜基地和出口集散地。
海南省海口市(辖4个市辖区。
共17个街道、24个镇)龙华区(辖6个街道、5个镇)中山街道滨海街道金贸街道大同街道海垦街道金宇街道城西镇龙桥镇新坡镇遵谭镇龙泉镇秀英区(辖2个街道、6个镇)秀英街道海秀街道长流镇西秀镇海秀镇石山镇永兴镇东山镇琼山区(辖1个街道、8个镇)国兴街道府城镇龙塘镇云龙镇红旗镇三门坡镇大坡镇甲子镇旧州镇美兰区(辖8个街道、5个镇)府街道蓝天街道博爱街道海甸街道人民路街道白龙街道和平南街道白沙街道新埠镇灵山镇演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三亚市(设2个管理区,辖6个镇)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文昌市(辖16个镇)文城镇重兴镇蓬莱镇会文镇东路镇潭牛镇东阁镇文教镇东郊镇龙楼镇昌洒镇翁田镇抱罗镇冯坡镇锦山镇铺前镇琼海市(辖12个镇)嘉积镇万泉镇石壁镇中原镇博鳌镇阳江镇龙江镇潭门镇塔洋镇长坡镇大路镇会山镇万宁市(辖12个镇)万城镇龙滚镇山根镇和乐镇后安镇大茂镇东澳镇礼纪镇长丰镇北大镇南桥镇三更罗镇东方市(辖8个镇、2个乡)八所镇东河镇大田镇感城镇板桥镇三家镇四更镇新龙镇天安乡江边乡儋州市(辖17个镇)那大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临高县(辖11个镇)临城镇波莲镇东英镇博厚镇皇桐镇多文镇和舍镇南宝镇新盈镇调楼镇加来镇澄迈县(辖10个镇)金江镇老城镇瑞溪镇永发镇加乐镇文儒镇中兴镇仁兴镇福山镇桥头镇定安县(辖10个镇)定城镇新竹镇龙湖镇黄竹镇雷鸣镇龙门镇龙河镇岭口镇翰林镇富文镇屯昌县(辖8个镇)屯城镇新兴镇枫木镇乌坡镇南吕镇南坤镇坡心镇西昌镇五指山市(辖4个镇、3个乡)冲山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畅好乡毛道乡水满乡昌江黎族自治县(辖7个镇)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白沙黎族自治县(辖4个镇、7个乡)牙叉镇七坊镇邦溪镇打安镇细水乡元门乡南开乡阜龙乡青松乡金波乡荣邦乡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长征镇红毛镇中平镇吊罗山乡上安乡什运乡陵水黎族自治县(辖9个镇、2个乡)椰林镇光坡镇三才镇英州镇隆广镇文罗镇本号镇新村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6个镇、3个乡)保城镇什玲镇加茂镇响水镇新政镇三道镇六弓乡南林乡毛感乡乐东黎族自治县(辖11个镇)抱由镇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九所镇利国镇黄流镇佛罗镇尖峰镇莺歌海镇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澄迈福山镇旅游景点
福山镇位于海南澄迈县南部,是一个风景宜人、环境优美的小镇。
以下是福山镇的几个著名景点:
一、福山湾
福山湾环境幽美,水清沙白,是休闲娱乐、海洋运动的好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冲浪、海钓、皮划艇、摩托艇等海上运动,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和日出日落。
二、福山文化风景线
福山文化风景线贯穿了福山镇的几个著名的景点,包括福山公园、福山明清古建筑群、文昌阁等。
这个文化风景线结合了福山镇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丰富的福山文化。
三、居米村
居米村是一个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的小村庄,在这里可以看见传统工艺、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有水牛、孔雀等动物的生活。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美食餐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海南菜。
四、莲花山公园
莲花山公园是福山镇的一处自然风景区,这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人流稀少,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片刻宁静。
公园内的莲花池更是一处不可错过的景点,绝美的莲花和池水的倒影如同画卷一般令人心醉。
五、金童洞风景区
金童洞风景区位于福山镇的东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特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可以看到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深潭幽谷等自然景观,在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岭南古道、金童传说等历史文化遗迹,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福山历史文化。
以上就是福山镇的几个著名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吸引力,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景点进行游览。
海南⽂化名镇——澄迈⽼城镇澄迈县是海南四⼤历史名⾢之⼀,早在西汉武帝元⿍6年即公元前30年建县城名为苟中县,属珠崖郡,县治设在今美亭乡。
隋朝⼤业3年 (公元607年),澄迈县城迁居⽼城,从此,⽼城的名字⼀直沿⽤⾄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
清光绪21年即公元1895年,由于倭寇的⼊侵和瘟疫的流⾏,澄迈县城迁⾄南渡江边的⾦江镇。
⽼城作为海南历史名⾢,在美丽的澄江和迈岭之间,留下千百年幽幽古韵,遗迹众多,名⼈辈出,历史⽂化底蕴深厚。
⽼城古街位于古县城的东南边,现称⽼街,也叫下街。
⽼街⼀百多⽶长,由青⾊的⽯块铺设⽽成,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街的两旁仍住着淳朴的居民。
沿着青⽯板路⼀直往海边⾛,就是⽼城古码头,这是历史上海南最古⽼的码头。
它靠近琼州海峡,⽔深浪静。
据史载,早在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本遭遇台风在振州(今崖城)逗留⼀年之后离开海南时,就由澄迈县令护送从这个地⽅登船北上,留下佳话;历代朝廷贬官也是从这⾥上岸,然后分流贬所。
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宋代⼤⽂豪苏东坡、抗⾦英雄李光、李纲、赵⿍、胡铨等,他们的⾜迹都印记在这⽼城古码头的青⽯板⾥。
宋代海路畅通,海南对外贸易开始活跃,泉州、潮州,甚⾄是江浙⼀带,当时⼤陆来往货物进出必经由此地,各路商贾纷⾄沓来,⼀派繁忙景象,⾜见澄迈古码头在海南古代交通史、⽂化交流史和流放史上的独特地位,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通潮阁与苏东坡 从古码头往上望,就是⽼城著名的古迹通潮阁遗址。
历代贬官来到海南,都要经由这⾥。
通潮阁,⼜名通明阁,是隋朝到清朝历代官员交通联络的驿站。
毁于民国时期。
与通潮阁相倚的关帝庙,遗迹犹存。
它曾经是琼北最⼤的关帝庙,占地5亩,与通潮阁⼀起,见证了⽼城过往的历代名⼈与过客。
⼀个普通的驿站,因为苏东坡留下的著名诗词⽽闻名天下,吸引⽆数敬仰苏东坡的⼈们。
1100年6⽉,⼤⽂豪苏东坡获赦北归时在通潮阁驻⾜。
他站在通潮阁,近看澄江清澈碧绿,长桥横架;远眺迈岭青翠,抱吻着濒濒海潮,⾈楫穿梭;纵⽬琼州海峡,⼤海茫茫,烟波浩渺。
海南风俗之澄迈记海南风俗之澄迈记——遇见•美丽澄迈作为一名小岛民,我发现在大学期间很多的内地同学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海南有各种埋怨,仿佛海南辜负了他什么一样,每听到这些话我内心总会有些小愤怒和小伤心,海南的经济水平确实不是很突出,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这里的居民生活得就不幸福、不快乐,“存在即真理”,外地同学所不理解的海南个别传统习俗不完全意味着必须要摒弃,可能它们只是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而已。
此刻,我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家乡海南澄迈,讲一个大家很少听过的别样海南故事。
我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身边的家人、朋友以此来改变大家对海南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
特此写下此文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一下那些“不懂”海南的同学的态度,哪怕自己所付出的结果微乎其微。
二、小岛往事海南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
全县陆地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5万,曾荣获“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
三、古城美食(一)创南洋,品佳饮:福山咖啡18世纪末、19世纪初,30年代华侨将种咖啡的方法和种苗引进来,将喝咖啡的方式方法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海南省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3年修改文本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政府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前言 (I)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4)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 (8)第四章规划目标 (10)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六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5)第七章土地利用分区 (18)第八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26)第九章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27)第十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29)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及乡镇土地利用 (31)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第十三章附则 (37)附表 (38)前言《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06年开始修编,2010年9月经海南省政府批准实施。
实施三年来为澄迈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集约节约用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2010年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升为国家战略,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澄迈建设成为海南省新型工业基地、能源和南海资源开发与服务基地、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其区位优势正逐步突出,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规划在实施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此背景下,经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同意,澄迈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并于2013年1月27日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时提出的修改建议以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同意澄迈县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的复函》(琼土环资函[2013]860号),澄迈县按照《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调整办法》(琼府办[2012]8号)有关规定开展《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工作,结合海南省和澄迈县实际,重新编制《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3年修改),以下简称《规划》)。
抛物线型:属于这类函数的土壤肥力指标有土壤pH相应的隶属度函数表达式为:在隶属函数中各评价指标曲线转折点的取值是以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为基础,结合海南地区土壤肥力特性、物品种特点等划定的。
2结果与分析同时也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由表2可知,澄迈县耕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02g/kg,其变化范围为9.99-32.42g/kg。
其中97.4%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10-30g/kg,按表2标准进行分级,3级、4级占比最多,总体而言有机质含量属中等水平。
有部分研究[2]表明中国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有明显随pH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未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
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土壤氮含量氮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多样,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由可知,澄迈县各大田洋土壤全氮含量为0.67-1.78g/kg,平均值为1.51g/kg。
土壤全氮含量在1.0-1.5g/kg这一区的占,并且含量大于1.00g/kg的占到80.7%,总体而言澄迈县耕地土壤全氮储备较为充足。
一般而言碱解氮对于作物产量有着较为明显的制约作用表2可知,澄迈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41.33-2.3土壤交换性钙、镁状况由表2可知,澄迈县耕地土壤交换性钙含量2391.73mg/kg,平均含量991.60mg/kg;土壤交换性21.44-264.25g/kg,平均含量102.75g/kg。
根据表1进行分级,土壤交换性钙达到3级标准的有52.1%,有47.9%的样本含量达到或高于2级标准;土壤交换性镁有30.1%的样本达到3级标准,41.1%达到2级标准。
但两者变化幅度很大,系数分别为46.9%和56.7%。
总体来看澄迈县耕地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水平中等。
2.4总体养分状况分析图1为各肥力指标所对应的平均隶属度雷达图,平均隶属度越大,所反映的单一指标肥力水平越高。
从图1可以看出速效钾、交换性镁的平均隶属度较小,分别为0.32、0.31;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平均隶属度均不足0.5;而全氮、有效磷、pH、交换性钙的平均隶属度较高,均在0.6以上。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海南省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3.09.14•【字号】琼农函〔2023〕95号•【施行日期】2023.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海南省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的函琼农函〔2023〕95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规发〔2023〕16号)部署,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
其中,示范乡镇经乡镇级申请、市县级审核推荐、省级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同意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等14个乡镇为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单位;示范村经村级申请、乡镇级审核申报、市县级评审推荐、社会公示,同意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永德村等57个村(社区)为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现予公布。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有力抓手。
请各市县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推进力度,扎实抓好示范创建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
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市县、乡镇各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善创建方案驱动。
示范创建方案是监测评估和创建认定的重要依据,要落实示范创建主体责任,聚焦粮食产能提升、乡村产业全链开发、绿色美丽乡村建设、农村设施服务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任务,细化完善创建方案,提炼创建基础和创建类型,体现创建差异性、代表性;明确创建任务,科学设置创建目标和任务指标,做到可量化、可考核;细化创建项目,明确建设内容、资金规模和来源、实施主体、完成时限、预期成效等,确保项目可实施、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