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目标】必修:实现人生价值。
选修:1、价值的创建与实现 2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课过程【自主学习】1、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2、实现人生价值的门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是什么?【合作研究】研究一:播放“2011 年度感人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视频,阅读此中一份颁奖词,思虑以下问题。
思虑:联合视频等有关资料,说明人生的真实价值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研究二:人的一世中会遭受很多困难,我们要学会“沉潜”。
沉潜就是沉住气,潜下心来。
假如我们在困难眼前能沉下起来,不惧怕困难,全神贯注,发奋图强,聚集力量,并抓住适合的时机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岸。
反之,老是随波浮尘,活着自怨自艾,注定会被命运的风波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
阅读上边就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发展观”角度看,我们能够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2)从“人生价值”角度思虑,我们应怎样在“沉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沟通展现】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系统【讲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袁隆平以超出1000亿元的身价被湖南某网络媒体列为声誉首富。
媒体表示,袁隆平的千亿身价其实不直接表此刻他个人财产上,而是更多地表此刻他为社会创建的财产中。
这段话所表现的真理是()A .知识比创建财产更重要B.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C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D.先进人物一定牺牲个人利益,保护和实现集体、别人利益2.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里提到了一种奇特的泥土,只需有一点点落在人间,即如酵母发面、核子裂变般生长不息,这就是“息壤” 。
青岛有个“微尘” ,数次为社会公共事业捐钱,每次都不留真名。
他(她)老是以平时心对待社会的赞美,一向以低姿态回避媒体的找寻,却一次次向需要帮助的人们献上爱心、伸出援手。
人们都说他(她)就像爱的“息壤”。
这一案例给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启迪是()①实现人生价值其实不排挤追求个人利益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一致中实现人生价值③要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重要紧依赖人民民众A. ①②③B. ②③C.①②④D. ②③④3.曾子日:“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习目标】1.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2. 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3.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途径)【学习难点】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预习案】(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一、问题导学1、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2、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方法论〗二、判断题: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 )2.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三、预习自测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B.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一定的人际关系D.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2、实现人生价值必要的主观条件不包括( )A.个人素质B.社会道德水平C.爱岗敬业,发挥聪明才智D.顽强的奋斗精神3、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用人生观的道理分析,这其中体现的道理是( )A.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D.人应利用有利条件,回避不利条件4、一个合格的志愿者需要拥有“三件武器”:外语特长、专业技能和礼仪知识。
这说明( )A.客观条件是个人实践活动的前提B.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C.青年学生要与群众实践相结合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主观条件的制约四、我的疑问:【探究案】(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做好记录,派代表讲解)一、自主探究,展示点评探究一:材料一:陈贤妹,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人。
2011年10月13日,一名两岁零四个月的女童王悦在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一街道先后被一辆面包车和汽车两次碾压,18名路人视而不见,陈贤妹救起女童并找到孩子家长。
此事引起媒体关注,人们被陈贤妹的举动所折射出的高尚的品格所感动。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歌德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25384 381B .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C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9.“重城市,轻职业”的价值取向使得众多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大城市扎堆,而缺少人才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则少有人愿去、愿留,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他们懂得①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③物质条件与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关系 ④只要努力奉献社会,在哪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10.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称作“蚁族”。
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几十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3.4【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C【基础知识梳理】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根本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创造价值。
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2.客观方面:正确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在实现价值。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提供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在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主观方面:在走向成功。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需要的指引。
【合作探究】探究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有一些人得到快速的发展。
对此,有人说,这些人之所以发展很快,是因为机遇好,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
你是如何认识的?探究二:2011年10月19日,青春舞动新农村云南省“十佳大学生村官”代表事迹巡回报告会首场报告在云南大学举行。
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干部的新鲜血液、乡镇干部的重要来源,大学生村官队伍越来越体现出干部储备、人才摇篮的生机活力。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杨就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三框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即是如何创造和实现的问题(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的◇课堂探究:(1)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为什么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人生?(2)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探究提示:(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节选自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本着以新课程标准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导意见和板块学习要求》以及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指导,以高二《哲学生活》第十二课教材知识体系为理论依据。
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力争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基础分析,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正确的价值与价值观方向,了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方法论学习奠定了一定知识基础。
从学习背景分析,学生仍处于在学校学习阶段,未成年时期了解哲学生活比较少,对这部分知识还有所欠缺,而且对于如何创造价值,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并没有明确、清晰的了解。
加之现在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受到社会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很难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困难。
但可以通过身边发生的事例,将知识在其中得以运用。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条件,树立劳动光荣、奉献光荣的价值观,理解走向成功需要我们发挥不断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从中领会劳动与奉献的重要意义、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以及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自己的努力和毅力。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个人成长成功的各种因素,懂得奉献和劳动的重要性,学会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条件教学难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疑导入,展示各个年代在各方面比较杰出的代表人物图片)自主思考:1、观看上述图片,想一想这些人取得过哪些成就,这些成就对国家、对社会有哪学作用?(学生认真观看、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进而提出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进行学习讲授新课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条件,树立劳动光荣、奉献光荣的价值观,理解走向成功需要我们发挥不断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难点: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一间教室,两块黑板;一名教师,两个年级。
湖南省某小学地处罗霄山余脉的群山中,该校只有一名老师,这名老师姓戴。
他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保育员;而学生只有1 4名,分两个年级,二年级9个孩子,四年级5个孩子,他们同在一间教室上课•戴老师则在教室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复式”教学。
日出迎来满耳的童话,日落送走漫天的彩霞。
如此往返,戴老师已在山区任教2 5年,在山区来回跑,跑过了默默的青春,跑出了如雪的双鬓,也跑出了山里孩子的新希望。
戴老师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1 )人只有在____________ 中,才能创造价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 社会提供的 ________________ 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2、 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①只有正确处理 ____________ 与社会、 __________ 与他人的 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_ 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 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 ________________ 、自强不息 的精神。
12.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理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需具备的主客观因素。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二)学习重难点: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途径)、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三)学法指导:合作讨论、点拨归纳二、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这里主要阐释了为什么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共讲两点:(1)人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__________。
在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__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课本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的积极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___________。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价值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________中实现。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①只有正确处理_________与集体、________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____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_____________。
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价值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的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
1、为什么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2、为什么说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怎样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公安一级英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多位亲人在地震中不幸难,但她依然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她表示要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
她说:“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
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
”由于几天的劳累过度,被送到了医院,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
1)材料中蒋敏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3)如果我们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探究二:
材料一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
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材料三:中央台《聚焦80后》:80后的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80后的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人们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任性、责任心弱个性张扬…在四川灾区,在奥运赛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无私、坚强、乐观、奉献。
80后的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属于于自己的未来!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问题:
(1)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雷锋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个性发展?
探究三:
材料一: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的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
谁又能想到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从思想上、心理上、技术上时时做好准备。
时刻在向人类生理的极限挑战,在磨练中摔打自己,锤炼自己的勇气。
翟志刚终于在第三次入选载人航天任务梯队,最终登上飞向太空的“神舟”。
材料二: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
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能力不足,责任可补。
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
”
(1)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看,翟志刚的成功之路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
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
一个幸运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这说明()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奋力拼搏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他们伫立在悬崖边指挥交通,18年来,“国内最险公路”从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司机的亲人”,是网友心中的“最牛交警”。
他们,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矮寨中队的交警们。
矮寨交警的先进事迹表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努力程度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可见,要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要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
这表明(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与奉献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应当在不断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D.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4.大学毕业后,王万青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43年来,王万青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始终如一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
这主要说明 ( )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持个性
B.社会提供的艰苦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5.“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是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今天,这句话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功成才仍有重要的启示。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 )
①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必须依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课后练习】
要求:限定时间9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选择题
1.“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 “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总是在目标实现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
人生价值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实现。
”这一事实说明 ( )
A.人们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是人生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B.理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理想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D.理想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3.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李商隐死后,崔珏曾作《哭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4.“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
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
张教授的事迹表明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二.非选择题
6.最近,“美人”频繁闯入公众视野,让人惊喜连连。
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人,而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他们原本都是平凡百姓,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所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让人们深深震撼和感动,由此赢得了“最美”称号。
平凡百姓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结合材料,说明作为青年人你应该怎样向“最美”的人学习,实现人生价值。
【体验高考】
1.(2011·重庆文综)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心态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2.(2011·四川文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一定的社会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