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教案ppt课件幼儿园中班绘本课件我妈妈
- 格式:doc
- 大小:16.07 KB
- 文档页数:6
绘本教学教案《我的妈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我的妈妈》,学生能够了解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并展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和关爱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
教学步骤:引入:1. 师生互动:用几张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家人成员,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情。
2. 引导学生讨论:谁是你最亲近的家庭成员?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阅读:1. 分发绘本《我的妈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并简要介绍绘本的内容。
2. 让学生自行阅读整本绘本,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觉和观点。
3. 在学生阅读后,进行整体讨论,共同回忆故事情节、角色特点等。
分析与讨论:1.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情以及故事背景。
可以使用诸如:“妈妈是个怎样的人?”、“故事中还有哪些家庭成员?”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
3. 提醒学生注意绘本中展示的母爱,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口语练习:1. 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选择绘本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展示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一位家庭成员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可以在讲台或黑板上写下关键的词汇和句子,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创作:1.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创作一篇故事,围绕家庭成员探讨情感、表达感恩,并可以借助绘图或照片等形式进行表达。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其他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小结学生的学习收获,简要回顾教学内容,并强调对家庭成员的感恩和关爱之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展示对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
拓展活动:1. 学生用摄影或绘画记录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瞬间,并展示给全班,共同分享。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该绘本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妈妈形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材章节:绘本故事《我妈妈》2. 详细内容: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妈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通过描绘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绘本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卡片、投影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绘本: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绘本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绘本中的一个场景,用彩笔和画纸进行绘画创作。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妈妈讲绘本故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绘本故事梗概、教学重点、学生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和妈妈的温馨瞬间。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材《我妈妈》。
主要围绕家庭主题,通过描绘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亲近自己的妈妈。
教学内容包括:绘本故事阅读、妈妈形象绘画、家庭情感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增进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绘本故事中妈妈形象的特点,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观察绘本图片,发挥想象力,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妈妈形象绘画素材、画笔、颜料、画纸。
2. 学具:绘本、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妈妈相处的趣事,引发幼儿对妈妈的关注。
(2)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激发阅读兴趣。
2. 绘本阅读(1)教师朗读绘本,幼儿认真聆听。
(2)针对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妈妈的特点和爱好。
3. 妈妈形象绘画(1)发放绘画素材,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绘画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4. 家庭情感讨论(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描述心中的妈妈形象。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恩和尊重。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以绘本中的例子为例,讲解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形象绘画素材3. 课堂讨论主题: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爱。
亲爱的妈妈:您是我心中最美的妈妈,我爱您!感谢您照顾我、陪伴我成长,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让您为我骄傲。
爱您的孩子2. 课后拓展延伸: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和爱。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绘本中的妈妈形象,了解妈妈的特点和妈妈对幼儿的爱。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妈妈,感恩妈妈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的妈妈》的内容介绍。
2. 妈妈的特点和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描述妈妈的特点和形象。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的妈妈》。
2. 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绘本《我的妈妈》的封面,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名称。
2. 讲述: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我的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
3. 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组的讨论成果,让全班幼儿了解不同妈妈的特点和形象。
4.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绘画环节中对妈妈形象的呈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向妈妈表达爱意的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拍摄一张关于妈妈的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分享妈妈的特点和幼儿对妈妈的爱。
2.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庆祝母亲节,让幼儿通过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贴近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3. 考虑如何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幼儿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九、教学资源:1. 提供更多关于母爱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和欣赏。
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我妈妈》绘本讲解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回答与绘本《我妈妈》相关的基本问题。
2.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恩之情。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2. 图片或实物相关道具(如母亲的照片、母亲的日常用品等)3.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4. 学生的绘画纸和彩色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引起他们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 老师:大家知道妈妈是什么吗?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她们对你们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问题。
2. 出示绘本《我妈妈》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一本特别有趣的绘本,它叫做《我妈妈》。
你们猜猜这本书会讲些什么?阅读与讲解(15分钟):1. 老师朗读绘本《我妈妈》,同时向学生展示绘本的插图。
2.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互动。
- 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书中的哪个场景或角色?- 学生:回答问题。
3. 老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绘本中一些生词或难懂的句子。
- 老师: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你们明白了吗?- 学生:回答问题。
讨论与绘画(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母亲的理解和感受。
- 老师:请你们和你们的小伙伴讨论一下,你们的妈妈对你们做了哪些好事?你们觉得她们是怎样的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受,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和妈妈的合照,并用彩色笔为照片添加文字描述。
- 老师:请你们用彩色笔给你们的合照添加一段话,表达你们对妈妈的感谢和爱。
- 学生:进行绘画和文字描述。
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合照和文字描述。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绘本《我妈妈》,通过这本书,我们更加了解了母亲对我们的爱和付出。
中班绘本我妈妈教案教案:中班绘本《我妈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读绘本《我妈妈》中的关键词汇。
2. 能够听懂、理解描述妈妈的简单句子。
3. 能够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儿童绘本)。
2. 卡片或图片:妈妈、爸爸、衣服、鞋子、眼镜、食物、洗衣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最喜欢的人是谁。
- 通过图片或问答的形式引入绘本《我妈妈》。
2. 阅读绘本(15分钟):- 用折叠故事的方式呈现绘本,逐页展示给学生。
- 适当放慢阅读速度,读一段停一段,与学生进行互动。
- 解释和讲解绘本中的生词和句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3. 练习与活动(15分钟):- 根据绘本内容,通过问题导引,让学生自主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例如: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喜欢妈妈做的哪样事情?- 要求学生使用简单句子回答,教师在白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
4. 扩展活动(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图片卡片。
- 要求学生根据绘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段关于妈妈的小故事。
- 学生们可以借鉴绘本《我妈妈》中的情节和句型,并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展开。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绘本《我妈妈》中表达对妈妈喜爱之情的方式。
-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绘本《我妈妈》,帮助学生认读关键词汇,理解描述妈妈的简单句子,并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教学目标也得到了有效达成。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拓展关于家庭成员的绘本故事或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能力。
中班绘本我妈妈教案教案主题:我妈妈教学对象:中班儿童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妈妈2.了解妈妈的角色和职责3.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尊重和关爱妈妈教学内容:1.绘本欣赏:《我妈妈》2.听故事:《妈妈的工作》3.绘画创作:画出自己妈妈的形象4.角色扮演:孩子们扮演妈妈的角色教学准备:1.绘本《我妈妈》2.绘画用具:纸、颜料、刷子等3.故事卡片:《妈妈的工作》4.制作妈妈的道具:围裙、头巾、花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师生互动:师问学生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
2.引入话题:老师出示绘本《我妈妈》,与学生一起观赏,询问学生对绘本中妈妈形象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绘本欣赏(15分钟)1.师生共读《我妈妈》。
2.学生回答问题:绘本中的妈妈有哪些特点?她们都做了哪些事情?3.分组绘画:学生分成小组,用绘图纸、颜料和刷子画出自己家的妈妈形象,并在纸上写上妈妈的名字。
第三步:听故事(15分钟)1.老师出示《妈妈的工作》的故事卡片,与学生一起讲述故事,介绍妈妈的工作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妈妈平时都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谁?第四步:角色扮演(15分钟)1.学生扮演妈妈的角色:老师分发妈妈的道具,让学生们穿上围裙和头巾,每个孩子随机发放一朵花。
2.学生互动演示:学生们在教室里扮演妈妈,互相赠送花朵,并说出感谢妈妈的话语。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学生总结:回答问题,说出对妈妈的尊敬和感谢。
2.教师点评:表扬学生在表演中的出色表现,强调妈妈的重要性和孩子们应该对妈妈的爱与关心。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编写一封感谢妈妈的信,将信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学生还可以创作一副关于妈妈的画作,展示在校园里供大家欣赏。
3.组织家长参与:邀请妈妈们到校园参观,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工作和感受。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绘本的理解、对妈妈特点的描述、对妈妈工作的了解以及是否尊重和感激妈妈。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我妈妈》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绘本故事感受妈妈的爱并且表达出来。
2.了解妈妈的辛苦,能够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妈妈。
活动准备:1.PPT绘本故事《我妈妈》。
2.视频。
3.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一、导入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母爱的伟大、我们对妈妈的爱)二、听绘本故事,说说我们的妈妈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来听,等故事听完了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1.故事里的小朋友说他的妈妈是什么呢?老师先来说,故事里面说他的妈妈是个大厨师……是个神奇的画家……是个大力士……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2.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故事,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真棒,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3.听完了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4.最后我们要跟我们的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她,永远爱她)三、看图片,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1.小朋友们说一说两张图片分别讲的什么内容。
图片一:小朋友的妈妈给他送牛奶图片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朋友给妈妈洗脚,还给她讲小鸭子的故事2.教师:"视频里的小朋友爱他的妈妈,所以给她妈妈洗脚,那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我可以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3.听歌做动作结束语:今天我们从绘本故事还有视频里都知道了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呀?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的妈妈都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也要大声说出我们对她们的爱。
今天回到家看到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什么呢?让我们大声说出来。
适合中班母亲节教案绘本我妈妈教案标题:《我妈妈》绘本教案(适合中班母亲节活动)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母亲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增强亲子关系。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绘画能力。
教学资源:1. 绘本《我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适合的绘本)。
2. 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3. 母亲节相关的图片和道具。
教学准备:1. 预先阅读绘本《我妈妈》,熟悉故事情节和绘画风格。
2. 准备绘画工具和相关的图片和道具。
3.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为绘画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过去的母亲节活动,询问他们对母亲节的了解和印象。
2. 引导幼儿讨论母亲的重要性,如她们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感谢她们等。
阅读绘本:1. 将绘本《我妈妈》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观察封面和插图,猜测故事内容。
2. 读绘本时,注重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3.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相关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绘画活动:1. 提供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绘制与绘本相关的内容,如自己和妈妈的形象、妈妈喜欢的花等。
2. 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可以引导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绘制的内容。
3. 在绘画活动结束后,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考。
总结活动:1. 回顾绘本和绘画活动,与幼儿一起总结母亲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鼓励幼儿用简短的句子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和爱。
3. 提醒幼儿在母亲节到来时,可以亲手制作贺卡或小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拓展活动:1. 继续阅读其他与母亲节相关的绘本,扩大幼儿的阅读经验和情感认知。
2.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幼儿的妈妈或家长参与,共同制作母亲节礼物或举办庆祝活动。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绘画内容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为: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聆听、表达,感受绘本故事中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和辛勤付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的照片。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妈妈。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让幼儿观察、聆听,感受妈妈的爱。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讲解绘本中的重点章节,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彩笔、画纸、贴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我的妈妈”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4. 分享展示(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谈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的日常起床、做早餐、送幼儿园、工作、做饭、陪伴游戏3. 妈妈的爱关心、照顾、陪伴、教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妈妈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并简单描述妈妈的特点和爱自己的一件事。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很温柔,每天都会陪我玩游戏。
我爱妈妈给我讲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妈妈关爱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绘本《我妈妈》的内容,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能简单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感恩和尊重妈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能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学会感恩和尊重妈妈。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我妈妈》、妈妈相关图片或实物、画纸、画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妈妈的经验,知道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向爸爸妈妈讲述绘本《我妈妈》的故事内容。
2. 观察妈妈的一天,记录下妈妈辛勤付出的瞬间,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妈妈的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妈妈的形象。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情境体验: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朗读并理解故事《我的妈妈》。
2.能够正确使用书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听懂、朗读并理解故事《我的妈妈》。
2.能够正确使用书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我的妈妈》绘本图片或视频素材:妈妈的照片、家庭合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老师出示家庭合影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庭的情况,并询问“你们家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对妈妈的期待和感激之情。
二、故事了解(10分钟)1.出示绘本《我的妈妈》,让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
2.朗读故事《我的妈妈》,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
3.关闭绘本,向幼儿简单复述故事梗概,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内容和触动。
三、故事绘本学习(20分钟)1.分发绘本《我的妈妈》,让幼儿自主翻阅,观察图画,理解故事细节。
2.随机选择幼儿朗读故事中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妈妈的形象表达,例如妈妈有长长的头发、笑得很甜等。
4.教师选择一幅插图,让幼儿描述并加以想象,比如故事中妈妈给孩子洗澡的场景。
四、情感体验互动(20分钟)1.老师询问:“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最好的地方是什么?”让幼儿一起分享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处。
2.老师出示妈妈照片,让幼儿观察,描述妈妈的样貌和特点。
3.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卡片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妈妈的形象,然后让幼儿向大家展示并说出他们画图时想到的有关妈妈的词语。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10分钟)1.随机选择几位幼儿分享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和看法。
2.小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妈妈对我们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要懂得感谢妈妈的关怀。
3.发放家长互动卡片,让幼儿带回家写下自己对妈妈的一句话,每位幼儿明天向全班分享。
【教后反思】教案中的故事《我的妈妈》立意鲜明,针对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进行引导和讨论,能够让幼儿对妈妈产生情感共鸣。
我妈妈绘本教案中班一、活动目标:1、发挥想象尝试看图说话2、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思,并能够大胆表达3、感受母爱的伟大,知道妈妈很爱自己,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二、活动准备:1、绘本:《我妈妈》2、语言训练的字条三、活动过程:(一)理解绘本内容1、引出:“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安东尼.布朗的书”出示“爱心和花朵”扉页图案,“我们看第一页,这是一块花布,漂亮吗?你们觉得这么漂亮的花布衣服会穿在谁的身上呢?”2、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妈妈,“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你们看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3、学说:“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4、理解图画书中妈妈所变化的形象,即实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厨师图片:你们在这张图片里看到了什么?妈妈做的饭菜好吃吗?都做过什么菜呢?她是不是一个很棒的大厨师呀?学说:“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2)特技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妈妈在干什么?她帮我们把玩好的玩具都收起来了,还会给我们弄好吃的水果,是不是很厉害?3)画家图片:你们猜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会这样做吗?4)强壮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她的力气是不是很大?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女人。
我妈妈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5)园丁图片:你们看妈妈手里捧着什么东西?她的衣服和头发怎么了?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它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
6)仙子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了什么?她什么时候像仙子呢?7)天使图片: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你们的妈妈也会唱歌给你们听吗?什么时候?唱得好听吗?8)狮子图片:哇,妈妈变成什么了?她怎么变成狮子了呢?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安东尼.布朗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一起说:“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5.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妈妈形象:这个小宝宝的妈妈真的很棒,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6.引导幼儿思考妈妈的形象:蝴蝶图片:你们看妈妈变成什么了?蝴蝶妈妈漂亮吗?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妈妈,你们觉得妈妈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看看安东尼.布朗是怎么说的:我妈妈还像沙发一样舒适,她像猫咪一样温柔,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主要围绕家庭、亲情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我妈妈》的详细内容,通过描绘一个孩子的视角,介绍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热爱和尊敬长辈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尊敬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2. 帮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画面,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绘本内容,以及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形象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字母。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妈妈,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引导幼儿感受母爱。
2. 绘本讲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绘本,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如:“故事中的妈妈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观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画作,讨论妈妈的优点。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妈妈,并用彩笔画一幅妈妈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妈妈2. 内容:妈妈的形象:温柔、善良、勤劳、勇敢妈妈的特点:无私奉献、关爱家人、教导孩子幼儿画作:展示幼儿的画作,让大家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妈妈请幼儿用彩笔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妈妈,并介绍给家人。
2. 答案示例:画中的妈妈笑容满面,手里拿着一朵花,表示妈妈热爱生活,关心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教案标题: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回答与绘本《我妈妈》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插图和听故事,了解并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我妈妈》中的句子模式,学习并运用新的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2. 大型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绘本插图3. 学生绘本或绘画纸4. 彩色笔、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5. 教具:卡片、图片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绘本《我妈妈》,让学生猜测绘本内容。
- 利用幻灯片或大型图片展示绘本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中的妈妈形象和特点。
2. 阅读与讨论(15分钟):- 教师朗读绘本《我妈妈》,注意语调和语速,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故事。
- 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绘本的问题,如:“故事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她是怎样帮助小孩的?”等。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句子回答问题。
3. 语言拓展(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句子模式,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
- 教师准备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绘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逐个接龙说出,并进行操练。
4. 创作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的妈妈作为创作对象。
- 学生用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妈妈的形象,同时在画面上添加描述妈妈特点的句子。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绘制的妈妈形象和特点。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到了哪些新的词汇和句型。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自己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绘本时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在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我妈妈》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创作活动提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绘本教案ppt课件幼儿园中班绘本课件我妈妈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大的幼儿园中班绘本课件:我妈妈,欢迎阅读与借鉴。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难点: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小朋友,你们有妈妈吗?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呀?在家里做
些什么呢?能告诉胡老师吗?
1、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块花布,你看了感觉怎么样?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
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她看上去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过渡: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所以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题目就叫《我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厨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女人!
(1)为什么是大厨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老师小结。
(2)蛋糕图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谁做的
杂耍图妈妈在干什么?和真正的特技演员有什么不同?她在玩什么?(小包暗示妈妈很会理财;抱抱熊玩具暗示妈妈是我的好玩伴;房子暗示妈妈总是把家里打理地井井有条;汽车暗示妈妈是个驾驶的好手;茶壶和香橙暗示妈妈很会照顾家人的饮食……)
化妆图妈妈在干什么?化妆后妈妈会变得怎样?
拎东西图小朋友看妈妈是不是拎了很多东西啊,是不是像个大力士一样啊。
那妈妈为什么要拎那么多东西呢东西?(因为她把家里人需要用的,吃的都带回了家。
)
2、这个妈妈怎么样?
过渡: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园丁图片:这是一个看起来怎么样的妈妈,她很会什么?
2、天使图片:妈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妈妈是仙子?
2、天使图片: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
3、狮子图片:咦!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我妈妈为什么会像大狮子呢?(动物)(如幼儿回答不出来。
可换一个角度问:
你觉得这只狮子怎么样?(凶、害怕、生气。
)那妈妈什
么时候会这么凶呢?)
小结:原来当我们做错了事情时,妈妈会生气,发火,就像这
头大狮子一样哦!为什么妈妈会变成一直狮子呢?她为什么会生气呢?那妈妈变成狮子小朋友还爱妈妈吗?
4、蝴蝶图片:咦!这回妈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
吗?
5、沙发图片:咦!妈妈怎么变成一个沙发呢?坐在沙发上是什么感觉?为什么妈妈像沙发一样呢?
6、猫咪图片:妈妈怎么会变成一只小猫咪呢?小猫咪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像小猫咪一样?
7、犀牛妈妈:我妈妈怎么会变成一只犀牛呢?犀牛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像犀牛一样?
小朋友,你喜欢我妈妈吗?
三、感受温暖的母爱
在学校里面,老师也是小朋友们的妈妈,来,让妈妈与自己的
孩子拥抱一下吧!(老师走下位,与每一位孩子拥抱一下)
1、出示图11:?这说手是谁的?她们像在……
2、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猜宝宝在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在对宝宝说什么呢?
四|整体讲述故事,讨论“我妈妈”
教师:这就是这个小朋友的妈妈,你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活动延伸:
妈妈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妈妈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关怀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爱,所以回家后请小朋友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声“我爱你,妈妈”好吗?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