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犯请击之 晋侯曰不可
2.整体把握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全文中心写了什么事?其故
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这样一件事:秦晋军队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 奉郑君之命,只身去见秦君,说服了秦君退兵。后来晋君也撤兵。从而免去了一 场战祸。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 其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 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烛之武 临危受命。郑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 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第三部 分,烛之武见秦伯后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 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不帮助郑国的危险。第四部分,终 于达到秦郑为盟的结果,秦军撤去。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 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
子亦有不利焉
(6)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与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6)语气词,表示陈述 疑问代词,什么 疑问代词,哪里 (7)介词, 和、跟 动词,结交,亲附
以其无礼于晋
(8)以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3.相关知识 (1)编年体 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以编年 体记录的历史称为编年史,比较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春秋》《左传》《资治通 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而《史记》等中国官方正史“二十四史”, 则是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述的。 (2)《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了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为“春秋 三传”。《左传》中记录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 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 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倡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 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 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迭出的彩画长 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